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遇知和王家彦等入选内阁和入选军机处的的臣子,纷纷谢恩。

  但大家还有一个疑问。

  “启禀皇上,内阁有首辅,次辅总领,那么军机处是否也有总理?”

  太康伯张国记站出来。

  千口之家,主事一人。

  军机大臣虽然只选了四个人,但总得有人牵头。

  张国记是懿安太后,张宝珠的父亲。

  李自成攻破京城,张国记带人抵抗战死。

  懿安太后,张宝珠也上吊殉国,可谓满门忠烈。

  王承恩笑了笑:“军机总理,当然是由皇上亲自担任。”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朱慈烺此举,就是为了收回兵权。

  军机总理,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

  他当然得亲力亲为。

  “皇上圣明,臣坚决拥护皇上的决定。”

  内阁首辅,范文景明白皇上的真实意图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举双手赞同。

  大明这些年,军权旁落,边镇将领,一个个尾大不掉,成为军阀,最主要是京营**,军权过于分散。

  没有人能制衡他们。

  收回军权,从驻京兵马开始,只要京营能做大,地方将领对朝廷自然心生敬畏。

  “臣也拥护皇上的决定,咱大明的制度,是该变一变了,不光是京营,地方边镇的兵马,都应该收归朝廷所有。”

  左都御史李邦华激动万分,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光明。

  新皇眼界广阔,手段高明,就连他这种三朝老臣,都不得不服。

  “臣附议!!”

  “臣附议!!”

  朱慈烺抬了抬手,等大家静下来,他宣布第二项命令。

  扩军。

  “倪爱卿,朕决定从京师百姓中,招募三万新军,招募新兵的任务,由兵部牵头,户部协同动员。”

  “等会儿,你们就可以让人来领二十万两招募费。”

  “朕只有一个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训练出一支能战之军。”

  朱慈烺还给出了募兵建议,新军只招收穷苦百姓家的孩子。

  但凡入伍的新兵,每人给三两银子安家费,二两银子战时补贴。

  神机营,神枢营和五军营都急需补充兵员。

  除此外,他还要重建戚家军,兵员缺额巨大。

  三大营留守京城的兵马不到两万。

  镇守固安、房山、通州的兵马,估计也不会太多。

  三大营实际兵力,不会超过三万人。

  再加上,锦衣卫、净军、东厂一万人,镇守京城的兵马,一共才四万不到。

  要是不能抓紧练兵,到时候拿什么抵抗李自成的大军?

  不过招募的新兵,朱慈烺并没有打算补充给五军营和神枢营。

  这两个营关系错综复杂,关键职位都为勋贵掌控,**透顶。

  即便扩了军,战斗力也很难增强。

  还不如练新军。

  “臣遵旨。”倪元璐和户部尚书方岳贡精神一振,以往招募新兵,没钱没粮,简直就是噩梦。

  现在手里攥着几十万两银子,入伍就给三两,不怕招不来人。

  随后朱慈烺的目光看向了王承恩。

  “承恩,昨天朕给你说的,挑选一万太监入净军的事儿,都办的怎样了?”

  王承恩连忙回话:“回皇上,奴婢已安排田元华去办了,现在一万人已经入驻忠勇营,田元华等人已经开始安排训练了,只不过。”

  “只不过,忠勇营现在没那么多兵器,因为长时间缺钱,兵杖局和军器局的制造都处于停摆状态。”

  “打造武器的木炭、精铁存料都不多,库房的刀兵火铳,存货不足。”

  他也正想跟朱慈烺汇报这些情况。

  京城有两大兵器打造系统。

  分别是军器局和兵仗局。

  军器局下设武库司、军器局、火药局和甲胄局,归工部管辖,专门制造火器,火药、弓箭,刀兵、盔甲等等。

  兵杖局则由内庭管辖,主要为禁军,锦衣卫、东厂打造甲胄和武器,功能上跟军器局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样吧,马上从内帑拨款五十万两,用于打造所需刀枪火器,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各军采购需求。”

  “我看,掣电铳就不错,兵器局以前为何没有大规模制造?”

  掣电铳,相当于带着六颗子弹的**,虽然比不上现代**,却比火绳枪方便太多了。

  “回皇上,在此之前,因为经费不足,材料质量不过关,打造出来的火器质量堪忧,时常出现炸膛现象。”

  “辽军和京营宁远使用弓箭和老式鸟嘴铳,加上经费所以没法完成。”

  “现在有了经费,臣有信心打造出一批精良的火器。”

  工部尚书王家彦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他刚刚从工部侍郎升工部尚书,又提了内阁大学士。

  新皇上办事果断,从不拖沓,虽然现在京城还处于李自成威胁之下。

  大家都从朱慈烺身上看到了希望。

  “好,我大明从今日起,就不再打造火绳枪了,掣电铳先打造一万杆。”

  “朕有时间会去军器局实地考察,希望从现在开始,无论是军器局还是兵杖局都要将军器质量放在第一位。”

  “新兵器,必须要有新烙印,再出现炸膛贻误战机者,军法从事。”

  朱慈烺让王家彦拿到银子后,先把欠工匠的饷银发了。

  “臣遵旨。”

  事不宜迟,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朱慈烺就让王承恩将银子给他们发下去。

  “当下还有一大事,必须马上办。”

  “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闯贼两路夹击,京师各地通道都处于闯贼打击之下,路上交通中断,现在唯依靠海上还能跟应天府沟通。”

  “估摸着,再有两天,京师到天津的航线也会被切断,你们可知道,京城各大粮仓,还有多少粮草?”

  “京城的粮价,又是多少?”

  按照一个士兵,每天三斤粮。

  以十万人为例一天就得三十万斤,按照明朝一石大约等于153斤,算下来,一天就要吃掉1960担。

  一个月就得五万八千多担。

  这还不包括骡马、民壮、宫女、官员,如果都算上,一个月最少得七八万担粮食。

  公家就需要七八万担,民间呢?

  之前逃了十万难民入城。

  整个京城有军民六十多万,除了官家人,剩下的五十万人,所需的粮食同样是天文数字。

  “回皇上,因为闯贼大兵压境,粮食仅能依靠海运,现在京师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五两银子一担。”

  提起粮食价格,方岳贡有些无可奈何。

  因为战乱和灾荒,京城粮价本来就比江南高了好几成。

  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这么贵?”

  “朕如果没记错的话,江南的米价现在不超过二两吧?”朱慈烺一听这个价格,吓了一跳。

  简直就是强盗啊。

  比强盗还可怕。

  一个士兵每个月才一两银子,合着人家拿着这点钱,只能买两斗米。

  一斗按十五斤算,两斗米只够一家人喝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