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那句“现场讲讲课”,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每个人的心上。

  刘科长的话音落下,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王主任的脸上,血色褪尽。

  她看着林逸身上那件还沾着水渍的围裙,手心全是冷汗。

  完了。

  这场即兴的、毫无准备的考察,将是林逸的坟墓,也是她**生涯的一场豪赌。

  刘海中那张刚刚还涨成猪肝色的脸,此刻却透出一股病态的潮红。

  他挺起胸膛,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他等着看戏。

  看这个年轻人,如何在他亲手搭建的、摇摇欲坠的舞台上,摔得粉身碎骨。

  许大茂和傻柱躲在各自的屋里,透过门缝,死死地盯着外面。

  他们的心脏,在这一刻,竟不约而同地狂跳起来。

  机会!

  这是天赐的机会!

  林逸却笑了。

  他解下身上的围裙,随手搭在门框上,动作从容不迫。

  “刘科长,您言重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半分慌乱。

  “谈不上讲课,就是向领导汇报一下我们这个小院,在基层治理上的一点不成熟的尝试。”

  他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您几位里面坐,我先给您倒杯水?”

  刘科长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如刀。

  “不喝水了。”

  他指了指院子中央那个简陋的公告栏。

  “就从那里开始吧。”

  “我想看看,你这套‘和谐邻里’的规矩,到底是怎么写的。”

  王主任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公告栏上,还贴着那份由许大茂和傻柱共同炮制的、充满了严苛条款的“调解流程草案”。

  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地雷。

  林逸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好。”

  他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引领着三位干部,走向了那个小小的、却足以决定他命运的公告栏。

  院里的邻居,像一群被无形锁链拴住的囚犯,下意识地,跟在了他们身后。

  刘科长的目光,落在了那张墨迹未干的纸上。

  他看得非常仔细,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没有放过。

  他身后的张干事,甚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开始记录。

  院子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许久,刘科长才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在了林逸的身上。

  “罚人站在院子中央,朗读《治安管理条例》?”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林逸同志,你这不叫管理。”

  “这叫游街。”

  王主任的身体,猛地一颤。

  林逸却笑了。

  “刘科长,您批评得对。”

  他坦然承认,“从形式上看,确实不妥。”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这份草案,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什么优点?”

  “它不是我写的。”

  林逸的声音,清晰有力,“也不是街道办下发的。而是由我们院里两位最有‘活力’的同志,在亲身经历了矛盾冲突之后,自己总结,自己提出来的。”

  他的目光,仿佛不经意地,扫过中院那两扇紧闭的屋门。

  “用群众的办法,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虽然方法粗糙了点,但出发点,是好的。”

  刘科长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

  “哦?”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群众的办法?”

  “那好。”

  他伸出手指,遥遥指向那两扇门。

  “既然是群众的智慧结晶,那我现在,就想听听这两位群众的心声。”

  “把他们叫出来。”

  “我要亲自问问他们,这份‘草案’,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