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齐聚到参谋部的地图前。

  孙铭指着曼德勒方向,“你看,日军的第56师团号称丛林之虎,他们的97式坦克在丛林里机动性很强,除此之外,还有几十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部署在了关键阵地上。”

  “李长官的话并非空穴来风,日军此次投入的师团主力远超以往。”

  “我们不得不需要更多的火炮,更强的装备,来打赢这一仗。”

  史迪威沉默不语,翻看前线的侦查情报。

  随后脸色阴沉下来。

  这些数据比他收到的情报惊人。

  他原本以为日军在曼德勒战役后元气大伤,却没想到短短一周时间,就集结了如此雄厚的兵力。

  “日军在这一线集结了三个师团,还有第2坦克联队和独立混成第24旅团,总兵力超过12万,你再看他们的装备,48门150毫米榴弹炮,54辆97式坦克,更别提还有大量的九二式重机枪和近千门迫击炮。”

  “再加上18师团、55师团、56师团的溃兵,总兵力接近20万人。”

  “要吃掉20万日军,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加减法的问题。”

  孙铭继续补充道。

  得让史迪威跟阿麦瑞克帝国知道这场会战的难度,知晓日军的兵力。

  这样才更容易协调装备。

  他盯着史迪威,眼神锐利如刀:“这不是小打小闹的遭遇战,是要把日军赶出翡翠的决战。李长官计划打30天,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保守而言,必须筹备60天的备用物资,这是底线。而现在我们的装备,连支撑15天都悬。”

  三十天?

  六十天?

  “李长官只计划了三十天吃掉这伙日军?怎么可能?”

  史迪威也认可孙铭的判断,要打这种规模的战事,三五个月都正常。

  日军向来顽固,又以凶悍残忍著称。

  击溃他们容易,吃掉他们可并不容易。

  这场会战的重要性非比寻常,意味着南洋战事的提前转变,帝国是舍得投入的。

  在海上战事并未分出胜负的时候,陆地上的战事转变,也足够推动海上战事的平衡。

  阿麦瑞克帝国与旭日帝国的海上对决进入了关键阶段,任何细微的变动,都足以打破双方的焦灼。

  如果仅仅是砸五个美械步兵师的装备,就能引来巨大转变。

  阿麦瑞克帝国自然是毫不犹豫。

  财大气粗的人,只会觉得你要的少。

  史迪威请示帝国高层后,得到的回复只有一句话,“满足李峰,尽可能的配合李峰。”

  双方之关系,进入了难得的亲密期,比热恋的情侣还要疯狂。

  帝国立刻批复5个纯种美械师的装备,并增加200架轰炸机,联合约翰帝国一起,供应给印**空军基地,为此次会战提供空战火力。

  额外补充60万吨作战物资,供应此次会战消耗。

  万吨的运输船正不断的靠往印**,本应该从中亚转入苏维帝国的部分物资,直接转道进入印度洋。

  帝国的援助也要考虑收益。

  既然支援李峰拿到的收益最大,自然要优先结束翡翠战事。

  世界各处都在起火,先灭哪一处,也需要一点点策略。

  因为是从中途转运的物资,比预想的时间快了很多,跨海运输的邮轮直接靠岸,征用了数万劳工,负责物资的装卸、运输。

  印**作为巨大的后勤基地,为前线三十多万兵力提供牛奶、罐头、饼干、弹药。

  几千辆卡车、上百架运输机轮番出动。

  每日的运载量超万吨。

  按照阿麦瑞克帝国步兵师的配备标准,105毫米榴弹炮36门,155毫米榴弹炮12门,五个师的话,那就是240门榴弹炮。

  其中包含4万多支加兰德半自动**,100多挺M2重机枪,5000支**,3000支汤姆逊**。

  轻重机枪也按照标准补充,提供BAR、M1919A4/A6中型机枪,累计3500余挺。

  60毫米、81毫米、107毫米迫击炮共计820门,反坦克炮260门,巴祖卡火箭筒每个师655支,五个师一共3000余支。

  还配备火焰喷射骑具300余具,M3、M4坦克350辆。

  运输车800余辆。

  运输车辆远没有达到美械师的标准,这边多山,公路难行,短时间内也没办法补充几千辆卡车。

  还得依靠马匹、人力驮运。

  但也足够让人惊叹,帝国海运物资的能力。

  可以短时间内,把几万吨物资投放到印**战场。

  不惜代价,不要一分钱。

  瑞波指挥部内,唐为源**脸跟李峰要加兰德**。

  “你们玩的明白半自动**吗,等什么时候学会了**保养,在跟老子要这批装备。”

  “丛林战的重点是**跟短**,这批**跟汤姆逊给你们,再让约翰帝国提供一批司登**,那玩儿虽然质量差,胜在火力。”

  “每个班至少给我配备3挺**,炮火一开,冲上去打崩日军。”

  筹备物资的几天时间里,殖民军做出了突破,击溃了33师团的防线。

  斯利姆奉命前往收口的位置。

  轰炸机开始频繁出动,向曼德勒防线的日军扔下航弹。

  受李峰的要求,航弹全部换成小磅炸弹,提升轰炸密度。

  因为这片区域没有永备工事,也没有混凝土工事,又处在相对平坦的地带,日军的土木工事并不坚固。

  增加密度,覆盖其核心工事区,足够加大伤亡。

  此刻在日军指挥部掌权的,竟然还是他**牟田口廉也。

  原因很简单,最能打的师团是18师团、56师团,这两个是丛林战出身。

  56师团的指挥部已经被李峰万米大狙给干掉了,渡边、竹内两位老牌的师团长也顺势死翘翘。

  新过来的31师团、59师团、49师团都是二流师团,也可以说新组建的师团。

  战斗力远不如精锐师团。

  连带着师团长的辈分、资历,都远远不如牟田口廉也。

  饭田祥二郎也没有更好的指挥官人选,只能把这家伙放在前线,主导三个溃败师团、三个支援师团的指挥,算上33师团后撤的兵力。

  牟田口廉也手上足有七个师团,供他调遣。

  不管此战的胜负,他也算指挥七个师团的大将级别指挥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