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时间在四海玄府的静谧中悄然流淌,没有日月交替,唯有宫殿玉柱上的符文偶尔闪烁,标记着时光的痕迹。
陈胜将所有心神都沉浸在修行与炼丹之中。
玄府第一层的灵气浓郁得令人惊叹,空气中漂浮的灵雾泛着淡淡的莹白光泽,达到了五阶水准。
每一次深呼吸,这些灵雾便顺着口鼻涌入体内,在经脉中化作涓涓细流,冲刷着早已凝练的法力,让其愈发精纯。
有六阶传承《四海化虚图录》与《四海丹书》作为指引,再加上宝库中源源不断供应的高阶灵物。
他的修行进度如乘大风,比在以往时快了数成。
炼丹室是陈胜最常待的地方,地面铺着防火的黑石,墙壁上刻着聚火符文,确保丹火稳定。
此刻,五色化尘鼎悬浮在半空,鼎身流转着青、赤、黄、白、黑五道灵光,如同五条灵动的彩带缠绕。
鼎盖微微颤动,缝隙中溢出的丹香醇厚绵长,带着九霄玉露的清润与沧海雪莲的寒凉,弥漫在整个炼丹室中。
陈胜盘膝坐在鼎前的蒲团上,身着素色道袍,屈指弹出:
“去!”
一缕淡金色的丹火,丹火如同被驯服的灵雀,在指尖跳跃不定,随着他的心神微动,精准地落在鼎中。
鼎内,九霄玉露与沧海雪莲早已在丹火的炙烤下化为液态,玉露化作透明的水珠,泛着淡淡的光晕,如同凝结的月光,雪莲则化作乳白色的浆液,带着一丝冰晶般的寒凉。
在陈胜的神识操控下,两团液体缓缓靠近,他的神识如同细密的网,仔细感知着两者融合的每一个细节。
这是他冲击四阶中品丹药“凝神丹”的第四次尝试。
此刻,他放缓节奏,让玉露的温润一点点渗入雪莲浆液,如同春水融化寒冰,在鼎内形成一团澄澈的淡青色液体。
时间缓缓流逝……
“成了!”
随着一声低喝,陈胜猛地掐动法诀,指尖符文闪烁,打入鼎身,鼎盖“咔嗒”一声骤然掀开,三枚圆润的丹丸从鼎中缓缓升起。
丹丸约莫龙眼大小,表面泛着淡淡的莹光,如同上好的珍珠,周身萦绕着一道金色的丹纹。
他抬手一挥,一道柔和的灵力将丹丸接住,捧在掌心,鼻尖的丹香愈发清晰,心中泛起一丝欣慰与轻松。
这一日,距离他踏入玄府正好百年,第一炉四阶中品丹药终于炼成!
……
此后的三百年间,炼丹成了陈胜每日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他从逐步炼制《四海丹书》之上记载的四阶中品丹药,提升自己的炼丹技艺。
随着一炉又一炉丹药出炉,他对四阶中品丹药的熟练度越来越高,后期甚至能做到三月一炉,丹药的成丹率也稳定在八成以上,偶尔还能炼出带有三道金纹的极品丹药。
这些丹药成了他修行的助力——每十年服下数枚凝神丹,能让他在参悟《四海化虚图录》时心神更静。
四阶中品升仙聚气丹则加速了法力积累,让他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吸纳灵气,丹田内的法力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从最初的莹白渐变为淡蓝色,愈发凝练厚重。
进府时间不到三百年,他便修至元婴中期巅峰,体内那尊负剑元婴更是从五寸暴涨至七寸高。
元婴身着迷你版道袍,背后的长剑愈发清晰,握剑的手势也多了几分掌控天地的威严,眉心处的虚空印记如同活物般微微跳动,散发着淡淡的空间波动。
可就在此时,瓶颈如同无形的墙,悄然横亘在他面前。
先是炼丹一道,他将目标放在了四阶上品丹药“破厄丹”上,也算他最熟悉的领域。
然而,四阶上品丹药不仅需要十种以上的四阶灵物搭配,更需在炼丹过程中融入自身对虚空的理解。
按照《四海丹书》记载,需以虚空之力牵引丹液中的“元灵”流转,让丹药蕴含一丝空间道韵。
可无论陈胜如何尝试,问题总出在虚空之力与元灵的融合上——有时虚空之力过强,撕裂了元灵,有时元灵过于脆弱,无法承载虚空道韵。
更多时候,丹液在融合时会出现细微的空间紊乱,最终要么化作一滩废泥,要么只炼成半废的“残丹”,毫无药效。
一次次失败后,陈胜不得不承认,自己仿佛触碰到了天赋的上限。
那层通往四阶上品丹师的门槛,如同无形的壁垒,任凭他如何冲撞,都始终无法跨越。
修行之路也陷入了停滞,他早已炼制出四阶中品“破境丹”,丹药通体呈淡金色,蕴**磅礴的法力,足以确保他晋升时不会受法力瓶颈束缚。
可元婴后期大修士的关键,并非单纯的法力积累,而是掌控“虚空领域”。
需将自身对虚空之力的感悟凝聚成域,做到一念之间布下虚空领域,在领域内掌控空间流转,甚至能短暂扭曲敌人的攻击轨迹。
这些年,陈胜参悟《四海化虚图录》,早已能熟练拆解、重构虚空之力。
屈指一弹便能撕裂细微的空间,掌心凝聚的小型虚空漩涡能吸附周围的灵气,可距离“领域化”,始终隔着一层淡淡的薄膜。
有时在冥想中,他仿佛能触摸到领域的边缘,眼前浮现出一片由虚空之力构成的区域,灵气在其中缓慢流转,光线变得扭曲。
可一睁眼,那种感悟便如同泡沫般消散无踪,如同水中花、井中月,看得见却摸不着,虚幻而遥远。
这一日,陈胜停下了炼丹,将五色化尘鼎收起,独自站在宫殿的黑石地面上。
他抬头望着穹顶的异兽雕刻——那是一尊展翅的鲲鹏,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便会俯冲而下。
玄府内的寂静如同潮水般包裹着他,没有风声,没有鸟鸣,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耳边回响,心中不乏郁气。
他心中喃喃自语:
“炼丹、修行,双双步入瓶颈,二百年进度寥寥。”
“按理说,我该外出游历,去大荒观摩虚空衍变——看双星黑洞吞噬虚空,看赤炎火山的火焰扭曲空间,或许能从中找到突破的契机,可玄府却将我困在此地。”
他微微叹气,眼中闪过一丝自嘲:
“还是悟性不足、资质不够啊,炼虚大能挑选传承者,或许默认元婴修行只要资源足够,便是一片坦途,无需游历积累世间感悟,可我却没有那般逆天的天赋悟性。”
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压下心中的焦躁,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几世的修行让他明白,强行突破只会适得其反,不如顺其自然,他心中喃喃:
“闭关五百年,当局者迷,或许是时候放松放松了,让紧绷的心神歇一歇。”
至于放松的方式,他早已想好——练剑、布阵、炼器、品茗,皆是能让他静心之事。
……
时间缓缓流逝,接下来的日子,陈胜除却日常的炼丹、修行,逐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余的事务之中。
清晨,他会在宫殿的空地上挥舞听雨飞剑,剑光划破虚空,留下一道道短暂的涟漪,如同水中的波纹渐渐散开。
他不再刻意追求剑势的凌厉,而是在挥剑中感受虚空的流动!
剑光如何融入虚空,如何借助空间之力加快速度,如何让剑气在虚空中留存更久,在一招一式中感悟剑势与虚空的关联。
午后,他会取出七十二枚阵旗,以玄府四周的高深禁制为参考,在宫殿内布下各种阵法。
先是基础的五行阵,让阵旗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排列,感受五行与空间的呼应。
再是复杂的虚空阵,将阵旗隐入虚空,借助空间波动迷惑视线,在阵法运转中打磨阵道感悟,偶尔还会尝试将两种阵法融合,创造出新的小型阵法。
傍晚,陈胜会前往炼器室,取出玄府宝库中的矿石,尝试炼制一些小型的法器,比如储物袋、护符、剑鞘。
他将炼丹的火法技巧融入炼器之中,用控制丹火的精准度来掌控炼器的火候,让矿石在火中慢慢塑形,偶尔还会在法器中刻上简单的符文,增强其威能。
虽然炼制的多是三阶、四阶下品法器,却也让他对器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偶尔得闲,陈胜还会在玉碑旁煮上一壶灵茶,细细品味茶中的清苦与回甘。
他静静感受着茶水滑过喉咙的温润,让紧绷的心神渐渐舒缓,仿佛五百年的疲惫都在这一盏茶中消散了些许。
陈胜将所有心神都沉浸在修行与炼丹之中。
玄府第一层的灵气浓郁得令人惊叹,空气中漂浮的灵雾泛着淡淡的莹白光泽,达到了五阶水准。
每一次深呼吸,这些灵雾便顺着口鼻涌入体内,在经脉中化作涓涓细流,冲刷着早已凝练的法力,让其愈发精纯。
有六阶传承《四海化虚图录》与《四海丹书》作为指引,再加上宝库中源源不断供应的高阶灵物。
他的修行进度如乘大风,比在以往时快了数成。
炼丹室是陈胜最常待的地方,地面铺着防火的黑石,墙壁上刻着聚火符文,确保丹火稳定。
此刻,五色化尘鼎悬浮在半空,鼎身流转着青、赤、黄、白、黑五道灵光,如同五条灵动的彩带缠绕。
鼎盖微微颤动,缝隙中溢出的丹香醇厚绵长,带着九霄玉露的清润与沧海雪莲的寒凉,弥漫在整个炼丹室中。
陈胜盘膝坐在鼎前的蒲团上,身着素色道袍,屈指弹出:
“去!”
一缕淡金色的丹火,丹火如同被驯服的灵雀,在指尖跳跃不定,随着他的心神微动,精准地落在鼎中。
鼎内,九霄玉露与沧海雪莲早已在丹火的炙烤下化为液态,玉露化作透明的水珠,泛着淡淡的光晕,如同凝结的月光,雪莲则化作乳白色的浆液,带着一丝冰晶般的寒凉。
在陈胜的神识操控下,两团液体缓缓靠近,他的神识如同细密的网,仔细感知着两者融合的每一个细节。
这是他冲击四阶中品丹药“凝神丹”的第四次尝试。
此刻,他放缓节奏,让玉露的温润一点点渗入雪莲浆液,如同春水融化寒冰,在鼎内形成一团澄澈的淡青色液体。
时间缓缓流逝……
“成了!”
随着一声低喝,陈胜猛地掐动法诀,指尖符文闪烁,打入鼎身,鼎盖“咔嗒”一声骤然掀开,三枚圆润的丹丸从鼎中缓缓升起。
丹丸约莫龙眼大小,表面泛着淡淡的莹光,如同上好的珍珠,周身萦绕着一道金色的丹纹。
他抬手一挥,一道柔和的灵力将丹丸接住,捧在掌心,鼻尖的丹香愈发清晰,心中泛起一丝欣慰与轻松。
这一日,距离他踏入玄府正好百年,第一炉四阶中品丹药终于炼成!
……
此后的三百年间,炼丹成了陈胜每日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他从逐步炼制《四海丹书》之上记载的四阶中品丹药,提升自己的炼丹技艺。
随着一炉又一炉丹药出炉,他对四阶中品丹药的熟练度越来越高,后期甚至能做到三月一炉,丹药的成丹率也稳定在八成以上,偶尔还能炼出带有三道金纹的极品丹药。
这些丹药成了他修行的助力——每十年服下数枚凝神丹,能让他在参悟《四海化虚图录》时心神更静。
四阶中品升仙聚气丹则加速了法力积累,让他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吸纳灵气,丹田内的法力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从最初的莹白渐变为淡蓝色,愈发凝练厚重。
进府时间不到三百年,他便修至元婴中期巅峰,体内那尊负剑元婴更是从五寸暴涨至七寸高。
元婴身着迷你版道袍,背后的长剑愈发清晰,握剑的手势也多了几分掌控天地的威严,眉心处的虚空印记如同活物般微微跳动,散发着淡淡的空间波动。
可就在此时,瓶颈如同无形的墙,悄然横亘在他面前。
先是炼丹一道,他将目标放在了四阶上品丹药“破厄丹”上,也算他最熟悉的领域。
然而,四阶上品丹药不仅需要十种以上的四阶灵物搭配,更需在炼丹过程中融入自身对虚空的理解。
按照《四海丹书》记载,需以虚空之力牵引丹液中的“元灵”流转,让丹药蕴含一丝空间道韵。
可无论陈胜如何尝试,问题总出在虚空之力与元灵的融合上——有时虚空之力过强,撕裂了元灵,有时元灵过于脆弱,无法承载虚空道韵。
更多时候,丹液在融合时会出现细微的空间紊乱,最终要么化作一滩废泥,要么只炼成半废的“残丹”,毫无药效。
一次次失败后,陈胜不得不承认,自己仿佛触碰到了天赋的上限。
那层通往四阶上品丹师的门槛,如同无形的壁垒,任凭他如何冲撞,都始终无法跨越。
修行之路也陷入了停滞,他早已炼制出四阶中品“破境丹”,丹药通体呈淡金色,蕴**磅礴的法力,足以确保他晋升时不会受法力瓶颈束缚。
可元婴后期大修士的关键,并非单纯的法力积累,而是掌控“虚空领域”。
需将自身对虚空之力的感悟凝聚成域,做到一念之间布下虚空领域,在领域内掌控空间流转,甚至能短暂扭曲敌人的攻击轨迹。
这些年,陈胜参悟《四海化虚图录》,早已能熟练拆解、重构虚空之力。
屈指一弹便能撕裂细微的空间,掌心凝聚的小型虚空漩涡能吸附周围的灵气,可距离“领域化”,始终隔着一层淡淡的薄膜。
有时在冥想中,他仿佛能触摸到领域的边缘,眼前浮现出一片由虚空之力构成的区域,灵气在其中缓慢流转,光线变得扭曲。
可一睁眼,那种感悟便如同泡沫般消散无踪,如同水中花、井中月,看得见却摸不着,虚幻而遥远。
这一日,陈胜停下了炼丹,将五色化尘鼎收起,独自站在宫殿的黑石地面上。
他抬头望着穹顶的异兽雕刻——那是一尊展翅的鲲鹏,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便会俯冲而下。
玄府内的寂静如同潮水般包裹着他,没有风声,没有鸟鸣,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耳边回响,心中不乏郁气。
他心中喃喃自语:
“炼丹、修行,双双步入瓶颈,二百年进度寥寥。”
“按理说,我该外出游历,去大荒观摩虚空衍变——看双星黑洞吞噬虚空,看赤炎火山的火焰扭曲空间,或许能从中找到突破的契机,可玄府却将我困在此地。”
他微微叹气,眼中闪过一丝自嘲:
“还是悟性不足、资质不够啊,炼虚大能挑选传承者,或许默认元婴修行只要资源足够,便是一片坦途,无需游历积累世间感悟,可我却没有那般逆天的天赋悟性。”
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压下心中的焦躁,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几世的修行让他明白,强行突破只会适得其反,不如顺其自然,他心中喃喃:
“闭关五百年,当局者迷,或许是时候放松放松了,让紧绷的心神歇一歇。”
至于放松的方式,他早已想好——练剑、布阵、炼器、品茗,皆是能让他静心之事。
……
时间缓缓流逝,接下来的日子,陈胜除却日常的炼丹、修行,逐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余的事务之中。
清晨,他会在宫殿的空地上挥舞听雨飞剑,剑光划破虚空,留下一道道短暂的涟漪,如同水中的波纹渐渐散开。
他不再刻意追求剑势的凌厉,而是在挥剑中感受虚空的流动!
剑光如何融入虚空,如何借助空间之力加快速度,如何让剑气在虚空中留存更久,在一招一式中感悟剑势与虚空的关联。
午后,他会取出七十二枚阵旗,以玄府四周的高深禁制为参考,在宫殿内布下各种阵法。
先是基础的五行阵,让阵旗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排列,感受五行与空间的呼应。
再是复杂的虚空阵,将阵旗隐入虚空,借助空间波动迷惑视线,在阵法运转中打磨阵道感悟,偶尔还会尝试将两种阵法融合,创造出新的小型阵法。
傍晚,陈胜会前往炼器室,取出玄府宝库中的矿石,尝试炼制一些小型的法器,比如储物袋、护符、剑鞘。
他将炼丹的火法技巧融入炼器之中,用控制丹火的精准度来掌控炼器的火候,让矿石在火中慢慢塑形,偶尔还会在法器中刻上简单的符文,增强其威能。
虽然炼制的多是三阶、四阶下品法器,却也让他对器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偶尔得闲,陈胜还会在玉碑旁煮上一壶灵茶,细细品味茶中的清苦与回甘。
他静静感受着茶水滑过喉咙的温润,让紧绷的心神渐渐舒缓,仿佛五百年的疲惫都在这一盏茶中消散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