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威逼利诱
沈清辞微微偏头,不动声色地避开了他的触碰,同时屈膝行了个更恭谨的礼:“殿下说笑了。民女不过是侯府一个普通嫡女,身份低微,性子也鲁钝,实在配不上殿下的‘看重’,怕是会误了殿下的大事。”
“配不配得上,可不是你说了算。” 萧承煜收回手,指尖摩挲着方才落空的凉意,语气里多了几分讥讽,“你父亲倒是挺想‘高攀’,不然怎么会特地借本宫的名义搭建粥棚?美其名曰‘为殿下积德’,实则不就是想贿赂本宫,好让他在朝中多些依仗吗?”
“父亲的心思,民女不懂,也不敢妄猜。” 沈清辞垂着眼,语气平淡,“殿下若是没有别的事,民女就先告辞了。” 说罢,她便要转身。
“站住。” 萧承煜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带着些玩弄,如同看笼中白鼠,“你怕我?”
沈清辞脚步一顿,缓缓回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顺:“殿下是皇子,身份尊贵,民女身为臣子之女,自然是敬畏的。”
“敬畏?” 萧承煜嗤笑一声,目光锐利得像刀子,“你嘴上说着敬畏,可眼底半分惧意都没有。不止不怕,只怕你还存着什么对本宫不利的心思,不知镇远侯可知道他看重的千金,心中是此等想法?”
他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诱惑,又带着几分威胁:“沈清辞,本宫不妨跟你说实话,以你的小聪明,想算计本宫,还是太天真了。萧景焓早就死在陇西了,没人能再护着你,也没人能给你撑腰。你若是识相,乖乖跟了本宫,本宫不仅能保你平安,还能让沈家在京中平步青云;可你若是不从……”
他故意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狠厉:“沈家如今勉强维持体面,本宫也可让他顷刻变没了,你说,若本宫想,沈家会不会一夜之间,就从勋贵变成阶下囚?”
沈清辞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心头却愈发清明,萧承煜如此笃定萧景焓已死,甚至不愿多做掩饰,显然是早就知道萧景焓去了陇西,与郑王有勾结之人必然是他。
可他对自己这般诱惑,究竟意欲何为?
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沈清辞也不必装傻,她抬眼看向萧承煜,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疑惑:“殿下,民女实在不明白,京中贵女众多,比民女聪明、比民女家世好的,数不胜数,您为何偏偏对民女这般‘费心’?民女实在不知自己有何值得殿下垂青?”
风又吹过桂树,金黄的花瓣簌簌落下,落在萧承煜的锦袍上,也落在沈清辞的发间。
萧承煜看着她眼底的 “疑惑”,以为更像是示弱,嘴角勾起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似乎在斟酌,又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萧承煜指尖捻起一片落在肩头的桂花,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调侃,语气轻佻:“沈姑娘如今可不是寻常贵族小姐了,从棺中醒转带‘祥瑞’,得长公主另眼相看,又凭医术救了柳家村百姓,京中谁不高看你几分?这般风头正盛的人物,本宫多留意两眼,不是寻常事么?”
这话刚落,他便收起了随意玩弄,语气陡然沉了下来,像是揭开了伪装的面纱,露出内里的野心:“不过玩笑归玩笑,本宫也不妨对你说实话,东宫之位,本宫势在必得。而本宫要夺这位置,缺的是能助本宫成事的人。”
他上前一步,目光扫过沈清辞的脸,像是在估量一件趁手的兵器:“你得长公主赏识,能搭上皇室宗亲的线;又是太医院院判刘文清的弟子,在医界有声望,能收拢民心;前些日子柳家村疫事,你又能稳住局面,可见不是个只会绣花的草包。无论从哪方面看,你都是本宫眼下最合心意的正妃人选,嫁与本宫,你沈家自可平步青云。”
说到这里,他嗤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轻蔑的揣测:“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沈清辞蹙眉看向他:“民女不明白三皇子的意思,什么是民女想要?”
三皇子更是不屑,“沈清辞,你不必再装了,你费尽心机让自己在京中贵女里站稳脚跟,甚至博得名望,不就是为了在家中取代沈明珞的地位,为自己挑个好夫家,谋个好前程?你一直在本宫面前出现,不就是为了勾引本宫?你很聪明,你知道本宫能给你的,可比那些世家公子能给的多得多,能保你一世尊荣,让沈家跟着水涨船高,将来甚至能入主中宫,母仪天下,你的野心不小。”
沈清辞觉得他越说越离谱,甚至这人都有些疯了,不知道自己在意**什么,而且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凭他也想当太子?
沈清辞听到这里,终于抬眼,目光不再是之前的恭顺,而是带着几分难以控制的不屑,“殿下怕是误会了。民女行医救人,是为对得起师门教诲;争这些‘声望’,是为能在沈家立足,能护住想护的人。至于嫁人,民女从不觉得,女子生来就该以‘寻个好夫家’为终局。这世间能做的事有许多,民女想走的路,也从不是依附旁人求尊荣。”
她的话不卑不亢,像一颗石子投进萧承煜自负的湖面,让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他盯着沈清辞,语气陡然冷硬:“这么说,你是铁了心要拒绝本宫?难不成是为了萧景焓?!”
萧承煜忽然提起这个名字,眼底瞬间掠过一丝狠戾,像是提到了眼中钉,心中怒火顿时毛了起来,“那个闲散王爷,空有爵位却无实权,连自保都难,还敢碍本宫的事?你不会真觉得,他能跟本宫争东宫之位,能给你什么依靠吧?”
沈清辞蹙眉,只觉得自己鸡同鸭讲,此人已经被蒙蔽双眼,完全失去理智,多说无益!
“民女只是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 沈清辞垂眸,微微屈膝,行了个礼,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殿下若是没有别的事,民女便先回殿了,免得旁人非议。”
她说罢,不等萧承煜再开口,便想转身离开。
沈清辞微微偏头,不动声色地避开了他的触碰,同时屈膝行了个更恭谨的礼:“殿下说笑了。民女不过是侯府一个普通嫡女,身份低微,性子也鲁钝,实在配不上殿下的‘看重’,怕是会误了殿下的大事。”
“配不配得上,可不是你说了算。” 萧承煜收回手,指尖摩挲着方才落空的凉意,语气里多了几分讥讽,“你父亲倒是挺想‘高攀’,不然怎么会特地借本宫的名义搭建粥棚?美其名曰‘为殿下积德’,实则不就是想贿赂本宫,好让他在朝中多些依仗吗?”
“父亲的心思,民女不懂,也不敢妄猜。” 沈清辞垂着眼,语气平淡,“殿下若是没有别的事,民女就先告辞了。” 说罢,她便要转身。
“站住。” 萧承煜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带着些玩弄,如同看笼中白鼠,“你怕我?”
沈清辞脚步一顿,缓缓回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顺:“殿下是皇子,身份尊贵,民女身为臣子之女,自然是敬畏的。”
“敬畏?” 萧承煜嗤笑一声,目光锐利得像刀子,“你嘴上说着敬畏,可眼底半分惧意都没有。不止不怕,只怕你还存着什么对本宫不利的心思,不知镇远侯可知道他看重的千金,心中是此等想法?”
他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诱惑,又带着几分威胁:“沈清辞,本宫不妨跟你说实话,以你的小聪明,想算计本宫,还是太天真了。萧景焓早就死在陇西了,没人能再护着你,也没人能给你撑腰。你若是识相,乖乖跟了本宫,本宫不仅能保你平安,还能让沈家在京中平步青云;可你若是不从……”
他故意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狠厉:“沈家如今勉强维持体面,本宫也可让他顷刻变没了,你说,若本宫想,沈家会不会一夜之间,就从勋贵变成阶下囚?”
沈清辞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心头却愈发清明,萧承煜如此笃定萧景焓已死,甚至不愿多做掩饰,显然是早就知道萧景焓去了陇西,与郑王有勾结之人必然是他。
可他对自己这般诱惑,究竟意欲何为?
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沈清辞也不必装傻,她抬眼看向萧承煜,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疑惑:“殿下,民女实在不明白,京中贵女众多,比民女聪明、比民女家世好的,数不胜数,您为何偏偏对民女这般‘费心’?民女实在不知自己有何值得殿下垂青?”
风又吹过桂树,金黄的花瓣簌簌落下,落在萧承煜的锦袍上,也落在沈清辞的发间。
萧承煜看着她眼底的 “疑惑”,以为更像是示弱,嘴角勾起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似乎在斟酌,又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萧承煜指尖捻起一片落在肩头的桂花,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调侃,语气轻佻:“沈姑娘如今可不是寻常贵族小姐了,从棺中醒转带‘祥瑞’,得长公主另眼相看,又凭医术救了柳家村百姓,京中谁不高看你几分?这般风头正盛的人物,本宫多留意两眼,不是寻常事么?”
这话刚落,他便收起了随意玩弄,语气陡然沉了下来,像是揭开了伪装的面纱,露出内里的野心:“不过玩笑归玩笑,本宫也不妨对你说实话,东宫之位,本宫势在必得。而本宫要夺这位置,缺的是能助本宫成事的人。”
他上前一步,目光扫过沈清辞的脸,像是在估量一件趁手的兵器:“你得长公主赏识,能搭上皇室宗亲的线;又是太医院院判刘文清的弟子,在医界有声望,能收拢民心;前些日子柳家村疫事,你又能稳住局面,可见不是个只会绣花的草包。无论从哪方面看,你都是本宫眼下最合心意的正妃人选,嫁与本宫,你沈家自可平步青云。”
说到这里,他嗤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轻蔑的揣测:“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沈清辞蹙眉看向他:“民女不明白三皇子的意思,什么是民女想要?”
三皇子更是不屑,“沈清辞,你不必再装了,你费尽心机让自己在京中贵女里站稳脚跟,甚至博得名望,不就是为了在家中取代沈明珞的地位,为自己挑个好夫家,谋个好前程?你一直在本宫面前出现,不就是为了勾引本宫?你很聪明,你知道本宫能给你的,可比那些世家公子能给的多得多,能保你一世尊荣,让沈家跟着水涨船高,将来甚至能入主中宫,母仪天下,你的野心不小。”
沈清辞觉得他越说越离谱,甚至这人都有些疯了,不知道自己在意**什么,而且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凭他也想当太子?
沈清辞听到这里,终于抬眼,目光不再是之前的恭顺,而是带着几分难以控制的不屑,“殿下怕是误会了。民女行医救人,是为对得起师门教诲;争这些‘声望’,是为能在沈家立足,能护住想护的人。至于嫁人,民女从不觉得,女子生来就该以‘寻个好夫家’为终局。这世间能做的事有许多,民女想走的路,也从不是依附旁人求尊荣。”
她的话不卑不亢,像一颗石子投进萧承煜自负的湖面,让他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他盯着沈清辞,语气陡然冷硬:“这么说,你是铁了心要拒绝本宫?难不成是为了萧景焓?!”
萧承煜忽然提起这个名字,眼底瞬间掠过一丝狠戾,像是提到了眼中钉,心中怒火顿时毛了起来,“那个闲散王爷,空有爵位却无实权,连自保都难,还敢碍本宫的事?你不会真觉得,他能跟本宫争东宫之位,能给你什么依靠吧?”
沈清辞蹙眉,只觉得自己鸡同鸭讲,此人已经被蒙蔽双眼,完全失去理智,多说无益!
“民女只是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 沈清辞垂眸,微微屈膝,行了个礼,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殿下若是没有别的事,民女便先回殿了,免得旁人非议。”
她说罢,不等萧承煜再开口,便想转身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