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听到动静起来,走到院子里一看,几个小年轻正笑呵呵的往屋里倒腾东西呢。
"平安回来了?进屋上炕,这天冷的邪乎。孩儿**,赶紧去给平安整点吃的。一路上累坏了吧?"
几个孩子都起来了,笑呵呵的围着路平安打转。
"平安叔,俺爹说你去的地方很远,有多远啊?"
"那确实很远,坐火车也要好几天呢。"
冬香对于外面的世界很向往,问:"那里好不好?是不是跟报纸上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呃,有的地方是,有的地方不是。我给你们带了些好吃的,有糖,有果子,要吃一点吗?"
"平安叔,给俺个尝尝呗。"
路平安拿了些水果和糖给大家分了分,有些大家都没见过,甚至不知道该咋吃。
好在吴大伟家里条件好,偶尔能吃到。有了他带头,众人这才知道香蕉是要扒了皮吃的,菠萝是要削一削吃的。
"少吃点,大晚上吃一肚子果子,小心闹肚子。"
支书媳妇慧琴婶子麻利的整好了饭,给路平安端到这个屋,见几个孩子吃个不停,连忙把她们赶走了。
"去去去,回去睡觉去,别烦你平安树。他赶了那么远的路,不累啊?一点也不懂事儿。"
"奶奶,你也尝尝呗。南方水果可好吃了,咱们这儿没有呢。"
"是吗?那我可得尝尝。"
几个孩子不愿意走,哪怕是围在一边儿听大人说话也是十分乐意的。
路平安只好一人给发了几颗糖,连哄带骗,几个小孩子这才心满意足的重新去睡了,就是睡觉还要把糖紧紧攥在手里,生怕一觉醒来不见了。
路平安一边吃着饭,一边和支书聊着天。
"这次算是把路子打通了,以后屯子的东西直接送到地区,几个单位吃下咱们屯子里的这些东西跟玩儿似的,所以等明年要改改屯子的安排了。"
"咋了?有啥说法么?"
"以后该种地种地,公粮这上面不能打马虎眼,但在采山货这上面,要用点心了。
进林子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尤其是打松子,打猎,都得安排好。
第一是得注意安全,别因为挣钱就忘了危险。少挣一点儿没关系,别整的家里老婆孩子没法过日子,莽子他爹就是前车之鉴啊。
第二是要保证数量,只有东西多了,才能卖更多的钱不是?"
一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想着大把大把的票子,供销社的花布、粿子、香烟和烈酒,心里乐开了花。
山里人不怕卖力气,也不怕危险,就怕冒着生命危险,辛辛苦苦的从林子里整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换不来家中所需。
"咳咳,除了弄好了倒腾山货的路子,我这次出去也挣了不少钱。
回来前还在地区定了点儿东西,这两天就到,咱们屯子的小学也得及早规划一下了。
回来的路上我想了想,觉得学校还是不要放在屯子里为好,那样太扎眼了。上面一过来检查,搞不好立马就得露馅儿。"
"那咋办?像别的屯子那样搞个识字班不行吗?"桂琴婶子一听就急了,她家几个孙子辈儿可都该上学了。
"识字班不是不行,就是屯子里人来人往的,很多东西可就教不了了。
出了咱屯子不到三百米就是林子,咱可以建到林子里啊。
平日里大家嘴严一点儿,交代好孩子别乱说,后面一旦有外人过来,就赶紧通知那边。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接受到完整的教育,而不是像别的识字班那样只抄写大字报,背语录。"
支书点头:"事关孩子的教育问题,绝对马虎不得,我看平安的主意挺靠谱,学校的事儿就这么办吧。
就是这老师怎么办?大伟算一个,家栋算一个……
要不,平安你也教一门课?"
"我?我哪有空啊?!不过么,偶尔去给孩子们讲讲课本里接触不到的东西,开拓一下思维和眼界还是可以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你就是思想**课的老师了。"
路平安连连摆手:"别别别,我对这几个字过敏,还是偶尔带几节历史课吧。"
慧琴婶子没文化,她可不管什么老师,也不懂,反正是教孩子们本事的就行。
"啥都成啊!平安你有本事,比俺们这些睁眼瞎可强多了。
到时候哪个孩子敢不听你的话,你就抽他们,回来俺们再接着抽。那些皮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哈哈哈哈。
哎呀妈呀,这事儿要是整好了,可就真是去了我一块心病了。
你说如今生活好了,不缺吃不缺穿了,孩子却上不了学,这也真是……
哎呀,算了,不说这些糟心的事儿了。"
支书也高兴的合不拢嘴,比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明天咱们庆祝一下,有两头猪特意留着没杀呢,就等你回来热闹热闹。
平安你不是说喜欢吃杀猪菜么?正好犒赏犒赏你这个大功臣,你就可劲儿吃,敞开了造。"
……………………………………………………
杀年猪啊,这可是农村过年一个很重要的活动。
东北这边一般进了腊月就开始杀猪了,只不过与后世分产到户后,家家户户都能养猪不同,这年头养猪只能生产队养,或是给肉联厂的生猪收购站养,私人是不许养猪的,所以杀猪都是生产队杀。
哪怕这年头的社会风气再讲究勤俭节约,杜绝腐朽堕落,再号召大家不讲究吃与穿,只讲究奉献……
过年了么,咋滴也得吃顿饺子不是?人家杨白劳过年还惦记着吃饺子呢。
生产队每到快过年时都会把几头大肥猪赶出猪圈,老少爷们儿齐上阵,在某个行家的指挥下,把大肥猪按倒抬到杀猪台上。
磨刀霍霍,那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肥猪嗷嗷惨叫,人们喜笑颜开,宣示着新年就要到了。
林家窝棚屯子已经杀了一回猪了,今年喜获丰收,山货与野味儿也卖了个好价钱。
只是这么一来就苦了自己人,东西都卖钱了,再想吃肉可就难了点儿。
所以支书也没耽搁,一进腊月,直接把几头肥猪按倒捅了,只留了两头稍微小点儿的。
一是再养养,二是等路平安回来。
人家平安为了屯子里的孩子们在外辛苦奔波,你们在家香喷喷的吃着肉,人家回来了,连个骨头都没了?没有这么办事儿的!
第二天一大早,路平安还准备赖会儿床呢,吴大伟和建国就来喊他了。
"平安,快起来,走了走了,抓猪去了。"
"平安回来了?进屋上炕,这天冷的邪乎。孩儿**,赶紧去给平安整点吃的。一路上累坏了吧?"
几个孩子都起来了,笑呵呵的围着路平安打转。
"平安叔,俺爹说你去的地方很远,有多远啊?"
"那确实很远,坐火车也要好几天呢。"
冬香对于外面的世界很向往,问:"那里好不好?是不是跟报纸上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呃,有的地方是,有的地方不是。我给你们带了些好吃的,有糖,有果子,要吃一点吗?"
"平安叔,给俺个尝尝呗。"
路平安拿了些水果和糖给大家分了分,有些大家都没见过,甚至不知道该咋吃。
好在吴大伟家里条件好,偶尔能吃到。有了他带头,众人这才知道香蕉是要扒了皮吃的,菠萝是要削一削吃的。
"少吃点,大晚上吃一肚子果子,小心闹肚子。"
支书媳妇慧琴婶子麻利的整好了饭,给路平安端到这个屋,见几个孩子吃个不停,连忙把她们赶走了。
"去去去,回去睡觉去,别烦你平安树。他赶了那么远的路,不累啊?一点也不懂事儿。"
"奶奶,你也尝尝呗。南方水果可好吃了,咱们这儿没有呢。"
"是吗?那我可得尝尝。"
几个孩子不愿意走,哪怕是围在一边儿听大人说话也是十分乐意的。
路平安只好一人给发了几颗糖,连哄带骗,几个小孩子这才心满意足的重新去睡了,就是睡觉还要把糖紧紧攥在手里,生怕一觉醒来不见了。
路平安一边吃着饭,一边和支书聊着天。
"这次算是把路子打通了,以后屯子的东西直接送到地区,几个单位吃下咱们屯子里的这些东西跟玩儿似的,所以等明年要改改屯子的安排了。"
"咋了?有啥说法么?"
"以后该种地种地,公粮这上面不能打马虎眼,但在采山货这上面,要用点心了。
进林子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尤其是打松子,打猎,都得安排好。
第一是得注意安全,别因为挣钱就忘了危险。少挣一点儿没关系,别整的家里老婆孩子没法过日子,莽子他爹就是前车之鉴啊。
第二是要保证数量,只有东西多了,才能卖更多的钱不是?"
一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想着大把大把的票子,供销社的花布、粿子、香烟和烈酒,心里乐开了花。
山里人不怕卖力气,也不怕危险,就怕冒着生命危险,辛辛苦苦的从林子里整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换不来家中所需。
"咳咳,除了弄好了倒腾山货的路子,我这次出去也挣了不少钱。
回来前还在地区定了点儿东西,这两天就到,咱们屯子的小学也得及早规划一下了。
回来的路上我想了想,觉得学校还是不要放在屯子里为好,那样太扎眼了。上面一过来检查,搞不好立马就得露馅儿。"
"那咋办?像别的屯子那样搞个识字班不行吗?"桂琴婶子一听就急了,她家几个孙子辈儿可都该上学了。
"识字班不是不行,就是屯子里人来人往的,很多东西可就教不了了。
出了咱屯子不到三百米就是林子,咱可以建到林子里啊。
平日里大家嘴严一点儿,交代好孩子别乱说,后面一旦有外人过来,就赶紧通知那边。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接受到完整的教育,而不是像别的识字班那样只抄写大字报,背语录。"
支书点头:"事关孩子的教育问题,绝对马虎不得,我看平安的主意挺靠谱,学校的事儿就这么办吧。
就是这老师怎么办?大伟算一个,家栋算一个……
要不,平安你也教一门课?"
"我?我哪有空啊?!不过么,偶尔去给孩子们讲讲课本里接触不到的东西,开拓一下思维和眼界还是可以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你就是思想**课的老师了。"
路平安连连摆手:"别别别,我对这几个字过敏,还是偶尔带几节历史课吧。"
慧琴婶子没文化,她可不管什么老师,也不懂,反正是教孩子们本事的就行。
"啥都成啊!平安你有本事,比俺们这些睁眼瞎可强多了。
到时候哪个孩子敢不听你的话,你就抽他们,回来俺们再接着抽。那些皮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哈哈哈哈。
哎呀妈呀,这事儿要是整好了,可就真是去了我一块心病了。
你说如今生活好了,不缺吃不缺穿了,孩子却上不了学,这也真是……
哎呀,算了,不说这些糟心的事儿了。"
支书也高兴的合不拢嘴,比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明天咱们庆祝一下,有两头猪特意留着没杀呢,就等你回来热闹热闹。
平安你不是说喜欢吃杀猪菜么?正好犒赏犒赏你这个大功臣,你就可劲儿吃,敞开了造。"
……………………………………………………
杀年猪啊,这可是农村过年一个很重要的活动。
东北这边一般进了腊月就开始杀猪了,只不过与后世分产到户后,家家户户都能养猪不同,这年头养猪只能生产队养,或是给肉联厂的生猪收购站养,私人是不许养猪的,所以杀猪都是生产队杀。
哪怕这年头的社会风气再讲究勤俭节约,杜绝腐朽堕落,再号召大家不讲究吃与穿,只讲究奉献……
过年了么,咋滴也得吃顿饺子不是?人家杨白劳过年还惦记着吃饺子呢。
生产队每到快过年时都会把几头大肥猪赶出猪圈,老少爷们儿齐上阵,在某个行家的指挥下,把大肥猪按倒抬到杀猪台上。
磨刀霍霍,那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肥猪嗷嗷惨叫,人们喜笑颜开,宣示着新年就要到了。
林家窝棚屯子已经杀了一回猪了,今年喜获丰收,山货与野味儿也卖了个好价钱。
只是这么一来就苦了自己人,东西都卖钱了,再想吃肉可就难了点儿。
所以支书也没耽搁,一进腊月,直接把几头肥猪按倒捅了,只留了两头稍微小点儿的。
一是再养养,二是等路平安回来。
人家平安为了屯子里的孩子们在外辛苦奔波,你们在家香喷喷的吃着肉,人家回来了,连个骨头都没了?没有这么办事儿的!
第二天一大早,路平安还准备赖会儿床呢,吴大伟和建国就来喊他了。
"平安,快起来,走了走了,抓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