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

  “拜见主公!”

  “免礼,坐。”

  随着周瑜抵达前线,战争要正式拉开帷幕,立即召开军前议事。

  “说一下敌军的情况,对方有什么布置。”周瑜开口发问。

  “回主公。”吕蒙起身道:“也没什么好说的,江东用的还是您制定的那一套,根本就没什么长进。”

  此言一出,席间不由响起哄笑之声。

  江东即将与周瑜交战,用的却还是当年周瑜定下的一套东西,想想也确实可笑。

  没办法,周瑜担任多年江东大都督。

  鄱阳水军基地,本就是周瑜一手打造出来的作品。

  “这么说...”周瑜轻笑道:“敌军选择扼守长江汇入鄱阳的湖口,并在岸上的柴桑驻守一支军队?”

  “正是如此。”吕蒙点头回应。

  “兵力布置如何?”周瑜继而问道。

  套路归套路,就看江东的兵力布置如何。

  “三万敌军进驻柴桑城中,两万敌军卡主湖口,另外五万大军在鄱阳湖中为后援。”

  “嗯,布置的还不错。”周瑜点头认可,“看来敌军是想,发挥出柴桑这颗钉子的作用,卡住我军的退路。”

  柴桑,乃长江岸边的一座军镇。

  北临长江、南倚庐山,东靠鄱阳,绝对是易守难攻的硬骨头。

  江东方面在柴桑城中,安置三万大军驻守。

  周瑜方面不管此地,直接在水路上绕过柴桑,就会被这三万敌军卡住后路。

  周瑜方面强攻此地,柴桑易守难攻,更有三万驻军,纵使全军梭哈进攻,一时半刻也难以攻克。

  而在周瑜上岸强攻柴桑期间,江东的水军就能进攻后背。

  江东军在柴桑城中,荆州军在岸上城外,江东在长江水面。

  如此,江东军就能对荆州军,形成夹击的态势。

  别的不说,一旦荆州军选择上岸,水上的江东军把战船破坏掉,就会让荆州军非常难受。

  简而言之,荆州军上岸,会陷入前后夹击的窘境。

  反之,荆州军不上岸,还是会陷入前后夹击的窘境。

  这套东西本就是周瑜设计,当初是为抵挡来自荆州上游的威胁,在防御性方面堪称完美。

  周瑜取代刘表占据荆州,鄱阳的水军基地,反倒成了抵御周瑜的最佳手段。

  “主公。”吕蒙期待道:“这是您设计出来的防御,想必您肯定有办法破解吧?”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无不看向周瑜,等待给出一个答复。

  其实在周瑜没来前线这段时间,诸将也对江东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奈何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方案。

  千盼万盼,总算是把正主盼到前线,寄希望周瑜留守什么“后门”,能够轻松破解江东的防线。

  “看来你们已经研究过了。”周瑜轻笑道。

  “主公明察。”吕蒙不好意思道:“我等学艺不精,对此束手无策。”

  “都怪主公。”庞统玩笑道:“把防线设计的如此完善,到头来全都便宜敌人不说,反倒成了我军进攻的最大阻碍。”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何其难哉?”周瑜开口道:“在兵力相当的前提下,想要突破这条防线确实不容易。”

  此言一出,在座诸将微微色变,难道本尊来了也没办法?

  此一役,江东方面出动十万大军,“孙十万”总算名副其实。

  而荆州方面,刨去襄阳驻守的一万大军,汉中驻守的一万大军,以及南中的五千大军。

  可动用的总兵力,也就十二万五千之众。

  成都、江陵等重要城池,还需留下一定的维稳兵力。

  周瑜这次带出来的大军数量,不多不少正好十二万,比之江东仅多出两万而已,不足以起到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周瑜微笑道:“事物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

  “鄱阳的水军防线,毕竟是我多年前打造的东西。”周瑜继续道:“尽管看上去固若金汤、完美无缺,但实际上已经有些过时了。”

  此言一出,能够明显感受到,在座的诸将好像全都暗暗松了口气,表情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嘿!”甘宁拍着胸脯道:“主公说话别大喘气啊,整的怪吓人的...”

  “哼!”凌统冷笑道:“是你自己胆怯如鼠,还是对主公没有信心?”

  本来甘宁就是开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

  让凌统那话这么一堵,场中瞬间就变得尴尬起来。

  “议兵呢。”周瑜板着脸道:“要不你俩去外边吵?”

  “主公恕罪。”

  二将嘴上请罪,眼睛却互相瞪着对方。

  “哼!”周瑜径直起身,“整顿大军,明日出击,散会!”

  在甘宁与凌统的呛火中,议兵最终不欢而散...

  ————————

  鄱阳。

  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几艘楼船靠在一起,相互之间用锁链固定,正是江东大军的指挥部所在。

  其实连舟这种情况,在水上经常会应用到,此举确实能起到稳定的作用。

  关键点在于,别把所有船都连起来,那就有些离谱了...

  楼船顶部。

  孙权负手而立、凭栏远眺,视线的尽头是矗立在江边的柴桑,是为最前沿。

  而后是长江汇入鄱阳的交界处,湖口位置排列着一支庞大舰队,是为二线。

  再然后,则是停泊在鄱阳湖中,后续的接应舰队,此乃第三线。

  至于孙权本人所处的位置,则是在最后方,远离三道防线的位置。

  就算打起来,也绝对威胁不到孙权的安全,这几艘楼船同样能从容解除连锁。

  “敌军那边还没有动静吗?”孙权望着水面发问。

  “回主公。”身后的诸葛瑾开口,“暂时还没有任何动作。”

  “敌军在搞什么鬼?”孙权眉头紧锁,“大军压境这么长时间,却一直不发起进攻。”

  “主公,我看敌军是无计可施。”诸葛瑾分析道:“三道防线互为援奥、固若金汤,恐怕敌军也找不到进攻方向,故而迟迟不肯发起进攻。”

  “哦?”孙权微微挑眉,“老将军布置的阵势,竟有如此威力?”

  “咳咳~”诸葛瑾稍显尴尬,解释道:“回主公,这是当年...”

  诸葛瑾点到为止,孙权心领神会,顿时不再继续追问。

  当初是谁常驻鄱阳,孙权身为江东之主岂能不知,脑中立马就有了答案。

  “兄长。”孙朗忍不住道:“您说,周贼会不会有什么办法?毕竟这道防线本就出自他的手笔,万一此僚亲临前线...”

  孙权闻言心中一紧,顿觉孙朗说的有道理。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倘若由周瑜这个系铃人来破解,这三道防线还能顶得住吗?

  “报~~~”

  这时,一名信使快步登上楼船顶层,近前下拜道:

  “启禀吴侯,根据江陵细作来报,周瑜乘船出发,此刻应当亲临江夏。”

  “糟了!”孙权蓦然色变,自言自语道:“周贼亲临前线...”

  “主公安心。”诸葛瑾出言劝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犹未可知啊!”

  “子瑜的意思是...”孙权若有所思。

  “这鄱阳防线,当初乃是周瑜不遗余力打造。”诸葛瑾继续道:“如今由他全力进攻,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诸葛瑾就差直说: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周瑜?

  这毕竟是周瑜的杰作,江东一直沿用至今,甚至没人能在原有基础上,再提出调整与改进,可见这道防线已经尽善尽美。

  “加之还有四位老将坐镇。”诸葛瑾紧接着道:“韩当老将军坐镇柴桑,黄盖老将军坐镇湖口,程普与朱治两位老将军负责压阵。”

  “三道防线层层递进、互为援奥,纵使周贼亲临又如何?”诸葛瑾安抚道:“料想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不然何必久久不发起进攻呢?”

  “倘若真能轻易攻破,恐怕周瑜早就迫不及待出兵,直接杀到秣陵了。”

  在诸葛瑾一番言语的安抚下,孙权总算是恢复冷静。

  “子瑜言之有理,三道防线足以抵挡贼军攻势!”

  “是啊。”诸葛瑾趁热打铁,“要对几位老将军有信心,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经验十足。”

  “若事不可为,肯定会做出判断。”诸葛瑾提醒道:“眼下几位老将没说什么,说明他们有信心守住此处。”

  “听君一席话,使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孙权心中大定,“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

  “恐怕周贼也想不到,当年他打造的防线,最终会成为他最大的阻碍!”

  一想到江东利用周瑜打造的防线,成功阻拦住周瑜的进攻,孙权这心里不禁升起阵阵**。

  “传令三军,加紧防备!”孙权下令道:“此番若能击退来敌,战后我自有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为确保能够挡住周瑜的进攻,孙权并不吝啬下一些血本。

  毕竟若是挡不住,孙权可就血本无归了...

  ......

  翌日。

  天光熹微。

  沉寂的江夏宛如复苏的巨兽,大开的城门好似深渊巨口,从中冒出无数的大军。

  待到太阳升起后,十二万大军已经尽数登船。

  “击鼓~~~”

  “进军!!”

  在激昂的战鼓声中,无数战船缓缓开动,朝着下游方向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