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第241章 四海洞天

小说: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作者:牛顿不秃顶 更新时间:2025-10-10 06:13:12 源网站:2k小说网
  陈胜刚刚突破元婴后期,周身虚空领域尚未完全收敛,指尖每一次微动都能引动空气泛起细碎涟漪。

  他目光落在宫殿中央的莹白玉碑上,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应。

  突破后,他与玉碑间仿佛多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此前如隔万重山的碑身深处,此刻正传来阵阵温和的波动,如同老友递来的请柬,邀他深入探索。

  “突破元婴后期,竟能与玉碑产生这般共鸣?”

  陈胜缓步走近,抬手轻按在玉碑表面,冰凉的玉质触感带着古老的沧桑传来,体内的虚空之力竟自发流转,顺着掌心纹路涌入玉碑。

  刹那间,玉碑表面的莹白光泽骤然亮起,如同沉寂的星辰突然苏醒。

  原本光滑的碑身浮现出无数细密的金色符文,符文如同戏水的游鱼般快速游走,与他丹田内的虚空印记产生强烈共鸣,发出“嗡嗡”的轻响,震得周围空气都在微微震颤。

  这一次炼化,远比他想象中顺利。

  元婴后期的法力如同奔腾的江河,裹挟着浓郁的虚空之力不断注入玉碑,碑身的符文越来越亮,金色光芒从碑体溢出,渐渐在他周身织就一道半透明的金色光幕。

  光幕之内,无数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他的识海——正是“四海玄府”最核心的秘密。

  “此处玄府居然是洞天核心?那颗靛蓝宝珠之中,居然藏着一处完整的洞天?”

  当这段信息在识海中炸开时,陈胜瞳孔骤然收缩,心中忍不住发出惊叹。

  可他从未想过,自己贴身携带百年、曾以为只是传承之引的靛蓝宝珠,竟是一座洞天的容器!

  随着信息不断冲刷识海,他对四海洞天的规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足足有数千万公里……竟还在古越洞天之上!”

  陈胜闭上眼,识海中瞬间浮现出洞天的完整轮廓。

  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汪洋铺展开来,海面波光粼粼,其上点缀着数百座大小不一的群岛,如同散落在蓝绸上的碧玉。

  海底之下,数百条五阶灵脉如同巨龙般盘踞,其上遍布符文,灵雾从脉眼蒸腾而上,最终在符文的引导下汇聚在汪洋最深处的海眼位置。

  那里有四座散发着不同灵光的秘境悬浮其间,隐约可见秘境中生长着无数罕见的天才地宝,灵气浓郁得几乎要凝成实质。

  而四座秘境的中央一处折迭空间,赫然是四海玄府所在。

  “炼虚大能的神通,竟已到了这般地步……”

  将数千万公里的洞天炼入巴掌大小的宝珠,这等改天换地的手段,早已超出元婴修士的认知极限。

  陈胜也终于恍然大悟,为何玄府宝库中的灵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一整座洞天作为根基,数百条五阶灵脉源源不断地滋生灵气,灵草矿石自然能肆意生长,这是大荒任何宗门都无法比拟的底蕴。

  此时,玉碑上的金色符文渐渐黯淡,如同燃尽的星火,最后化作一道指甲盖大小的金色印记。

  与陈胜丹田内负剑元婴眉心的虚空印记相互呼应,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他瞬间明了,自己已彻底掌控玄府第一层的核心禁制。

  不仅能自由开启丹室、器室等密室的高级权限,调取其中封存的四阶灵材,还能调动第一层的虚空之力布下防御阵法,甚至能通过玉碑感知洞天内的每一丝灵气波动与生灵动静。

  “既能掌控禁制,或许能借此离开洞天,重返大荒?”

  陈胜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掐动法诀,按照玉碑传递的禁制法门尝试沟通宝珠。

  可无论他如何催动法力,那层笼罩洞天的无形壁垒都纹丝不动,反而有一道信息传入识海:

  “洞天封禁,需掌握核心禁制。”

  这句话如同冷水浇头,让他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熄灭。

  陈胜身形一闪,瞬间离开了玄府,出现在洞天的汪洋之上。咸湿的海风拂过脸颊,带着浓郁的灵气,可他却满心怅然,望着无边无际的海面轻声叹息:

  “想要离开洞天,必须修成化神或炼制出五阶丹药,炼化核心禁制,可我的寿元……”

  他抬手抚上胸口,能清晰地感知到体内的生机,他如今只剩百年寿元。

  而化神之境何其艰难,古往今来,多少元婴后期修士耗尽寿元也未能迈出那一步。

  他摇了摇头,将失落与焦躁压在心底,修仙之路本就是与天争命,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握眼前的机缘。

  “罢了,既然暂时无法离开,便先深耕此地。”

  “玄府第二层还有六阶传承,洞天之内又有如此多的灵脉秘境,百年时间,即便修不成化神,也能为下一世积累几分底蕴。”

  他不再犹豫,身形一闪回到玄府宫殿,目光落在北侧的石壁上,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按照玉碑传递的信息,玄府第二层不仅藏着完整的六阶传承,还记载着操控洞天的法门。

  陈胜屈指一弹,一道精纯的金色灵光从指尖射出,如同流星般撞在石壁上。

  石壁瞬间泛起如水波般的涟漪,无数符文顺着涟漪扩散开来,原本平整的墙面缓缓裂开一道丈许宽的缝隙

  缝隙中透出淡淡的紫色灵光,一股比玄府第一层浓郁数倍的灵气扑面而来,带着醇厚的空间波动,仿佛一踏入就能洗涤经脉。

  陈胜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奔腾的法力与周身稳固的虚空领域,心中喃喃:

  “玄府第二层,还有整个四海洞天……”

  他握紧手中的听雨飞剑,剑身与周围的虚空产生轻微共鸣,发出细碎的剑鸣,随后,他迈步踏入石壁后的通道,身影很快消失在紫色灵光之中。

  通道尽头是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比第一层更巍峨的宫殿,殿门上方刻着“化虚殿”三个古篆大字,散发着淡淡的虚空威压。

  陈胜推门而入,殿内并无繁复陈设,只有两座悬浮在半空的玉筒,分别散发着银蓝与赤红两种灵光。

  他伸手一探,两座玉筒瞬间化作两道流光融入他的识海,无数玄奥的文字与图案在识海中展开。

  正是两门完整的六阶传承。《四海化虚图录》与《四海丹书》。

  《四海化虚图录》详尽记载了从元婴后期到炼虚后期的虚空修行法门。

  不仅有更精妙的虚空领域运用之术,还记载着诸多高阶神通。

  《四海丹书》则收录了上百种的丹方与炼制手法,其中“延寿丹”“化神丹”的记载让陈胜眼前一亮。

  可下一刻,他却无奈摇头:

  “最差都是五阶丹药,都不是我如今可以炼制的。”

  他盘膝坐下,沉浸在传承的海洋中,丹田内的负剑元婴也随之运转法诀,周身的虚空领域愈发凝练。

  三日之后,陈胜才从传承中回过神来,他起身离开化虚殿,身形在虚空中不断闪烁,朝着洞天的群岛飞去。

  半个时辰后,他落在一座最大的岛屿上——此处便是此处修行界的核心。

  岛上灵气氤氲,一座座古朴的洞府依山而建,隐约可见洞府外刻着的修行符文。

  远处的广场上,有身着统一服饰的修士正在练剑,剑光闪烁间引动灵气流转,显然是在此地繁衍生息的修行者。

  陈胜落在四海修行界核心岛屿的瞬间,便将神识缓缓铺开。

  元婴后期的神识已能覆盖三千五百里,此刻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顺着海风蔓延开来,掠过岛上的每一寸土地。

  他的神识如同最精细的画笔,将岛屿的景象清晰地勾勒在识海之中。

  岛屿西侧是连绵的低山,山坡上覆盖着稀疏的灵草,多是三阶以下的“凝气草”“淬体花”,偶尔能见到几株三阶上品灵草,以聚灵阵全力培养。

  山脚下散落着数十座古朴的洞府,神识扫过洞府内部,只见修士们盘膝而坐,周身萦绕的灵气稀薄,最高的也不过金丹后期修为。

  “此处最强的修士,竟只是金丹后期境界。”

  陈胜收回神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洞天之中法则不全,几乎是天然的缺陷,想要突破元婴,难度极高!”

  “而且这些修士也没有资源!”

  陈胜的目光扫过灵田与洞府,心中愈发清楚,他想起玄府宝库中堆积如山的四阶灵材、五阶矿石,再看看眼前岛上修士们匮乏的修行资源,不由得摇了摇头:

  “四海洞天之中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高阶资源大多被炼虚大能汇聚在玄府,此处的修行资源甚至还不如越国,也就比楚国好一些。”

  “洞天本土修士,天生的缺陷,炼虚大能从未将他们放在传承者序列,将资源尽数收归玄府,筛选真正的传承者。”

  时间在四海洞天的潮起潮落中缓缓流逝,转眼已是半载。

  陈胜并未急于返回玄府苦修,而是选择留在四海修行界的核心岛屿,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这片陌生的修行天地。

  他收敛了元婴后期的威压,将修为压制在筑基,免得太过显眼,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学会了此处修行界的语言。

  ……

  这日清晨,陈胜背着简单的行囊,告别了岛上相识的修士,开始了自己的洞天游历。

  他踏着海面缓步而行,脚下的虚空泛起细微涟漪,如同踩着无形的浮桥——这是他刻意放缓的速度,既不暴露元婴实力,又能轻松跨越岛屿间的海域。

  沿途的海岛各有特色,有的岛屿遍布礁石,只生长着耐盐的“海心草”,有的岛屿被茂密的灵木覆盖,偶尔能见到穿梭林间的一阶妖兽。

  还有的岛屿上只有简陋的渔村,修士与凡人共处,过着半耕半修的生活。

  洞天修士实力有限,最强也不过金丹后期,陈胜无需担心危险,只随心而行。

  他会在某个海岛停留数日,帮当地修士解决修行难题——为灵气稀薄的洞府重刻聚灵阵,教筑基修士更高效的吐纳法门,甚至帮灵田改良土壤。

  修士们虽不知他的真实身份,却都敬他修为高深、心性温和,时常会拿出岛上的特产相赠,或是与他分享岛屿的传说故事。

  “化神之道,元婴蜕变为元神,需要见心明性,并非苦修所能得。”

  这日傍晚,陈胜坐在一座荒岛的礁石上,望着远方的落日熔金,心中喃喃,海风卷着海浪拍在礁石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他想起玄府第二层传承中关于化神的记载,又看向远处渔村袅袅的炊烟,心中豁然开朗:

  “这也是修成元婴后期之后,被允许离开玄府的原因吧——炼虚大能早已料到,闭门造车难成化神,唯有历经红尘、见心明性,方能迈出那关键一步。”

  此后,他的游历更显从容,不再刻意寻找秘境,而是随遇而安。

  直到这一日,他的足迹踏入一座名为“雾隐岛”的海岛。

  岛屿被常年不散的海雾笼罩,岛上修士不多,多居住在山腰的洞府中。

  陈胜循着隐约的钟声走到山顶,只见一座简陋的石庙矗立在雾中,庙前有几名修士正在焚香祭拜。

  一名年轻修士的声音穿过雾气,传入陈胜耳中:

  “听说海渊岛念尘宗的秦元祖师,当年就是在这雾隐岛悟道的?”

  另一名年长修士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崇敬:“可不是嘛!祖师当年……”

  “念尘宗——秦元祖师!”

  这两个名字如同惊雷般在陈胜脑海中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