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元,你觉得把这玩意,绑到弩枪上发射如何?”

  看着还在持续冒烟的烟雾弹,周瑜又冒出来一个奇思妙想。

  “妙哉!”庞统眼睛一亮,转而提醒道:“不过挂上负重,肯定会影响床弩的射程。”

  “这是自然。”周瑜不在意道:“弟妹设计的连发床弩,射程足有二里地,我还嫌有些太远呢。”

  上次实验黄月英研发的床弩,弩枪直接飞到两里地开外,也就是足足一千米有余。

  在陆地上,自然是一寸长、一寸强,射程越远越好。

  不过换到水上作战,射程还是稍稍适中些为妙,这样比较好掌控。

  毕竟,弩枪只有射到甲板上,才能起到打击敌人的效果,落到水中可没丝毫威胁。

  原本还想着,回头让黄月英降低点射程,这下有了新思路。

  在弩枪上绑上弹药,用增加配重的方式,来调整弩枪的射程。

  敌人离得远,弩枪上就少挂些弹药。

  敌人靠得近,弩枪上就多挂些弹药。

  当然,这种距离上的把控,肯定需要很多练习,才能精准掌握配重与射程之间的联系。

  “年节过后,就让连弩营的人,开始这方面的练习。”周瑜做出安排。

  在十几万大军中,最终成功挑选出三千位,膂力惊人的精壮汉子,拥有单兵使用连弩的能力。

  床弩的使用索性也交给他们,年后直接上船练习,提前适应水上发射的环境。

  正好,床弩的射程太远,在陆地上很有可能误伤百姓,还是放到水上更加安全。

  八百里洞庭人烟罕至,朝着水面随便发射,最多水里的鱼倒霉些。

  “没问题,此事我来安排。”庞统点头答应下来。

  “天师。”周瑜提醒道:“此事,青城山也许配合下,从今往后给弹药定个标准,重量、大小、规格都要做到统一。”

  既然拿弹药来做配重,那么重量必须要一致才行,否则连弩营去练习就没意义。

  “神君放心,贫道这就去信一封。”张鲁当即表态,“让他们在不影响三法威力的情况下,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士元。”周瑜又看向庞统,“弟妹把我说的几样东西,做出来没有?”

  “嗯。”

  庞统表情严肃,瞥了张鲁一眼,后者立即识趣退开。

  “主公,东西我试过了,确实非常有用。”庞统压着嗓子道:“属下马术平平,用上后有种质变的感觉,此物必须要严格保密!”

  庞统口中的东西,其实是一套马具。

  上次周瑜对着马匹比比划划,让黄月英把高桥马鞍、双边马镫以及马蹄铁,三样东西制作出来。

  三样东西并不复杂,甚至称不上什么难度,关键在于这个思路。

  庞统之所以这般小心,也正是意识到这点。

  别说在工匠眼中,但凡是个懂马之人,打眼一看就能明白三物的作用与原理,照猫画虎就能把东西仿制出来。

  马具不像是火药,前者比之后者,更加容易被敌人破获。

  火药好歹还有个配方呢,马具只看外形就足够了。

  “咱们之后要组建骑兵,此三物乃重中之重。”

  正因要组建骑兵,周瑜自然联想到马具,把这三样东西搞出来。

  南船北马。

  周瑜麾下的十几万将士,清一水都是南方士卒,操控舟楫都是一把好手,但要说骑术...

  九成九的士卒,压根就没骑过马。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组建一支骑兵是非常困难。

  没有天生的骑兵种子,更没有善于操练骑兵的将领。

  包括周瑜在内,麾下所有武将也都是南方人,根本没有操练、统率骑兵的经验。

  如此,就算得到大量战马,骑都不会骑,还谈何骑兵呢?

  高桥马鞍与双边马镫,则大大弥补了这一点。

  这两样东西的作用,能够极大降低骑兵的门槛。

  简而言之,降低骑**难度,而且还不是一星半点,是大大降低!

  有了这两样马具辅助,能够极大加快“小白”学习骑**效率。

  不仅如此,甚至对于精通骑射者,也有不小的辅助作用。

  高桥马鞍与双边马镫,可以让骑兵在马背上坐的更稳,同时发力也更加方便。

  不管开弓射箭,还是挥舞兵刃,都有极大的增益效果,这也是庞统小心翼翼的重要原因。

  一旦让北方掌握这项技术,原本就强悍的北方骑兵,只会变得更加强大。

  反之,北方没掌握,而南方掌握,就能依靠马具装备,拉近双方骑兵之间的巨大差距。

  至于马蹄铁,可以保护马掌、避免开裂。

  南方没有马源,只能依靠从北方购买。

  马蹄铁的存在,可以延长一匹战**服役时长,节省很大一笔开销。

  一言以蔽之,这三样马具对于骑兵,绝对是革新性的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泄露出去,毫不夸张地讲,都能对天下格局造成影响。

  “东西你好好保管,不行先销毁掉。”周瑜沉声道:“等咱们灭掉孙权后,马超送来足够多的战马,咱们再着手骑兵组建事宜。”

  “好。”庞统重重点头,“届时,可以找一个僻静地方,秘密训练骑兵,避免马具被北方知晓。”

  君臣二人密谋结束后,周瑜又喊来张鲁。

  “过完年,我军就要对江东展开进攻,青城山的火药供给必须跟上。”

  “神君放心。”张鲁保证道:“青城山上的仓库中,有数量不俗的库存,定然不会耽误大事。”

  由于麾下有钱,火药货源方面不必发愁。

  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常年收购,原材料说是堆积如山都不为过。

  当然,为避免有心人,通过采购清单,从而破获出火药秘方,除三样材料之外,也会收购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例如朱砂、铅汞、石英、云母、玉屑...

  一方面用来鱼目混珠,避免火药秘方被破获。

  另一方面,天师道也在不断研究,看看能否通过添加其他东西,让火药的威力再上一层楼。

  对此,周瑜一直乐见其成,指不定阴差阳错之下,又捣鼓出什么新玩意呢。

  事情都敲定下来,周瑜便招呼道:“回城,外边还挺冷的。”

  庞统独自返回,显然是要回家处理马具。

  周瑜与张鲁同车而行,准备一道返回侯府,后者要去探望张琪瑛。

  “年后开春,紫玉就要临盆。”周瑜开口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天师出言相助。”

  “神君尽管吩咐。”张鲁连忙回应。

  “我担心紫玉带不好孩子,想让正妻养在膝下,天师觉得如何?”

  周瑜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被洗脑成一个狂热的宗教疯子,成天想着修道成仙。

  “这...”张鲁迟疑道:“只怕小女会心有抵触。”

  “所以需要天师出面,来做通紫玉的工作。”周瑜的口吻十分坚决,根本就不是在商量,而是在单方面下达命令。

  张鲁见状心中喟然,知道此事无法拒绝,便道:

  “神君放心,贫道会跟小女说明白。”

  “紫玉心性单纯,有劳天师多多费心,别让她生出什么芥蒂来。”周瑜提醒道:“天师应该很擅长。”

  简而言之:忽悠!

  由张鲁出面忽悠张琪瑛,让后者心甘情愿把孩子,交给二乔去抚养。

  至于用什么借口、理由,对于张鲁这种神棍,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车驾回到侯府,周瑜领着张鲁来到后宅,一起去探望张琪瑛。

  简单说了几句后,周瑜便主动离开,留给父女二人独处的空间。

  对于天师道,周瑜已经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张鲁同样也是个聪明人。

  传教?

  死路一条。

  哪怕把张琪瑛嫁给周瑜,后者对这方面依旧严防死守。

  火药。

  康庄大道!

  只要在这条路上有所建树,天师道自然会以另一种方式兴盛起来。

  离开张琪瑛这边,周瑜来到同院的吴苋房中。

  一进门,就看到吴苋正百无聊赖,躺在榻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看到周瑜进来后,吴苋面露喜色,挣扎着就要起身。

  “快躺着吧。”

  周瑜来到床边坐下,扶着吴苋重新躺好。

  月份已经很重,吴苋的肚子高高隆起,眼下已经有些影响行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躺着。

  “夫君要不要听一听?”

  吴苋说着撩起衣摆,露出圆滚滚的大肚子,肚脐都被撑开了。

  “好。”

  周瑜欣然答应,俯身把耳朵贴在肚皮上,聆听孩子的心跳声。

  “夫君。”吴苋面露慈爱之色,“咱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好呢?”

  “你每天闲着没事儿,就没有琢磨过吗?”周瑜反问道。

  “当然想过。”吴苋兴致十足道:“妾身算过了,来年开春临盆,估计能赶在您出征前。”

  “二位姐姐诞下的嫡子嫡女,取名凯璇。”

  “妾身与紫玉姐姐,正好也是同时有孕,不如效仿一下,给夫君讨好兆头。”

  “哦?”周瑜好奇道:“说来听听。”

  “预祝夫君战而胜之。”吴苋开心道:“就取名周战与周胜,如何?”

  “嗯,不错。”周瑜提醒道:“但前提是两个都是儿子,闺女可不能用这种名字。”

  “放心!”吴苋信心满满,拍着肚皮道:“肯定是儿子!”

  “好,借夫人吉言。”周瑜附和道:“肯定是儿子,也肯定能战而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