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四十九章 什么赈济灾民,我大唐没有灾民

  “我说过不只一次了,是你们听不懂人话还是想你贫道入梦告诉你?”

  穆钧扭头冷声说道。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当然是一应按照您的要求来。”

  穆钧点了点头:

  “还有,为了表示对太上道祖玄元皇帝的尊重,先把那边的工程停了,这边节省下来的钱再去修建他老人家的道观,我这边能省就省,知道吗?”

  “是。国师不愧是仙风道骨,真是我等之表率。”

  周围的官员连忙奉承着穆钧。

  原来,国师是准备以节俭清廉示人,把省下来的钱去修建道祖他老人家的庙宇啊。

  这就是高人的境界啊,怪不得人家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啊,这拍马屁的功夫得学啊!

  对于穆钧来说...扯淡!

  建个锤子的宫殿呢,说句不好听的,出城不要五里路,你就去看吧。随便哪个犄角格拉、山沟水沟,都是尸体。

  这种都是家里人死完了,或者埋人都做不到的家庭,直接就是找个犄角旮旯扔了。

  什么灾民?再苦一苦百姓,先把大事办好了。

  穆钧歪着在工地一旁的试验场地,看着工匠们围着红砖墙实验的检验房舍。

  原本这道观都要用青石砖墙,穆钧直接改造成后世的红砖墙。

  别看都是砖头,造价可大大不一样,而省下来的钱穆钧就能用到别处。

  这道观既然穆钧准备打造成大唐第一所大学,那也不能太简陋,若是直接用土砖垒墙结实倒也皆是,万一年久失修再碰上地震什么的,不如红砖墙便宜皮实。

  至于水泥,穆钧只是让人小批量的生产出来用作楼板,大量的应用还是不考虑,造价太贵了。

  不用房顶,楼板一封那就是房子,否则按照现在的进度,两年后穆钧都未必能办学成功。

  虽然说是大学,穆钧招收的学生各个年纪都有,实则大部分人都和孤儿差不多,父母本来就不想养了,契约一签交给学校还能领几斗米,报名的都快挤爆了。

  当然,这对外宣称的都是招收道童,等于这些孩子都是卖身给清虚观的。

  朝中上下已经颇有微词,感觉穆钧这是在豢养家仆。

  长安城占地规模颇大,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夸张,却也是当世的第一大都市。

  至于老子的宫殿,呵呵,修个屁啊!

  “无量天尊,贫道这是拿你的香火钱去做好事,你不会怪罪吧?”

  穆钧心里对老子嘀咕道。

  道观简化再简化,全部修建成后世二三层教室和宿舍的模样,这让礼官看了就是不伦不类违背礼制,说重了是要被弹劾的。

  “大人!”

  道观的工地旁就是大片的棚户区,甚至算不得棚户区,‘有钱人’还能有张草席搭个简易的棚子,没钱那就席地而睡呗。

  大人小孩分头去大街小巷要饭,为了一桶泔水能抢破头,丢了就丢了,权当死了,那就是命不好。

  守备工地的禁军们还要负责维护附近的秩序,工匠们和灾民们混住在一起,每天这里都有二十个粥棚施粥。

  现在的长安城是只许流民出,不许进,城外还有更多,穆钧把偷工减料省下来的钱粮顶多能救济这么多人了。

  “国师,您是心善,可是这么多人赈济起来,只怕用不了多久.....”

  其实真正负责现场的中下级官吏们也知道穆钧在干什么,也就是穆钧了,换成其他人,若是有心人入皇帝面前告上一状,不是死罪也是流放了。

  穆钧淡定说道:

  “什么赈济?这些都是杂工!那些小的都是道观的道童,难不成偌大的道观,竟然连几百个道童都没有?那像什么话?岂不有损我天朝威严,有损我陛下敬道之诚心?”

  “是是是,是末将说错话了。”

  穆钧摆了摆手:

  “这些人不能乱,有什么活就让他们去干,只吃饭不干活可不行,我这里可不养闲人。”

  穆钧可怜他们没错,也有这个能力,但有人要是想把穆钧当成长期饭票混日子,笑话,老子得把你肚子剖开看看你吃了老子几碗粉!

  “是!”

  谁让李二非得让老子给他干活,老子不得狠狠地劫富济贫。

  突然,穆钧看见远处的车队。

  “那是何人。”

  侍卫们赶紧上前去问,一问才知道。

  清河崔家进城了,同时还带了一批钱粮,一批送给朝廷算是捐给新帝的份子钱,二是送到道观上,那是给大国师和玄元皇帝的香火钱。

  穆钧笑了笑:

  “照单全收。”

  “大人,还有些金银器物,说是给道观里塑金身法器的。”

  “全部送到贫道的国师府,无量天尊,贫道要为这些铜臭之味开光!转告你们家主,贫道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穆钧桀桀一笑,这段时间他是没挣到什么钱全是坐吃李元吉的山空,按理来说这些百姓都是李二的臣民,自己还算是倒贴呢!

  终于有人愿意补给一波,穆钧当然乐意至极。

  “小的拜见国师。”

  看着面前的崔家仆人,穆钧道:

  “你还有何事?”

  “回禀大国师,家主有书信一封送于国师。”

  “哦?”

  既然是大庭广众之下,那也就不怕人一个。

  穆钧拆开看了看,前面都是对穆钧和皇帝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还要求穆钧要宣扬,这些捐赠都是他们家该做的。

  同时还提到了长安日报的事,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有些急眼了。

  穆钧微微一笑:

  “转告你们家主,信贫道收到了。”

  “谢大国师。”

  胡景握着腰刀凑上前:

  “国师,那说什么呢?”

  “你认识字吗?”

  “国师别小瞧我!”

  把信拍在胡景脸上,穆钧道:

  “收工,回府。”

  胡景肯定是想告诉李二,穆钧就更不会遮掩了。

  刚才说崔家急眼了,那是真急眼了。

  这些钱粮金银器物在旁人看来已经一夜暴富了,却是连崔家的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说是香火钱,实际上就是在给穆钧行贿。

  崔家作为最近风头最盛的家族,属实是被那个长安日报整急眼了。

  树大招风啊,不是让穆钧指使长安日报多夸崔家,而是让穆钧多骂骂崔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