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全族供我科举路 第11章 柳夫子

小说:穿成农家子,全族供我科举路 作者:弄潮 更新时间:2025-08-10 20:22: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钰没有客气,将五两银子收下。

  西游记这种经典绝对是会爆火的,他一路走过来,也看到了其他书坊在宣传即将上市的新书。

  他随意瞅了眼画报上的简介,便知道这书大概写的什么内容。

  肯定无法和西游记相比,别说西游记了,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也能吊打陈子俊的新书,李钰也有些期待松林斋的出书。

  闲聊了一会,李钰道:“方大哥,你可知县城哪里有比较好的夫子。”

  “你想科举?”

  李钰点头。

  方清笑道:“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他起身给李钰倒了杯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城西靠近城墙根有个不起眼的胡同,胡同最里面,住着一位柳夫子,柳敬之先生。”

  方清的声音带着一丝敬意。

  “这位柳夫子,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当年名动府城的‘小三元’得主。”

  李钰倒吸一口凉气,小三元得主,那就是县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没有想到县城内还有这样厉害的人物。

  却听方清继续道:“柳夫子才学惊人,二十岁便考中举人。”

  说到这里,方清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唏嘘。

  “只是他中举后,不知何故得罪了大人物,被打断了一条腿,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骨头却没接好,留下了跛脚的病根。”

  方清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科举场上最讲究仪表,他这腿脚不便,连考场都进不去了,柳夫子的科举路也就断了。”

  李钰闻言顿觉可惜,这样一个有学问的人,却因为身体有残疾不能科举,确实让人扼腕叹息。

  他突然想起一事,“我上次在你这里拿回去的四书注本,其中一本叫三元残解,莫非就是柳夫子所著?”

  方清笑了起来“不错,旁人都以为他会避讳当年小三元的名头,但他偏不,还以此命名。”

  “可惜其他书坊都不收他写的注本,只有我这里收,只是我也没能帮到柳夫子多少,书斋生意差,没有什么人买。”

  李钰也算明白方清为啥认识柳夫子了。

  那本三元残解,是他拿回去的所有注本中他最喜欢的,不仅详细,而且见解独到,颇有程朱学理的意味。

  如果能让柳夫子教导自己,李钰有信心后年的县试,他能中。

  “方大哥,柳夫子收学生吗?”

  方清点头“收是收,不过柳夫子性格有些孤高清冷,还有些执拗,他不收那些只知死记硬背的学生,也不收仗着家里有几个钱就鼻孔朝天的纨绔。”

  “他收学生,讲究一个‘缘’字,更要看学生的‘心性’和‘灵气’。”

  说完,方清又笑道:“你小小年纪能写出这么精彩的话本,也能称之为神童,说不定能让柳夫子看上眼,不过他虽然不缺钱,但束脩却不低。”

  “具体收多少,我不太清楚,要去问了才知道。”

  李钰听得心潮起伏,柳夫子孤高、执拗、有真才实学、看重心性灵气,这正是他想要的老师。

  至于束脩贵,李钰没有在意,他写西游记就是为了挣钱交束脩的。

  他直接起身,“方大哥,还请你带我去找柳夫子。”

  “行。”

  方清点头,随后让伙计看着书斋,他领着李钰去城西胡同。

  ……

  槐荫巷。

  这里的房屋比其他地方要老旧,低矮不少,两人来到巷子尽头处,便见一棵歪脖子老柳树垂下万千丝绦,几乎遮住了半边门扉。

  院墙斑驳,木门紧闭,透着一股清冷孤寂。

  方清上前叩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

  一个穿着青布长衫、身形清瘦、面容严肃、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人探出身来,正是柳敬之,柳夫子!

  他眼神扫过方清,又落在方清身后矮小的李钰身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方掌柜?何事?”

  方清连忙拱手,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

  “柳夫子,冒昧打扰,这位小友是李家湾的李钰,心慕先生学问,特来拜师求学。”

  说完,他轻轻推了推李钰。

  李钰上前一步,对着柳夫子深深一揖,稚嫩的童音带着诚恳:“学生李钰,久仰先生大名,恳请先生收我为徒,教导学问!”

  柳夫子目光落在李钰身上,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破旧的粗布衣裳,瘦小的身板,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孩童稚气,但那双眼睛却沉静明亮,没有丝毫怯懦。

  “拜师?”

  柳夫子淡淡道:“你多大了?”

  “七岁。”

  “既已七岁,那你开蒙了吗?我可不会替人开蒙。”

  大景朝的读书人,开蒙一般都是在四到五岁,7岁如果还没开蒙,虽然也不算晚,但比起四五岁开蒙的,已经有了一些差距。

  柳敬之这话就是如果没开蒙,就不要来拜师,浪费他的时间了。

  李钰直起身,不卑不亢:“回夫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生皆已熟读背诵,通晓其义。”

  “目前正在看四书,先生的《三元残解》学生也拜读过。”

  “哦?”

  柳夫子眼中掠过一丝惊讶,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随意问了两个《论语》中的问题。

  李钰回答上来,还引用了《三元残解》里的内容,表示他真的看过。

  这次柳夫子神色认真了,方清笑道:“柳夫子,我这位小兄弟是有真才实学的,绝对会是个好学生。”

  柳敬之看了方清一眼,没有再考较李钰,而是将门全部打开,指向院子里。

  “将那堆柴火劈完。”又指了指墙角:“将那口水缸的水挑满。”

  最后目光落在院子角落一小块菜地上:“然后再把地翻了。”

  方清愣住了,这是拜师还是招杂役?

  李钰也微微一怔,但他反应极快,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走向那堆码放得不算整齐的木柴。

  他个子小,拿起劈柴的斧头都显得吃力,但他咬着牙,认认真真地摆好木柴,一下一下,用尽全身力气劈了下去。

  斧头沉重,落点不稳,劈歪是常事,但李钰毫不气馁,调整姿势,继续劈砍。

  “柳夫子,你不收就不收,指使他干活作甚?”

  方清有些看不过意了,他带着李钰来拜师,结果柳敬之将李钰当苦力,虽然你腿有残疾,但也不能用童工啊。

  柳敬之道:“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回去吧。”

  说完直接将门关了。

  方清无语,这什么人啊,李钰是我的财神爷,我供着都来不及,你却将李钰当杂役。

  只是现在他被关在门外,哐哐砸门,柳敬之也不给他开。

  方清没有办法,只能大声道:“李小弟,你如果不想做了就不做,我重新给你找夫子就是。”

  喊了半天,里面没有回应,方清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早知道就不带李钰来了,让他去清风学院都比来柳敬之这里好。

  整整一个下午,李钰就在劈柴、挑水、翻地中度过。

  夕阳西沉时,院子里的柴火被劈得整整齐齐码好,水缸满满当当,那片小菜地也被翻得松松软软,虽然深浅不一,却看得出是尽了全力。

  李钰浑身沾满泥土和木屑,小脸脏兮兮的,汗水流下来冲出一道道泥痕,两只小手通红,水泡也磨破了。

  他走到柳夫子面前,躬身一礼:“夫子,学生做完了。”

  柳夫子淡然道:“回去吧,明日过来将院墙下的杂草除了。”

  李钰点了点头,再次行了一礼后走了出去。

  柳夫子看着李钰离开,脸上总算是露出笑容,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