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无比满足幸福的姚婉琳,赵正深吸口气,最后试探着问道:“婉琳,弯弯都这么大了,你有想过她的未来吗?”

  姚婉琳也没多想,说道:”这孩子年纪是到了该嫁人的时候了,爷,来安排就行,我都行。”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对徐弯弯,她伤透了心,即便后来改好了,她对徐弯弯的态度也冷淡了很多。

  而且,现在有了儿子后,她的心思全都扑在儿子身上。

  每每回想过望,她都觉得自己太蠢了,居然能被女儿给拿捏,简直不配当母亲。

  “那漫漫呢?”赵正又问。

  “漫漫这么亲近你,崇拜你,又很听话,是真心把爷当成了自己的长辈。”

  赵正干笑一声,真不真心,他能不知道吗?

  “那你的意思是,也让我来做决定?”赵正说道。

  姚婉琳紧紧贴着赵正,她不想跟赵正分开,只想好好抓紧这得之不易的温存。

  而且,这都大半年了,她也可以再次生育了。

  别看赵正后院女人和睦,但是暗地都在较劲呢。

  都铆足了劲,在拼儿子。

  特别是那些之前生了女娃的,据说又哭又闹的。

  不过这些都跟她没关系,她生的是儿子。

  “嗯,爷来做决定就可以。”姚婉琳温顺的说道。

  赵正却在想,该如何切入话题,饶是他脸皮厚,有些话也难以启齿。

  “爷,你这么问,是不是打算将她们许人了?”姚婉琳问道。

  赵正身份摆在这里,而他的亲族人不多,全都死绝了。

  很多时候,只能靠外戚来填补势力的空缺。

  她虽然只是个妇道人家,但是一些浅显的事情还是知道些的。

  其他人为了拉拢属下,一般都会联姻,而赵正就比较尴尬。

  他没有亲族。

  自然也就无从谈联姻。

  所以更多时候,都是他自己作为联姻的筹码去跟那些人联姻。

  所以,这个时候,徐弯弯,徐漫漫,无疑成了联姻最好的选择。

  她内心是不排斥的。

  毕竟女孩子家家,长大了,迟早要嫁人。

  她也相信,赵正肯定不会害了这俩闺女。

  “是有这个打算。”赵正干笑一声,最后还是没能开口,自己都还在跟姚婉琳温存,裤子都没提上呢,转头就说自己把她闺女给欺负了,这算怎么回事?

  传出去也不好听。

  是真的不好听。

  大业未成。

  赵正爱惜羽毛。

  有些事情就算要做,也不能光明正大的。

  要不然,招娣跟小娥,他又何必拐弯抹角,让她们改姓呢?

  甚至在后院行走,招娣和小娥不仅改变了发型,连穿衣风格都改变了。

  “那爷可要好好给这俩孩子选一个好的亲家。”姚婉琳恢复了一些力气,旋即又媚眼如丝的道:“爷,时间还早.......”

  从姚婉琳院子里出来,赵正叹息一声,这件事还是得从长计议。

  最难的反而不是外面,而是姚婉琳本身,以及姚应熊的反应。

  他手底下能依仗的人的确有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跟着他从微末闯过来的。

  做了这些事情,就得考虑后果。

  当然,最直白的就是直接坦白,以他的身份,就算姚婉琳心里不舒服,也会低头。

  姚应熊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吭声。

  但,这肯定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

  翌日,有一些他国的邦臣进入明州朝拜。

  都是从南洋过来的。

  大康最巅峰的时期,统治海外四百诸国。

  天下虽然乱了,但是消息传播的慢,所以对这些国家的统治力犹再。

  特别是刘雍打废了西域联盟后,这些小国对大康就更加畏惧了。

  “主公,二百诸国使臣已经进入明州境内呢。”卞梁小声提醒道。

  赵正道:“就派遣鸿胪卿去迎接一二即可,明日再让他们入宫朝拜。”

  卞梁说道:“主公不去?”

  赵正其实瞧不上这些小国,在他眼里,这些小国,是他以后的必征之地。

  既然是盘中餐,自然就不用太在意食物的感受。

  而且,他们认不认自己,并不重要,等他一统天下的那一刻,这些人都得乖乖滚上门来朝拜。

  “我就不去了,一会儿还要去皇宫看看。”赵正说道。

  卞梁道:“主公,见一见这些邦臣也好,如果他们认可,主公在大义上,更能站稳脚跟。”

  赵正摆摆手,“大义在我,不在他们,陛下来明州都这么久了,他们现在才过来,我没有治他们罪,已经很仁慈了。”

  卞梁知道赵正不是那种骄纵自大的人,他是真的打心底瞧不上这些诸小国。

  也罢,这都小事。

  “主公,还有件事。”

  “何事?”

  “倭岛国的邦臣请求拜见!”

  “倭岛国?”赵正皱眉,“他们求见我做什么?”

  “倭岛国内乱爆发,被军阀割据成了上百国,原倭王被足利家族的人给扣押,他们冒死东渡,想请求咱们发兵,解倭岛国之乱!”

  赵正淡淡道:“依左相之见,我是见还是不见?”

  卞梁说道:“倭岛国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的附属国,而且忠心耿耿,若是能够接其乱,主公威名必然威加四海。”

  赵正却道:“我对这个倭岛国却是知道一些,这个岛上的国民,有小节而无大义,他们崇拜强者,欺负弱者,在你强大的时候,他们装的跟孙子似的,在你虚弱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露出獠牙和野心。”

  “千百年来,这个国家一直靠吸收中原的养分进步,虽然看起来老实,却是一肚子灰水。”

  卞梁一愣,他没想到赵正对倭岛国的评价居然这么低。

  “话虽如此,可是这么多年来,倭岛国年年进贡,却是不少的,其邦臣也是彬彬有礼,不似主公说的这般.......”

  “你之前远在京城,或许不知道,但是明州靠海,我这边时长听说,有海贼叩海关,掠夺沿海地区的渔民,他们把掠夺钱财粮食,还有力壮和女人,导致沿海地区的百姓,民不聊生!”

  卞梁一愣,“属下未曾得知这件事。”

  “你不知道很正常,原东海郡的守军将领,并没有上报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