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三个人带到办公室,关上门,拉上窗帘。
"这是项目的详细技术资料。"陈工程师拿出一叠文件,"郑厂长,你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
郑昊接过资料,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批舰载雷达的精密传动部件,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
"这个精度要求确实很高。"郑昊说,"不过我们应该能做到。"
"你有把握?"陈工程师有些意外。
"有。"郑昊自信地说,"我以前参与过类似精度的项目,有经验。"
"那就好。"陈工程师松了口气,"李司令说你技术好,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确认。"郑昊说,"材料这块咱们没有,得你们提供,那种特殊合金咱们弄不到。还有检测设备,精度要求这么高,得用专门的仪器才行。"
"这些都不是问题。"陈工程师说,"材料我们提供,检测设备我们可以帮你采购,费用从项目款里出。"
"那就好。"郑昊点头。
"对了,"陈工程师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保密协议,需要你签字。另外,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人,也都要签保密协议。"
"我明白。"郑昊说。
他仔细看了保密协议,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很好。"陈工程师收起协议,"那我们就谈谈具体的合作细节。"
几个人一直谈到下午,把所有细节都敲定了。项目总金额五十万,分三期支付。第一期款十万,作为启动资金,已经可以打到账上。
送走了陈工程师一行,郑昊长长地松了口气。
"怎么样?"赵晓兰端来一杯水。
"谈妥了。"郑昊喝了口水,"项目正式启动。"
"那就好。"赵晓兰说,"你看起来很累,早点休息吧。"
"嗯。"郑昊点头。
躺在床上,郑昊却睡不着。这个项目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再次为国家做贡献。
当年在航天项目上的那段经历,一直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现在有机会再次参与国防项目,让他感到既兴奋又自豪。
而且,这个项目对企业的技术提升也有重要意义。如果能顺利完成,西尧重工的技术水平将上一个大台阶,以后承接更高端的项目就有了基础。
进入腊月底,天气越来越冷了。但西尧重工却热火朝天,到处都在忙碌。
新车间的建设进展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基本完工了。这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大门口有门卫值班。
"老四,你看这样行不行?"大哥带着郑昊参观新车间。
车间里安装了最新的精密机床,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005毫米。还有专门的恒温恒湿系统,保证加工环境的稳定。
"很好。"郑昊满意地点头,"大哥辛苦了。"
"不辛苦。"大哥笑了,"对了,检测设备也到了,正在安装调试。"
"那就好。"郑昊说,"二哥那边招工进展怎么样?"
"已经招了十个人。"大哥说,"都是退伍军人,**可靠,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现在正在培训。"
"嗯,这个项目对人员要求很高,一定要选好。"郑昊说。
"我知道。"大哥点头。
他们正说着,王师傅走了进来。
"郑厂长,新设备调试完了,可以试生产了。"王师傅说。
"好,我去看看。"郑昊说。
来到车间,几台精密机床正在运转。一个工人正在操作,小心翼翼地加工着一个零件。
"怎么样?"郑昊问。
"精度很好。"王师傅拿出一个刚加工好的零件,用千分尺量了量,"误差只有0.003毫米,完全符合要求。"
"不错。"郑昊接过零件仔细看了看,"继续加工几个试试,看看稳定性怎么样。"
"好的。"王师傅说。
郑昊在车间待了一上午,看着工人们加工零件。这些零件看起来不起眼,但技术含量很高,每一个都需要精心制作。
中午回到办公室,三哥正在等他。
"老四,有件事要跟你说。"三哥说,"电视机的订单又增加了,青岛那边要追加500台。"
"500台?"郑昊想了想,"现在产能够吗?"
"够是够,但是比较紧张。"三哥说,"而且新车间建好了,抽调了一些工人,电视机车间人手有点不够。"
"那就再招些人。"郑昊说,"电视机现在是咱们的主打产品,不能耽误。"
"我也是这么想的。"三哥说,"另外,济南那边有个经销商,想跟咱们签长期供货合同,每个月要200台电视机。"
"条件怎么样?"郑昊问。
"价格420一台,现金结算。"三哥说,"我觉得可以签。"
"那就签吧。"郑昊点头,"不过要在合同里注明质量标准,出了问题要负责。"
"我知道。"三哥说。
处理完这些事,已经是下午了。郑昊去了趟新车间,看看下午的生产情况。
"郑厂长。"陈工程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正在车间里检查。
"陈工程师,你怎么来了?"郑昊有些意外。
"我来检查一下进度。"陈工程师说,"看看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基本都准备好了。"郑昊说,"设备已经调试完成,工人也培训好了,随时可以正式投产。"
"那太好了。"陈工程师说,"不过我还要看看产品质量。"
"当然。"郑昊拿出几个试制的零件,"您看看。"
陈工程师拿起一个零件,用专业的检测仪器仔细检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仪器。
"不错,精度完全达标。"陈工程师满意地说,"郑厂长,看来我们没找错人。"
"您过奖了。"郑昊说,"我们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
"那就好。"陈工程师说,"对了,第一批材料已经发货了,大概三天后到。到时候就可以正式生产了。"
"好的。"郑昊点头。
送走陈工程师,郑昊回到办公室,感觉有些累。现在厂里有两条线在同时运转,一边是民用产品,一边是军工项目,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昊哥,喝杯茶。"赵晓兰端着茶杯进来。
"谢谢。"郑昊接过茶杯,"晓兰,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说什么呢。"赵晓兰坐下来,"对了,妈问你晚上回不回去吃饭。"
"回去吧。"郑昊说,"这几天都在厂里忙,也该陪陪家里人了。"
"那我去跟妈说一声。"赵晓兰站起来。
"等等。"郑昊拉住她,"晓兰,你觉得我这样两边跑,会不会太累了?"
"累是肯定的。"赵晓兰认真地说,"但我知道你是在做正确的事。军工项目是为国家做贡献,民用产品是为村里谋发展,都很重要。"
"你能理解就好。"郑昊说,"我就怕你觉得我顾不上家。"
"傻瓜。"赵晓兰笑了,"我嫁给你,就是要跟你一起奋斗的,不是让你天天陪我的。"
"谢谢你。"郑昊握住她的手。
晚上回到家,全家人都在。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很温馨。
"老四,听说新车间建好了?"父亲问。
"嗯,已经可以投产了。"郑昊说。
"那挺好。"父亲点头,"不过你也别太累了,身体要紧。"
"我知道,爸。"郑昊说。
"对了老四,"大哥突然说,"村里有些人在议论,说你建的新车间戒备森严,不知道在搞什么。"
"怎么说?"郑昊问。
"就是好奇呗。"大哥说,"你也知道,村里人都爱打听事。"
"这是项目的详细技术资料。"陈工程师拿出一叠文件,"郑厂长,你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
郑昊接过资料,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批舰载雷达的精密传动部件,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
"这个精度要求确实很高。"郑昊说,"不过我们应该能做到。"
"你有把握?"陈工程师有些意外。
"有。"郑昊自信地说,"我以前参与过类似精度的项目,有经验。"
"那就好。"陈工程师松了口气,"李司令说你技术好,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确认。"郑昊说,"材料这块咱们没有,得你们提供,那种特殊合金咱们弄不到。还有检测设备,精度要求这么高,得用专门的仪器才行。"
"这些都不是问题。"陈工程师说,"材料我们提供,检测设备我们可以帮你采购,费用从项目款里出。"
"那就好。"郑昊点头。
"对了,"陈工程师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保密协议,需要你签字。另外,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人,也都要签保密协议。"
"我明白。"郑昊说。
他仔细看了保密协议,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很好。"陈工程师收起协议,"那我们就谈谈具体的合作细节。"
几个人一直谈到下午,把所有细节都敲定了。项目总金额五十万,分三期支付。第一期款十万,作为启动资金,已经可以打到账上。
送走了陈工程师一行,郑昊长长地松了口气。
"怎么样?"赵晓兰端来一杯水。
"谈妥了。"郑昊喝了口水,"项目正式启动。"
"那就好。"赵晓兰说,"你看起来很累,早点休息吧。"
"嗯。"郑昊点头。
躺在床上,郑昊却睡不着。这个项目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再次为国家做贡献。
当年在航天项目上的那段经历,一直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现在有机会再次参与国防项目,让他感到既兴奋又自豪。
而且,这个项目对企业的技术提升也有重要意义。如果能顺利完成,西尧重工的技术水平将上一个大台阶,以后承接更高端的项目就有了基础。
进入腊月底,天气越来越冷了。但西尧重工却热火朝天,到处都在忙碌。
新车间的建设进展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基本完工了。这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大门口有门卫值班。
"老四,你看这样行不行?"大哥带着郑昊参观新车间。
车间里安装了最新的精密机床,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005毫米。还有专门的恒温恒湿系统,保证加工环境的稳定。
"很好。"郑昊满意地点头,"大哥辛苦了。"
"不辛苦。"大哥笑了,"对了,检测设备也到了,正在安装调试。"
"那就好。"郑昊说,"二哥那边招工进展怎么样?"
"已经招了十个人。"大哥说,"都是退伍军人,**可靠,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现在正在培训。"
"嗯,这个项目对人员要求很高,一定要选好。"郑昊说。
"我知道。"大哥点头。
他们正说着,王师傅走了进来。
"郑厂长,新设备调试完了,可以试生产了。"王师傅说。
"好,我去看看。"郑昊说。
来到车间,几台精密机床正在运转。一个工人正在操作,小心翼翼地加工着一个零件。
"怎么样?"郑昊问。
"精度很好。"王师傅拿出一个刚加工好的零件,用千分尺量了量,"误差只有0.003毫米,完全符合要求。"
"不错。"郑昊接过零件仔细看了看,"继续加工几个试试,看看稳定性怎么样。"
"好的。"王师傅说。
郑昊在车间待了一上午,看着工人们加工零件。这些零件看起来不起眼,但技术含量很高,每一个都需要精心制作。
中午回到办公室,三哥正在等他。
"老四,有件事要跟你说。"三哥说,"电视机的订单又增加了,青岛那边要追加500台。"
"500台?"郑昊想了想,"现在产能够吗?"
"够是够,但是比较紧张。"三哥说,"而且新车间建好了,抽调了一些工人,电视机车间人手有点不够。"
"那就再招些人。"郑昊说,"电视机现在是咱们的主打产品,不能耽误。"
"我也是这么想的。"三哥说,"另外,济南那边有个经销商,想跟咱们签长期供货合同,每个月要200台电视机。"
"条件怎么样?"郑昊问。
"价格420一台,现金结算。"三哥说,"我觉得可以签。"
"那就签吧。"郑昊点头,"不过要在合同里注明质量标准,出了问题要负责。"
"我知道。"三哥说。
处理完这些事,已经是下午了。郑昊去了趟新车间,看看下午的生产情况。
"郑厂长。"陈工程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正在车间里检查。
"陈工程师,你怎么来了?"郑昊有些意外。
"我来检查一下进度。"陈工程师说,"看看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基本都准备好了。"郑昊说,"设备已经调试完成,工人也培训好了,随时可以正式投产。"
"那太好了。"陈工程师说,"不过我还要看看产品质量。"
"当然。"郑昊拿出几个试制的零件,"您看看。"
陈工程师拿起一个零件,用专业的检测仪器仔细检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仪器。
"不错,精度完全达标。"陈工程师满意地说,"郑厂长,看来我们没找错人。"
"您过奖了。"郑昊说,"我们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
"那就好。"陈工程师说,"对了,第一批材料已经发货了,大概三天后到。到时候就可以正式生产了。"
"好的。"郑昊点头。
送走陈工程师,郑昊回到办公室,感觉有些累。现在厂里有两条线在同时运转,一边是民用产品,一边是军工项目,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昊哥,喝杯茶。"赵晓兰端着茶杯进来。
"谢谢。"郑昊接过茶杯,"晓兰,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说什么呢。"赵晓兰坐下来,"对了,妈问你晚上回不回去吃饭。"
"回去吧。"郑昊说,"这几天都在厂里忙,也该陪陪家里人了。"
"那我去跟妈说一声。"赵晓兰站起来。
"等等。"郑昊拉住她,"晓兰,你觉得我这样两边跑,会不会太累了?"
"累是肯定的。"赵晓兰认真地说,"但我知道你是在做正确的事。军工项目是为国家做贡献,民用产品是为村里谋发展,都很重要。"
"你能理解就好。"郑昊说,"我就怕你觉得我顾不上家。"
"傻瓜。"赵晓兰笑了,"我嫁给你,就是要跟你一起奋斗的,不是让你天天陪我的。"
"谢谢你。"郑昊握住她的手。
晚上回到家,全家人都在。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很温馨。
"老四,听说新车间建好了?"父亲问。
"嗯,已经可以投产了。"郑昊说。
"那挺好。"父亲点头,"不过你也别太累了,身体要紧。"
"我知道,爸。"郑昊说。
"对了老四,"大哥突然说,"村里有些人在议论,说你建的新车间戒备森严,不知道在搞什么。"
"怎么说?"郑昊问。
"就是好奇呗。"大哥说,"你也知道,村里人都爱打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