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我们可以给您提供原材料,或者帮您做一些简单的加工。"老李说,"只要能让村里人有活干,有钱挣就行。"

  郑昊想了想,这倒是个办法。西尧重工现在确实需要一些原材料和零部件,如果能跟周边村子合作,既能帮助他们,也能降低自己的成本。

  "这样吧,"郑昊说,"过完年,你带人来厂里,咱们详细谈谈。看看你们能做什么,咱们需要什么,双方对接一下。"

  "真的?"老李激动地站起来,"太好了,谢谢您,谢谢您。"

  "别谢我,这是互利共赢。"郑昊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质量必须过关,价格也得合理。"

  "那当然,那当然。"老李连连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送走了老李一行,大哥说:"老四,你真要跟他们合作?"

  "为什么不?"郑昊说,"咱们一家富不算富,得带动周边一起发展。而且,北村要是能给咱们提供原材料,也省得咱们到处去找。"

  "你说得对。"大哥点头,"还是你想得长远。"

  傍晚,除夕夜到了。

  郑家的院子里挂满了灯笼,红彤彤的一片。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大嫂和二嫂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快上菜了!"母亲在里面喊。

  一会儿功夫,一桌子菜就摆上来了。红烧鸡、清蒸鱼、炖排骨、猪蹄、猪肚、还有各种蔬菜,满满一大桌。

  "哇,这么多菜!"小妹郑丽惊叹道。

  "今年咱们家条件好了,该吃就得吃。"母亲笑着说。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父亲举起酒杯。

  "今年是个好年。"父亲说,"老四把企业办得这么好,全家都跟着沾光。我敬大家一杯,祝咱们家明年更好。"

  "更好!"大家齐声说。

  "对了老四,"父亲突然说,"给你们发红包。"

  说着,他拿出几个红包,分别给了大哥、二哥、三哥和小妹。

  "爸,这是......"大哥有些意外。

  "拿着吧,这是我和你**心意。"父亲说。

  "还有晓兰的。"母亲拿出一个红包,递给赵晓兰,"这是第一年在咱们家过年,得给个见面礼。"

  "妈,这......"赵晓兰有些不好意思。

  "拿着吧。"母亲说,"你是咱们家的媳妇,这是应该的。"

  "谢谢妈。"赵晓兰接过红包,眼眶有些红。

  "对了,"郑昊也拿出几个红包,"我也给大家准备了红包。"

  他分别给了父母、三个哥哥和嫂子、还有小妹。

  "老四,你这......"大哥想推辞。

  "拿着吧,这是我的心意。"郑昊说,"这些年多亏了你们帮忙,厂子才能发展起来。"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大哥笑着收下。

  "来,吃菜吃菜。"母亲招呼着,"别光说话,菜都凉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院子里不时传来鞭炮声。

  而在邻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老张家的年夜饭很简单,一碗白菜、一碗豆腐,还有一小碟肉。

  "爸,就这些吗?"儿子有些失望。

  "就这些。"老张叹了口气,"家里钱不多,省着点花。"

  "可是西尧村的小虎说,他们家有鸡有鱼......"儿子说。

  "别跟人家比。"老张打断他,"人家是人家,咱们是咱们。"

  "我也想去西尧重工干活。"儿子说。

  "你还小呢。"老张说,"好好读书,以后再说。"

  母亲在旁边偷偷抹眼泪。她也想让家里过得好一点,但实在是没办法。

  村口,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远远地看着西尧村的灯火。

  "你看,西尧村到处都是灯。"一个年轻人说。

  "咱们村冷冷清清的,连个鞭炮声都没有。"另一个说。

  "唉,什么时候咱们村也能像西尧村那样就好了。"

  "做梦吧,咱们村没那个条件。"

  "要不明天咱们去找郑昊,看能不能给个机会?"

  "试试吧,不过我估计够呛。"

  夜深了,西尧村依然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守岁,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烟花,大人们围着火炉聊天。

  郑昊和赵晓兰站在院子里,看着天空中绽放的烟花。

  "昊哥,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赵晓兰说。

  "以后每年都会这样。"郑昊握住她的手,"而且会越来越好。"

  "嗯。"赵晓兰靠在他肩上。

  远处传来新年的钟声。

  大年初一一早,鞭炮声就响起来了。

  郑昊和赵晓兰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准备去给长辈拜年。

  "老四,晓兰,吃了饺子再去。"母亲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出来。

  "好。"两人坐下来吃饺子。

  饺子里包着硬币,谁吃到就代表有福气。郑昊吃了三个,赵晓兰吃了两个,都咬到了硬币。

  "好兆头!"母亲高兴地说。

  吃完饺子,两人先去给父母拜年。

  "爸、妈,过年好。"郑昊和赵晓兰一起鞠躬。

  "好好好。"父亲笑着说,"来,压岁钱。"

  "爸,我们都这么大了......"郑昊有些不好意思。

  "多大都是我儿子。"父亲说着,塞给他一个红包,"拿着。"

  "谢谢爸。"郑昊接过红包。

  接着,他们又去给三个哥哥嫂子拜年,然后去村里给长辈们拜年。

  村里到处都是拜年的人,大家见面都是"过年好"、"新年快乐"。

  "郑厂长,过年好!"村民们见到郑昊,都热情地打招呼。

  "过年好,过年好。"郑昊一一回应。

  他给村里的老人们都发了红包,每人十块钱。虽然不多,但老人们都很高兴。

  "老四这孩子有心。"一个老人说,"有出息还不忘本。"

  "可不是嘛,这样的年轻人少见。"另一个老人也说。

  正拜年的时候,村口来了几辆小汽车。

  "谁来了?"有人好奇地问。

  车停下来,下来的是县里的刘书记和市里的张市长,还有几个其他领导。

  "刘书记,张市长,您们怎么来了?"郑昊赶紧迎上去。

  "来给你拜年啊。"刘书记笑着说,"顺便看看西尧村的新变化。"

  "快请进,快请进。"郑昊招呼着。

  一行人来到村委会,村支书早就准备好了茶水。

  "郑昊啊,"张市长坐下来说,"西尧村这一年变化很大啊。"

  "都是**支持的结果。"郑昊谦虚地说。

  "主要还是你有能力。"张市长说,"对了,我今天来,还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事?"郑昊问。

  "省里的优秀企业评选,你们西尧重工入围了。"张市长说,"三月份评选团会来检查,你们要好好准备。"

  "真的?"郑昊有些惊喜。

  "当然是真的。"刘书记也说,"这是个好机会,如果评上了,不仅有奖金,还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那太好了。"郑昊说,"我们一定好好准备。"

  "另外,"张市长接着说,"市里准备把西尧模式在全市推广,让其他乡镇企业学习你们的经验。"

  "这......"郑昊有些意外。

  "你别谦虚了。"张市长说,"你们西尧重工确实做得好,值得推广。"

  "那我一定配合。"郑昊说。

  几个领导又聊了一会儿,参观了村里的变化,才离开。

  送走领导,郑昊刚回到家,就看见门口站着好几个人。

  "郑厂长,过年好!"为首的是个中年妇女,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姑娘。

  "你们是......"郑昊有些不认识。

  "我是南村的,姓王。"那妇女笑着说,"这是我闺女,叫翠花。今天是来给您拜年的。"

  "拜年?"郑昊有些莫名其妙。

  "是这样的,"王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闺女今年十九了,还没说婆家。听说您厂里有不少好小伙子,我想...想看能不能给介绍介绍?"

  郑昊这才明白,原来是来说亲的。

  "王大娘,这事......"郑昊有些为难。

  "郑厂长,您就帮帮忙吧。"王大娘恳求道,"我闺女人老实,又能干活,要是能嫁到西尧村,那就是她的福气了。"

  这时候,赵晓兰从屋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