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和联胜!

  人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玄奘的进化之路应该是从他踏上寻经之路开始的,对于玄奘一个脱产的光头来说,很难想象自己吃的每一口饭都是民脂民膏。

  信徒供奉香火钱都说佛祖会保佑他,可是佛祖也没说自己的金身是放高利贷和收租赚来的啊。

  佛门本应是清净之地,如今却已经被 铜臭味腐蚀了。

  穆钧来到玄奘居住的院子中门口的侍卫躬身道:

  “国师,那僧人好像在闭关辟谷一般,水米不沾。”

  穆钧抬手示意对方自己知道了,推门而入。

  玄奘正在房中冥想打坐,穆钧自顾自的在一旁坐了下来。

  其实若不是顾及到骤然抢钱会引起天下动荡,穆钧也用不着玄奘。

  “不知法师想明白了什么东西?”

  听见穆钧的声音,玄奘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国师,贫僧心中空空如也。”

  “呵呵,法师想要去天竺求取佛法,是谓,普渡众生,可你就把这经文读一万遍,从天竺学富五车归来,天下的穷苦人也不会少受一点罪,你到底是在修天下人还是在修佛?修己?”

  “国师此言差矣,佛法有云.....”

  “我不听佛说,现在就是要饿死了,你能不能给他们念活了。”

  穆钧直接打断施法,说起嘴皮子,玄奘这种大和尚可比穆钧强多了,谁会和你打嘴仗。

  万一给你来句这辈子他注定吃苦饿死,下辈子就享福了的诡辩,穆钧怕自己的大脚丫忍不住踹上去。

  “当今天子英明神武,贫僧相信他一定有办法。”

  玄奘也不知道如何超脱众生,一个人能干什么?

  “贫僧形单影只,实在无力达成心中所愿,只愿能在天竺求取大乘佛法真经,寻开脱之法。”

  穆钧也不想墨迹:

  “法师怎么就不想想,其实,真经就在你脚下就在你眼前,若是佛门和我道门可能愿普渡众生我想天下的百姓一定会感激你们的。”

  “可是贫僧做不了主啊。”

  看着玄奘,穆钧微微一笑:

  “一个人做不了主,一群人不就能做主了吗。我相信,佛门中还是有好人的,那些佛门败类应该被剔除出去。”

  玄奘看着穆钧一脸疑惑,还是不明白穆钧想干什么。

  而穆钧当然是想要一个新和联胜!

  “不日陛下便会下旨,广邀附近名僧,开水陆大会,我要玄奘法师重塑一套新的佛法,打造一个新的佛门。”

  “新的,佛门?贫僧?”

  玄奘嘴巴微张,震惊的看着穆钧?

  这和让奔波霸、霸波奔弄死我有什么区别?

  “听说佛祖的堂兄弟提婆达多也是一位广学博闻的僧人,他曾提出有五法?”

  “这.....”

  玄奘有些语塞,在东土大唐,提婆达多这个人可算不上什么好人,犯下谋害佛陀的五逆罪。

  同时提婆达多所提出的五法,据传他提倡比丘们应该不食乳酪、鱼肉、盐,衣用粗布纳衣,主张乞食、一食、露坐、断肉、树下住、不食鱼肉。

  早期的佛教戒律还是很‘开明’的,强调中道,现行的戒律其实和提婆达多的提倡最为相似。

  “当然,我不是让僧人们都照此执行,而是希望你为大唐的僧人们制定一种新的戒律,能让他们悔过的戒律。”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怎么掰直,没说不让你们信教吧?信佛那就按规矩来!

  “好好考虑一下,你也不希望朝廷用更激烈的手段吧?”

  玄奘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不知国师如何改制道法,国师是否也遵从改制后的道法,若不然,天下何人信服?”

  玄奘本以为穆钧好歹装一下,岂料穆钧嘴角一扬:

  “我当然不一样,我肯定不遵守啊,因为,我双标啊。”

  不服,你打我啊?

  啷个哩个啷,穆钧幸灾乐祸的丢下目瞪口呆的玄奘转身离开,慢慢想去吧,真把老子当出家人了。

  还以身作则?你要不要跟李二的刀去说话?

  穆钧回到后院不见两女,又去后花园中。

  远远的看见两女坐在亭子里说话,穆钧走上前,却见长孙弥若手捧手籍和贺春娘说什么礼仪规矩之类的。

  穆钧抬手拿来长孙弥若的书本,并无名字:

  “这是?”

  长孙弥若两人连忙起身,长孙弥若道:

  “这是姑母送给我的礼仪规范法,正是要我们女子所学的,我正说给贺妹妹听呢。”

  原来如此,穆钧点了点头,这就是后世那本大名鼎鼎的女则了。

  写东西怎么说呢,有利有弊,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必然性,无所谓。

  “你们两个看看就行,在家里还要守那么多规矩,立那么多忌讳干什么,徒增烦恼罢了。”

  三人刚回到院中,穆钧就命人端上了火锅,这个时代的调味品匮乏,味道也就那样,不过聊胜于无。

  喝点小酒,涮点羊肉,美滋滋~

  府里的酒也就够穆钧没事喝一点了,在这个粮食稀缺的时代,大量酿酒感觉就是在犯罪。

  “来,干杯~”

  ......

  皇宫

  女官搀扶着长孙无垢:

  “国师说,到了这个季节,皇后娘娘应当少出门,尤其少去后花园。”

  长孙无垢抿嘴一笑:

  “只是转一转,时间长了,躺着也难受。”

  “你怎么又跑出来了。”

  远处传来李二的声音,后者快步走来:

  “不是说了吗,少出门,皇后以后的日子还长,现在应当多多修养。”

  “妾身知道了,听说陛下托国师为妾身炼制丹药,我看是不用了,此症药石无医。”

  “不一样。”

  李世民握住媳妇的手认真说道:

  “国师他是有真本事。”

  “我知道。”

  长孙无垢含情脉脉的看着李二,两人是郎情妾意。

  有人就是不长眼,内侍上前想开口却又不敢出声。

  长孙皇后转过身去,李世民扭头接过内侍手中的密信,虎目一瞪,李世民瞬间攥紧了拳头。

  激动,或者说是极度兴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你,现在就去国师府传旨,让他明日务必来参加早朝!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