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山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丁浩,把盒子往对面推了推,

  “小浩,这《平安帖》,你拿回去吧。”

  书房里的灯光打在那红木盒子上,折射出温润的光泽。

  “叔叔,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

  丁浩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子不容拒绝的硬气,

  “再说,这东西在我手里,也就是个物件。我也就看个热闹,真要论它的好坏,我是一窍不通。”

  “小浩!你别跟我打马虎眼!”

  白青山急了,手指敲着那个盒子,发出笃笃的声响,

  “你不懂?你不懂能随手拿出王羲之的真迹?

  这可是《平安帖》啊!国宝!”

  白青山激动得脸都红了。

  自从上次丁浩把这东西当聘礼拿出来,他这几天觉都没睡踏实。

  半夜醒来都得打开看一眼,生怕遭了贼。

  “这东西放在故宫博物院,那是镇馆之宝。放在我这儿,那就是个炸弹!”

  白青山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全是焦虑,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白青山何德何能,敢私藏这种圣物?

  万一哪天走漏了风声,别说我这顶乌纱帽,就是咱们全家的小命都得搭进去!”

  他是真怕。

  越是懂行的人,越知道这东西的分量。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代表着华夏书法的巅峰,是无价之宝。

  丁浩看着白青山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的敬意反倒多了几分。

  若是换了个贪财的,或者是那种附庸风雅的伪君子,见了这东西早就据为己有了,哪里还会想着退回来?

  白青山虽然迂腐了点,胆子小了点,但这份骨子里的清正,确实难得。

  “叔叔。”

  丁浩放下了茶杯,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一些,变得严肃起来,

  “您觉得,这东西如果是落在一个倒买倒卖的文物贩子手里,会是什么下场?”

  白青山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

  “那肯定是为了求财,最后不知道流落到哪个洋鬼子手里,或者是被哪个暴发户锁在地窖里不见天日。”

  “那如果是落在一个不懂装懂的官僚手里呢?”丁浩继续问。

  白青山皱了皱眉:“那是糟蹋东西。”

  “这就对了。”

  丁浩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直视着白青山的眼睛,字字铿锵,

  “宝物赠英雄,好马配好鞍。

  这《平安帖》流传了千百年,能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保存下来,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像您这样真正懂它、敬它、爱它的读书人。”

  丁浩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

  “这东西在我手里,我顶多把它当成一块敲门砖,或者是一张保命符。

  那样,才是真的辱没了书圣的笔墨。”

  他转过身,指着桌上的盒子。

  “但在您手里不一样。

  您看到的是风骨,是传承,是文化。

  白叔叔,您清正廉洁,为国育才,这《平安帖》里的‘平安’二字,不正是您一辈子的写照吗?

  这东西,除了您,我想不出还有谁配得上。”

  这一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漂亮。

  既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又把白青山捧到了一个道德和文化的制高点上。

  白青山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这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名节和风骨。

  哪怕被王建功陷害的时候,他也没低过头。

  可现在,丁浩这番话,像是直接戳中了他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配得上。

  这三个字,比给他升官发财还要让他受用一百倍。

  白青山颤抖着手,再次**上那个盒子。

  这一次,他的动作不再是惶恐,而是带着一种神圣的仪式感,仿佛他手里捧着的不是一幅字,而是整个华夏文人的脊梁。

  “小浩……”

  白青山的声音哽咽了,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眼角的湿润,

  “你……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会说话呢。

  你这话说到这份上,我要是再推辞,倒显得我白青山矫情了。”

  “既然是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

  “这东西,它就是咱们家的传家宝。

  只要您在一天,它就在白家一天。

  就让它在您手里,安安稳稳地待着吧。”

  白青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抬起头看着丁浩,眼神里那种长辈看晚辈的审视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平辈论交的尊重和感激。

  “好!好一个宝物赠英雄!”

  白青山把手掌重重地拍在盒子上,

  “这东西我收下了!我白青山发誓,人在帖在!绝不让国宝蒙尘!”

  书房的门开了。

  丁浩和白青山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客厅里的气氛和刚才那是天壤之别。

  之前那种压抑、愁苦的气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过年般的喜庆劲儿。

  刘雪琴早就把家里那点花生瓜子糖块都摆出来了,还切了一大盘子苹果,正在那儿招呼着呢。

  看见两人出来,她那双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那热切劲儿,简直要把丁浩给融化了。

  “谈完啦?”

  刘雪琴把围裙一解,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快来快来,吃水果!小浩啊,刚才你白叔没欺负你吧?他要是敢跟你摆老干部的架子,你就跟妈说,妈收拾他!”

  这一声“妈”,叫得那是顺溜无比,一点磕巴都不打。

  白青山在后面咳了一声,老脸一红:

  “胡说什么呢,什么欺负不欺负的,我们是在谈正事。”

  “谈什么正事比咱们家小浩重要?”

  刘雪琴白了丈夫一眼,拉着丁浩在沙发上坐下,顺手就把切好的苹果往丁浩手里塞,

  “来,吃这块,这块甜。”

  白小雅坐在旁边,脸红得像个大苹果,低着头在那儿绞手指头,时不时偷偷抬眼瞄一下丁浩,眼里全是那种小女儿家的羞涩和欢喜。

  “阿姨,您别忙活了,刚吃完饭,我不饿。”丁浩客气了一句。

  “叫什么阿姨!”

  刘雪琴佯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

  “刚才在书房不是都说开了吗?这证都快领了,还叫阿姨?”

  丁浩也是个通透人,立马顺杆爬,改口叫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