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章 身世疑云
要出口之时,脑中骤然闪过一个片段——
年幼时她生过一场怪病,落下了个梦魇的毛病,差点夜里失足落水。断断续续治有了半年,清醒后几乎丧失了那几个月的记忆。
以至于如今,她都不怎么敢喝酒。
有次醒来的时候,头一次见阿娘在榻边不顾形象,哭得妆都花了。
后来一向不信神佛的阿娘去拜了寺庙,给她打了个金玉锁,上面刻着的生辰足足比她真实的年纪要小了三个月。
“大师说了,那几个月是教东西附上了,不干净,”阿娘信誓旦旦:“以后咱们就拿这个当生辰,保证你以后平平安安的。”
皇帝如今平白问起,怕是与阿娘有关。
心思千回百转,陆羡蝉低头答道:“民女生于宁熙二年秋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
顺帝细细斟酌这个时节,眼中越来越亮,最后却是一掌蓦地拍在御案上,“好生辰!”
花朝夫人在他的监控下,可陆羡蝉依旧说是九月。
可见朝娘这些年的确心中恨他,越恨,也越在意。
陆羡蝉依旧战战兢兢的模样,眼神颤动,心里却松了口气——
她好像蒙对了答案。
顺帝难得这般喜形于色,好像刚刚北庆给他带来的愤怒都消失不见了。他摆摆手:“北庆使臣一事,就由七郎操劳吧。朕累了,回宫。”
几个宦官抬来一顶轿子,来搀扶陆羡蝉。
这时谢翎上前一步,温声道:“陛下,臣见这位女郎甚是眼熟,肖似臣的一位故人。”
四下一时无声。
寂静中,陆羡蝉头顶仿若悬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下一刻就??要落下。
在牢狱时,皇帝驾临事发突然,谢翎静了半晌,屈指吹响口哨,召了一只鹰隼。
提笔写了几个字,随即鹰隼飞扑金黑暗里。
“放心。”他只说了这两个字。
此时皇帝看着谢翎,又看看陆羡蝉,故意道:“有此事?”
这该怎么说?陆羡蝉张了张唇,千钧一发之际——
“确有此事。”有人朗声道。
一骑轻尘扬街而过,停在驾前。马上的男人不再年轻,但双目奕奕,眼尾的细纹只为他的容貌增添了几分岁月的魅力。
“永安侯?”
“正是。”
永安侯笑着撂下缰绳,大步上前行了一礼:“我前几日听七郎说遇到一个与小九很像的女郎,陛下也知道,我对这孩子有所愧疚,便来一探究竟。”
顺帝的脸色不大好看了,只要陆羡蝉承认,谢长羡也的确有资格带走陆羡蝉。
谢翎淡然道:“父亲挂念朝夫人,不妨仔细看看。”
于是永安侯围着陆羡蝉转了一圈,眼中越发惊讶:“陛下,倒真像是小九。”
陆羡蝉深深呼**,她没想到谢翎的后招能剑走偏锋到这种地步。
但只要她承认当年是一场意外,就能回到永安侯府,远离这些纷争。
“哦?你是谢家小姐?”
但当皇帝看过来时,陆羡蝉沉默一会,却是道:“……民女陆羡蝉,初入长安,并不识得两位大人。”
话音一落,谢翎霎时身体绷紧, 沉凝的姿态犹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骤然抬睫。
明明在里面说好了,为何忽然变卦?
才出深宫,又要进去,她究竟拿他此时的孤注一掷当什么?
陆羡蝉撇过头上了轿辇,听到永安侯轻笑一声:“看来是一场误会啊。”
皇帝与永安侯毕竟相识多年,三言两语,便也揭过此事。
在轿帘落下的最后一刻,看到的是谢翎冷冷与她相视一眼,而后越来越远。
……
两个时辰后,陆羡蝉身在一处偏殿。
望着整洁的被褥,茶案,甚至连妆奁都一应俱全。
顺帝与她的轿子将到金雀阁时,却似是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将她打量一番:“你这模样见了她,岂不惹她伤心?先在宫中休养几日。”
陆羡蝉屈膝:“谨遵陛下吩咐。”
她心中隐隐揣测,这个“她”指向金雀阁,皇帝仍在试探她与母亲是否私下有联系,暗改生辰。
顺帝审视着她过于规整的恭顺,语气勉强柔和些:“不必害怕,朕听闻你擅琴?”
难道想要她做琴待诏?
陆羡蝉面上适时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略通皮毛,不敢称擅。”
“自太学三年前取缔女子入学后,公主们也学业懈怠,朕有意聘你为伴读,随侍左右,切磋琴艺。”
皇帝语气随意,但侍立的崔广心中暗惊。历来能入选公主伴读者,皆是长安城中勋贵世家、皇亲国戚的闺秀才女。
这些少女们十有八九都会得蒙帝后作保,亲自赐婚,也就是说做了伴读,就是一只脚迈进了长安贵族圈流之中。
何以这般赐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郎?
皇帝却想,她的血脉仍需查证。不妨先从伴读做起,抬了她的地位,安了朝**心再行查验。
况且伴读此等殊荣体面,也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
陆羡蝉面无表情听着。
伴读,不就是萧元安身边从前跟着的那些女孩?端茶倒水,任打任骂……
原来皇帝是想让自己待在眼他皮子底下,好过被皇后拿住把柄。顺带物尽其用,让她伺候伺候他女儿。
皇帝见她不谢恩,也是有些不悦:“你不愿意?”
语气里已露威严之势,陆羡蝉从善如流地垂下头:“回禀陛下,民女只是在想,能有幸去哪位公主的殿中。”
愿意与否,在皇帝陛下的面前并不重要。
“朕意有所属,但既然你有想法,倒不妨说说看。”
皇帝注视着她,淡淡道:“论尊贵,自然是阿元,论性情,宁华却要活泼天真一些。”
意思让她在两位公主之间选?陆羡蝉一时受宠若惊——
她竟然还有选择?
选择权被轻飘飘地抛了过来,却重若千钧。选元公主,意味着卷入她与谢翎乃至皇后的漩涡;选二公主,则要面对燕贵妃**的锋芒。
但她如今现在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
她再次下拜,声音清晰:“若陛下允准,民女愿侍奉三公主殿下。”
“哦?”顺帝眉梢微挑,真正感到了意外。他给出的是明珠美玉,她却选了一块不起眼的顽石。
“嫣宁深居简出,连太学都没进过,你不应当认识她才是。”
陆羡蝉声音越发清晰:“民女的确从未见过三公主,但也听过三公主的事迹。”
“民女入宫,是为伴读,非为攀附。三公主性淳,民女方能恪尽职守,潜心辅佐……”
她语速越来越慢,似乎在绞尽脑汁想着冠冕堂皇的话。
皇帝的视线与她对上:“不必拿这些话搪塞朕,你说实话就是,朕不会责罚你。”
陆羡蝉略略抬起头,脸上露出被戳穿小心思的羞赧:“……民女在太学时,与元公主与二公主有过节,去了恐怕没有好日子过。”
说来说去,原来是怕前面两位公主责罚,又不想太麻烦。皇帝心想这小女郎,在不爱吃苦这方面,的确有朝娘当年的风范。
他若有若无的露出些许笑意:“倒是实诚,朕允了。”
陆羡蝉不期然他会答应地如此爽快,不由睁直了眼睛,直到被崔广提醒久视上,乃大罪,才噗地一下埋下头去。
而后就是被崔广领去了三公主的住所,雪蕊堂。
推开偏殿门,却赫然发觉此处刚打扫完不久,一应俱全。
短短几刻,陆羡蝉就想明白关节所在了——
皇帝本就是选的三公主。
帝王需要一个安分守己的陆羡蝉,她这样选,正是最合他心意的。
陆羡蝉忍不住想笑,这位陛下真是多疑至极。
她隐约清楚阿娘撒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大谎。
但她必须将假的变成真的,得到皇帝的信任,抓住他的愧疚,才有让阿娘离开金雀阁的机会,才有接触陆家旧案的权力。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她心跳鼓噪,不仅是紧张,还有一丝不安——
谢翎与永安侯关系素来不深,她却当众驳了他的好意……
与此同时,太极殿中,皇帝正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由内官交给底下跪着的人。
“朕给你三个月的期限,去查这个人的出生之日,还要验证一下她是否足月出生。”
文不思恭顺地打开:【江淮陆家,陆羡蝉。】
陆羡蝉是谁?皇帝为何要他亲自去查这件事?但文不思只疑惑了一瞬,随即叩首:“臣……臣领命。”
待文不思离去,皇帝望着窗台上的稀薄月色。
今**乍听陆羡蝉生辰,的确欣喜,但一路冷风吹来,心绪却逐渐冷静——
上元夜那几个月,他确认只有朝娘只与他在一起,但她们母女是否早已串通一气也未可知。
母亲为了孩子,总是什么也能做得出来,譬如当年的明珩长公主,为了救那襁褓里中毒的婴孩……
念及此,皇帝眼底冷意更盛。
第一百三十章 身世疑云
要出口之时,脑中骤然闪过一个片段——
年幼时她生过一场怪病,落下了个梦魇的毛病,差点夜里失足落水。断断续续治有了半年,清醒后几乎丧失了那几个月的记忆。
以至于如今,她都不怎么敢喝酒。
有次醒来的时候,头一次见阿娘在榻边不顾形象,哭得妆都花了。
后来一向不信神佛的阿娘去拜了寺庙,给她打了个金玉锁,上面刻着的生辰足足比她真实的年纪要小了三个月。
“大师说了,那几个月是教东西附上了,不干净,”阿娘信誓旦旦:“以后咱们就拿这个当生辰,保证你以后平平安安的。”
皇帝如今平白问起,怕是与阿娘有关。
心思千回百转,陆羡蝉低头答道:“民女生于宁熙二年秋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
顺帝细细斟酌这个时节,眼中越来越亮,最后却是一掌蓦地拍在御案上,“好生辰!”
花朝夫人在他的监控下,可陆羡蝉依旧说是九月。
可见朝娘这些年的确心中恨他,越恨,也越在意。
陆羡蝉依旧战战兢兢的模样,眼神颤动,心里却松了口气——
她好像蒙对了答案。
顺帝难得这般喜形于色,好像刚刚北庆给他带来的愤怒都消失不见了。他摆摆手:“北庆使臣一事,就由七郎操劳吧。朕累了,回宫。”
几个宦官抬来一顶轿子,来搀扶陆羡蝉。
这时谢翎上前一步,温声道:“陛下,臣见这位女郎甚是眼熟,肖似臣的一位故人。”
四下一时无声。
寂静中,陆羡蝉头顶仿若悬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下一刻就??要落下。
在牢狱时,皇帝驾临事发突然,谢翎静了半晌,屈指吹响口哨,召了一只鹰隼。
提笔写了几个字,随即鹰隼飞扑金黑暗里。
“放心。”他只说了这两个字。
此时皇帝看着谢翎,又看看陆羡蝉,故意道:“有此事?”
这该怎么说?陆羡蝉张了张唇,千钧一发之际——
“确有此事。”有人朗声道。
一骑轻尘扬街而过,停在驾前。马上的男人不再年轻,但双目奕奕,眼尾的细纹只为他的容貌增添了几分岁月的魅力。
“永安侯?”
“正是。”
永安侯笑着撂下缰绳,大步上前行了一礼:“我前几日听七郎说遇到一个与小九很像的女郎,陛下也知道,我对这孩子有所愧疚,便来一探究竟。”
顺帝的脸色不大好看了,只要陆羡蝉承认,谢长羡也的确有资格带走陆羡蝉。
谢翎淡然道:“父亲挂念朝夫人,不妨仔细看看。”
于是永安侯围着陆羡蝉转了一圈,眼中越发惊讶:“陛下,倒真像是小九。”
陆羡蝉深深呼**,她没想到谢翎的后招能剑走偏锋到这种地步。
但只要她承认当年是一场意外,就能回到永安侯府,远离这些纷争。
“哦?你是谢家小姐?”
但当皇帝看过来时,陆羡蝉沉默一会,却是道:“……民女陆羡蝉,初入长安,并不识得两位大人。”
话音一落,谢翎霎时身体绷紧, 沉凝的姿态犹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骤然抬睫。
明明在里面说好了,为何忽然变卦?
才出深宫,又要进去,她究竟拿他此时的孤注一掷当什么?
陆羡蝉撇过头上了轿辇,听到永安侯轻笑一声:“看来是一场误会啊。”
皇帝与永安侯毕竟相识多年,三言两语,便也揭过此事。
在轿帘落下的最后一刻,看到的是谢翎冷冷与她相视一眼,而后越来越远。
……
两个时辰后,陆羡蝉身在一处偏殿。
望着整洁的被褥,茶案,甚至连妆奁都一应俱全。
顺帝与她的轿子将到金雀阁时,却似是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将她打量一番:“你这模样见了她,岂不惹她伤心?先在宫中休养几日。”
陆羡蝉屈膝:“谨遵陛下吩咐。”
她心中隐隐揣测,这个“她”指向金雀阁,皇帝仍在试探她与母亲是否私下有联系,暗改生辰。
顺帝审视着她过于规整的恭顺,语气勉强柔和些:“不必害怕,朕听闻你擅琴?”
难道想要她做琴待诏?
陆羡蝉面上适时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略通皮毛,不敢称擅。”
“自太学三年前取缔女子入学后,公主们也学业懈怠,朕有意聘你为伴读,随侍左右,切磋琴艺。”
皇帝语气随意,但侍立的崔广心中暗惊。历来能入选公主伴读者,皆是长安城中勋贵世家、皇亲国戚的闺秀才女。
这些少女们十有八九都会得蒙帝后作保,亲自赐婚,也就是说做了伴读,就是一只脚迈进了长安贵族圈流之中。
何以这般赐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郎?
皇帝却想,她的血脉仍需查证。不妨先从伴读做起,抬了她的地位,安了朝**心再行查验。
况且伴读此等殊荣体面,也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
陆羡蝉面无表情听着。
伴读,不就是萧元安身边从前跟着的那些女孩?端茶倒水,任打任骂……
原来皇帝是想让自己待在眼他皮子底下,好过被皇后拿住把柄。顺带物尽其用,让她伺候伺候他女儿。
皇帝见她不谢恩,也是有些不悦:“你不愿意?”
语气里已露威严之势,陆羡蝉从善如流地垂下头:“回禀陛下,民女只是在想,能有幸去哪位公主的殿中。”
愿意与否,在皇帝陛下的面前并不重要。
“朕意有所属,但既然你有想法,倒不妨说说看。”
皇帝注视着她,淡淡道:“论尊贵,自然是阿元,论性情,宁华却要活泼天真一些。”
意思让她在两位公主之间选?陆羡蝉一时受宠若惊——
她竟然还有选择?
选择权被轻飘飘地抛了过来,却重若千钧。选元公主,意味着卷入她与谢翎乃至皇后的漩涡;选二公主,则要面对燕贵妃**的锋芒。
但她如今现在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
她再次下拜,声音清晰:“若陛下允准,民女愿侍奉三公主殿下。”
“哦?”顺帝眉梢微挑,真正感到了意外。他给出的是明珠美玉,她却选了一块不起眼的顽石。
“嫣宁深居简出,连太学都没进过,你不应当认识她才是。”
陆羡蝉声音越发清晰:“民女的确从未见过三公主,但也听过三公主的事迹。”
“民女入宫,是为伴读,非为攀附。三公主性淳,民女方能恪尽职守,潜心辅佐……”
她语速越来越慢,似乎在绞尽脑汁想着冠冕堂皇的话。
皇帝的视线与她对上:“不必拿这些话搪塞朕,你说实话就是,朕不会责罚你。”
陆羡蝉略略抬起头,脸上露出被戳穿小心思的羞赧:“……民女在太学时,与元公主与二公主有过节,去了恐怕没有好日子过。”
说来说去,原来是怕前面两位公主责罚,又不想太麻烦。皇帝心想这小女郎,在不爱吃苦这方面,的确有朝娘当年的风范。
他若有若无的露出些许笑意:“倒是实诚,朕允了。”
陆羡蝉不期然他会答应地如此爽快,不由睁直了眼睛,直到被崔广提醒久视上,乃大罪,才噗地一下埋下头去。
而后就是被崔广领去了三公主的住所,雪蕊堂。
推开偏殿门,却赫然发觉此处刚打扫完不久,一应俱全。
短短几刻,陆羡蝉就想明白关节所在了——
皇帝本就是选的三公主。
帝王需要一个安分守己的陆羡蝉,她这样选,正是最合他心意的。
陆羡蝉忍不住想笑,这位陛下真是多疑至极。
她隐约清楚阿娘撒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大谎。
但她必须将假的变成真的,得到皇帝的信任,抓住他的愧疚,才有让阿娘离开金雀阁的机会,才有接触陆家旧案的权力。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她心跳鼓噪,不仅是紧张,还有一丝不安——
谢翎与永安侯关系素来不深,她却当众驳了他的好意……
与此同时,太极殿中,皇帝正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由内官交给底下跪着的人。
“朕给你三个月的期限,去查这个人的出生之日,还要验证一下她是否足月出生。”
文不思恭顺地打开:【江淮陆家,陆羡蝉。】
陆羡蝉是谁?皇帝为何要他亲自去查这件事?但文不思只疑惑了一瞬,随即叩首:“臣……臣领命。”
待文不思离去,皇帝望着窗台上的稀薄月色。
今**乍听陆羡蝉生辰,的确欣喜,但一路冷风吹来,心绪却逐渐冷静——
上元夜那几个月,他确认只有朝娘只与他在一起,但她们母女是否早已串通一气也未可知。
母亲为了孩子,总是什么也能做得出来,譬如当年的明珩长公主,为了救那襁褓里中毒的婴孩……
念及此,皇帝眼底冷意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