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帝辛?”

  “这......这不是那封神量劫的事了么?”

  “怎的......怎的又说到此处来了?”

  这念头在众人心中盘旋不去,只觉得自家这脑子,今日是当真不够用了。

  这三生镜,究竟是要做什么?

  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究竟是要将这桩公案,引向何方?

  就在此时,人群之中,也不知是谁,忽然“咦”了一声,那声音之中,满是说不出的困惑。

  “不对啊!”

  “这陆凡在封神量劫那一世的根脚,我等先前,不是已经瞧过了么?”

  此言一出,四下里顿时一静。

  是啊!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一个个皆是一拍大腿。

  先前那镜子里头,不是照得明明白白?

  可如今,这又是演的哪一出?

  这三生镜乃是天道宝物,照澈轮回,从无错漏。

  如今既已照出过一世,又怎会再照出另一番光景来?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便又齐刷刷地,汇聚到了那面光影流转不休的三生镜上。

  可那镜中的景象,却并未给众人解惑,反倒是愈发地叫人看不明白了。

  只见那镜面之上的光影,竟是毫无征兆地,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那原本清晰可辨的三位圣皇,那古朴庄严的火云洞,都好似被一层浓得化不开的晨雾所笼罩,渐渐地,便只剩下几个朦胧的轮廓,再也瞧不真切。

  “这......这是怎么回事?”

  “怎的又不叫看了?”

  众仙官心中那份好奇,正被吊到了最高处,冷不防见了这般变故,一个个皆是急得抓耳挠腮,那份难受,简直是如百爪挠心。

  可就在这满场的焦躁与不解之中,却有那心思玲珑的,瞧着这般光景,脑中灵光一闪,那脸色,便又变了。

  “诸位,且慢!”一位老仙官抚着长须,那双眼中,满是说不出的惊疑,“你们瞧着,这般景象,可觉得有几分眼熟?”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连忙凝神细看,在心中默默地回想着。

  这一想,可就不得了了。

  “是了!是了!”有人一拍大腿,失声叫了出来,“先前在昆仑山外,那陆凡见着截教那位圣人的时候,这镜子里头,可不就是这般光景么?”

  “好像......还真是!”

  这一下,南天门外,更是寂静无声。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从彼此眼中,瞧出了几分难以置信的骇然。

  那是什么意思?

  那意思便是,但凡有圣人亲身降临,这三生镜的天道法则,便会自行遮蔽,不敢窥其真容!

  可这......这也不至于没事便有圣人驾临罢?

  这封神年间,究竟是个什么光景?

  怎的这圣人,竟好似那凡间的乡绅员外一般,说串门便串门,连个招呼也不打的?

  就在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骇得是心神不宁之际,那模糊的镜光之中,一道温婉柔和,却又带着一股子与生俱来的母性慈悲的女子声音,清晰地透了出来。

  “兄长,今日是你我诞辰之日,怎的又在此处,为这些个凡尘俗事,劳心费神?”

  那声音,初时听来,只觉如春风拂面,叫人心神宁定。

  可细细一品,那其中蕴含的,却是足以造化万物,补天浴日的无上道韵。

  嘶——

  南天门外,齐刷刷地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用看了。

  也不用猜了。

  能在这火云宫中,称呼羲皇伏羲为兄长的女子,这三界之内,除了那位,还能有谁?

  娲皇!

  女娲娘娘!

  那造化人族,补天救世的妖教之主,人族圣母!

  果然,果然又是一位圣人!

  众仙官心中那叫一个无语,那叫一个麻木。

  这算什么事?

  先前听那三清道祖的墙角也就罢了,如今竟是连娲皇宫的私密话,也要听上一耳朵不成?

  这若是叫娘娘知道了,日后给自家穿个小鞋,那可如何是好?

  镜中那模糊的光影里,伏羲的声音带了几分无奈的笑意:“妹妹说笑了。如今量劫将至,人族又处在这风口浪尖之上,我这做兄长的,又岂能当真高枕无忧?”

  “倒是你。今日既是诞辰,不在你那娲皇宫中清净,怎的反倒有兴致,跑到我这喧闹之处来了?”

  那女声之中,带了些许轻快的笑意:“兄长这话说的,倒是生分了。你我兄妹,自那混沌之中诞生,相伴了不知多少元会。”

  “如今虽是道途不同,可这情分,总是还在的。”

  “今日既是生辰,妹妹过来与兄长叙叙旧,说些体己话,难道还要寻什么由头不成?”

  这番话说得,是在情在理,亦是亲近无比。

  可就在此时,那女声却微微一顿,好似是察觉到了什么,发出了一声疑惑的轻咦。

  伏羲何等人物,立时便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连忙问道:“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只听那女声沉默了片刻,随即又轻笑了起来,那笑声之中,竟带了几分说不清的促狭与玩味。

  “倒也没什么。”

  “只是未来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无妨。”她缓缓说道,“便让他们听着罢。左右今日,你我兄妹要聊的,也都是些个早已尘埃落定的旧事了。”

  此言一出,南天门外,那方才还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的气氛,竟是豁然一松。

  众仙官只觉得自家那颗提了半日的心,总算是落回了肚子里。

  还好,还好。

  圣人娘娘,竟是准了。

  能亲耳聆听圣人论道,勘破这量劫的根源,这等福分,便是再修上几个元会,怕也求不来的。

  一时间,众人那先前的惶恐与不安,尽数化作了期待。

  一个个皆是收敛了心神,屏住了呼吸,不敢有半分怠慢。

  镜中,轩辕黄帝那威严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娘娘说的是。兄长就是这般劳碌的性子。今日既是娘娘圣驾亲临,我等且不谈那些个烦心事,只管在此处,品茶弈棋,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

  “三弟此言,正合我意。”

  神农亦是笑着附和。

  那女声闻言,却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闲?怕是再也闲不下来了。”

  三位圣皇闻言,皆是一怔,彼此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瞧出了几分凝重。

  伏羲放下手中的棋子,正色道:“妹妹此话何意?莫非......是出了什么我等尚不知晓的变故不成?”

  “何止是变故。前几日,道祖于紫霄宫中传下法旨,召集我六位,共议封神之事。”

  此言一出,便是三位早已不问世事的人道圣皇,亦是齐齐色变。

  “封神榜?”轩辕黄帝眉头紧锁,“可是那鸿钧道祖亲手炼制,专为应付这天地量劫的......”

  “正是。”那女声答道,“三教弟子,犯了红尘杀劫,上体天心,当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归位,以填补天庭之缺,梳理三界之序。”

  “此事,三位师兄已在紫霄宫中,立下了章程,签押了名讳,便是圣人,亦不可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