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权益之争

小说: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作者:伊小塔 更新时间:2025-10-05 07: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午后的阳光透过301办公室朝南的窗户,将室内烘烤得暖洋洋的。光线斜打在陈秋铭的办公桌上,摊开的《龙城经济报》纸张被映得有些晃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慵懒的宁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和远处球场上隐约的喧闹,才打破了这片静谧。

  陈秋铭靠在椅背上,鼻梁上架着那副黑框眼镜,正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报纸。他被财经版一篇关于长治集团的报道深深吸引。报道称,长治集团近期有意向开启龙城大学老校区的开发项目。文章提到,龙城大学老校区位于龙城市核心的龙兴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多年前大学主体迁至志合区新校区后,老校区大部分区域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其未来的规划和利用备受关注。

  “龙兴区……老校区……”陈秋铭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思绪仿佛随着报道的文字,飘向了那个他从未踏足、却承载着龙大无数往昔岁月的地方。他想象着红墙绿瓦的旧式建筑,蜿蜒的爬山虎,参天的古木,还有曾经回荡过朗朗书声的教室和走廊。一种强烈的向往在他心中升起:“一定得找个时间,在开发之前,亲自去老校区看一看,走一走,感受一下龙大真正的根脉和精神所在。那不仅仅是几栋旧房子,那是一段活的历史。”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将这个计划提上日程。

  正当他沉浸在对老校区的遐想中,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陈秋铭看得太过投入,竟丝毫没有察觉。

  “报告。”门外传来金叶子的声音。

  见里面没有回应,金叶子试探性地推开门,和李一泽一前一后走了进来。看到陈秋铭正对着报纸出神,金叶子调皮地眨了眨眼,蹑手蹑脚地走到桌边,突然伸出手,一把将陈秋铭手中的报纸抽走了。

  “嘿!谁啊?”陈秋铭这才惊醒,抬起头,看到是金叶子,脸上瞬间由讶异转为无奈又带着纵容的笑意,“哦,是你啊,大宝。”

  一旁的李一泽见状,眉头微皱,略带紧张地低声说:“叶子,你这样不好吧?怎么能抢老师的报纸呢,太没礼貌了。”他习惯性地维护着规矩,尤其是在陈秋铭面前。

  金叶子却扬了扬手中的报纸,笑嘻嘻地问陈秋铭:“是吗?铭哥,我这样没礼貌吗?”

  陈秋铭笑着摆摆手,语气里满是宠溺:“没事没事,多大点事。大宝嘛,惯着点就惯着点吧。”这话引得金叶子得意地朝李一泽皱了皱鼻子。陈秋铭转而问道:“对了,你们俩,有什么事吗?”

  李一泽这才上前一步,神色恢复了平时的沉稳,说道:“陈老师,我想向您汇报一下关于社团下一步发展的想法。”

  “嗯,你说。”陈秋铭坐直了身子,表示出重视。

  “我和茹鸿雁、王慧琮两位副社长初步商量了一下,觉得社团刚完成换届,正是推陈出新的好时机,我们准备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李一泽说道。

  一听到“改革”二字,陈秋铭顿时来了兴致,他最喜欢的就是年轻人这股敢想敢干的劲头。“哦?改革?具体说说看。”他示意两人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坐下慢慢说,详细点。”

  李一泽和金叶子坐下后,李一泽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第一点,是关于社团名称。我们认为‘辩论社’这个名字,虽然直白,但缺乏文化底蕴,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了。一个社团的名字,应该能体现其精神和追求。所以我们想,能不能改个更有内涵的名字?”

  “改名字?”陈秋铭摸了摸下巴,思考着,“这倒是个大胆的想法。名字是门面,确实重要。那你们有什么初步的构想吗?”

  李一泽和金叶子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李一泽说:“我们讨论过几个,比如‘思辨社’、‘雄辩社’之类的,但都觉得不够理想,要么太普通,要么显得浮夸。正想请您帮着参谋参谋呢,您见识广,肯定能想出好名字。”

  陈秋铭点点头,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陷入沉思。他的视线无意间扫过对面墙上挂着的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眼神从龙城所在的位置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东部沿海的山东省,聚焦在“淄博”这个地方。一个闪亮的历史名词瞬间跃入他的脑海。

  “你们……听说过‘稷下学宫’吗?”陈秋铭收回目光,看向两人,眼中闪烁着启发式的光芒。

  李一泽眼睛一亮,立刻接过话头:“我知道!那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设立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舞台。孟子、荀子、邹衍、慎到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在那里讲学、辩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术论坛’和‘辩论中心’!”

  “没错!”陈秋铭赞赏地点头,“稷下学宫的精神就是自由辩论、兼容并包、思想碰撞。这和我们法律系强调的逻辑思辨、观点交锋、追求真理的精神,岂不是高度契合?”

  李一泽立刻领悟,兴奋地说:“陈老师,您的意思是……我们的社团,可以改名叫‘稷下学社’?”

  金叶子也拍手称赞:“稷下学社!这个名字太好了!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精准地体现了我们辩论和学术交流的核心,听起来就很有格调!比单纯的‘辩论社’强太多了!”

  陈秋铭微笑着肯定:“我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合适。既有传承,又有期望。好,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继续说其他的改革想法。”

  李一泽受到鼓舞,语速更快了些:“第二点,是关于大三的学长学姐。他们很多都是社团的资深成员,辩论经验丰富,只是因为学业或实习压力,无法参与具体的社团管理工作了。但我们觉得,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是社团宝贵的财富,不能白白浪费。所以,我们想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余热。”

  陈秋铭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接口道:“这个想法很好!可以叫‘学术顾问团’,邀请这些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担任顾问,不定期地回来给低年级社员做培训、当评委,或者分享比赛经验。这样既能提升社团的整体水平,也能形成良好的传承机制。不瞒你们说,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了。”

  得到陈秋铭的肯定,李一泽信心更足了:“第三点,我们想扩展社团的活动形式。过去社团的活动确实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组织辩论赛。我们计划,除了常规的辩论赛,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主题讲座,比如请法学老师或者校外专家来讲课;组织读书交流会,围绕某个法学经典或热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甚至可以搞一些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之类的活动。形式多样了,才能吸引更多不同兴趣点的同学加入,也更有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

  “非常好!”陈秋铭忍不住击节称赞,“思路开阔,考虑周全。辩论是核心,但不能只有辩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才能让社团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你们的这些改革方案,我完全支持!大胆去干,需要我协调资源或者出面邀请嘉宾的,尽管说。”

  “谢谢陈老师!我们一定努力,把‘稷下学社’建设好!”李一泽脸上洋溢着被认可后的兴奋和干劲儿。

  陈秋铭看着两人,发现他们汇报完后并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尤其是金叶子,刚才还兴高采烈的脸上,此刻嘴角微微下撇,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怎么回事?”陈秋铭关切地问,“还有别的事?怎么看我们大宝好像不太高兴了?谁欺负你了?”

  金叶子见陈秋铭问起,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小嘴一撅,开始诉苦:“铭哥,就是气死我了!我之前不是和你说过,我在功能区那边那家‘惠民奶茶店’打工吗?”

  “嗯,记得。”陈秋铭点头。

  “我们工资是一个月一结的。今天该发上个月的工资了,结果店长给我算钱的时候,硬是少算了十天的!我去问她,她说是因为我这个月不在她那里干了,所以要扣我十天的工资!你说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上个月干满了,凭什么扣我钱?”金叶子越说越激动,脸蛋都气红了。

  李一泽在一旁补充,语气中也带着愤慨:“是啊,陈老师,我也很生气。刚才陪叶子去找店长理论,那店长态度蛮横,根本不讲理。我差点没忍住跟她吵起来,还好叶子拉住了我。”

  陈秋铭听完,脸色严肃起来:“这确实是严重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在社会上,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但在学校里,我们还是要首先通过学校的途径来解决。”他沉吟了一下,问道:“自律会那边,有没有专门负责维护学生权益的部门?可以找他们去沟通一下。”

  金叶子立刻摇头,语气中带着对自律会的不信任:“快算了吧,铭哥!自律会哪有这种为学生说话的部门?他们那些部门,不是查寝就是查卫生,要么就是抓纪律,想的都是怎么管我们,哪会有真心帮我们维权的地方?”

  陈秋铭闻言,拿起桌上那本蓝色封皮的《龙城大学学生管理手册》,快速翻阅起来。果然,在关于自律会组织架构的章节里,确实没有一个明确标注负责学生权益维护的机构。

  “哼,”陈秋铭合上手册,略带讽刺地说,“有用的、服务学生的部门没有,那些管卡压的部门倒是机构臃肿,层出不穷。”

  他接着问金叶子:“就你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吗?”

  “还有梁薄!”金叶子说,“我们俩一起在那家店打工的。本来干得也挺好,但最近学校里面不是新开了一家品牌的奶茶店吗?环境和待遇都比这家好,所以我们这个月就打算去新店了。结果惠民奶茶店的老板就觉得我们不‘忠诚’,故意克扣工资刁难我们。梁薄也被扣了十天,差不多200块钱呢。”

  陈秋铭点了点头,情况清楚了。他拿起桌上的电话,分别打给了典晨阳和穆双双,让他们立刻来办公室一趟。

  不一会儿,典晨阳和穆双双先后赶到。陈秋铭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金叶子和梁薄在功能区惠民奶茶店打工,被无故克扣了十天工资,每人大概200块。你们两个,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副班长,现在代表我们法律四班,去和奶茶店的负责人沟通一下,表明班级的态度,要求他们立即支付被克扣的工资,维护我们同学的合法权益。”

  典晨阳一听,立刻义愤填膺:“还有这种事?放心陈老师,我们一定据理力争!”穆双双也表情严肃地点点头:“明白,我们会处理好。”

  两人领命后,径直前往位于学校生活功能区的惠民奶茶店。此时已近傍晚,店里没什么客人。年轻的店长正悠闲地擦着杯子,看到典晨阳和穆双双进来,以为是顾客,习惯性地露出职业微笑:“同学你好,买奶茶吗?要什么口味的?”

  典晨阳站定,不卑不亢地说:“店长你好,我们是法律系法律四班的班长和副班长。我们班的金叶子和梁薄两位同学之前在你们这里打工,现在被无故克扣了十天工资,总共约400元。我们代表班级过来,正式和你们沟通一下,希望你们能尊重劳动,立即支付被克扣的工资,不要做出侵害我们学生合法权益的事情。”

  店长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好笑的神情,语气轻佻地说:“哎哟,我当什么事呢。不就两百块钱嘛,至于吗?还班长副班长,代表班级?搞得跟什么执法部门来检查似的,吓唬谁呢?”她显然没把这两个学生干部放在眼里。

  穆双双见她这副态度,上前一步,语气冷峻地说:“店长,请你严肃对待这个问题。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基本的劳动权益和公平原则。如果你不能立即支付金叶子和梁薄同学被克扣的工资,我们将不得不考虑联系学校的相关主管部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花衬衫、叼着烟的中年男子从店后的小房间走了出来,看样子是奶茶店的老板。他眯着眼睛,吐出一口烟圈,皮笑肉不笑地说:“嗬,口气不小啊?还找学校主管部门?告我?好啊,那你们去告好了!我等着!”态度十分嚣张。

  典晨阳年轻气盛,见对方如此蛮横,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就想上前继续理论:“你这是什么态度!明明是你不对……”

  穆双双比较冷静,赶紧一把拉住典晨阳的胳膊,将他拽到一边,低声说:“晨阳,先别冲动!看这老板有恃无恐的样子,恐怕不好惹。能在学校里面开店经营的,哪个不是有点背景关系的?说不定就跟学校哪个领导沾亲带故呢。我们硬碰硬未必有用,反而可能给陈老师和班级惹麻烦。我看,我们还是先回去,把情况如实向陈老师汇报,听听他的意见再说。”

  典晨阳虽然怒气未消,但也觉得穆双双说得有道理,强压下火气,狠狠地瞪了那老板一眼,撂下一句:“你等着!”便和穆双双一起离开了奶茶店。

  身后传来奶茶店老板不屑的冷笑和嘲讽:“毛都没长齐,学人家出来维权?哼!”

  典晨阳和穆双双带着一肚子气和对复杂情况的担忧,快步向301办公室走去,准备向陈秋铭汇报这次不顺利的交涉结果。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场围绕学生权益的、可能涉及更深层次因素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