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的后续故事,先暂且按下不表。

  沪上,鬼子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部。

  新上任的司令长官及川古志郎中将,觉得自己的八字肯定和这个职位犯冲。

  办公桌上,放着“海风”号驱逐舰发来的最后一份诀别电文抄件,字里行间都透着绝望。

  派去现场侦察的舰载机也回报:长江相关江段发现大量漂浮物和油污,落水者众多,未见幸存舰艇。

  实锤了,一支分舰队,就这么没了。

  想想他的前任长谷川清,就因为损失了几条船,被打发回本土坐冷板凳去了。

  他这上任才几天?

  **都没坐热乎,刚因为攻陷江阴、全歼大夏海军那点残兵败将而沾沾自喜,转眼就挨了这么一闷棍。

  “这第三舰队司令的位置,绝对是被天照大神诅咒了?!”

  及川古志郎**发痛的太阳穴,内心哀嚎。

  愁啊。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他一边强作镇定,下令立刻在沪上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发言人对着各国记者睁眼说瞎话:

  “全军覆没?纯属无稽之谈,帝国海军在长江上依旧畅通无阻,所向披靡。

  那些都是大夏方面散布的虚假宣传,意在动摇我军心士气。

  记住,畅通无阻,畅通无阻啊!”

  一边,他立刻下达了紧急命令:

  所有舰队提高防空警戒等级。

  尤其是“加贺”、“龙骧”、“凤翔”号航母,立刻驶离沪上港口,返回外海游弋!

  虽然这样做,每天耗费的燃油都是天文数字,足够给好几个将军发一年俸禄了。

  没办法,鬼子穷啊,海军更是吞金兽,那宝贵的油料全靠进口,船开起来,烧的哪是油啊,明明是钞票啊。

  不然为啥像“长门”、“陆奥”那些大宝贝战列舰都舍不得派过来?

  但花钱,也总比航母傻乎乎蹲在港口里,等着被不知道从哪儿飞来的飞机、炸弹、鱼雷一锅端了强。

  很快,情报参谋送来了初步分析报告。

  及川古志郎看着报告,越看越懵逼。

  “根据多方目击情报对比分析,基本可以判定,此次空袭我长江舰队的飞机,与之前袭击我第1水雷战队的飞机,系出同源,很可能只是更换了涂装。”

  之前击沉了一条轻巡、一条驱逐舰的约翰制鱼雷攻击机又出现了?

  “而此次,大夏第69军军长方默,已公开宣称对此次空袭负责。综合判断,两次袭击均为该部所为。”

  及川古志郎气得差点把报告摔在参谋脸上。

  “八嘎!又是这个方默,阴魂不散。”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一个前沪上闸北的小小警察局长,现在不过是一个军长。

  他哪来的数十架最新式的战机?汉斯的BF-109,斯图卡,还有能挂鱼雷的约翰制双翼机,这根本不是大夏能有的东西。”

  “还有那些飞行员,能把炸弹和鱼雷精准投送到移动战舰上,需要的是何等精锐的飞行员?

  帝国海军‘加贺’号上的精英,也是经历了数年苦训才有的今日水准,他方默从哪里变出来的这种精英飞行员?难道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

  毕竟想要把炸弹、鱼雷精准的喂到大海里正在高速移动的军舰上,本来就是个很难的事。

  连鬼子这边,能轻松做到的,也就那些驾龄3年以上的老飞才行。

  他越想越觉得只有一个可能。

  “代打,一定是外国飞行员在代打,尤其是汉斯,这些飞机很多都是他们的现役装备。”

  “八嘎呀路!这是对帝国的赤裸裸的背叛!”及川古志郎怒火中烧,找到了宣泄口。

  “陆军的那些马鹿,整天嚷嚷着和汉斯结盟百利而无一害,看看!看看!汉斯人的炸弹都扔到我们帝国海军的头上了!”

  “抗议,必须向汉斯提出最强烈抗议。”

  他决定,这口黑锅,必须甩出去。

  不是海军不努力,实在是陆军无能拖后腿,友邦汉斯太无耻,方默太狡猾!

  -----

  金陵城外,华中派遣军前进指挥部。

  一群昭和少壮派参谋原本还在乐呵呵地看海军笑话,互相传阅着海军发布那份“畅通无阻”的声明,嗤笑不已。

  “海军那帮马鹿,就知道吹牛,这下被戳破牛皮了吧?”

  “真是丢尽了帝国的脸面。”

  坐在上首的朝香宫鸠彦王,本来也在微微颔首,享受着陆军对海军的传统优越感。

  但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猛地一变,一拍大腿:

  “糟了!”

  参谋们的笑声戛然而止,纷纷看向他。

  “亲王殿下,怎么了?”

  朝香宫鸠彦王脸色变得很难看:

  “诸君,如果**的空军,并非像我们之前判断的那样已经全军覆没,反而还保有不俗的战力,甚至能主动出击歼灭我海军分舰队……”

  他顿了顿,声音沉重起来:

  “那么,目前正在金陵上游试图渡江,执行迂回包抄任务的国琦支队……他们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

  指挥部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对啊。

  光顾着嘲笑海军了,忘了自家陆军的迂回部队,此刻正暴露在空旷的江面上、

  -----

  长江南岸,太平渡附近的某处江湾。

  鬼子国崎支队正在紧张地准备渡江,进行大纵深迂回,占领浦口,从北面封锁金陵守军的退路,企图完成对金陵的合围。

  这支部队来自凶名赫赫的第五师团(坂垣师团),37年9月底淞沪会战吃紧时被抽调出来紧急增援。

  其主要作战单位包括第九旅团,下属步兵第四十一联队、步兵第十一联队以及配属的炮兵、工兵等部队,总兵力近万人。

  支队长国崎登少将,此刻正拿着一本线装书,装模作样地站在江边一块大石头上,远眺江景。

  他手里拿的不是兵书,而是《三国演义》,正翻到“赤壁之战”那段。

  仿佛这样就能彰显他熟读兵法、深谙水战之妙似的。

  一个参谋快步跑来,立正报告:

  “支队长阁下,渡江准备完毕,征集到的船只已集结完毕,请指示。”

  丝毫不知道自己部队的行踪已经暴露的国崎登合上书卷,做出一副儒将风范。

  仿佛自己就是那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微微颔首:

  “嗯,命令步兵第四十一联队,作为先头部队,即刻登船渡江。务必迅速抢占对岸滩头,建立稳固桥头堡。”

  “嗨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