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子闻言,走到那筐报废品前,捻起一片焦黑的填料仔细端详,又嗅了嗅其烧焦的气味,沉吟片刻,眉头微皱又舒展。

  “高温水汽,往复摩擦,要求确实苛刻,一般的材料,恐怕难以持久,不过...”

  他微微一笑,眼含精光,“老朽倒可尝试一二。”

  “或可考虑混合耐热矿物粉末,辅以特定的树胶炼制...具体配方需试验方能确定。”

  陈策闻言大喜!

  “好!有尝试的可能性就好!此事就拜托药老了!”

  “侯爷放心,老朽定当尽力一试!”丹青子作揖,注意力再次被蒸汽机吸引住了。

  他缓步上前,绕着机器踱步,轻轻敲击着金属构件,时而俯身观察气缸与活塞的连接,时而审视那套粗笨的传动机构。

  他活了数百年,阅历非凡,虽从未见过此等物件...

  “妙啊!”

  丹青子忽然抚掌,“侯爷,此物构思精妙!”

  “老朽观其结构,莫非是烧水成汽,以汽之膨胀推动此杆往复运动,再由此带动轮轴转动?以此代替牛马,驱动重物?”

  此言一出,厂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双眼微瞪。

  包括陈策都心中卧槽,万万没想到药老竟然只是看了一眼,就能道出蒸汽机的原理!

  而最震撼的莫过于那十一位工匠老师傅了。

  他们耗费近两年心血,在侯爷提供的模型和指引下才艰难摸索到这一步,深知其中艰难。

  眼前这位须发皆白、气质脱俗的老者,竟只是围着走了一圈,敲打了几下,就如此精准地道出了蒸汽机的运作方式!

  这份洞察力简直匪夷所思!

  “老先生...您!您莫非是位深藏不露的工匠泰斗?!”老张头激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

  “您一语道破天机,真乃神人也!若能助我等攻克这铁**难关,我等感激不尽啊!”

  “是啊是啊!”

  “请老先生指点!”

  其他工匠也纷纷围拢过来,眼中充满了期待。

  陈策见状心中也是一动。

  对啊,药老这活了数百年的老怪物,见识广博,思维活络,不用白不用,往死里用。

  “药老对这铁马似乎颇有见地,可有兴趣参与进来?”他看向丹青子,“若有想法,不妨说来听听,集思广益。”

  丹青子捋着胡须,沉吟片刻,眼神忽的一亮,开口道:

  “侯爷,老朽观此物,以水火之力推动,构思确实非凡,然,其力终有限,老朽这几日一直在参研侯爷所赐的爆裂符...”

  他顿了顿,语出惊人:

  “为何一定要用水汽?何不尝试用火爆?”

  “火爆?!”

  陈策罕见失声。

  “正是!”

  丹青子眼中精光更盛,指向气缸的位置,“老朽研究这爆裂符发现,其符文之妙,在于引动天地元气,产生剧烈爆炸。”

  “更有意思的是,即便脱离符纸载体,其核心符文结构本身也能产生小规模的冲击。”

  “威力虽远不如完整符箓,但其爆发力也不俗。”

  “若能在这气缸内,刻印微型爆裂符文,代替水汽,使其在密闭空间内爆炸推动活塞,其力量,岂非远超这烧水之法?”

  “此物运转起来,恐怕将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卧槽!陈策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这哪里还是蒸汽机的改良方向?这分明是直接跨越了蒸汽动力,指向了内燃机!

  “不可能!”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这想法很美好,可是爆炸瞬间威力巨大,如何精确控制其力度、频率和方向?”

  “如何保证符文在连续爆炸冲击下的稳定性?”

  “如何解决瞬间高温高压对材料的极端要求?”

  “最关键的,蒸汽机只需要烧煤,可是爆裂符却要以武者气血内力或罡气激活!其中的难题,比蒸汽机何止复杂百倍?”

  陈策的否定,源于他现代知识体系中对内燃机复杂度的认知,以及当前技术条件的有限。

  能鼓捣出蒸汽机就不得了了,内燃机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且是以符文代替燃油。

  然而,丹青子却并未气馁,反而真正来了兴趣。

  “侯爷所言极是,诸般难题,确是险阻重重...然,老朽以为,并非绝无可能。”

  丹青子抚须笑道,“老朽这几日对爆裂符的研究,已略有所得,若能结合此物的机械结构...侯爷,可否让老朽一试?”

  “即便最终无法成功,或许也能在尝试中,触类旁通,给这烧水的铁马带来些许启发?”

  陈策陷入沉思。

  毫无疑问,药老提供了一个他之前从未想过...是不敢想的、潜力巨大的新方向。

  可是,还是那句话,不用白不用,让他试试又何妨?

  “好!”他深吸一口气,眼中也燃起火焰,“药老既有此雄心壮志,本侯岂能不成全?”

  “研究中有任何需要,但说无妨,我一定满足!”

  “谢侯爷!”

  丹青子郑重一揖,“那老朽就直说了,仅靠符文,恐需四级爆裂符才能产生足够大的推力,侯爷可否传下绘制之法?”

  嗯?!

  陈策眼睛一眯,好家伙,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这老头儿简直人老成精,他现在甚至无法分辨求四级爆裂符是为了研发内燃机,还是专门为了这盘醋才包了这盘饺子...

  ……

  经过月余紧锣密鼓的筹备,终于在夏秋交际这一日,侯府内外张灯结彩,红绸如瀑。

  虽早已定情,然礼不可废。

  礼前,陈策亲书四份大红纳采文书,请身为兵部侍郎的霍青为使者,携象征“告吉”的活雁、玄纁、束帛、玉璧等重礼,依次至四位夫人居所行纳采之礼。

  又请北疆最有名望的耆老与精通易理的林栖鹤共同主持,将林婉儿她们的生辰与陈策生辰郑重卜算合婚,所得吉兆昭告全城,寓意天作之合,福泽绵长。

  卜得吉兆后,陈策再次遣霍青为使者,携带更丰厚的聘礼,黄金万两、明珠百斛、蜀锦千匹送至四女处,正式定下婚约。

  纳采、问名、纳吉之后便是纳征,此为六礼核心,陈策聘礼之盛与皇家相比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