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逸尘练拳的时候,江小满已经把早饭做好了,小米粥,配上昨晚剩下的玉米面饼子,在锅里热了一下。

  吃完早饭,他跟江小满打了声招呼,跨上自行车,迎着晨风往县医院赶去。

  一走进内科的住院病房区,周逸尘就敏锐地感觉到了气氛跟昨天不太一样。

  护士站里,几个年轻的小护士一看见他,眼睛都亮了。

  她们不像以前那样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而是主动地、带着几分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周医生,早啊。”

  那声音里,明显透着一股子尊敬。

  “早。”周逸尘神色如常,淡淡地点了点头。

  他穿过走廊,推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

  康健民已经到了,正端着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喝水。

  看见周逸尘进来,他立马放下了缸子,脸上笑呵呵的。

  “小周来啦。”

  “昨天休息得怎么样?”

  “挺好的,康叔。”周逸尘把自己的布包放在桌上。

  康健民冲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凑近点,然后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开口。

  “昨天那事儿,院里可都传遍了。”

  “你小子,这回算是彻底出名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点惊叹,又有点与有荣焉的味道。

  周逸尘只是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茬。

  出名不出名的,他不在乎。

  他拿起桌角的一块抹布,沾了点水,开始仔仔细细地擦拭自己的桌面。

  把病人看好,把医术提上去,这才是正经事。

  康健民看着周逸尘这副淡定的样子,还想再说点什么。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国主任夹着个黑色的公文包,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今天来得也挺早。

  一进门,**国的目光就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

  当他看到正在擦桌子的周逸尘时,那张一向严肃的脸,神色明显缓和了不少。

  他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就直接开始安排工作。

  “小周。”

  “今天你负责的床位不变,12床的赵铁柱,还有15床那个高烧的病人,你多上心。”

  周逸尘停下手里的活,站直了身子,认真地听着。

  **国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

  “另外……16和23床昨天办出院了,那个床位空了出来,新收的病人也归你管。”

  这话一出口,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康健民端着搪瓷缸子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多管两个病人,听着不多,但这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清楚得很。

  这意味着周逸尘负责的病人数量增加了。

  这是信任,也是考验。

  更是李主任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周逸尘的看重。

  周逸尘的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好的,主任。”

  他急忙点头,一点也不觉得任务重。

  **国很满意他这个态度,又对他鼓励一番,这才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关上之后,康健民这才把搪瓷缸子放回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看着周逸尘,心里感叹不已。

  这才几天啊?

  昨天才刚因为急救和准确诊断的事在科里露了脸。

  今天,李主任就把更重的担子直接交下来了。

  这年轻人,起来得是真快啊。

  快得让他这个在医院里混了大半辈子的人,都有点眼热。

  康健民心里的那点感慨,周逸尘没功夫去体会。

  对他来说,主任的看重是好事,但归根结底,还得靠自己把事情做好。

  他拿起挂在墙上的听诊器,往脖子上一挂,又拿上病历夹,这就准备去查房了。

  “康叔,我先去转一圈。”

  康健民点点头,看着他出去的背影,又端起了自己的大号搪瓷缸子,喝了一口热茶,心里琢磨着,这年轻人还真是一点不飘。

  周逸尘先去了12床。

  病床上躺着的赵铁柱,是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因为老胃病疼得受不了才住的院。

  刚来的时候,整个人疼得脸色发白,吃啥吐啥。

  这会儿,他的精神头看着比昨天好多了。

  一看见周逸尘,他就想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

  “哎,你躺着就行。”

  周逸尘快走两步,伸手轻轻按住了他的肩膀。

  “周医生,可真是谢谢你了!”

  赵铁柱却不听,一把拉住周逸尘的手,脸上满是激动。

  “我这胃啊,疼了小半年了,吃了多少药都不顶事儿。”

  “就您给开的这药,还有那个针灸,昨天扎完,我这心里头就不烧了,今天早上还喝了一整碗小米粥呢!”

  他说话的声音都洪亮了不少。

  周逸尘笑了笑,任他拉着,另一只手给他按了按肚子。

  “恢复得不错,舌头我看看。”

  赵铁柱听话地张开嘴。

  周逸尘凑近看了看,点点头:“舌苔退了点,继续按这个方案治。”

  他又嘱咐了几句饮食上的注意事项,让他别吃硬的凉的,这才抽回手,去了15床。

  15床的病人是个急性肺炎引起高烧的,烧了好几天,人都快烧糊涂了。

  昨天周逸尘接手后,给他用了药,体温总算是降下来了。

  这会儿人还很虚,闭着眼睛躺着,呼吸倒是比昨天平稳了。

  周逸尘没吵他,先是仔细看了看床头挂着的体温记录单,上面的温度曲线已经从一个吓人的高峰,缓缓地降到了一个正常的区间。

  他又翻开病人的眼皮看了看,接着把冰凉的听诊器放到病人胸口,仔细听了听肺部的呼吸音。

  杂音还是有,但比昨天清晰多了。

  “今天感觉怎么样?”他柔声问了一句。

  病人虚弱地睁开眼,看了看他,认出是周医生,便点了点头。

  他嘴唇动了动,想说话,但好像没什么力气。

  周逸尘也不在意,在病历夹上刷刷写了几笔,调整了今天的用药。

  “行了,你好好休息,多喝水。”

  查完房,周逸尘回了办公室。

  康健民不知道去哪了,办公室里就他一个人,安安静静的。

  他坐下来,摊开病历本,拧开英雄牌钢笔的笔帽,开始写今天的病程记录。

  “患者赵铁柱,今日自述胃脘部烧灼感及疼痛明显缓解,晨起进食小米粥一碗,未出现呕吐……”

  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

  刚写了没几行,办公室的门就被人从外面推开了,动静有点急。

  是护士站的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护士。

  “周医生。”

  小护士探进来半个身子,脸上带着点职业性的焦急。

  “16床和23床的病人到了,家属正在楼下办手续,您过去接一下吧。”

  周逸尘手里的笔,在纸上顿了一下。

  这么快。

  他心里念叨了一句。

  “好,我马上过去。”

  他嘴上应得干脆利落,没有半点拖沓。

  他把钢笔帽仔细地盖上,放回桌上,站起身来,顺手理了理身上的白大褂。

  新的病人,新的挑战。

  周逸尘心里不但没有半点因为工作量增加而产生的不耐烦,反而生出一股期待。

  对于他来说,每一个病人,都是最好的经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