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第215章 再回楚国

小说: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作者:牛顿不秃顶 更新时间:2025-09-26 02:05:18 源网站:2k小说网
  元磁主殿的交接事宜结束后,陈胜并未立刻启程,他也有一些后续的安排。

  数日后,云岚山的庭院中,陈胜正与陈西行相对而坐,石桌上摆放着一壶刚泡好的“霞雾茶”,氤氲的茶香在庭院中弥漫。

  陈西行是陈氏二代中的长子,上品灵根,如今四百八十余岁,前些年刚刚修至金丹圆满。

  这些年他一直辅助陈胜打理家族庶务,行事沉稳可靠。

  陈胜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郑重:

  “西行,我此次离开,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家族的事务便多劳你费心。”

  “若遇难以解决的麻烦,可传讯给西华,或前往三元道宗找云符真君相助。这几枚丹药与阵旗,你收着,关键时刻能保家族平安。”

  他抬手从储物戒中取出一枚淡青色玉简与一个玉盒,递给陈西行。

  玉简中记录着家族灵脉矿点的管理细则与应对危机的方案,玉盒内则装着三枚“四阶下品护心丹”与一套三阶极品“困龙阵旗”。

  陈西行双手接过,眼中满是恭敬:

  “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辱使命,守好家族根基,等您归来。”

  陈胜轻轻颔首,不再多言,随后周身泛起淡紫色的虚空灵光,身形如同融入空气般,缓缓消失在庭院中。

  陈西行看着父亲消失的背影,心情莫名复杂,元婴修士随意外出游历便是百年,有朝一日或许父亲还未归来,他便寿尽坐化了。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我还有二百余年可活,应当能等到下一次父亲归来。”

  ……

  离开云岚山后,陈胜的身影并未朝着大荒方向飞去,反而转向了越国南部的“万兽山脉”。

  这座山脉横亘在越国与楚地之间,绵延数千万里,山中妖兽横行,寻常修士即便组队,也只敢在山脉外围活动,不敢深入核心。

  上一次横穿万兽山脉时,陈胜还是假丹修士,为了躲避三阶妖王,他小心翼翼地在山林中穿行,借助大阵隐藏气息悄然前行,整整耗时三年,才抵达越国。

  而这一次,他已是元婴真君,周身萦绕的虚空之力,再以“虚无敛气术”收敛气息,寻常三阶妖王连发现他的踪迹都困难。

  他还能借助虚空之力长时间遁行,几乎无视山脉中的阻碍,速度方面,较之上一次,几乎是数十倍的递增。

  陈胜心中暗道,神识如同无形的雷达,朝着山脉深处扩散:

  “万兽山脉核心的‘万兽王庭’,乃是金羽妖尊的族裔创立,算是大荒妖廷的分支,倒需稍加留意。”

  他在楚国之时,只是隐约听说万兽山脉核心存在四阶妖皇。

  而这一点,陈胜在三元道宗得到了证实,道宗藏经阁的记载中,明确提及万兽王庭有四阶妖皇“天鹏皇”坐镇,麾下三阶后期大妖王数十,是万兽山脉真正的“霸主”。

  他身形一晃,周身的虚空灵光暴涨,瞬间融入周围的虚空。

  下一秒,他的身影便出现在百里之外的山林上空——元婴修士的虚空穿梭,在无强大禁制干扰的情况下,几乎能做到瞬息百里。

  下方的山林中,一头三阶斑斓虎正趴在岩石上打盹,明明陈胜就在他的头顶,他却没有半点察觉

  陈胜并未理会这头妖兽,继续朝着楚国方向穿梭。

  ……

  仅仅一月光景,陈胜的身影便出现在万兽山脉的另一端。

  当他从虚空中走出时,眼前已不再是茂密的山林,而是一片开阔的平原。

  平原尽头,一座巨大的仙城隐约可见,正是楚国东部的“玲珑仙城”。

  玲珑仙城之外千里,陈胜的身形自虚空之中缓缓走出,他望着远处的仙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释放出神魂之力,如同潮水般朝着仙城扩散。

  仙城内的景象瞬间映入他的识海:街道上往来的修士、城中的店铺、驻守城门的离霄宗修士……

  一切都清晰可见。

  而那位驻守仙城的离霄宗假丹真人,对此毫无察觉,依旧坐在城门旁的茶馆中,与其他修士闲聊。

  陈胜心中喃喃,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百岁离开楚地,再次折返,已然六百岁……”

  六百年的时光,足以让沧海变成桑田,当年的故人如今都已化作黄土,只在历史的尘埃中留下模糊的印记。

  “岁月无情,修行之路,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远行。”

  陈胜轻轻叹了口气,收回神魂之力,他此次前来楚国,并非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布置小型的传送阵,距离无需太远,覆盖越国至楚地的数千万里即可。

  这是为下一世托底,万一下一世再次轮转至楚国,便可借助传送阵,前往越国,迅速崛起。

  ……

  陈胜的身形再次隐入虚空,周身的淡紫色灵光彻底融入周围的空间,仿佛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

  他没有急于赶路,而是将元婴级别的神魂之力尽数铺开,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住方圆千里的范围。

  微风的流动、地下灵脉的细微波动……万物都清晰地映入他的识海。

  他在虚空中不急不慢地遁行,速度虽缓,却始终保持着对周围环境的绝对感知——以寻找一处合适的位置布阵。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一片连绵的山脉出现在识海之中,正是青华山脉。

  当年陈胜在青华宗修行时,只觉得这座山脉巍峨磅礴,宗门所在的主峰更是高耸入云,让人心生敬畏。

  可如今以元婴真君的视角望去,这座山脉却显得“着实狭小”。

  主峰的高度不过数万丈,山脉之中最好的灵脉也只是三阶,连九云峰都比不上,岁月的变迁与修为的提升,让他眼中的世界,早已不同往昔。

  陈胜的神识如同细密的水流,缓缓朝着青华宗所在的主峰渗透。

  他没有刻意隐藏气息,却也没有惊动任何人,元婴修士的神魂之力本就精妙,再加上他作为四阶阵道大宗师,青华宗护山大阵在他眼中没有半点秘密。

  他的神识如同融入阵纹的一部分,顺着大阵的运转轨迹,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宗门内部,没有受到半点阻碍。

  宗门内的景象一一映入识海,弟子在演武场上刻苦练剑,丹房的学徒正小心翼翼地筛选灵材,长老们在议事殿中争论着灵脉分配的事宜……

  一切都与当年相似,却又透着几分陌生。

  当年熟悉的面孔,早已被新的弟子取代,连宗门的护山大阵,也比当年多了几道新的阵纹。

  陈胜的神识继续深入,很快便抵达了青华宗的核心区域——秘境入口。

  这处秘境当年只有掌教真人才能进入,如今在陈胜的神识下,却毫无秘密可言。

  秘境内部比他记忆中更加幽深,最深处竟藏着一片隐秘的墓园,墓园四周布置着淡淡的血色阵纹,阵纹中散发着浓郁的阴邪气息。

  “嗯?”

  陈胜心中一动,神识聚焦在墓园之中,只见石棺内,躺着十几道身形僵硬的“血尸”!

  这些血尸周身萦绕着三阶的阴寒气息,皮肤呈暗紫色,指甲泛着黑色的剧毒,显然是被特殊手法炼制而成的战斗傀儡。

  而其中两道血尸的面容,让陈胜的神识微微一顿——竟是当年青华宗的第十七代掌教真人华太玄,与第十八代掌教真人华修!

  华太玄当年与他共事百余年,华修则是他的子嗣……没想到两人死后,竟被炼成了血尸。

  “居然还有如此底牌,华氏一脉倒是物尽其用!”

  陈胜心中暗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他没有过多停留,一直到神识扫过丹鼎峰后山,竟然又发现了一片陵墓。

  这些陵墓没有石棺,只有一方方白玉墓碑,碑上刻着一行行墓志铭,记录着死者的姓名与生平。

  陈胜的神识扫过墓碑,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脑海:

  吴凌霜:第三十四代丹鼎峰之主,假丹真人,陈胜祖师之妻。

  吴广、黎阳、华勋……每一个名字,都对应着一段尘封的记忆,全都是当年的故人。

  陈胜的神识在墓碑上停留片刻,心中泛起淡淡的感慨,这些故人如今都已化作一抔黄土,只留下冰冷的墓碑。

  突然,他的神识停在了两块相邻的墓碑上,左侧的墓碑上,赫然刻着“陈胜”二字,墓志铭写着“第三十三代丹鼎峰之主,三阶中品丹道宗师”。

  竟是他的衣冠冢!

  当年陈胜离开青华宗后,因迟迟未归,后来宗门之中的魂灯彻底熄灭,便为他立了这处衣冠冢。

  右侧的墓碑则更小,上面刻着“陈玉泉”三个字,墓志铭只有简单的“陈胜祖师之子!”

  陵墓上空,一道身影从虚空中缓缓浮现。

  陈胜微微垂眸,心中泛起一阵淡淡的怅然,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对着墓碑静静伫立片刻,算是对故人的吊唁。

  待心绪平复,他周身再次泛起虚空灵光,身形一晃,如同融入空气般消失在墓林。

  下一个瞬间,丹鼎峰的上空,虚空泛起细微的涟漪,陈胜的身影悄然浮现,他的目光落在峰腰处一座隐藏在阵法中的洞府上。

  正是当年他在青华宗修行时,曾短暂居住过的“丹心洞府”。

  如今洞府外的阵法已更换为新的三阶护阵,阵纹流转间,散发着淡淡的木系灵光,显然是当代洞府主人重新布置的。

  陈胜没有惊动任何人,身形再次融入虚空,如同穿透水幕般,悄无声息地穿过护阵,进入丹心洞府内部。

  洞府内的布置简洁而雅致,中央摆放着一座三阶紫铜丹炉,炉身上刻着细密的丹纹,左侧的木架上整齐摆放着数十个玉瓶,瓶中装着不同品级的丹药。

  右侧的蒲团上,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修士正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灵气——正是当代丹心洞府的主人,青华宗丹鼎峰殿主吴霄羽真人。

  他对悄然闯入的陈胜毫无察觉,依旧沉浸在修炼之中。

  陈胜负手立于虚空,目光落在吴霄羽身上,他抬手结出一道隐晦的法印,掌心跃出一团七彩神光。

  这是《七情剑经》之中的七情神光,不仅能影响修士的情绪,更能穿透识海禁制,读取他人的记忆。

  七彩神光如同细丝般,悄无声息地飘向吴霄羽,轻轻落在他的眉心。

  下一刻,吴霄羽的身体微微一僵,周身的灵气波动骤然停滞,双目依旧紧闭,眼中却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显然是被七情神光暂时蒙蔽意识。

  陈胜的神识借助七情神光,缓缓侵入吴霄羽的识海——识海之中,无数记忆碎片如同走马灯般闪过。

  吴霄羽幼年修炼的场景、拜入青华宗的喜悦、炼制第一炉丹药的紧张、成为丹心洞府主人的骄傲……

  陈胜的神识如同精细的筛子,在记忆碎片中快速筛选,很快便找到了与墓林陵墓相关的信息。

  一段清晰的记忆画面映入他的识海,百余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主持修建了这片墓林。

  老者的面容与吴霄羽有几分相似,眼中满是郑重——正是当年的第三十六代丹鼎峰殿主,吴若虚。

  记忆中,吴若虚对着墓碑喃喃自语:

  “先祖胜公、叔祖玉泉公,当年离家远游,未能见得先祖归来……今日立此二墓,圆我多年心愿。”

  ……

  “原来是若虚,倒是有心了。”

  陈胜的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心中的怅然消散了几分。

  他还从记忆中得知,吴若虚五十多年前寿尽坐化,临终前特意叮嘱后人,要好好守护这片陵墓,不可让其受损。

  陈胜的神识继续浏览,很快便确认了吴霄羽的身份——他是吴若虚的曾孙,算起来也是他的后裔。

  他的目光落在吴霄羽丹田处的假丹上,心中一动,收回七情神光,指尖凝聚出一道金色的光团——光团中蕴**一篇完整的“化丹之法”。

  金色光团如同有生命般,缓缓飘向吴霄羽的眉心,钻入他的识海。

  约莫半炷香后,吴霄羽的手指微微动弹,双目缓缓睁开,他先是茫然地环顾四周,待看到洞府外依旧运转的护阵时,瞳孔骤然收缩。

  护阵完好无损,却有人能悄无声息地进入洞府,还让他失去意识,这是何等大能?

  就在他惊慌失措之际,识海中突然涌现出一篇完整的功法——正是陈胜赠予的“化丹之法”。

  功法内容清晰明了,从假丹的凝练技巧到突破金丹的关键节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吴霄羽瞬间明白,刚才定是有高人来访,不仅没有伤害他,还赠予了他突破金丹的机缘。

  他再也顾不得多想,连忙从蒲团上起身,对着洞府四周恭敬地跪拜下去,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晚辈吴霄羽,多谢前辈赐法之恩!前辈若有差遣,晚辈万死不辞!”

  他接连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泛起了红晕,却丝毫不敢起身——能遇到这样的大能,是他此生最大的机缘,容不得半点怠慢。

  洞府虚空,陈胜看着跪拜的吴霄羽,轻轻颔首,他没有现身,也没有回应,周身再次泛起淡紫色的虚空灵光,身形如同从未出现过般,悄然消失在丹心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