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全族供我科举路 第15章 林家姐弟

小说:穿成农家子,全族供我科举路 作者:弄潮 更新时间:2025-08-10 20:22: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柳夫子走到主位上坐下。

  开口道:“学问之道,首在正心。心不正,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行必谬。”

  “入我门来,便需谨记:一戒浮躁,二戒自满,三戒虚妄,四戒欺心。”

  “读书,非为记诵章句,炫耀于人;非为功名利禄,光耀门楣,乃为明事理,辨是非,养浩然之气,立天地之心!”

  这番话,语气沉凝,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听得李钰肃然起敬。

  当然他读书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出人头地,还达不到柳夫子这样的境界。

  “林溪。”

  “学生在。”

  “前日与你讲的《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其深意何在?可曾细思?”

  林溪略一沉吟,开口道:“回先生,学生以为,此句不仅言为政之道,更喻修身之本。”

  “君子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自身德行立身,方能自然感召,引领他人。治国如此,治学、修身亦然……”

  林溪的回答让柳夫子比较满意,李钰也有些哑然,没有想到这小姐姐这么厉害,可惜是个女儿身,无法科举,否则的话肯定能中。

  这时代很少有女子做学问,也不知道柳夫子怎么会收女子当学生。

  随后柳夫子又考较林澈,林澈也同样回答上来,让李钰也有些刮目相看。

  他自认有汉语言的基础,又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他这个年纪段应该是拔尖的。

  但林澈的年纪应该和他差不多,没有想到对《论语》也有见解,这两姐弟都是学霸啊。

  李钰感觉压力山大,但也更证明了柳夫子教得好。

  考较了林澈后,柳夫子开始上课,李钰也终于知道柳夫子为什么能成为小三元得主,能在二十岁就中举。

  当真是满腹才学,他不是死搬硬套的教学,而是博引旁证,穿插各种典故,以及他自身的理解,让李钰敬佩不已。

  但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林溪,林澈聪慧不假,但更重要的是遇到了柳夫子这样的好老师。

  李钰觉得他是幸运的,还很感谢前面几家书坊没有收他的手稿,否则他就不会认识方清,没有方清也就认识不了柳夫子。

  李钰听得很认真,有名师教导和没有名师教导,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节课结束,李钰意犹未尽。

  柳夫子留下课后功课,对李钰道:“你住在李家湾,路上来回太耽误时间,回去和家里说,就在我这里住下。”

  李钰点头,“夫子,那这束脩?”

  柳夫子一笑“三两银。”

  李钰一愣,这么便宜?方清不是说柳夫子收费很贵吗?

  去清风学院上学都要三两银,李钰可以肯定柳夫子的水平肯定比清风学院的那些夫子好。

  毕竟是举人,清风学院的夫子都是些秀才,哪能和举人相比。

  没有想到竟是收这么便宜。

  他道:“那我今天回去给家里说一声,明天带束脩过来。”

  柳夫子点了点头,让他们温习功课,便给三人做饭去了。

  等他离开后,敞轩内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林澈把毛笔一丢,长长舒了口气,扭了扭有些发酸的脖子,乌溜溜的大眼睛落在了李钰身上。

  “李钰师弟,李家湾在什么地方?远不远?好玩吗?”

  李钰放下手中的《论语》,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李家湾在县城东边,离县城有十来里路。”

  “村里有河,可以捉鱼摸虾,后山还有竹林,春天能挖笋。”

  “捉鱼摸虾?挖笋?”

  林澈眼睛一亮,显然对这些乡野趣事很感兴趣,但随即又撇撇嘴。

  “那也没城里好玩吧?城里可多铺子了!有卖糖人的、卖糕点的,还有耍猴戏的呢!”他语气里带着点城里孩子的优越感。

  李钰笑笑,也不争辩:“各有各的好吧。”

  一直安静看书的林溪抬起头,清澈的目光看向李钰,声音温和,

  “李师弟,夫子要求极高,你能入夫子门下,想必天资聪颖,基础扎实,不知之前师从哪位夫子开蒙?”

  她和弟弟是因为特殊原因才被柳夫子教导,而李钰算是柳夫子收下的第一个学生,因此林溪也有些好奇。

  李钰摇摇头:“没有正式拜过夫子,就是自己胡乱看书,识了些字。”

  “自己看书?”

  林澈惊讶地叫出声,小脸上写满了不信。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都靠自己?没人教?你唬人的吧?”

  他五岁开蒙,有柳夫子这样的良师教导,尚且觉得那些字句有些枯燥难记,靠自己摸索?怎么可能!

  林溪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但没像弟弟那样直接质疑,只是静静地看着李钰。

  李钰语气平静“家里穷,请不起夫子,我大哥在清风学院上学,他休沐回家读书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听,然后就会了。”

  “这样也行?”

  林澈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思议,光听别人背,然后就记下来了?

  岂不是说这李钰是神童?

  他有些不服气。

  他林澈也是从小被夸聪明,记性不错,但也不可能自己开蒙,难道这个从李家湾来的师弟,比他还厉害,他不信!

  “师弟,你能背《论语》了吗?”

  李钰一看林澈这表情,就知道对方起了好胜心,不由有些好笑,摇头道:“还不熟。”

  林澈一听来劲了,“我已经会背了,论语里面的道理可深了,你需要先背熟,再慢慢琢磨。”

  “你刚开始学,不懂的可以问我!”

  林澈小胸脯不自觉地挺了挺,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他现在已经能背《论语》和《孟子》,柳夫子还夸过他,虽然没有说他是神童,但那意思也差不多。

  会背三百千算什么,科举又不考,要会背四书五经才是真正的神童啊。

  李钰忍着笑,拱手道:“那以后就多仰仗林澈师兄指教了。”

  “好说好说!”林澈小手一挥,很有派头,感觉在李钰面前找回了面子。

  李钰不用夫子,自己开蒙,真是吓死人了,好在对方还不会背四书,让林澈有了优越感。

  林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弟弟显摆,嘴角噙着一丝无奈又宠溺的笑意。

  她心思细腻,自然看出李钰是在藏拙,不是林澈这跳脱性子能比的。

  不过她也不点破,弟弟难得在学业上有点小骄傲,就让他高兴一会儿吧。

  三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

  李钰也终于弄明白了这两姐弟的身份,竟是柳夫子的故人之后,几年前柳夫子来望川县看望这位病入膏肓的故人时。

  故人便将姐弟俩托付给了柳夫子,柳夫子就留在了望川县。

  这让李钰觉得柳夫子不仅学问高,还重情重义,自己没有结婚,就照顾故人的孩子。

  这份情谊真是难得。

  “吃饭了。”

  就在这时,柳夫子喊了一声,林溪和林澈两姐弟脸色一变。

  糟了!

  怎么又让柳夫子做上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