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今天得上朝了。

  赵奕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翻起来,换上朝服,刚走出院子,就看见他爹赵昭已经跟个门神似的杵在那儿了。

  赵昭看着自家儿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以前是越看越不顺眼,现在是越看越顺眼。

  “走吧。”赵昭没好气地哼了一声,率先朝着府外走去。

  赵奕跟在后面,心里直嘀咕。

  老爹这是吃枪药了?

  两人一路无话,坐上马车,直奔皇宫。

  金銮殿外,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时。

  看到赵奕和赵昭父子俩一前一后地走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那目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有敬畏,当然,还有八卦。

  “赵尚书早啊!”

  “王爷早!”

  不少官员主动上前打着招呼,态度那叫一个恭敬。

  赵奕脸上挂着标准的假笑,心里却在疯狂吐槽。

  笑?笑个屁!

  你以为老子看不出你们的小九九。

  没过多久,桂公公那尖细的嗓音响起。

  “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立刻噤声,躬身肃立。

  武明空一身龙袍,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上龙椅。

  她今天看起来精神格外的好,面色红润,隐隐带着光泽。

  赵奕心里嘿嘿一笑。

  看来这两天的辛勤耕耘,效果是真不错。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朝会正式开始,前面几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快就处理完了。

  就在赵奕听得快要打瞌睡的时候,武明空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

  “诸位爱卿,武举在即,关于具体的章程,可有定论了?”

  只见内阁大学士魏峥,颤颤巍巍地从队列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捧着一沓厚厚的奏折。

  “启禀陛下,关于武举章程,老臣与狄玄等人,经过数日商讨,已拟了一份详尽的方案,请陛下御览。”

  魏峥的声音虽然苍老,但中气十足。

  武明空点了点头:“呈上来。”

  桂公公连忙碎步跑下去,接过奏折,呈到了龙案之上。

  武明空没有立刻翻看,而是对着魏峥说道:“魏爱卿,你先来说吧。”

  “是,陛下。”魏峥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老臣以为外科,考校的是武人的筋骨体魄与弓马技艺。内阁与六部商议,将其细分为三科。”

  “科目一,力量。以百斤石锁为下等,二百斤为中等,四百斤为上等。”

  “科目二,射箭。以五十步靶为下等,一百步靶为中等,二百步靶为上等。”

  “科目三,武艺。凡前两科成绩达到两个下等者,皆可参与。以抽签对战之法,决出高下。”

  魏峥顿了顿,继续说道:“凡外科能得两个下等者,便可录用,授予伍长之职。成绩优异者,可酌情提升。至于那武艺比拼,决出前三甲者,可直接授予校尉之职。”

  “此外,老臣还有一个提议。”魏峥看了一眼武将队列里的卢剑,“可让金吾卫大将军卢剑,作为最终考官。若武艺第一名,能在卢将军手下走过五十招不败者,陛下可亲封其为封号校尉,以彰其勇武!”

  魏峥这番话说完,整个金銮殿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魏阁老思虑周全,我等佩服!”

  “此法甚好!既能量化标准,又能人尽其才!”

  赵奕在底下听着,也是暗自点头。

  可以啊,这帮老头子,干活还挺利索。

  自己当初只是提了个大概框架,他们就把细节给填充得明明白白,省了自己不少事。

  武明空听完,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魏爱卿辛苦了。此法甚好,就依此法办。”

  她又问道:“那内科呢?”

  魏峥躬了躬身:“回陛下,内科之事,由狄阁老负责,便由狄阁老向陛下陈述吧。”

  内阁大学士狄玄,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与魏阁老商议之后,斗胆,将王爷之前所说的内外六四开的提法,给取消了。”

  哦?

  女帝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只听狄玄继续说道:“臣以为,调兵遣将之帅才,与冲锋陷阵之将才,还是有所不同。想我大周之前,前燕王朝末年,那齐国公韩辛,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便可见一斑。故而,臣以为,内外两科,当分开考核,各取其才。”

  “内科,便只考兵法策论。由兵部与内阁共同出题,考生作答。最终由我等选出前十名,再呈于陛下,由陛下钦点前三甲。”

  狄玄这番话说完,吏部尚书孔亮站了出来。

  “狄阁老,下官有一问。”孔亮拱手道,“若是参与策论的考生,皆是纸上谈兵之辈,又或者,合格者寥寥无几,那又该当如何?难不成,只有几人合格,也直接钦点吗?”

  “孔尚书所虑极是。”狄玄不慌不忙地答道,“若是出现此等情况,我等依旧会进行评阅。若其策论,确实不堪大用,哪怕只有一人,我等也绝不录取,宁缺毋滥。若其策论确有可取之处,哪怕只有一人,我等也会呈于陛下,由陛下圣心独裁。”

  孔亮听完,那没问题了,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退了回去。

  武明空听完,目光转向了赵奕。

  “赵奕,你怎么看?”

  赵奕打了个哈欠,说道:“狄阁老把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了,我自然是没意见。都挺好,都挺好。”

  “好。”武明空一锤定音,“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武举之事,便依两位阁老所言去办。”

  “武举开考之日,便定在三日之后。”

  “工部尚书孙德才听令!”

  孙德才那肥胖的身躯赶紧从队列里挤了出来,跪倒在地。

  “臣在!”

  “朕命你,即刻起,在朱雀门外,搭建比武高台,务必在三日之内完工,不得有误!”

  “臣,遵旨!”孙德才领了旨,脸上是既兴奋又痛苦。

  先有武襄王府扩建现在又有比武擂台,这时间也太紧了吧。

  “退朝!”

  随着桂公公一声高喊,今天的早朝,总算是结束了。

  赵奕伸了个懒腰,转身就想往御书房溜。

  刚走了没两步,一只大手就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他一回头,就对上了自家老爹那张黑如锅底的脸。

  “爹,您干嘛?”

  “你个狗崽子,天天就想着跑陛下那边。”赵昭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今天别去了。”

  赵奕:“……”

  “你爷过去了,你凑个寄吧热闹。”

  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