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三十载,大荒的风沙在岁月里更迭了无数次,唯有天穹之上的双星奇景依旧壮阔。
那湛蓝与赤红的陨星,如同亘古不变的舞者,在虚空中持续缠绕、旋转,阴阳二力不断碰撞、交融,时而迸发出刺目的光焰,时而又沉入深邃的黑暗。
虚空黑洞随之日益凝实,散发出的吸引力与泯灭之力,比三十年前更显磅礴。
下方广袤的陨坑中,风沙堆积又被吹散,距离中心七十万里处的那片沙丘,却显得极为平静——此处正是陈胜的修行之地。
远远望去,沙丘之上并无显眼建筑,唯有七十二枚阵旗隐于虚空,若隐若现。
阵旗散发的灵光与周围的空间波动融为一体,不仔细感知,根本察觉不到其存在。
而在阵旗中央,一尊五色小鼎悬浮于半空,鼎身流转的青、赤、黄、白、黑五种光晕,如同五条灵动的丝带,与七十二枚阵旗相连,衍化成一座虚幻却又稳固的五行宫殿。
宫殿通体由五行灵光凝聚,殿宇飞檐上刻满了繁复的阵纹,每一道阵纹都在缓缓流转,引动着天地间的五行之力,既抵挡着双星引力与泯灭之力的侵蚀。
又将周围的虚空波动源源不断地引入殿内,为陈胜参悟虚空奥秘提供助力。
陈胜盘膝坐在五行宫殿中央,双目紧闭,气息悠长而沉稳,与宫殿的五行之力、周围的虚空波动完美交融,仿佛化作了陨坑的一部分。
神识如同细密的蛛网,从他眉心散开,穿透五行宫殿,延伸至周围的虚空之中,仔细捕捉着双星阴阳二力引发的每一次空间震颤、每一丝虚空变化,潜心参悟着虚空的奥秘。
三十年来,随着他对虚空之力的掌控日渐加深,修行之地也从最初的七十二万里,逐步推进到了七十万里。
看似仅两万里的距离,却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
要知道,越靠近陨坑中央,双星之力便越发狂暴,每前进万里,所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增长,这两万里的跨越,足以证明他在虚空之道上的巨大进步。
这一日,原本沉静的陈胜突然眸光微动,紧闭的双目缓缓睁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
他没有继续沉浸在参悟中,反而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微微张口。
“唰!”
刹那间,一道七彩剑光从他口中骤然射出,如同雨后彩虹般绚烂,却又透着凌厉的剑气。
剑光初时纤细如丝,在空中划过一道圆润优美的弧线,仿佛与周围的虚空波动达成了某种共鸣,随后迅速凝聚成形。
那是一口三尺长的飞剑,剑身通体莹白,宛如万年寒玉雕琢而成,只是玉色中多了几分通透。
剑脊上的金色纹路比三十年前更加清晰、深邃,那是残剑谷中领悟的剑势印记,经过三十年虚空之力的滋养,已然愈发凝练。
剑柄处的墨色丝线,也多了几分光泽,握在手中,除了温润如玉的触感,更添了几分与虚空相连的玄妙,凌厉的剑气收敛于剑身之内,却更显深不可测。
飞剑稳稳落在陈胜掌心,剑身轻轻颤动,传递出亲昵的波动。
陈胜指尖轻轻拂过剑身,能清晰感受到剑中剑灵传来的共鸣,这柄本命飞剑“听雨”,与他心神相通,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一举一动皆能随心掌控,哪怕是最细微的剑势变化,都能精准传递。
当年在残剑谷,是陈胜的机缘,也是听雨剑的机缘。
那些上古剑修的剑韵,有的如惊雷破空,有的似流水穿石,有的若高山峙立,汇聚成一片流动的剑之星河。
陈胜收取这些剑韵,反复祭炼听雨剑,令其威能隐隐抵达四阶中品。
此刻,陈胜拇指轻轻一弹剑脊,一道清脆的剑鸣骤然响起。
“铮——”
剑鸣声初时低沉,如同千年古玉相互敲击,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在五行宫殿内缓缓回荡。
随后渐渐拔高,化作一道凌厉的啸声,如同雄鹰挣脱束缚,展翅翱翔于云霄之上,直冲天穹。
剑鸣扩散开来,竟将周围因双星引力而紊乱的气流稍稍抚平,连空气中漂浮的、带着炽热与冰冷气息的沙尘,都在剑鸣中停滞了一瞬。
仿佛被这道蕴**剑势与虚空之力的声音震慑,不敢再肆意妄为。
剑鸣声中,剑身的莹白光芒越发璀璨,如同一轮小太阳,照亮了整个五行宫殿。
剑脊上的金色纹路缓缓流转,如同活过来一般,顺着剑身蔓延,最终在剑尖凝聚成一点细小的金光。
金光闪烁间,隐隐透出几分虚空之力的波动,那波动比三十年前更加凝练、纯粹——这是陈胜三十年参悟虚空的成果。
他已能将虚空之力主动融入剑中,让这柄本命飞剑“听雨”多了几分穿梭虚空的特性,剑光所至,虚空都能微微颤动。
陈胜握着“听雨”,感受着剑中传来的温热触感与澎湃力量,轻轻挥动飞剑,剑身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留下一道淡淡的七彩轨迹。
轨迹消散的瞬间,周围的虚空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石子,微微颤动起来,出现了几道细微的空间涟漪。
这便是他将剑势与虚空之力深度结合的成果,虽仍有提升空间,却已不再稚嫩,初具实战价值。
凭借这一式“剑势衍虚空”,陈胜此前尝试,便足以冲到陨坑六十万里的距离,堪比寻常元婴中期修士。
“以剑势衍虚空,总算又悟透了一处变化!”
陈胜心中暗道,眼中满是欣慰。
他将“听雨”轻轻一抛,飞剑在空中盘旋三周,如同在向主人告别,随后化作一道七彩剑光,重新钻入他口中,消失不见。
紧接着,陈胜内视丹田,丹田之中,那尊负剑元婴已然高达五寸,比三十年前挺拔了不少,通体莹白,白白胖胖,如同瓷娃娃一般,却透着令人敬畏的威压。
元婴周身萦绕的法力如同奔腾的江河,充盈而凝练,显然已达饱和状态。
唯有元婴眉心处,一道淡紫色的虚空印记还稍显模糊,欠缺三分圆满——即便如此,他也已然修成了元婴初期巅峰!
思绪回到十五年前,那时陈胜的法力便已修至元婴初期的极限,之后的十五年,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虚空之力的参悟上。
可虚空之力何其玄妙,若非天赋异禀且有机缘相助,绝大多数元婴修士都会终生困于元婴初期,难以突破。
起初,借着双星奇景阴阳交融、虚空衍变的良好环境,陈胜参悟的进度还算迅速。
短短十五年,他便将虚空之力最基础的衍变规律彻底悟透,能轻松掌控自身周围的虚空波动,辅助之下,甚至进行三百里的虚空跳跃。
可随着参悟的深入,当触及虚空之力核心的十种变化时,陈胜却陷入了瓶颈。
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理解其中的玄妙,神识一次次深入虚空探索,却如同石沉大海,毫无收获,甚至好几次因强行参悟,被虚空乱流反噬,伤及神识。
直到十年前,陈胜在一次神识受损后的调息中,参悟《七情剑经》,剑经中“以情御剑,以剑破境”的理念,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开。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一直执着于从虚空本身参悟,却忽略了自身最擅长的剑势。
“既然直接参悟虚空受阻,为何不另辟蹊径,以剑势衍化虚空?”
正是这一想法,让他走上了剑势衍虚空的路子。
此后,他一边巩固剑势,一边尝试将剑势与虚空之力结合,从剑的轨迹、剑的韵律中,探寻虚空变化的规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逐步悟透了虚空核心的几处变化,不仅突破了瓶颈,还让自身的剑势与虚空之力都更上一层楼。
此刻,陈胜缓缓站起身来,五行宫殿随之一阵微颤,七十二枚阵旗与五色化尘鼎的灵光都黯淡了几分。
“参悟三十年,虚空之力基础大成,核心变化也悟透了几分,剩余几种变化,于我而言,或许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能逐步悟透。”
他望着天穹上的双星,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总困在此地也不是办法,我也该去其他地方转转了,或许换个环境,能有新的感悟。”
三十年来,他并非一直独处,陨坑广阔,不同方向都有修士前来参悟。
陈胜陆续见过十余位元婴修士,以此为估算,加上其余方向的元婴修士,在此参悟双星奇景或许有近百位元婴修士。
这些修士大多停留数月或数年便离去,像陈胜这般一坐便是三十年的元婴初期修士,实属少见。
毕竟元婴修士寿命虽长,却也经不起这般长时间的消耗,他们更喜欢游历大荒四域,很少有人能像陈胜这般执着、有耐心,在一条路上坚持三十年。
陈胜抬手一挥,五行宫殿瞬间消散,七十二枚阵旗与五色化尘鼎化作灵光,收入袖中。
那湛蓝与赤红的陨星,如同亘古不变的舞者,在虚空中持续缠绕、旋转,阴阳二力不断碰撞、交融,时而迸发出刺目的光焰,时而又沉入深邃的黑暗。
虚空黑洞随之日益凝实,散发出的吸引力与泯灭之力,比三十年前更显磅礴。
下方广袤的陨坑中,风沙堆积又被吹散,距离中心七十万里处的那片沙丘,却显得极为平静——此处正是陈胜的修行之地。
远远望去,沙丘之上并无显眼建筑,唯有七十二枚阵旗隐于虚空,若隐若现。
阵旗散发的灵光与周围的空间波动融为一体,不仔细感知,根本察觉不到其存在。
而在阵旗中央,一尊五色小鼎悬浮于半空,鼎身流转的青、赤、黄、白、黑五种光晕,如同五条灵动的丝带,与七十二枚阵旗相连,衍化成一座虚幻却又稳固的五行宫殿。
宫殿通体由五行灵光凝聚,殿宇飞檐上刻满了繁复的阵纹,每一道阵纹都在缓缓流转,引动着天地间的五行之力,既抵挡着双星引力与泯灭之力的侵蚀。
又将周围的虚空波动源源不断地引入殿内,为陈胜参悟虚空奥秘提供助力。
陈胜盘膝坐在五行宫殿中央,双目紧闭,气息悠长而沉稳,与宫殿的五行之力、周围的虚空波动完美交融,仿佛化作了陨坑的一部分。
神识如同细密的蛛网,从他眉心散开,穿透五行宫殿,延伸至周围的虚空之中,仔细捕捉着双星阴阳二力引发的每一次空间震颤、每一丝虚空变化,潜心参悟着虚空的奥秘。
三十年来,随着他对虚空之力的掌控日渐加深,修行之地也从最初的七十二万里,逐步推进到了七十万里。
看似仅两万里的距离,却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
要知道,越靠近陨坑中央,双星之力便越发狂暴,每前进万里,所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增长,这两万里的跨越,足以证明他在虚空之道上的巨大进步。
这一日,原本沉静的陈胜突然眸光微动,紧闭的双目缓缓睁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
他没有继续沉浸在参悟中,反而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微微张口。
“唰!”
刹那间,一道七彩剑光从他口中骤然射出,如同雨后彩虹般绚烂,却又透着凌厉的剑气。
剑光初时纤细如丝,在空中划过一道圆润优美的弧线,仿佛与周围的虚空波动达成了某种共鸣,随后迅速凝聚成形。
那是一口三尺长的飞剑,剑身通体莹白,宛如万年寒玉雕琢而成,只是玉色中多了几分通透。
剑脊上的金色纹路比三十年前更加清晰、深邃,那是残剑谷中领悟的剑势印记,经过三十年虚空之力的滋养,已然愈发凝练。
剑柄处的墨色丝线,也多了几分光泽,握在手中,除了温润如玉的触感,更添了几分与虚空相连的玄妙,凌厉的剑气收敛于剑身之内,却更显深不可测。
飞剑稳稳落在陈胜掌心,剑身轻轻颤动,传递出亲昵的波动。
陈胜指尖轻轻拂过剑身,能清晰感受到剑中剑灵传来的共鸣,这柄本命飞剑“听雨”,与他心神相通,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一举一动皆能随心掌控,哪怕是最细微的剑势变化,都能精准传递。
当年在残剑谷,是陈胜的机缘,也是听雨剑的机缘。
那些上古剑修的剑韵,有的如惊雷破空,有的似流水穿石,有的若高山峙立,汇聚成一片流动的剑之星河。
陈胜收取这些剑韵,反复祭炼听雨剑,令其威能隐隐抵达四阶中品。
此刻,陈胜拇指轻轻一弹剑脊,一道清脆的剑鸣骤然响起。
“铮——”
剑鸣声初时低沉,如同千年古玉相互敲击,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在五行宫殿内缓缓回荡。
随后渐渐拔高,化作一道凌厉的啸声,如同雄鹰挣脱束缚,展翅翱翔于云霄之上,直冲天穹。
剑鸣扩散开来,竟将周围因双星引力而紊乱的气流稍稍抚平,连空气中漂浮的、带着炽热与冰冷气息的沙尘,都在剑鸣中停滞了一瞬。
仿佛被这道蕴**剑势与虚空之力的声音震慑,不敢再肆意妄为。
剑鸣声中,剑身的莹白光芒越发璀璨,如同一轮小太阳,照亮了整个五行宫殿。
剑脊上的金色纹路缓缓流转,如同活过来一般,顺着剑身蔓延,最终在剑尖凝聚成一点细小的金光。
金光闪烁间,隐隐透出几分虚空之力的波动,那波动比三十年前更加凝练、纯粹——这是陈胜三十年参悟虚空的成果。
他已能将虚空之力主动融入剑中,让这柄本命飞剑“听雨”多了几分穿梭虚空的特性,剑光所至,虚空都能微微颤动。
陈胜握着“听雨”,感受着剑中传来的温热触感与澎湃力量,轻轻挥动飞剑,剑身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留下一道淡淡的七彩轨迹。
轨迹消散的瞬间,周围的虚空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石子,微微颤动起来,出现了几道细微的空间涟漪。
这便是他将剑势与虚空之力深度结合的成果,虽仍有提升空间,却已不再稚嫩,初具实战价值。
凭借这一式“剑势衍虚空”,陈胜此前尝试,便足以冲到陨坑六十万里的距离,堪比寻常元婴中期修士。
“以剑势衍虚空,总算又悟透了一处变化!”
陈胜心中暗道,眼中满是欣慰。
他将“听雨”轻轻一抛,飞剑在空中盘旋三周,如同在向主人告别,随后化作一道七彩剑光,重新钻入他口中,消失不见。
紧接着,陈胜内视丹田,丹田之中,那尊负剑元婴已然高达五寸,比三十年前挺拔了不少,通体莹白,白白胖胖,如同瓷娃娃一般,却透着令人敬畏的威压。
元婴周身萦绕的法力如同奔腾的江河,充盈而凝练,显然已达饱和状态。
唯有元婴眉心处,一道淡紫色的虚空印记还稍显模糊,欠缺三分圆满——即便如此,他也已然修成了元婴初期巅峰!
思绪回到十五年前,那时陈胜的法力便已修至元婴初期的极限,之后的十五年,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虚空之力的参悟上。
可虚空之力何其玄妙,若非天赋异禀且有机缘相助,绝大多数元婴修士都会终生困于元婴初期,难以突破。
起初,借着双星奇景阴阳交融、虚空衍变的良好环境,陈胜参悟的进度还算迅速。
短短十五年,他便将虚空之力最基础的衍变规律彻底悟透,能轻松掌控自身周围的虚空波动,辅助之下,甚至进行三百里的虚空跳跃。
可随着参悟的深入,当触及虚空之力核心的十种变化时,陈胜却陷入了瓶颈。
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理解其中的玄妙,神识一次次深入虚空探索,却如同石沉大海,毫无收获,甚至好几次因强行参悟,被虚空乱流反噬,伤及神识。
直到十年前,陈胜在一次神识受损后的调息中,参悟《七情剑经》,剑经中“以情御剑,以剑破境”的理念,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开。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一直执着于从虚空本身参悟,却忽略了自身最擅长的剑势。
“既然直接参悟虚空受阻,为何不另辟蹊径,以剑势衍化虚空?”
正是这一想法,让他走上了剑势衍虚空的路子。
此后,他一边巩固剑势,一边尝试将剑势与虚空之力结合,从剑的轨迹、剑的韵律中,探寻虚空变化的规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逐步悟透了虚空核心的几处变化,不仅突破了瓶颈,还让自身的剑势与虚空之力都更上一层楼。
此刻,陈胜缓缓站起身来,五行宫殿随之一阵微颤,七十二枚阵旗与五色化尘鼎的灵光都黯淡了几分。
“参悟三十年,虚空之力基础大成,核心变化也悟透了几分,剩余几种变化,于我而言,或许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能逐步悟透。”
他望着天穹上的双星,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总困在此地也不是办法,我也该去其他地方转转了,或许换个环境,能有新的感悟。”
三十年来,他并非一直独处,陨坑广阔,不同方向都有修士前来参悟。
陈胜陆续见过十余位元婴修士,以此为估算,加上其余方向的元婴修士,在此参悟双星奇景或许有近百位元婴修士。
这些修士大多停留数月或数年便离去,像陈胜这般一坐便是三十年的元婴初期修士,实属少见。
毕竟元婴修士寿命虽长,却也经不起这般长时间的消耗,他们更喜欢游历大荒四域,很少有人能像陈胜这般执着、有耐心,在一条路上坚持三十年。
陈胜抬手一挥,五行宫殿瞬间消散,七十二枚阵旗与五色化尘鼎化作灵光,收入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