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风波刚刚平息,西尧重工就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那天上午,郑昊正在车间里检查样机零件的加工进度,张国强急匆匆地跑过来:"昊哥,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要参观我们的工厂。"

  "参观?什么人?"郑昊有些疑惑,一般的参观都会提前通知。

  "看起来像是技术人员,穿着很正式,还带着相机。"张国强压低声音说,"我感觉不太对劲。"

  郑昊走出车间,看到厂区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上海轿车,几个中年男子正在四处张望。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戴着金丝边眼镜,一身笔挺的中山装。

  "请问哪位是郑厂长?"胖子主动上前,伸出手来,"我是济南拖拉机厂的技术科长孙建华,久仰大名。"

  济南拖拉机厂?郑昊心里一紧。这可是山东省最大的拖拉机制造企业,年产量上万台,在行业内有很大影响力。

  "孙科长您好,欢迎来指导工作。"郑昊客气地握手,心里却在琢磨对方的来意。

  "指导不敢当,主要是听说贵厂在拖拉机制造方面有所突破,特来学习交流。"孙建华笑得很虚假,眼睛却在不停地打量着周围的设施。

  跟在孙建华身后的几个人也不简单,一看就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目光很专业,重点关注设备型号和技术参数。

  "那我们进去看看吧。"郑昊决定以礼相待,看看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一行人进入车间,孙建华等人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那台数控铣床和几台精密车床确实很引人注目。

  "不错啊,设备很先进嘛。"孙建华走到数控铣床前,仔细观察着控制面板,"这是长春机床厂的新产品吧?"

  "是的。"郑昊简单回答,心里警觉性更高了。这个孙建华对设备型号很熟悉,明显是内行。

  "听说你们在变速箱设计方面有独到之处?"孙建华继续套话,"能不能介绍一下技术特点?"

  老张师傅正在操作机床,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看了郑昊一眼。郑昊微微摇头,示意不要多说。

  "我们的产品还在研发阶段,技术方案不太方便透露。"郑昊婉转地拒绝了。

  "理解,理解。"孙建华表面上很理解,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那你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准备进入哪个市场?"

  这些问题问得很专业,明显是在摸底。郑昊更加小心了:"我们主要面向本地市场,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本地市场?"孙建华笑了,"那市场容量有限啊。我们济南拖拉机厂每年的产量是一万台,主要销往华北和华东地区。"

  这话说得很有威胁性,明显是在示威。郑昊也不甘示弱:"市场够大,关键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观进行了一个小时,孙建华等人看得很仔细,甚至用相机拍了不少照片。郑昊全程陪同,暗中观察着这些人的举动。

  "郑厂长,你们这里的技术人员都是哪里来的?"孙建华突然问道。

  "有本地培养的,也有外地招聘的。"郑昊如实回答。

  "外地的?"孙建华眼睛一亮,"都是什么背景?"

  这个问题让郑昊警觉起来。难道这些人是来挖人的?

  "都是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具体情况不便透露。"郑昊再次拒绝回答详细信息。

  孙建华也不再追问,但他的目光在老张师傅等几个关键技术人员身上停留了很久。

  参观结束后,孙建华等人准备离开。在厂门口,孙建华突然说道:"郑厂长,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到我们济南厂参观学习。我们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应该能给你们一些启发。"

  "谢谢孙科长的邀请,有机会一定去。"郑昊客气地回应。

  "另外,"孙建华压低声音说,"如果你们的技术人员有兴趣换个工作环境,我们济南厂的待遇很优厚,比在这种小厂有前途得多。"

  这话说得很露骨,就是明着挖人了。郑昊脸色一沉:"我们的员工都很满意现在的工作,谢谢关心。"

  "是吗?"孙建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就好。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嘛。"

  说完,孙建华等人上车离开了。但郑昊知道,这只是开始。

  果然,第二天就有工人来汇报情况。

  "郑厂长,昨天晚上有人找我谈话。"老张师傅脸色凝重地说,"说是济南拖拉机厂的人事科长,要挖我过去。"

  "什么条件?"郑昊问道。

  "月薪180块,还包分房子。"老张师傅说道,"比现在的待遇高一倍多。"

  这个条件确实很**。在1978年,180块的月薪算是高收入了。

  "你怎么想?"郑昊直接问道。

  老张师傅沉默了一会儿:"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是我不能走。"

  "为什么?"

  "第一,我们刚刚建立了"双师傅制",我和老马师傅配合得很好。第二,我觉得西尧重工有前途,不比大厂差。第三,我是个讲义气的人,不能关键时候撂挑子。"

  老张师傅的话让郑昊很感动,但他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抵制住诱惑。

  果然,当天下午,王家祥找到郑昊:"昊哥,也有人找我了。"

  "什么条件?"

  "技术科副科长,月薪150块,三年后可以转正科长。"王家祥有些纠结,"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郑昊理解王家祥的纠结。毕竟济南拖拉机厂是大企业,发展平台确实更大。

  "你自己决定吧,我不勉强任何人。"郑昊说道,"不过我希望你考虑清楚,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事业。"

  接下来几天,类似的挖角行为愈演愈烈。几乎每个关键技术人员都收到了济南拖拉机厂的"橄榄枝"。厂里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这样下去不行。"张国强担心地说,"如果关键技术人员被挖走,我们的样机制造就要受影响。"

  "而且这明显是有预谋的行动。"王师傅分析道,"他们先是来摸底,然后精准挖人,手法很专业。"

  郑昊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应对,西尧重工可能面临技术团队解体的危险。

  当天晚上,郑昊召集所有核心技术人员开会。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收到了一些"邀请"。"郑昊开门见山,"我不会阻止任何人追求更好的发展,但有些话我必须说清楚。"

  会议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认真听。

  "第一,西尧重工现在确实还小,但我们的发展潜力很大。我们有先进的技术方案,有**的支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我们不仅是在造拖拉机,更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是开拓者,就是英雄。"

  "第三,关于待遇问题,我承认现在我们给不了大厂的高工资。但是我可以承诺,等企业发展起来,大家的收入不会比任何大厂少。"

  郑昊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了最重要的话:"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战斗集体。如果有人选择离开,我尊重他的选择。但留下来的人,我们要一起奋斗到底!"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虽然不算热烈,但至少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的。

  散会后,老马师傅主动找到郑昊:"郑厂长,我老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什么是忠义。我跟定你了!"

  "我也不走。"郑大牛也表态,"在这里学到了技术,做人不能忘本。"

  但也有人选择了离开。第二天,有两个技术工人提出了辞职。虽然郑昊有些失望,但还是爽快地批准了。

  "强扭的瓜不甜,留下来的都是真心愿意干事业的人。"郑昊对王师傅说道。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人手有点紧张。"王师傅担心道。

  "没关系,我们可以加强培训,让现有的人员发挥更大作用。"郑昊想了想,"另外,我觉得这也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

  "证明我们西尧重工不是靠人多取胜,而是靠团结和技术。"郑昊自信地说,"让济南拖拉机厂看看,挖走几个人改变不了什么。"

  几天后,消息传来,济南拖拉机厂确实挖走了几个技术人员,并且在行业内大肆宣传,说西尧重工的核心技术已经掌握,很快就会推出竞争产品。

  "真是无耻!"张国强愤怒地说,"明着挖人,暗着偷技术!"

  "这就是商业竞争。"郑昊倒是很冷静,"既然他们要玩这一套,我们就奉陪到底。"

  "怎么奉陪?"

  "用事实说话。"郑昊的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9月份的技术交流会,正好是个机会。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