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酒席正式开始了。

  一百多桌酒席摆满了村委会大院,每桌都是十个菜,有鸡有鱼有肉,还有各种时令蔬菜。虽然比不上城里大酒店的精致,但分量足,味道也好。

  "开席!"随着大哥的一声喊,酒席正式开始了。

  郑昊穿着新衣服,带着赵晓兰挨桌敬酒。

  "各位叔叔伯伯、兄弟姐妹,"郑昊举起酒杯,"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婚礼。我敬大家一杯!"

  "好!"众人齐声应道。

  郑昊和赵晓兰先来到主桌。

  "李司令,刘总工,各位领导,"郑昊恭敬地说,"感谢你们能来,我敬你们一杯。"

  "好好好。"李司令站起来,举起酒杯,"小郑啊,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我也借这个机会说几句。"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看着李司令。

  "我认识郑昊是在几年前,"李司令说,"当时他帮我们海军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后来听说他回乡发展,我还有些惋惜,觉得这么好的人才应该留在大城市。"

  他顿了顿,接着说:"但是今天我来了,看到他把村子发展成这个样子,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我才明白,他做的事情比留在城里更有意义。"

  "李司令说得对!"有人喊道。

  "郑昊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刘书记也站起来说,"他用自己的能力回报家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没错没错。"张市长也站起来,"郑昊同志不仅自己富了,还带着全村人一起富,这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市里已经决定,要把西尧村作为全市乡镇企业的典型,向全市推广。"

  "好!"众人鼓掌。

  "郑昊啊,"刘总工也站起来,"当年在项目组的时候,你就是最能吃苦、最肯钻研的一个。现在看来,你不仅技术好,还有经营头脑。我代表老同事们祝你新婚快乐,事业更上一层楼!"

  "谢谢,谢谢各位。"郑昊激动地说,眼眶有些红。

  "对了,"李司令突然说,"我还带了份礼物。"

  他示意秘书拿过来一个盒子。

  "这是什么?"郑昊好奇地问。

  "你打开看看。"李司令笑着说。

  郑昊打开盒子,里面是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技术报国,乡村振兴"。

  "这......"郑昊愣住了。

  "这是我们海军送给你的。"李司令说,"当年你为国家做了贡献,现在又为乡村发展做贡献,这份荣誉你当得起。"

  "李司令,我......"郑昊哽咽了。

  "别说了,今天是喜日子,不许哭。"李司令拍拍他的肩膀,"来,喝酒!"

  "好!"郑昊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赵晓兰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她为自己能嫁给这样的人感到骄傲。

  敬完主桌,郑昊和赵晓兰又去了老同事们的桌子。

  "老郑,恭喜恭喜!"老张举起酒杯,"嫂子真漂亮!"

  "是啊,你小子有福气。"老王也说。

  "哪里哪里。"郑昊笑着说,"是我的福气。"

  "对了老郑,"小刘突然说,"我听刘总工说,你在搞显像管技术?"

  "是啊,遇到了一些困难。"郑昊说。

  "这样吧,"老张说,"我们回北京后,帮你联系几个专家。这方面我们也有些资源。"

  "那太好了。"郑昊感激地说。

  "别客气,都是老同事。"老张说,"对了,你要是需要什么技术支持,随时给我打电话。"

  "一定一定。"郑昊点头。

  一桌桌敬过去,郑昊和赵晓兰都有些累了,但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老四,喝点水歇歇。"二哥递过来一杯水。

  "谢谢二哥。"郑昊接过水喝了一口。

  "对了,"二哥压低声音说,"东村农机厂的厂长来了。"

  "什么?"郑昊一愣,"他来干什么?"

  "说是来祝贺的。"二哥说,"现在在门口呢,不敢进来。"

  "让他进来吧。"郑昊想了想说。

  "真让他进来?"二哥有些意外。

  "嗯。"郑昊点头,"今天是喜日子,来者都是客。"

  过了一会儿,东村农机厂的老陈战战兢兢地走进来。他手里拎着两瓶酒,脸上满是尴尬。

  "郑...郑厂长。"老陈走到郑昊面前,"恭喜你结婚。"

  "谢谢。"郑昊平静地说。

  "那个......"老陈犹豫了一下,"之前的事,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

  说着,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了,大家都看着这边。

  郑昊沉默了一会儿,说:"老陈,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真的?"老陈抬起头,眼里闪着泪光。

  "真的。"郑昊说,"来,坐下来喝杯酒。"

  "谢谢,谢谢。"老陈激动地说。

  李司令在主桌上看到这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刘书记说:"这个小伙子不简单,有气量。"

  "是啊。"刘书记也感慨道,"这样的人,以后肯定能做大事。"

  老陈坐下来,和郑昊喝了一杯酒。

  "郑厂长,"老陈放下酒杯,"之前那些大字报,是我让人贴的。我...我是鬼迷心窍了,看到你发展得好,我心里不平衡。"

  "我明白。"郑昊说。

  "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给你祝贺,我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很大。"老陈叹了口气,"不是钱的差距,是做人的差距。"

  "老陈,你也别这么说。"郑昊说,"咱们都是做企业的,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拆台。"

  "你说得对。"老陈点头,"郑厂长,之前你说可以给我们做配套,这话还算数吗?"

  "当然算数。"郑昊说,"回头你来厂里,我们详细谈谈。"

  "好好好。"老陈连连点头,"那我就不打扰了。"

  他站起来,又深深地鞠了一躬,才转身离开。

  看着老陈的背影,大哥走过来说:"老四,你真要跟他合作?"

  "为什么不?"郑昊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再说了,如果能帮东村的企业也发展起来,对整个县都有好处。"

  "你想得真远。"大哥感慨道。

  酒席进行到下午,气氛越来越热烈。老同事们开始讲起当年的事。

  "说起来,小郑当年在项目组可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老张站起来说,"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

  "是啊,我记得那次。"老王也说,"最后问题解决了,他直接倒在实验室里睡着了。"

  "还有一次,"小刘也站起来,"零下二十度的天气,为了测试设备,他在外面站了四个小时,冻得手都伸不开了。"

  "这些我都不知道啊。"赵晓兰看着郑昊,眼里满是心疼。

  "都是以前的事了。"郑昊笑着说。

  "小郑啊,"刘总工站起来,"当年我就说,你是我们项目组最优秀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你不仅技术好,做人做事也好。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刘总工,您言重了。"郑昊说,"是您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好了好了,"李司令笑着说,"今天是喜日子,咱们就别说那些严肃的了。来,大家一起敬新郎新娘一杯!"

  "好!"所有人都站起来,举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