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闹钟还未响起,陈秋铭便自然醒了。窗外,滨城的天色已蒙蒙亮,不同于内陆城市,这里的晨曦带着一种水汽氤氲的灰蓝色调。他侧身看着身旁的黎晓知,她依然睡得香甜,鼻息均匀。陈秋铭没有立刻叫醒她,而是轻轻起身,拉开窗帘一角。酒店位于相对较高的楼层,视野开阔,虽然还看不到大海,但空气中那股独特的、带着咸腥和湿润的气息已经隐隐透了进来,预示着海洋的近在咫尺。
两人在酒店餐厅简单用过早餐——陈秋铭特意多拿了些水果和酸奶,他知道黎晓知喜欢——便背上轻便的行囊,坐上前往星海公园的公交车。清晨的滨城街道,车辆行人尚稀,公交车上多是提着菜篮子的老人和少数像他们一样的游客。车子晃晃悠悠,窗外的建筑逐渐变得低矮,海风的气息也越来越浓烈。
一下车,那股浩瀚无边的蔚蓝便毫无防备地撞入了眼帘。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站在海边,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带着轰鸣般潮声的广阔,陈秋铭的心还是被深深震撼了。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咸腥而清冷的空气。
黎晓知已经兴奋地跑向了沙滩,回头见他愣在原地,挥手喊道:“铭!快来看啊!大海!”
陈秋铭这才迈开步子,走向那片金色的沙滩。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立领夹克衫和一条合身的黑色休闲裤,站在潮湿的沙地上,海风立刻吹乱了他那标志性的灰白头发。他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蔚蓝,海水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亿万片碎金,波涛一层层涌来,拍打在礁石和沙滩上,发出低沉而永恒的轰响。
这就是大海。陈秋铭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不真实感。他走过不少地方,见过高山平原,闯过人情世故,自认内心也算装着天下,但此刻,面对这天地间最原始的造物之一,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人类的所有雄心、烦恼、爱恨情仇,在这片亘古不变、吞吐日月的大海面前,仿佛都成了微不足道的浪花。他的思绪飘得很远,想到了海的尽头,那片被称为**半岛的土地,想到了更遥远的大洋彼岸,想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想到了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一种混合着敬畏、释然和淡淡哲学意味的情绪,在他胸中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黎晓知悄悄举起手机,对准了凝望大海出神的陈秋铭。镜头里,他挺拔的背影显得有些孤独,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海风吹起他的衣角和发丝,背景是无限辽阔的海天一色。“咔嚓”一声,这充满故事感的一瞬被永恒定格。
陈秋铭回过神来,转身看到黎晓知在拍照,笑了笑。黎晓知跑过来,把照片给他看:“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好像在思考宇宙大事!”
陈秋铭看着照片中的自己,也觉得有些陌生,他揽过黎晓知的肩膀:“是啊,站在大海面前,忍不住会想很多。来,我们多拍几张。”
他们以波澜壮阔的大海为背景,拍了许多合照。陈秋铭索性直接坐在了沙滩上,黎晓知也挨着他坐下,依偎在他身边。沙子还带着夜间的凉意,但阳光已经渐渐有了温度。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海,”黎晓知把头靠在陈秋铭肩上,轻声说,“比想象中还要壮观,感觉心情都变开阔了。”
陈秋铭握住她的手:“我也是。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走了这么多地方,却一直阴差阳错,从来没到过海边。今天总算圆了一个梦。”
“这是什么海啊?”黎晓知问。
“这是黄海,”陈秋铭指着远方,“你看,那个方向,海的对面就是**半岛。”
“哦!黄海!”黎晓知眼睛一亮,“那我以后还想去韩国玩呢!”
“好啊,以后有机会的。”陈秋铭笑道,“我还打算自学一下韩语呢,说不定能用上。”
黎晓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我是**族,但我其实不太会说**语,家里从小就说汉语的。”
“说起来,”陈秋铭像是想起了什么,“我也有点**族血统。我姥姥就是**族,我小时候还见过她家那种传统的**族大锅呢,挺有意思的。不过我不和姥姥一起生活,所以对**族的习俗啊语言啊,也基本不了解。”
黎晓知听了,颇感意外,随即兴奋地拿出手机,翻找相册:“你看!我这儿有照片!”她找出几张自己穿着鲜艳**族传统服装的照片。照片上的她,裙裾飘飘,上衣是清新的浅绿色,头发盘起,戴着精致的头饰,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在传统服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婉秀美,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古典韵味。
陈秋铭看得眼睛都直了,接过手机仔细端详,赞叹道:“真好看!太美了!快,把这几张照片发给我!”他顿了顿,看着黎晓知,语气认真地说,“等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拍一组**族服装的婚纱照,就这么说定了!”
黎晓知的脸一下子红了,心里却甜丝丝的,用力点了点头。
两人就那样静静地坐在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海鸥飞翔,天南海北地闲聊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静谧时光。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接下来想去哪里逛逛?”陈秋铭问。
黎晓知想了想:“想去市中心看看,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样子。”
陈秋铭拿出手机地图研究起来。滨城的城市布局因为山海相依而显得有些独特,他一时难以判断哪里是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最后,他决定去标志性的中山广场。
坐上地铁,黎晓知好奇地观察着车厢:“滨城的地铁人好少啊,都有座位。不像在盛州,能挤上去就不错了。”
陈秋铭分析道:“盛州是东北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多,本身也是特大城市。滨城嘛,算是半岛尽头,除非特意来旅游或者办事,一般不会路过。现在又不是暑假旅游旺季,人自然就少了。”
来到中山广场,果然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圆形大广场,多条道路以此为中心辐射开去。他们漫无目的地沿着一条街道闲逛起来。周围的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有很多俄式风格的厚重建物,也有优雅的欧式古典楼宇,街上还能看到颇有年代感的有轨电车“咣当咣当”地驶过,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异国情调和复古气息。
黎晓知感叹道:“虽然这里的物价是高了些,但感觉生活节奏好慢,好舒服。如果能生活在这里,一定会很幸福的——”她顿了顿,挽紧陈秋铭的胳膊,“当然是和你一起。”
陈秋铭赞同地点点头:“是啊,我也喜欢这种慢节奏。其实龙城也还好,生活压力比北上广那些大城市小多了,适合生活。”
逛了一会儿,黎晓知摸了摸肚子:“铭,我有点饿了。”
陈秋铭环顾四周,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商业综合体:“走,去那边逛逛,肯定有吃的。”
走进商场,黎晓知眼尖,指着一家店招牌:“你看!那边有家焖面!”
陈秋铭笑了:“行,就吃它了!我知道你最爱吃焖面了。”
“是啊,”黎晓知点头,“我们上次在龙城吃的那家‘赶匠焖面’就挺不错的。”
“没错,”陈秋铭说,“那家味道确实好,我还推荐给学生……小宝了呢。”
黎晓知立刻警觉地抬起头,眼神带着探究:“小宝?是谁?”
陈秋铭一看她的表情,心里暗笑,面上却一本正经:“哦,是我的一个学生,叫祁淇,小姑娘挺活泼可爱的,大家有时候开玩笑叫她小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随口一说。”
黎晓知盯着他看了几秒,看他眼神坦然,才“哼”了一声,勉强道:“好吧,相信你一次。”
两人走进焖面馆,点了一份招牌的土豆豆角排骨焖面。点完单,黎晓知习惯性地问服务员:“请问有西红柿吗?可以加进去吗?”
服务员抱歉地摇摇头:“不好意思小姐,我们家没有西红柿配菜。”
黎晓知脸上立刻露出明显的失望,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趴在了桌子上:“啊……没有西红柿啊……”
陈秋铭看着她失落的样子,拍了拍她的手:“别急,你等一下。”说完,他起身快步走出了饭店。
黎晓知疑惑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没过几分钟,陈秋铭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他径直走到服务员面前,客气地说:“你好,麻烦把这两个西红柿帮我们切一下,放到我们要的焖面里一起焖,谢谢。”
服务员愣了一下,但还是接过了西红柿:“好……好的。”
黎晓知看着这一幕,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感动地看着坐回对面的陈秋铭:“你……你真好!”
陈秋铭笑了笑,语气再自然不过:“我知道,你最爱吃西红柿了,尤其是吃焖面,少了西红柿就像少了灵魂。”
焖面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特别是那红艳艳的西红柿,在锅中格外**。两人开心地吃了起来。正吃着,黎晓知注意到旁边的冰柜里放着各种口味的冰淇淋。她指着冰柜对陈秋铭说:“铭,你看,你最爱吃冰淇淋了,要不要来点?”
陈秋铭瞥了一眼,摇摇头:“今天不想吃,有点凉。”
就在这时,旁边一桌的顾客询问服务员冰淇淋怎么卖。服务员热情地回答:“先生,我们这个冰淇淋是免费提供的,不限量,您需要什么口味可以自取。”
陈秋铭和黎晓知听到这话,同时停下了筷子,对视了一眼。下一秒,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快步走向冰柜,各自拿了一个大大的蛋筒,盛了满满当当的冰淇淋回来。
坐下后,黎晓知看着陈秋铭手中那比她拿得还多的冰淇淋,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咦?某人刚才不是说不爱吃,嫌凉吗?”
陈秋铭面不改色,挖了一大勺送进嘴里,含糊地说:“免费的?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免费的,谁都爱吃。”
黎晓知笑得更厉害了,肩膀一抖一抖的:“哈哈哈,陈秋铭,你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咱俩这抠门劲儿一模一样!”
吃过这顿充满小插曲的愉快午餐,陈秋铭问:“下面想去哪里?”
黎晓知想了想,说:“我还想去看海,但是想去个安静点的地方,上午星海公园人还是有点多。”
陈秋铭拿出手机查了查:“好吧,我知道一个地方,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他带着黎晓知坐上了地铁二号线。列车一路向东行驶,车厢里的人果然越来越少,窗外的景色也逐渐从城市建筑变为更开阔的海岸景观。一直坐到终点站——海之韵。走出站台,周围果然十分静谧,只有零星几个游客,与星海公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沿着海滨步道慢慢走着,找到一处视野极佳的观海点。这里的海面显得更加平静安宁,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舒缓的哗哗声。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飘过,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黎晓知拿出蓝牙自拍杆,兴致勃勃地说:“这里太美了!我们多拍点照片吧!”
接下来的时间,陈秋铭完全变成了黎晓知的专属模特和摄影师。在她的“指挥”下,他们摆出了各种姿势:陈秋铭一把将黎晓知横抱起来,背景是蔚蓝的大海;陈秋铭单膝跪地,做出求婚的姿势,黎晓知笑着伸出手;利用错位,拍出陈秋铭将黎晓知“捧”在手心的有趣画面;两人紧紧相拥,额头相抵,目光交织;还有一起面向大海,做出展翅飞翔的姿态……海风拂面,笑声不断,所有的烦恼仿佛都被这海天一色洗涤干净了。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绚烂的金红色,海面也铺上了一层粼粼的暖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黎晓知意犹未尽地说:“真好玩,还没玩够呢。”
陈秋铭看了看时间,拉起她的手:“好,那我们再去最后一个地方。”
他们再次坐上地铁,来到了东港音乐喷泉广场。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广场上华丽的灯光亮起,巨大的音乐喷泉随着旋律变换着舞姿,水柱时而激昂冲天,时而温柔摇曳。远处,海面上有点点灯火,是夜航的游轮,像移动的星辰。
看着眼前如梦似幻的景象,黎晓知原本兴奋的笑容却渐渐淡去,眼眶突然红了起来,泪水无声地滑落。
陈秋铭吓了一跳,连忙搂住她的肩膀,关切地问:“小四?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黎晓知靠在他怀里,摇了摇头,声音哽咽:“不是……就是……就是觉得这几天我们在一起,太幸福了,像做梦一样。可是……可是明天就要回去了,又要回到各自的地方,回到那种每天只能靠手机联系的日子了……”她的眼泪掉得更凶了,浸湿了陈秋铭的衣襟。
陈秋铭心中一阵酸楚,他何尝没有同样的感受。他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坚定而温柔地说:“别哭,小四。你看,这大海,这喷泉,这灯光,它们都见证着我们的感情。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有那一天的。相信我,我们一定会在龙城安定下来,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黎晓知在他怀里用力地点点头,努力止住泪水。
两人又手拉着手,沿着广场边的马路慢慢地走着,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夜晚的海风带着凉意,但他们紧握的手心是温暖的。
“我们这样,”陈秋铭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让我想起一首歌。”
“什么歌?”黎晓知仰头问。
“《成都》。”陈秋铭轻声哼起了旋律。
黎晓知立刻会意,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把歌词里的“成都”全都即兴改成了“滨城”:
“和我在滨城的街头走一走喔…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珠翠街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低沉而深情的歌声飘散在滨城夜晚的街头,带着他们对彼此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处小广场的空地前。空地周围散落着一些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塑料雕塑。最特别的是,地面上镶嵌着一排巨大的、像钢琴键盘一样的黑白地砖,踩上去会发出相应的音符声。
“哇!这个好玩!”黎晓知惊喜地跑过去。她有着良好的音乐基础,试探性地踩了几个键,熟悉了音阶后,便轻盈地在“琴键”上跳跃起来。脚尖起落间,一串流畅而优美的旋律流淌出来——正是那首经典的《梦中的婚礼》。
陈秋铭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像一只快乐的精灵,用双脚“演奏”出如此浪漫的曲子。晚风吹起她的长发和衣摆,灯光在她身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这一幕美得如同电影画面。
一曲终了,黎晓知突然从“钢琴”的一端,笑着向陈秋铭飞奔而来,像一只投林的小鸟。陈秋铭张开双臂,稳稳地接住她,将她紧紧、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
滨城的夜,温柔而漫长,见证了这对恋人的欢笑、眼泪和紧紧相拥的温暖。明天的分离固然令人伤感,但此刻的拥有,以及共同许下的关于未来的诺言,足以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两人在酒店餐厅简单用过早餐——陈秋铭特意多拿了些水果和酸奶,他知道黎晓知喜欢——便背上轻便的行囊,坐上前往星海公园的公交车。清晨的滨城街道,车辆行人尚稀,公交车上多是提着菜篮子的老人和少数像他们一样的游客。车子晃晃悠悠,窗外的建筑逐渐变得低矮,海风的气息也越来越浓烈。
一下车,那股浩瀚无边的蔚蓝便毫无防备地撞入了眼帘。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站在海边,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带着轰鸣般潮声的广阔,陈秋铭的心还是被深深震撼了。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咸腥而清冷的空气。
黎晓知已经兴奋地跑向了沙滩,回头见他愣在原地,挥手喊道:“铭!快来看啊!大海!”
陈秋铭这才迈开步子,走向那片金色的沙滩。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立领夹克衫和一条合身的黑色休闲裤,站在潮湿的沙地上,海风立刻吹乱了他那标志性的灰白头发。他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蔚蓝,海水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亿万片碎金,波涛一层层涌来,拍打在礁石和沙滩上,发出低沉而永恒的轰响。
这就是大海。陈秋铭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不真实感。他走过不少地方,见过高山平原,闯过人情世故,自认内心也算装着天下,但此刻,面对这天地间最原始的造物之一,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人类的所有雄心、烦恼、爱恨情仇,在这片亘古不变、吞吐日月的大海面前,仿佛都成了微不足道的浪花。他的思绪飘得很远,想到了海的尽头,那片被称为**半岛的土地,想到了更遥远的大洋彼岸,想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想到了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一种混合着敬畏、释然和淡淡哲学意味的情绪,在他胸中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黎晓知悄悄举起手机,对准了凝望大海出神的陈秋铭。镜头里,他挺拔的背影显得有些孤独,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海风吹起他的衣角和发丝,背景是无限辽阔的海天一色。“咔嚓”一声,这充满故事感的一瞬被永恒定格。
陈秋铭回过神来,转身看到黎晓知在拍照,笑了笑。黎晓知跑过来,把照片给他看:“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好像在思考宇宙大事!”
陈秋铭看着照片中的自己,也觉得有些陌生,他揽过黎晓知的肩膀:“是啊,站在大海面前,忍不住会想很多。来,我们多拍几张。”
他们以波澜壮阔的大海为背景,拍了许多合照。陈秋铭索性直接坐在了沙滩上,黎晓知也挨着他坐下,依偎在他身边。沙子还带着夜间的凉意,但阳光已经渐渐有了温度。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海,”黎晓知把头靠在陈秋铭肩上,轻声说,“比想象中还要壮观,感觉心情都变开阔了。”
陈秋铭握住她的手:“我也是。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走了这么多地方,却一直阴差阳错,从来没到过海边。今天总算圆了一个梦。”
“这是什么海啊?”黎晓知问。
“这是黄海,”陈秋铭指着远方,“你看,那个方向,海的对面就是**半岛。”
“哦!黄海!”黎晓知眼睛一亮,“那我以后还想去韩国玩呢!”
“好啊,以后有机会的。”陈秋铭笑道,“我还打算自学一下韩语呢,说不定能用上。”
黎晓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我是**族,但我其实不太会说**语,家里从小就说汉语的。”
“说起来,”陈秋铭像是想起了什么,“我也有点**族血统。我姥姥就是**族,我小时候还见过她家那种传统的**族大锅呢,挺有意思的。不过我不和姥姥一起生活,所以对**族的习俗啊语言啊,也基本不了解。”
黎晓知听了,颇感意外,随即兴奋地拿出手机,翻找相册:“你看!我这儿有照片!”她找出几张自己穿着鲜艳**族传统服装的照片。照片上的她,裙裾飘飘,上衣是清新的浅绿色,头发盘起,戴着精致的头饰,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在传统服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婉秀美,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古典韵味。
陈秋铭看得眼睛都直了,接过手机仔细端详,赞叹道:“真好看!太美了!快,把这几张照片发给我!”他顿了顿,看着黎晓知,语气认真地说,“等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拍一组**族服装的婚纱照,就这么说定了!”
黎晓知的脸一下子红了,心里却甜丝丝的,用力点了点头。
两人就那样静静地坐在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海鸥飞翔,天南海北地闲聊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静谧时光。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接下来想去哪里逛逛?”陈秋铭问。
黎晓知想了想:“想去市中心看看,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样子。”
陈秋铭拿出手机地图研究起来。滨城的城市布局因为山海相依而显得有些独特,他一时难以判断哪里是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最后,他决定去标志性的中山广场。
坐上地铁,黎晓知好奇地观察着车厢:“滨城的地铁人好少啊,都有座位。不像在盛州,能挤上去就不错了。”
陈秋铭分析道:“盛州是东北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多,本身也是特大城市。滨城嘛,算是半岛尽头,除非特意来旅游或者办事,一般不会路过。现在又不是暑假旅游旺季,人自然就少了。”
来到中山广场,果然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圆形大广场,多条道路以此为中心辐射开去。他们漫无目的地沿着一条街道闲逛起来。周围的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有很多俄式风格的厚重建物,也有优雅的欧式古典楼宇,街上还能看到颇有年代感的有轨电车“咣当咣当”地驶过,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异国情调和复古气息。
黎晓知感叹道:“虽然这里的物价是高了些,但感觉生活节奏好慢,好舒服。如果能生活在这里,一定会很幸福的——”她顿了顿,挽紧陈秋铭的胳膊,“当然是和你一起。”
陈秋铭赞同地点点头:“是啊,我也喜欢这种慢节奏。其实龙城也还好,生活压力比北上广那些大城市小多了,适合生活。”
逛了一会儿,黎晓知摸了摸肚子:“铭,我有点饿了。”
陈秋铭环顾四周,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商业综合体:“走,去那边逛逛,肯定有吃的。”
走进商场,黎晓知眼尖,指着一家店招牌:“你看!那边有家焖面!”
陈秋铭笑了:“行,就吃它了!我知道你最爱吃焖面了。”
“是啊,”黎晓知点头,“我们上次在龙城吃的那家‘赶匠焖面’就挺不错的。”
“没错,”陈秋铭说,“那家味道确实好,我还推荐给学生……小宝了呢。”
黎晓知立刻警觉地抬起头,眼神带着探究:“小宝?是谁?”
陈秋铭一看她的表情,心里暗笑,面上却一本正经:“哦,是我的一个学生,叫祁淇,小姑娘挺活泼可爱的,大家有时候开玩笑叫她小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随口一说。”
黎晓知盯着他看了几秒,看他眼神坦然,才“哼”了一声,勉强道:“好吧,相信你一次。”
两人走进焖面馆,点了一份招牌的土豆豆角排骨焖面。点完单,黎晓知习惯性地问服务员:“请问有西红柿吗?可以加进去吗?”
服务员抱歉地摇摇头:“不好意思小姐,我们家没有西红柿配菜。”
黎晓知脸上立刻露出明显的失望,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趴在了桌子上:“啊……没有西红柿啊……”
陈秋铭看着她失落的样子,拍了拍她的手:“别急,你等一下。”说完,他起身快步走出了饭店。
黎晓知疑惑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没过几分钟,陈秋铭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他径直走到服务员面前,客气地说:“你好,麻烦把这两个西红柿帮我们切一下,放到我们要的焖面里一起焖,谢谢。”
服务员愣了一下,但还是接过了西红柿:“好……好的。”
黎晓知看着这一幕,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感动地看着坐回对面的陈秋铭:“你……你真好!”
陈秋铭笑了笑,语气再自然不过:“我知道,你最爱吃西红柿了,尤其是吃焖面,少了西红柿就像少了灵魂。”
焖面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特别是那红艳艳的西红柿,在锅中格外**。两人开心地吃了起来。正吃着,黎晓知注意到旁边的冰柜里放着各种口味的冰淇淋。她指着冰柜对陈秋铭说:“铭,你看,你最爱吃冰淇淋了,要不要来点?”
陈秋铭瞥了一眼,摇摇头:“今天不想吃,有点凉。”
就在这时,旁边一桌的顾客询问服务员冰淇淋怎么卖。服务员热情地回答:“先生,我们这个冰淇淋是免费提供的,不限量,您需要什么口味可以自取。”
陈秋铭和黎晓知听到这话,同时停下了筷子,对视了一眼。下一秒,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快步走向冰柜,各自拿了一个大大的蛋筒,盛了满满当当的冰淇淋回来。
坐下后,黎晓知看着陈秋铭手中那比她拿得还多的冰淇淋,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咦?某人刚才不是说不爱吃,嫌凉吗?”
陈秋铭面不改色,挖了一大勺送进嘴里,含糊地说:“免费的?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免费的,谁都爱吃。”
黎晓知笑得更厉害了,肩膀一抖一抖的:“哈哈哈,陈秋铭,你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咱俩这抠门劲儿一模一样!”
吃过这顿充满小插曲的愉快午餐,陈秋铭问:“下面想去哪里?”
黎晓知想了想,说:“我还想去看海,但是想去个安静点的地方,上午星海公园人还是有点多。”
陈秋铭拿出手机查了查:“好吧,我知道一个地方,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他带着黎晓知坐上了地铁二号线。列车一路向东行驶,车厢里的人果然越来越少,窗外的景色也逐渐从城市建筑变为更开阔的海岸景观。一直坐到终点站——海之韵。走出站台,周围果然十分静谧,只有零星几个游客,与星海公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沿着海滨步道慢慢走着,找到一处视野极佳的观海点。这里的海面显得更加平静安宁,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舒缓的哗哗声。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飘过,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黎晓知拿出蓝牙自拍杆,兴致勃勃地说:“这里太美了!我们多拍点照片吧!”
接下来的时间,陈秋铭完全变成了黎晓知的专属模特和摄影师。在她的“指挥”下,他们摆出了各种姿势:陈秋铭一把将黎晓知横抱起来,背景是蔚蓝的大海;陈秋铭单膝跪地,做出求婚的姿势,黎晓知笑着伸出手;利用错位,拍出陈秋铭将黎晓知“捧”在手心的有趣画面;两人紧紧相拥,额头相抵,目光交织;还有一起面向大海,做出展翅飞翔的姿态……海风拂面,笑声不断,所有的烦恼仿佛都被这海天一色洗涤干净了。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绚烂的金红色,海面也铺上了一层粼粼的暖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黎晓知意犹未尽地说:“真好玩,还没玩够呢。”
陈秋铭看了看时间,拉起她的手:“好,那我们再去最后一个地方。”
他们再次坐上地铁,来到了东港音乐喷泉广场。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广场上华丽的灯光亮起,巨大的音乐喷泉随着旋律变换着舞姿,水柱时而激昂冲天,时而温柔摇曳。远处,海面上有点点灯火,是夜航的游轮,像移动的星辰。
看着眼前如梦似幻的景象,黎晓知原本兴奋的笑容却渐渐淡去,眼眶突然红了起来,泪水无声地滑落。
陈秋铭吓了一跳,连忙搂住她的肩膀,关切地问:“小四?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黎晓知靠在他怀里,摇了摇头,声音哽咽:“不是……就是……就是觉得这几天我们在一起,太幸福了,像做梦一样。可是……可是明天就要回去了,又要回到各自的地方,回到那种每天只能靠手机联系的日子了……”她的眼泪掉得更凶了,浸湿了陈秋铭的衣襟。
陈秋铭心中一阵酸楚,他何尝没有同样的感受。他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坚定而温柔地说:“别哭,小四。你看,这大海,这喷泉,这灯光,它们都见证着我们的感情。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有那一天的。相信我,我们一定会在龙城安定下来,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黎晓知在他怀里用力地点点头,努力止住泪水。
两人又手拉着手,沿着广场边的马路慢慢地走着,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夜晚的海风带着凉意,但他们紧握的手心是温暖的。
“我们这样,”陈秋铭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让我想起一首歌。”
“什么歌?”黎晓知仰头问。
“《成都》。”陈秋铭轻声哼起了旋律。
黎晓知立刻会意,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把歌词里的“成都”全都即兴改成了“滨城”:
“和我在滨城的街头走一走喔…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珠翠街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低沉而深情的歌声飘散在滨城夜晚的街头,带着他们对彼此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处小广场的空地前。空地周围散落着一些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塑料雕塑。最特别的是,地面上镶嵌着一排巨大的、像钢琴键盘一样的黑白地砖,踩上去会发出相应的音符声。
“哇!这个好玩!”黎晓知惊喜地跑过去。她有着良好的音乐基础,试探性地踩了几个键,熟悉了音阶后,便轻盈地在“琴键”上跳跃起来。脚尖起落间,一串流畅而优美的旋律流淌出来——正是那首经典的《梦中的婚礼》。
陈秋铭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像一只快乐的精灵,用双脚“演奏”出如此浪漫的曲子。晚风吹起她的长发和衣摆,灯光在她身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这一幕美得如同电影画面。
一曲终了,黎晓知突然从“钢琴”的一端,笑着向陈秋铭飞奔而来,像一只投林的小鸟。陈秋铭张开双臂,稳稳地接住她,将她紧紧、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
滨城的夜,温柔而漫长,见证了这对恋人的欢笑、眼泪和紧紧相拥的温暖。明天的分离固然令人伤感,但此刻的拥有,以及共同许下的关于未来的诺言,足以成为照亮前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