();

  “快,有神射手,保护将军!!”白文昌捂着血流如注的伤口,却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能力。

  他感觉对面的枪手不简单。

  此时,白广恩被溅了一脸的血,狼狈至极。

  铳声传来,吓了他一跳。

  身旁好几个骑兵冲过来,护在前面。

  战马哀鸣,白广恩摔了下去,重重的砸在地上,差点没被摔成脑震荡。

  原来,朱慈烺见有人护住主将,干脆射马。

  周围的士兵连忙下马,将他扶起来。

  “所有人,跟我冲!!”朱慈烺抓住时机,趁敌军主将落地之际全线杀出。

  两个禁军士兵左右相随,帮他填装弹药。

  砰!!

  弹无虚发。

  众将士精神大振。

  “兄弟们,杀啊!!”王庆和戚元武见皇帝亲自领军冲锋,士气高涨。

  随后也带着剩下的二百残兵,攻打白广恩身后。

  踏踏踏……

  就在此时,战场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京城方向,黄尘滚滚。

  视线的尽头,最少有四五百骑兵,朝着这边奔袭而来。

  铁蹄践踏,地动山摇。

  马队后面,还有两三千精锐紧随而来。

  高时明率领禁军到了。

  白广恩摔伤了腿脚,好不容易被部下扶上马,白文昌也受了伤,面对皇帝亲自领兵,麾下的兵内心同样承受着非常巨大的压力。

  皇城净军出击,更是击碎了他们最后一道防线。

  军心不稳,白广恩麾下有些人本就不愿意投降,为了以防不测,只能下令退守通州。

  看到敌人宛如潮水般退却,汪永洪激动万分。

  “赢了,我们赢了,皇上。”

  热泪盈盈。

  没想到皇上打起仗来,如此生猛。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李若琏高兴的振臂高呼。

  闯贼自攻下潼关以来,明军屡战屡败,朝廷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了了。

  今日一战,以弱胜强,让大家重拾信心。

  高时明迅速带着兵马跟朱慈烺会合。

  “奴婢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高时明一身戎装,翻身下马,单膝见礼。

  高礼和田华亮也连忙跪下。

  “不,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快起来吧,火速打扫战场,撤!!”

  白广恩上万人马只是先头部队,唐通十万大军用不了多久就会赶到。

  敌人遗落的兵器盔甲,一律带回去。

  刚才交战时,双方死了二十多匹马,不能浪费了。

  剥皮剔骨,全部带回去。

  几千斤马肉,可是足够让上万将士,改善伙食。

  天色渐暗,闯贼主力很快就到。朱慈烺一刻也不想停留。

  “皇上,卑职谢皇上救命之恩。”戚元武浑身是血,和王庆一起来到朱慈烺身前。

  二人暗下决心,今生今世,誓死效忠。

  “都起来吧,你们都是大明的勇士,朕不会丢下任何一个自家兄弟。”朱慈烺上前,扶住两个人的胳膊,将他们拉起来。

  “是,卑职愿为皇上效死!!”

  从今往后,哪怕是刀山火海,只要皇上一声令下,他戚元武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报,通州城以北,二十里,发现敌军主力。”斥候在十多步外,翻身下马。

  唐通十万兵马抵达。

  战死的弟兄,来不及掩埋,大军火速撤出战场。

  另一边;

  崇祯自从交出皇权之后,虽然还在关注朝中之事,内心无比空虚。

  整个上午,他就一直待在周皇后的寝宫没有回去。

  可刚刚吃完午饭,就接到了一个让人炸裂的消息。

  朱慈烺新成立了军机处。

  “胡闹,内阁制是太祖皇帝定下的,他想干什么,去给朕查一下,军机处到底是干什么的?”

  朱慈烺不仅成立了军机处,还自己封自己为军机总理,简直是倒反天罡。

  哪有这么干的。

  来汇报的太监叫高起潜,原本他要被派往山海关监军,朱慈烺即位后叫停了前往山海关。

  高起潜曾监军辽东,也跟卢象升一起共过事。

  崇祯十三年,鞑子越过长城,卢象升率军入卫京师,督天下援军,因卢象升与高起潜不合,处处掣肘。

  不久后,卢象升在巨鹿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手握数万精兵,拒不救援,导致卢象升战死。

  可怜,卢象升,身中十余箭还在奋力冲杀。

  朱慈烺本想将高起潜截留在京城,找机会弄死他。

  不料崇祯将王承恩派给朱慈烺后,唯独留下了高起潜在身边听用。

  “皇上,听说,太子殿下给内阁定下了规矩,军机处管打仗,兵部管后勤,今后任何人要调动一兵一卒,都要经过军机处批准。”

  高起潜一边说,一边静静打量着崇祯脸上的神色变化。

  他很想知道,崇祯对这件事的态度。

  “一兵一卒都要军机处批准,他都将哪些人提入军机处了?”崇祯越听越觉得荒谬。

  万一遇到战事,军机处才几个人?

  以往遇到战事,内阁,兵部,甚至户部都可以调出人来支援。

  他还能从内庭抽调人出去充当监军。

  现在倒好,弄个军机处,相当于把以前的模式全都废了。

  内阁和六部的人会同意?

  这样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

  “有,太康伯张国记。”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

  “兵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张国维、还有大都督李国桢。”

  “那,内阁那边,可有人反对?”崇祯早就想抓兵权,只是不知道如何入。

  听高起潜这么一说,格局立刻就打开了。

  对啊。

  搞个军机处,分内阁的权利,相互制衡。

  朕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以前就明白,内阁权力过大,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来应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一上去,轻描淡写就解决了。

  那群大臣,崇祯也是伤透了脑筋。

  一个个只会偷奸耍滑,正事不干。

  曾经,就有大臣提出,要征收商税,减征农税,为百姓减负,硬生生的被东林党给驳回了。

  为了平息民愤,崇祯数次下罪己诏,为了筹集粮草兵饷,他带着皇后和妃子节衣缩食。

  可大臣们醉生梦死,夜夜笙歌,相比之下,他这个皇帝活的连狗都不如。

  成立军机处,多了一个监督机构,内阁以及六部会答应?

  “内阁,没有人反对,因为,反对的都被拿下了,太子,哦不,皇上还将李邦华、王家言、范文景都提入了内阁。”高起潜如实回话。

  崇祯听得一脸的惊讶。

  范文景、李邦华为人正直,却略显迂腐,他们竟然没有反对?

  “罢了,只要没有反对,就由他去吧,朕现在是太上皇,那边的事,你盯紧点就行。”

  “对了,太子现在做什么?”崇祯惊讶之余,觉得只要没人反对,成立军机处也不是件坏事。

  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眼下,李自成才是最大的敌人。

  “太,太子,出城了。”高起潜微微一愣,他主要是来汇报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