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青宁自己回来过年就已经让向薇够意外了,送了她这件礼物让她更意外。
心情很久都没有平复。
邓青宁倒是没有想太多。
毕竟是爸爸的伴侣,而且在岛上几年向薇真的教了自己不少。是长辈,也是老师。
这份情谊到什么时候她都不会忘记的。
谁也不是天生就冷心冷情冷血。
上辈子她被逼到那份上,哪怕是从家里跑了她也没怨恨过周红月。
直到对方后来找到她,当众说出那些话,她心里才萌生了铺天盖地的恨意,即便重新来过一回,一点点圆满,她都无法彻底放下。
“你提前也没说,你那屋里的被褥也没晒。”
“没事,我摸了一下,不潮。明天有太阳的话我自己晒。”她就睡了两个晚上,走了之后向薇又洗了一遍,晒好了给收起来的。
倒也没必要那么讲究。
“既然你回来了,我就松口气了,过年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向薇向来是很放心她的。直接把供应的本本以及家里的票券和计划好拿出来过年用的钱一股脑的丢给她。
“你没事就去看看,供销社有什么你就买什么,过年吃不完,过完年你就带走。”
家里向薇当家掌权,钱都经她手但是她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节约的好习惯,向来是有一分就花一分,手上能时不时的攒半分那就相当不得了了。
反正,节约这种美德她是没有。
钱挣了不吃进嘴里那就一定要穿在身上。
他们家几个孩子就没穿过带补丁的衣裳,哪怕不是顿顿在家做饭,一个个脸上都肉乎乎的,就没缺吃少喝过。
这会儿被邓青宁这礼物激的,就更加的大方了。
邓国超跟邓国强在一边看的羡慕不已。
姐姐就是姐姐啊,一回来就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
他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啊?
他们羡慕不羡慕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邓青宁要准备起来了。
两年都没回来过年了。
还有,胡辛铭发了电报来,说是尽量会在年前过来一趟。
那自然是要好好的准备,好好款待一下。
除了向薇给的这些,她自己也攒了不少。
有些票有时限不能留的只要能拿出去买到东西肯定要花掉。
邓为先惊不惊喜?简直惊喜过头了。
他在那边开会的时候遇到了老朋友,从朋友嘴里知道自家孩子回来了,所以回岛上的时候已经平静很多了。
这份平静在看见了那件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毛衣的时候又破功了。
就在邓为先穿着邓青宁给他织的新毛衣,拿着邓青宁带回来的京八件以各种姿势炫耀的时候。
邓青宁开始提着个篮子在岛上到处跑。
每天雷打不动的的都要去供销社报到。
吃不完的豆腐再放上石板狠狠的压压水。
做成霉豆腐,然后裹调料,装坛子,做豆乳。
带回来的海鲜剥壳的剥壳,腌制的腌制,晾晒的晾晒。
割来的肉,也是想各种办法腌制处理。
或者剁成肉泥弄成丸子,或者包成饺子,或者做成包子。
邓为先家院子里再一次热闹起来,一天有半天的时间那个烟囱里都在冒着烟。
腊月二十九,胡辛铭紧赶慢赶的赶上了年前来岛上的最后一趟渡轮。
什么时候靠岸邓青宁已经很有经验了。
所以早早的就带着弟弟妹妹过去在那边等着呢。
胡辛铭这还是第一次坐渡轮出海。
好在没有晕船,还算是比较稳。
他带的行李实在是有点多,多到让邓青宁他们姐弟几个都好惊讶。
这不是第一次上门见老丈人,这是来逃荒的吧?咋啥玩意儿都带着了?
邓青宁也很疑惑:“你是打算在岛上不回去了呀?怎么盆子水壶都带着?”
“嗯,不回去了,打算去投奔你了。”
“真的假的呀?”
“真的,原本就是想着来岛上拜访一下,然后再去首都那边,不过到那边应该就在年后了,没办法跟你一起过年。”
“你不是在睢县那边工作吗?”邓国超到底大一点,问话也能问个头头道道出来。
“嗯,但是已经辞了。”
“辞了,不会是我们想的那个意思吧?”
胡辛铭跟邓青宁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北影厂那边的于老师要拍一部片子,看了之前排的白毛女,加上边主任牵线,就写信给我,邀请我过去帮忙做动作指导,我想了一下,这也算是个机会。”
在睢县这边基层的岗位上熬个几年或许可以调岗。
但是调到哪里他说了不算。
怎么去首都,这是一个伤脑子的事儿。
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邓青宁放下大好的前途再跑回苏北。
所以他去首都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在接到邓青宁的信,得知她要去五七大学上学的时候,他几乎就放弃再考虑了。
机会摆在眼前,他就没有犹豫,当机立断就给对方回了信息。
然后对方给他发了电报,确定了这个事儿之后,他就把那边辞了。
“所以说,你现在没工作了。”邓国超这孩子问话总是那么一针见血。
邓青宁伸手拍了一下他脑袋,替胡辛铭回答了:“只是暂时没工作,过完年去了北影那边就有工作了。”
“北影厂是干什么的?是什么厂子,能跟在**大院里工作一样啊?”
反正他理解不透。
不过,这人看起来长得还行啊。
说话声音也怪干净,温和。
希望表里如一啊。
“你辞了工作去北影厂是为了我姐吗?”
胡辛铭愣了一下,随后如实的回答他:“不全是。”
“那你以后千万不要后悔啊,别到时候后悔了把责任都推到我姐身上。说是为了我姐,放弃了你的大好前途。”
胡辛铭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不会,我保证。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管是婚姻也好,还是事业也好,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打算。
自己走的路走一步算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不会扯到对方身上的。”
邓青宁不会对他的选择指手画脚,他也不会对于邓青宁的选择指手画脚。
只是在对方需要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
这在他看来才是两个人一起度过余生的意义。
“这还差不多,要记得你今天的话,反正我是一定会记住的,你不要欺负我姐。”
胡辛铭脚步子停下来看了看这个小舅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还是能保证的,不会。我会由始至终的尊重她。”
“好了,赶紧走吧,有什么话回去再说。这两手不空,都带的什么呀?”
“行李已经寄了两包去了首都那边,年后我过去拿就行了。除了没办法寄的我带着了,剩下的都是后来置办的。”
初次上门,礼是必不可少的。
宁愿重一点,也不能轻了。
以免让人觉得他礼数不周到,对邓青宁不上心。
更何况他这次不只是上门拜访,还带着他爸**歉意,没能到场,希望可以正式的跟邓青宁确定关系。
听邓青宁说邓为先喜欢喝一口,所以他在睢县那边的时候提前就在搜罗那边的酒。
随后又托朋友从外地买了这边没有的茶。
烟肯定是必不可缺的。
还有给其他人的礼物。
甚至于在下了火车之后还花了点时间跑了一趟,省城那边的食品厂买了不少东西。
他爸妈这个时间过不来,他过来一趟,下一趟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这一趟来就等于是见了他的岳父。
有独属于他的心意,还有他爸妈给邓青宁的。
所以带的东西自然是不可能少的。
邓青宁自己回来过年就已经让向薇够意外了,送了她这件礼物让她更意外。
心情很久都没有平复。
邓青宁倒是没有想太多。
毕竟是爸爸的伴侣,而且在岛上几年向薇真的教了自己不少。是长辈,也是老师。
这份情谊到什么时候她都不会忘记的。
谁也不是天生就冷心冷情冷血。
上辈子她被逼到那份上,哪怕是从家里跑了她也没怨恨过周红月。
直到对方后来找到她,当众说出那些话,她心里才萌生了铺天盖地的恨意,即便重新来过一回,一点点圆满,她都无法彻底放下。
“你提前也没说,你那屋里的被褥也没晒。”
“没事,我摸了一下,不潮。明天有太阳的话我自己晒。”她就睡了两个晚上,走了之后向薇又洗了一遍,晒好了给收起来的。
倒也没必要那么讲究。
“既然你回来了,我就松口气了,过年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向薇向来是很放心她的。直接把供应的本本以及家里的票券和计划好拿出来过年用的钱一股脑的丢给她。
“你没事就去看看,供销社有什么你就买什么,过年吃不完,过完年你就带走。”
家里向薇当家掌权,钱都经她手但是她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节约的好习惯,向来是有一分就花一分,手上能时不时的攒半分那就相当不得了了。
反正,节约这种美德她是没有。
钱挣了不吃进嘴里那就一定要穿在身上。
他们家几个孩子就没穿过带补丁的衣裳,哪怕不是顿顿在家做饭,一个个脸上都肉乎乎的,就没缺吃少喝过。
这会儿被邓青宁这礼物激的,就更加的大方了。
邓国超跟邓国强在一边看的羡慕不已。
姐姐就是姐姐啊,一回来就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
他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啊?
他们羡慕不羡慕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邓青宁要准备起来了。
两年都没回来过年了。
还有,胡辛铭发了电报来,说是尽量会在年前过来一趟。
那自然是要好好的准备,好好款待一下。
除了向薇给的这些,她自己也攒了不少。
有些票有时限不能留的只要能拿出去买到东西肯定要花掉。
邓为先惊不惊喜?简直惊喜过头了。
他在那边开会的时候遇到了老朋友,从朋友嘴里知道自家孩子回来了,所以回岛上的时候已经平静很多了。
这份平静在看见了那件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毛衣的时候又破功了。
就在邓为先穿着邓青宁给他织的新毛衣,拿着邓青宁带回来的京八件以各种姿势炫耀的时候。
邓青宁开始提着个篮子在岛上到处跑。
每天雷打不动的的都要去供销社报到。
吃不完的豆腐再放上石板狠狠的压压水。
做成霉豆腐,然后裹调料,装坛子,做豆乳。
带回来的海鲜剥壳的剥壳,腌制的腌制,晾晒的晾晒。
割来的肉,也是想各种办法腌制处理。
或者剁成肉泥弄成丸子,或者包成饺子,或者做成包子。
邓为先家院子里再一次热闹起来,一天有半天的时间那个烟囱里都在冒着烟。
腊月二十九,胡辛铭紧赶慢赶的赶上了年前来岛上的最后一趟渡轮。
什么时候靠岸邓青宁已经很有经验了。
所以早早的就带着弟弟妹妹过去在那边等着呢。
胡辛铭这还是第一次坐渡轮出海。
好在没有晕船,还算是比较稳。
他带的行李实在是有点多,多到让邓青宁他们姐弟几个都好惊讶。
这不是第一次上门见老丈人,这是来逃荒的吧?咋啥玩意儿都带着了?
邓青宁也很疑惑:“你是打算在岛上不回去了呀?怎么盆子水壶都带着?”
“嗯,不回去了,打算去投奔你了。”
“真的假的呀?”
“真的,原本就是想着来岛上拜访一下,然后再去首都那边,不过到那边应该就在年后了,没办法跟你一起过年。”
“你不是在睢县那边工作吗?”邓国超到底大一点,问话也能问个头头道道出来。
“嗯,但是已经辞了。”
“辞了,不会是我们想的那个意思吧?”
胡辛铭跟邓青宁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北影厂那边的于老师要拍一部片子,看了之前排的白毛女,加上边主任牵线,就写信给我,邀请我过去帮忙做动作指导,我想了一下,这也算是个机会。”
在睢县这边基层的岗位上熬个几年或许可以调岗。
但是调到哪里他说了不算。
怎么去首都,这是一个伤脑子的事儿。
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邓青宁放下大好的前途再跑回苏北。
所以他去首都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在接到邓青宁的信,得知她要去五七大学上学的时候,他几乎就放弃再考虑了。
机会摆在眼前,他就没有犹豫,当机立断就给对方回了信息。
然后对方给他发了电报,确定了这个事儿之后,他就把那边辞了。
“所以说,你现在没工作了。”邓国超这孩子问话总是那么一针见血。
邓青宁伸手拍了一下他脑袋,替胡辛铭回答了:“只是暂时没工作,过完年去了北影那边就有工作了。”
“北影厂是干什么的?是什么厂子,能跟在**大院里工作一样啊?”
反正他理解不透。
不过,这人看起来长得还行啊。
说话声音也怪干净,温和。
希望表里如一啊。
“你辞了工作去北影厂是为了我姐吗?”
胡辛铭愣了一下,随后如实的回答他:“不全是。”
“那你以后千万不要后悔啊,别到时候后悔了把责任都推到我姐身上。说是为了我姐,放弃了你的大好前途。”
胡辛铭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不会,我保证。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管是婚姻也好,还是事业也好,都有自己的规划和打算。
自己走的路走一步算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不会扯到对方身上的。”
邓青宁不会对他的选择指手画脚,他也不会对于邓青宁的选择指手画脚。
只是在对方需要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
这在他看来才是两个人一起度过余生的意义。
“这还差不多,要记得你今天的话,反正我是一定会记住的,你不要欺负我姐。”
胡辛铭脚步子停下来看了看这个小舅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还是能保证的,不会。我会由始至终的尊重她。”
“好了,赶紧走吧,有什么话回去再说。这两手不空,都带的什么呀?”
“行李已经寄了两包去了首都那边,年后我过去拿就行了。除了没办法寄的我带着了,剩下的都是后来置办的。”
初次上门,礼是必不可少的。
宁愿重一点,也不能轻了。
以免让人觉得他礼数不周到,对邓青宁不上心。
更何况他这次不只是上门拜访,还带着他爸**歉意,没能到场,希望可以正式的跟邓青宁确定关系。
听邓青宁说邓为先喜欢喝一口,所以他在睢县那边的时候提前就在搜罗那边的酒。
随后又托朋友从外地买了这边没有的茶。
烟肯定是必不可缺的。
还有给其他人的礼物。
甚至于在下了火车之后还花了点时间跑了一趟,省城那边的食品厂买了不少东西。
他爸妈这个时间过不来,他过来一趟,下一趟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这一趟来就等于是见了他的岳父。
有独属于他的心意,还有他爸妈给邓青宁的。
所以带的东西自然是不可能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