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莞小口小口的吃着红薯,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话题一转:“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你大表弟。他下乡当时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大表弟下乡之时,那段时间大姑也没少为这个事情上门叨扰。

  谢骁回答:“那时候政策压下来,家里有适龄的,必须去一个。大姑父又是那么个身份……爷爷当时已经动用了一些老关系,才勉强把大姑父的问题按下去,如果再去干涉表弟下乡的事,目标就太大了,不合适。”

  想起那个下乡的大表弟,他语气有些沉重:“好在表弟自己懂事,主动去找了爷爷,说他愿意去,让家里别为难。那孩子……性子闷,但心里有数。”

  温莞安静地听着,这孩子,倒是个懂事的。

  不像他的母亲……

  她沉吟片刻,忽然问:“阿骁,现在有没有办法,能让他早点回来?”

  谢骁疑惑地看向她:“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这事在谢骁看来并不算好办,何况,温莞她不认识大表弟,和大姑的关系也并不好。

  温莞像是早就想好了说辞,语气自然地带上了担忧:“你不是马上要去冀北了?家里要是能有个年轻力壮的男孩子,总能多些照应。”

  她垂下眼帘,掩饰住更深一层的盘算,那点私心,现在还不能告诉谢骁。

  听她处处为这个家考虑,谢骁心头一暖。

  他认真想了想,“政策上,倒也不是完全没路子。比如,有些单位偶尔会去知青点招收固定工,有名额,但指标极少。”

  既然有指标,事情就好办多了。

  温莞斟酌了说辞,继续开口:

  “阿骁,你这次调去冀北,是响应号召支援建设。组织上对家属安置一向有考虑……你这个时候向组织上申请将大表弟调回来,或许能说得通。”

  谢骁思考着,父亲早逝、两个姑姑各有工作,身边确实缺少能照应的亲属。

  温莞这个提议,是在政策框架内,合情合理地提出。

  或许,真的可行。

  “要是大表弟能回来,大姑父心气或许就能顺过来一些。大姑她看在孩子的面上,说不定也能收敛些。”温莞继续道。

  谢骁听得心头温热,他的莞莞竟是这般善解人意……他情不自禁地伸手捧住她的脸。

  灯光下,她那双漂亮的眼睛泛着莹莹微光。

  “莞莞……”他声音有点哑,“你怎么这么好?大姑那样针对你,说了你那么多难听话,你不但不记恨,还替他们着想,替这个家着想。”

  温莞的脸被他捧着,没躲,反而微微仰起头。

  “或许,我没你想的那么好呢?”她声音轻轻的,带着点俏皮,又藏着深意。

  谢骁明显没反应过来:“什么?”

  温莞往前凑了凑,眼神狡黠。

  “其实,我想让大表弟回来,不仅仅是为了宽慰姑父,也不单单是为了大姑。”

  “我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大姑从此安分下来。”

  “你……”

  谢骁瞳孔微缩,捧着她脸颊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

  书房里。

  郭石垂着头,像个等着挨训的学生。

  “坐。”老爷子自己先在椅子上坐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郭石没敢全坐,只坐了半个**,两手紧张地搓着膝盖。

  自从他娶了谢玉芬,老爷子对他的态度……

  说不上多亲厚,但也挑不出错处,该给的、该管的,一样没少。

  老爷子就像个真正的大家长,威严,沉默,心思难测。

  此刻,郭石心里七上八下,摸不准老爷子会是什么态度。

  是觉得他给谢家丢人了?

  还是嫌他闹得家宅不宁?

  “说吧,怎么回事。玉芬又闹什么幺蛾子了?”老爷子的语气平静。

  郭石喉头滚动了好几下,才艰难地挤出声音:“爸,我、我跟玉芬……过不下去了。”

  老爷子心里早有数,没打断,只用眼神示意他继续。

  郭石像是终于找到了泄洪口,将委屈一股脑地往外倒。

  “爸,我不是嫌她脾气躁,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可她现在……是打心眼里瞧不上我啊!”

  “就为晚上我摔了锅,她指着我鼻子骂、骂我是没用的东西,是臭老九,说离了她,我等着被拉去批斗……”

  他声音发颤,手指绞在一起。

  “我在这个家,就是个出气筒。她在单位受了气,回来骂我;跟邻居闹了不痛快,回来也骂我。”

  他想起那些日日夜夜,他哽咽着,快说不下去了。

  “……她根本就不把我当人看了。这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了,真的,过不下去了……”

  谢老爷子听着,眉心越拧越深。

  他不是不知道自家闺女是什么脾性,强势、霸道、得理不饶人。

  以往这小两口关起门来吵闹,他总想着是两夫妻间的事,床头吵架床尾和,他这个做父亲的,插手太多反而不好,总盼着玉芬年纪再大些,这脾气也慢慢变好。

  可眼下,郭石说出这番话来。

  老爷子知道,这不是积攒了太久太久的绝望,终于忍不住了。

  “郭石啊,你说的这些玉芬的不是,我都听明白了,有些事情,确实是委屈你了。”

  这一番评价,老爷子没有偏帮自己的女儿,反倒像是理解自己。

  郭石差点又要掉下泪来。

  “爸,谢谢您。”

  老爷子站起身,拍了拍女婿的肩膀。

  他理解归理解。

  可日子不是一句“过不下去”就能轻易了结的。

  他们相伴数十载,膝下还有三个孩子。

  这个家若真的散了,往后又该如何?

  “若是真过不下去了,往后有什么打算?今晚住哪儿?明天、后天……往后的日子怎么安排?还有几个孩子,你又准备如何安置?”

  这一连串的问题,砸在郭石的脑子里。

  打算?他能有什么打算?能有什么去处?

  如果真的有,他就不会来这里了。

  他看向老爷子,眼里空荡荡的,什么答案也没有。

  “我不知道,我真的…没地方去了……”

  老爷子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难。

  “郭石啊,你就先住这儿,至于你和玉芬的问题,你好好想想,想好以后给我一个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