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微微亮,温莞他们就搭上了去县城的拖拉机。

  车斗里码着个大竹筐,里面是提前备好的第一批辣椒酱,用洗净的罐头瓶分装着,封口严实。

  陈泽领着他们,直奔县供销社的采购科。

  他们找到之前对接的杨主任,只可惜供销社主要收农副产品,对加工品兴趣不大。

  不过,杨主任是个实在人,听说是他们自己搞的产品,态度很和善。

  他用筷子尖蘸了点尝尝,眼睛一亮:“嚯!这味儿香!比副食品厂做的强多了!”

  他咂摸着嘴,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啊,来得真巧!我媳妇就在隔壁纺织厂后勤部管采购,昨天还在跟我叨叨,说今年厂里过年福利发点啥新鲜实惠的。”

  “我看你们这个辣椒酱就很不错!我这就带你们过去问问!”

  得到这个意外的消息,温莞几人喜出望外,连忙道谢。

  到了纺织厂后勤部,他们见到了杨主任的爱人。

  杨大嫂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一听是自家男人推荐的,二话不说也尝了尝。

  “嗯!果然好吃,香辣够劲,用料实在!”

  “我们厂工们都爱吃辣,这样,厂里过年福利,先定个……两百瓶!”

  “你看,这价格方面?”

  杨大嫂看向三人中最高个的陈泽,等着报价。

  陈泽张了张嘴,非常自然地转向了身边的温莞。

  几乎是同时,冯俊杰也推了推眼镜转头看向温莞身上。

  这微妙的眼神交汇,让杨主任夫妻俩愣了一下。

  原来,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才是主事人。

  温莞:“杨大嫂,非常感谢您对我们产品的认可!两百瓶这个量,我们能保证供应。至于价格……”

  “您看,三毛钱一瓶,行吗?”

  “三毛?”杨大嫂挑了挑眉,看向杨主任。

  杨主任咂咂嘴,回味了一下刚才的味道,价格好,贵一丢丢也正常。

  “这个价格我看行,这味儿比市面上卖的都强。”

  杨大嫂也是个爽快人,大手一挥:“行!三毛就三毛!只要东西好,就这么定了!”

  三毛一瓶!

  冯俊杰眼珠子飞快地转了转,这价格可比他预想的高了不少。

  不仅有得赚,还赚不少!

  事情敲定,当下就在办公室签了个订购条子,趁着这个空档,温莞从竹筐里拿出剩下的辣椒酱,双手递给杨主任夫妻。

  “杨主任、杨大嫂,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二位了!要不是主任您的引荐,加上嫂子慧眼识珠,我们这山沟沟里的东西,哪有机会进纺织厂!”

  “这几瓶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不是啥值钱东西,请您二位,还有办公室的同志们尝尝鲜,多提提宝贵意见。”

  这番话说得既诚恳又漂亮。

  杨主任夫妻俩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这姑娘会办事!

  让他们拿的自在,买的舒服。

  “小温同志,你太客气了!你们村合作社搞得好,东西硬气,我们帮忙牵个线也是应该的嘛!”

  杨大嫂也笑着点头,“行,那我们就尝尝,顺便帮你们宣传宣传!”

  这一送,不仅送出了人情,更让杨主任夫妻对温莞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回村的路上,陈泽他们开心的嘴角上扬。

  温莞心里也踏实不少,不仅是因为辣椒酱销售成功。

  更重要的是,她踏出了红星村,结识到了县里的人脉……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先飞回了红星村。

  等温莞他们回去,村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赵大丫挤在最前面,伸长了脖子喊着:“回来了?咋样?卖出去没?”

  “嗯,卖出去了。那些辣椒酱,被县纺织厂相中了,一口气定了两百瓶!”

  “两百瓶…那得多少钱啊……”

  “天哪,纺织厂都定啦?温知青,真有本事!”

  “早知道这样,俺们就跟温知青一起干了。”

  ……

  在一片夸赞声中,有几个嘴馋的迫不及待想尝尝她们的酱。

  “温知青,还有剩的不?让俺们也尝尝这稀罕玩意啥味儿呗?”

  温莞带着歉意,指着空筐:“真对不住各位叔伯婶子,这头一批熬的,一瓶没剩。下一批也都被厂里预定了,我们得先紧着订单来。”

  这话浇灭了那些馋嘴村民的心思,他们都在猜测这宝贝辣酱到底有多好吃……

  一时间,这辣椒酱成了红星村最稀罕的宝贝。

  就在这热闹的当口,林东野端着他自己的大海碗出现了。

  碗里是最普通的杂粮糊糊,但碗边却堆着小山似的辣椒酱!

  那浓烈的香气瞬间飘散开来,引得众人猛咽口水。

  林东野带着几分炫耀,找了个显眼的石墩子坐下。

  “吸溜”一声,明明被辣得龇牙咧嘴,却偏偏要做出享受无比的样子。

  “香!真香!”

  有人忍不住喊:“这就是温技术员她们做的辣椒酱?咋就你有?你们……”

  话没说完,赵二嫂窜了出来,语气酸溜溜地拔高了声音。

  “哎哟喂!这不明摆着嘛,贪墨集体财产!用我们大家伙种出来的辣椒,做的人情……啧啧啧,这两人的关系,可真是‘亲热’得很呐!”

  赵二嫂眼红她们赚钱,更记着那天受的憋屈。

  此时不上点眼药,更待何时!

  此话一出,原本闹哄哄的场面,也安静不少。

  大多村民都露出看热闹的表情。

  林东野和温知青那点“事”,大家面上不说,私底下可传得有鼻子有眼。

  猫冬么,没啥农活干,人吃饱了闲着,最爱干的就是嚼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