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兰被她扯得一踉跄,手里的样衣“啪嗒”掉地上。
“哎哎!我的张大妈!您这是让狗撵了还是咋的?慢点儿说!我这布料贵着呢!”刘玉兰心疼地瞅了眼地上的样衣,没好气地抽回手。
这张大妈,啥都好,就是这急惊风的脾气,一辈子改不了。
“还慢点儿?再慢黄花菜都凉了!”张大妈一拍大腿,唾沫星子都快喷刘玉兰脸上,“咱那婚介所!让人撬行啦!”
“撬行?”刘玉兰一愣,“谁啊?撬啥行?”
“还有谁?就斜对过!新开了家‘良缘’婚介所!那缺德带冒烟的王老六开的!我呸!还‘良缘’,我看是‘孽缘’!”张大妈叉着腰,气得胸口直起伏,“学咱们摆桌子登记!学咱们去商业街发传单!这都不算啥!你猜他怎么着?他把介绍费压到八块!八块啊!这不是成心搅和吗?”
原来,自打刘玉兰出主意让张大妈和隔壁陈灵嫂子开了这家“热心红娘”婚介所,这年头,还没有正式的婚介所,都是邻里之间和热情的老大妈帮着介绍。
生意从开始街坊提供的消息到现在有人主动上门,收十块钱介绍费,牵线搭桥,成了好几对,在附近街面儿上渐渐有了点小名气,生意越来越好就开始有人眼红了。
刘玉兰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没露。
她早就料到有这一天。这活儿没啥本钱,搬张桌子就能干,是个人瞅着眼红都能学去。她放下样衣,拉着张大妈往外走:“走,去婚介所看看。急啥?天塌不下来!他压他的价,咱做咱的活儿。”
“我能不急吗?”张大妈一边被拖着走,一边嚷嚷,“那王老六是个啥人你还不知道?早先在街面上倒腾粮票,后来严打消停几年,这又蹦出来了!他那张破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八块钱!这不是要把咱挤兑黄摊子吗?”
两人风风火火赶到婚介所。
陈灵嫂子正坐在里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见她俩,赶紧站起来:“玉兰姐,张大妈,你们可来了!对面…对面那家今天又拉走两个本来想在我们这登记的!”
刘玉兰瞅了瞅对面,那“良缘”所门口还真支了个破黑板,用粉笔写着斗大的字:“介绍成功,只收八元!”,王老六的媳妇正跟两个老太太白话,说得那叫一个吐沫横飞。
王老六叼着烟卷,得意洋洋的迈着步子走进巷子,“哟,张大妈这是闲着没事了,怎么没在你的婚介所里呆着做生意呢。”
张大妈朝他啐了一口,“我呸,少得意,你个学人精。”
王老六朝后一闪,得意的朝她呲着口黄牙,“老子就学了,有本事你去告派出所去,看他们抓不抓我。”
刘玉兰撇了王老六一眼,拉着张大妈往屋里走,“这种事没法说清楚,你先别理他,他嚣张不了多久。”张大妈气得牙痒痒:“看见没?看见没?这老瘪犊子!忒不是东西!玉兰,你快想个招儿啊!咱这刚有点起色,不能就这么让他搅和黄了!”
刘玉兰没接话,一**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琢磨。张大妈和陈灵嫂子眼巴巴瞅着她,等她拿主意。
“降价?”陈灵嫂子小声问。
“降个屁!”刘玉兰一挥手,“他八块,咱七块?他再六块?咱跟他打价格战,打到最后一分钱赚不着,喝西北风去?不值当!”
“那咋整?就眼睁睁看着客人被他拉走?”张大妈急得直搓手。
刘玉兰想了想,前世的记忆零零碎碎闪出来点儿。她记起后来那些店,都讲究个“口碑”、“信誉”。
“有了!”刘玉兰一拍大腿,“咱不跟他比谁便宜,咱比谁靠谱!比谁成的多!比谁名声好!”
“咋比?”张大妈和陈灵嫂子凑过来。
“这样,”刘玉兰压低声音,“往后啊,但凡在咱这儿成了的,咱不收那谢媒红包了。”
“啊?”张大妈一听就炸了,“不收钱?那咱喝风啊?”
“你急啥?听我说完!”刘玉兰白她一眼,“红包咱不收,但得请他们帮个忙。等他们办喜事那天,给咱送面锦旗来!就写……嗯……‘热心红娘,牵线搭桥,促成良缘’啥的!要红绸子金字的,越大越好!咱就把它挂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
陈灵眨巴眨巴眼:“要锦旗干嘛,那玩意儿能当饭吃?”
“你懂个六!”刘玉兰戳她脑门,“这叫招牌!这叫信誉!来的大姑娘小伙子,一看,哇,这么多成的!说明咱这靠谱啊!那王老六便宜,便宜顶啥用?谁知道他是不是瞎忽悠?咱这实打实的成功案例,比他那破黑板上的破字管用一百倍!”
陈灵嫂子琢磨过味儿来了,点点头:“玉兰姐说得在理!是这么个话儿!”
张大妈将信将疑:“能行吗?”
“把吗字去了!肯定行!”刘玉兰一锤定音,“就按我说的办!你俩,把之前成了的那几对,都去走动走动,说说好话,把锦旗给我求来!越快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张大妈和陈灵嫂子就按刘玉兰说的,舍了那点谢媒钱,厚着脸皮去求锦旗。新人们一般都乐意,省了红包还得面大锦旗,显得有面子不是?
没几天,“热心红娘”婚介所的墙上,就挂上了三四面大红锦旗,金灿灿的大字,看着就喜庆、唬人。刘玉兰还让张大妈弄了个本儿,叫“成功姻缘登记簿”,让成了的新人在上面签名留言,就摆桌上,谁来都能翻。
这一招还真灵!
来相亲的大爷大妈、小伙姑娘,一进门,先瞅见那满墙的锦旗,再翻翻那写满名字和感谢话的本子,心里先就信了七八分。再看对面王老六那光秃秃的墙和只会耍嘴皮子的便宜价,心里就开始掂量了:找对象是大事儿,省那两块钱,万一介绍个不靠谱的,不是耽误工夫吗?
慢慢的,“热心红娘”的生意又回来了,甚至比以前还好。
对面王老六一看,急眼了。他也想学,可他那儿也才开张几天,没成几对,上哪弄锦旗去?他只好把价格又压到七块,还在门口吆喝得更起劲。
“哎哎!我的张大妈!您这是让狗撵了还是咋的?慢点儿说!我这布料贵着呢!”刘玉兰心疼地瞅了眼地上的样衣,没好气地抽回手。
这张大妈,啥都好,就是这急惊风的脾气,一辈子改不了。
“还慢点儿?再慢黄花菜都凉了!”张大妈一拍大腿,唾沫星子都快喷刘玉兰脸上,“咱那婚介所!让人撬行啦!”
“撬行?”刘玉兰一愣,“谁啊?撬啥行?”
“还有谁?就斜对过!新开了家‘良缘’婚介所!那缺德带冒烟的王老六开的!我呸!还‘良缘’,我看是‘孽缘’!”张大妈叉着腰,气得胸口直起伏,“学咱们摆桌子登记!学咱们去商业街发传单!这都不算啥!你猜他怎么着?他把介绍费压到八块!八块啊!这不是成心搅和吗?”
原来,自打刘玉兰出主意让张大妈和隔壁陈灵嫂子开了这家“热心红娘”婚介所,这年头,还没有正式的婚介所,都是邻里之间和热情的老大妈帮着介绍。
生意从开始街坊提供的消息到现在有人主动上门,收十块钱介绍费,牵线搭桥,成了好几对,在附近街面儿上渐渐有了点小名气,生意越来越好就开始有人眼红了。
刘玉兰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没露。
她早就料到有这一天。这活儿没啥本钱,搬张桌子就能干,是个人瞅着眼红都能学去。她放下样衣,拉着张大妈往外走:“走,去婚介所看看。急啥?天塌不下来!他压他的价,咱做咱的活儿。”
“我能不急吗?”张大妈一边被拖着走,一边嚷嚷,“那王老六是个啥人你还不知道?早先在街面上倒腾粮票,后来严打消停几年,这又蹦出来了!他那张破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八块钱!这不是要把咱挤兑黄摊子吗?”
两人风风火火赶到婚介所。
陈灵嫂子正坐在里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见她俩,赶紧站起来:“玉兰姐,张大妈,你们可来了!对面…对面那家今天又拉走两个本来想在我们这登记的!”
刘玉兰瞅了瞅对面,那“良缘”所门口还真支了个破黑板,用粉笔写着斗大的字:“介绍成功,只收八元!”,王老六的媳妇正跟两个老太太白话,说得那叫一个吐沫横飞。
王老六叼着烟卷,得意洋洋的迈着步子走进巷子,“哟,张大妈这是闲着没事了,怎么没在你的婚介所里呆着做生意呢。”
张大妈朝他啐了一口,“我呸,少得意,你个学人精。”
王老六朝后一闪,得意的朝她呲着口黄牙,“老子就学了,有本事你去告派出所去,看他们抓不抓我。”
刘玉兰撇了王老六一眼,拉着张大妈往屋里走,“这种事没法说清楚,你先别理他,他嚣张不了多久。”张大妈气得牙痒痒:“看见没?看见没?这老瘪犊子!忒不是东西!玉兰,你快想个招儿啊!咱这刚有点起色,不能就这么让他搅和黄了!”
刘玉兰没接话,一**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琢磨。张大妈和陈灵嫂子眼巴巴瞅着她,等她拿主意。
“降价?”陈灵嫂子小声问。
“降个屁!”刘玉兰一挥手,“他八块,咱七块?他再六块?咱跟他打价格战,打到最后一分钱赚不着,喝西北风去?不值当!”
“那咋整?就眼睁睁看着客人被他拉走?”张大妈急得直搓手。
刘玉兰想了想,前世的记忆零零碎碎闪出来点儿。她记起后来那些店,都讲究个“口碑”、“信誉”。
“有了!”刘玉兰一拍大腿,“咱不跟他比谁便宜,咱比谁靠谱!比谁成的多!比谁名声好!”
“咋比?”张大妈和陈灵嫂子凑过来。
“这样,”刘玉兰压低声音,“往后啊,但凡在咱这儿成了的,咱不收那谢媒红包了。”
“啊?”张大妈一听就炸了,“不收钱?那咱喝风啊?”
“你急啥?听我说完!”刘玉兰白她一眼,“红包咱不收,但得请他们帮个忙。等他们办喜事那天,给咱送面锦旗来!就写……嗯……‘热心红娘,牵线搭桥,促成良缘’啥的!要红绸子金字的,越大越好!咱就把它挂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
陈灵眨巴眨巴眼:“要锦旗干嘛,那玩意儿能当饭吃?”
“你懂个六!”刘玉兰戳她脑门,“这叫招牌!这叫信誉!来的大姑娘小伙子,一看,哇,这么多成的!说明咱这靠谱啊!那王老六便宜,便宜顶啥用?谁知道他是不是瞎忽悠?咱这实打实的成功案例,比他那破黑板上的破字管用一百倍!”
陈灵嫂子琢磨过味儿来了,点点头:“玉兰姐说得在理!是这么个话儿!”
张大妈将信将疑:“能行吗?”
“把吗字去了!肯定行!”刘玉兰一锤定音,“就按我说的办!你俩,把之前成了的那几对,都去走动走动,说说好话,把锦旗给我求来!越快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张大妈和陈灵嫂子就按刘玉兰说的,舍了那点谢媒钱,厚着脸皮去求锦旗。新人们一般都乐意,省了红包还得面大锦旗,显得有面子不是?
没几天,“热心红娘”婚介所的墙上,就挂上了三四面大红锦旗,金灿灿的大字,看着就喜庆、唬人。刘玉兰还让张大妈弄了个本儿,叫“成功姻缘登记簿”,让成了的新人在上面签名留言,就摆桌上,谁来都能翻。
这一招还真灵!
来相亲的大爷大妈、小伙姑娘,一进门,先瞅见那满墙的锦旗,再翻翻那写满名字和感谢话的本子,心里先就信了七八分。再看对面王老六那光秃秃的墙和只会耍嘴皮子的便宜价,心里就开始掂量了:找对象是大事儿,省那两块钱,万一介绍个不靠谱的,不是耽误工夫吗?
慢慢的,“热心红娘”的生意又回来了,甚至比以前还好。
对面王老六一看,急眼了。他也想学,可他那儿也才开张几天,没成几对,上哪弄锦旗去?他只好把价格又压到七块,还在门口吆喝得更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