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仙列传 第155章 真人点拨,天河赐星河

小说:蜀山剑仙列传 作者:天魔诛仙 更新时间:2025-09-19 15:51:43 源网站:2k小说网
  金仙便是在仙界、天庭,也是一方祖师、帝君。

  也只有这等人物,才能摄服蜀山这些神仙妖魔。

  张真人一路北上,所过之处,群魔伏诛,万魔退散。

  五台派众人无论如何也杀不完的妖魔邪怪,张真人只是走过一圈,便再也没了。

  好似便是天地,都在畏惧这位真人。

  想想当初长眉真人带着许崇遨游宇宙星河的神通法力,好似也应该如此才对。

  对于这等人物来说,捉星拿月不过是寻常。

  许崇知道这位真人所来使命,扫荡群魔,立下道统,不过是顺带。

  为犯紫薇之后,所偏离的天道,才是这位真人真正的使命。

  佛门也是知晓,这才如此惧怕,生怕这位真人生怒,将他们也当做群魔顺手扫了。

  不过很显然,佛门这群秃驴有些太过高看了自己。

  张真人根本懒得理会他们,用了年余时间,将天下走了一圈,使得群魔隐匿之后,这位真人先来到峨眉山,见了齐漱溟。

  期间交谈了什么,没有人能够知晓,而后又来到五台山。

  许崇早早等候,倒不是他道行一下就到了能算出张真人行踪的地步,而是知晓这位真人去了峨眉后,定然也会来五台,故而早早等待迎接。

  果然也不出他所料。

  张真人身形高大,行走天下年余,这道袍只是寻常物,难免有些陈旧磨损,加上不拘泥于外形,看着就有些邋遢不修边幅。

  “拜见真人。”

  张真人将他搀扶起来,一双大手握住他的手腕,拉着他一边往山上走,一边笑道:“果然是个样貌俊俏的好后生。”

  张真人言语风趣幽默,并没有什么高人架子,反而如同自家长辈一般和善亲切。

  许崇虽颇为城府,一时也有些受宠若惊。

  真人拉着许崇一路来到黄极宫,五台弟子见了,皆感惊异,不知道这拉着自家掌教的邋遢道人,是何来历。

  许崇与张真人来到自己清修之所。

  “老道已经去峨眉山见过了长眉弟子,与你一般,都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才俊。”

  各自坐下,许崇知道张真人定是有事交代,故而早早屏退左右,作出洗耳恭听之态。

  此时听得张真人说起齐漱溟,许崇也自点头,回道:

  “齐道兄确实是人中龙凤,晚辈与他几次交手,占过便宜,却也吃过亏,难说什么胜负。”

  张真人抚须一笑道:

  “这话,老道已然听过一次,你二人有此心胸,老道也就放心了。”

  许崇已经有些明白张真人所来为何。

  齐漱溟如何想,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

  即便最后五台派大胜,有长眉真人当初带他遨游星河的恩情,有齐灵云岳雯这等正直弟子,峨眉道统,也不该绝。

  许崇拱了拱手没有言语,张真人则继续言道:

  “自长眉修成金仙,此界后天生灵便有了成就金仙的路子,只是可惜,神仙末劫将至.”

  说到这,张真人很是惋惜。

  天仙已是至贵,功行足够者,飞升时,可直入三清境。

  也就是清微天玉清境,由始气所成;禹余天上清境,由元气所成;大赤天太清境,由玄气所成。

  此三祖炁,为诸天万界之根。

  而超越天仙的金仙,是何等尊贵,何等难得,已经不必多说。

  数百年时间,实在太短,是否还能有人成就,却是谁也不知道,便是张真人以金仙道行推算,也只能算出,最有希望之人而已。

  这也才是这位真人先往峨眉,再来五台的真正缘由。

  到了张真人这等金仙之境,眼光早就已经跳出了一界,若不是此次神仙末劫,背后牵扯太大,他甚至想出手,将末劫消弭,为‘他们’争取更多时间,更多希望。

  虽然不能消弭末劫,但指点一番,却是可以的。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孤阴寡阳各一边。

  世上阴阳配男女,生子生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许崇细细听教,时而提问。

  他本就聪慧,得法则天地神通后,自创天河真法,如今修道多年,慧根已是极深。

  张真人教起来,自也极为舒心。

  九日之后,张真人将自身所作‘无根树’教授,自顾下了五台山,回到武当,收了七名弟子,正式立下武当派。

  齐淑溟所得多少,许崇不知道,但五台派,以太乙混元祖师成就最高,却也只是天仙飞升,比起长眉真人金仙成就。

  听着只差一境,其实天高地远。

  张真人此来,没有传下任何神通道法,只留下自己所作‘道歌’,但却真切的为他指点出了一条能看见的金仙一路。

  收获之大,不比当初长眉真人带他遨游星河宇宙来的小。

  将最后几件法宝炼成之后,许崇便开始闭关,要将此次所得尽数消化。

  至于去接诸小,自然是交给他们自己师父。

  许崇法宝炼成,闭关修行,姜仙子也回了妙真观。

  许崇进步不辍,她也没有丝毫落下。

  有着张真人坐镇,神仙妖魔,莫敢露头,整个世界,好似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该修行的闭关修行,该行道积攒外功的,行道积攒外功,似乎人人都消去了戾气,重得了清静。

  与当初长眉真人在时,几无二致。

  也是亲自经历过长眉真人在时的峨眉巅峰时代,齐漱溟这才不惜违抗师命,也要将一界气运尽数收拢,助自己成就金仙。

  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驾崩,史称‘元世祖’。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继位,元朝自此不复安定,宗室争夺皇位,宰相权臣争夺皇权,中层蒙古贵族,跑马圈地。

  下层蒙古百姓与汉人百姓一般,被蒙古贵族与汉人官吏、包税地主各种欺压。

  元朝渐失人心。

  不过不管如何,有张真人镇压,没有人再敢去插手人间王朝更替。

  张真人看着和蔼,可真动手了,却不会留情,与长眉真人看着霸道,但能求情,截然不同。

  许崇闭关并不是什么事都不理,每隔数月,总会出关一次,将自己领悟所得,传给五台众人。

  至于众人能领悟多少,那便要看个人了。

  这日,许崇出关讲道结束,突然心有所感,神符颤动,掐指一算,喜道:“这弟子终于转世了。”

  三茅真君自宋仁宗时期,便受天人五衰转劫,为了那被齐漱溟夫妇气死的弟子,期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困难,如今宋朝都灭了,才终于转世。

  下了五台山,一路来到钱塘县,隔着房屋,许崇看到柴房之中一个婴儿哇哇落地,其母下人装扮,才生下孩子,就被女主人带着几个恶仆,将孩子抱走,孩子母亲万分不舍,却也只能将这苦楚咽在肚中。

  许崇默默看着,而齐漱溟夫妇,也不知何时来到,朝着许崇一礼。

  “天河道兄。”

  重修法体之后,齐漱溟看着倒是年轻了一些,三十上下,留着长须。

  道行法力竟然也有进益。

  许崇心中暗叹,长眉真人留下的底蕴实在太过深厚,别的不言,单单以金仙眼光,改易的《九天玄经》就是无上天书。

  对于齐漱溟这等累世修行,天资纵横,又身负一教大气运者,四十九章,只需依次习练,成就天仙简直就是板上钉钉之事。

  而事实也是如此,到了峨眉开府时期,这位不显山不漏水的峨眉掌教,已经是天仙人物,成为了整个蜀山世界有数的绝顶高人。

  而许崇要想成就天仙,还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难关,多少苦修。

  可这对齐漱溟而言,却是水到渠成之事。

  嫉妒不至于,但深感压力,却是真个有的。

  许崇回了一礼。

  “道兄夫妇所来为何?”

  齐漱溟笑着回了一礼道:

  “真君遭劫,与我夫妇二人也有些关联,如今转世,总不好当做不知。”

  许崇皱眉,齐漱溟笑着摆手道:“时机未到,道兄暂熄怒火,听我说完。

  我知这冤仇难解,不过一码归一码,我夫妇与真君无有仇恨,真君因此转劫,我夫妇也很无奈。

  如今他转世入道兄门下,来与我峨眉为难,寻我夫妇报应,理所应当,我夫妇也不会逃避。”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个玉葫,交给许崇道:

  “此乃地髓,想来道兄知道如何使用。”

  许崇点了点头,这地髓,乃是山川福地地脉精华凝结,每一滴都极为宝贵。

  修行之辈,可用来增厚法力,一滴地髓,便可抵得上散仙十年苦修。

  没有踏入修行之人,可借此洗炼根骨。

  听着与乾元换骨丹效用相同,但其效果却是此丹的十倍百倍。

  且本身乃天地自然生成,极为纯净,便是婴儿也能服用,且效果更佳。

  三茅真君因恶了阎君,转世后根骨却是极差,且因为母胎营养不良,属于早产,身子骨就更加羸弱。

  也只有这等天材地宝,才能补足这先天亏空。

  许崇没有多言,代这个弟子收了起来。

  齐漱溟前来送宝并无其他意思,他夫妇二人道行进益,即将成就地仙,又恰逢真君转世,既不能收入门下,化劫为益。

  便送出此宝,为道心纯净。

  日后该寻仇,寻仇,该了结因果,了结因果。

  送出至宝,夫妇二人看了一眼真君转世婴儿,这才拱手离去。

  这齐漱溟也是大方,这等天材地宝,一送就是一玉葫,共十二滴。

  许崇没有急着将真君转世之身带回五台,而是在就近一个道观借住下来,暗中施法,以地髓为他补足先天根基。

  真君转世之身姓苏,名相。

  因这苏老爷与其夫人膝下无子,对于这个婢生子,倒也极为疼爱,故而取名为‘相’便是希望他能出将入相,报了极大期望。

  而苏相也不负所望,因为有许崇暗中以地髓洗练根骨,补足先天。

  苏相长得虎头虎脑,且因为前世便是道教神仙一脉极高成就者,虽被阎君所恶,转世之身,身躯羸弱,根骨不佳。

  但天生灵慧,却无法改变。

  四岁那年,苏相无意听到下人谈论他身世,他便跑去求证,那大夫人怕苏相知晓真相,便将其生母,打了半死之后,准备远远发卖,让苏相永远也不能寻到。

  只是被许崇暗中截下,带到观中。

  那道观几个道士,知道许崇不凡,是个有法力的,故也不管他所为。

  那大夫人以为,府中下人数十,少了一个,苏相不会知晓,却不知他天生灵慧,虽才四岁幼儿,却已是记忆极强,人一少,他便发现。

  而后,用计策法子,将事情打听清楚,知道‘父母’如此心狠,不但不让他们母子相认,还将自己生母不知道卖去了何处。

  只觉以往种种疼爱,全部是假,不过是为了让他继承苏家香火,让他永远活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时悲痛之后,便是心死。

  发誓要逃出苏府,找回生母。

  许崇见时机成熟,俗缘将斩,这才引导他与自己相见。

  是夜,苏相在许崇引导下,逃出苏府后,一路来到道观外,听见里面许崇作歌“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锻炼一炉真日月;罪垢凡尘一笔消”。

  一时心中生出道心,静静在外听着,直到天明,当即敲响门扉。

  观中道人开了观门,还准备询问,他小小年纪,怎么来此,却见他循着歌声,来到许崇门外,就开始碰碰磕头。

  许崇开了房门,笑问道:

  “贫道天河道人,尔是何人,为何在贫道门外磕头?”

  “弟子苏相,想要拜师。”

  苏相年纪还小,没有那些花花肠子,说话也直接了当。

  “你小小年纪,就有道心,可入我门,你日后必然要承我道统,苏相是你俗名,贫道再为你取个道号,便叫‘星河’。”

  面对年纪幼小的苏相,许崇也没有多拿架子,直接点头,将他收入门下,赐下道号。

  苏相碰碰又是磕头。

  “弟子苏星河,拜见师父。”

  “善。”许崇大笑一声,将他搀起,与跟来的几个道人言道:

  “贫道借宿多年,无有所报,就送几位一些延年益寿,强壮体魄的丹药吧!”

  说着随手一抓,一串以元炁组成,有三四分地髓灵效的地元丹,便落在几个道人手中。

  许崇也不等几人拒绝,遁光一起,将苏相与他生母一裹,回转五台。

  几个道人早就知道,许崇不凡,却也没有想到竟然真是这般神仙人物。

  几个道人不舍得这般仙丹浪费,便寻了玉盒将之封存,此后几人弃了道观,结伴去往各处名山寻仙求道,最后还真被几人在崆峒山得了一部前人道书。

  只是几人资质悟性都不太成,虽有仙丹道书,却终究没有入道,只能在崆峒山附近,收了几个弟子,将道书仙丹传下,并将‘天河道人’奉为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