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的多了,导致狄仁梦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炸毛。
钱主任,钱清月做举手投降状:“好好好,我不是看你装的那么辛苦,和缓和缓气氛嘛。”
狄仁梦原本还想给沈穗同志留下一个好印象呢,被钱清月这么一搅和,全都破功了,干脆她也就不端着了,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早知道不请你来了,我只请沈穗同志了。”
“那可不行,小沈可是我的人,你请我的人不跟我说一声,我能干?”
两个人是老朋友了,大学住一个宿舍,毕业后都分配来了四九城,就一直保有联系,时不时的会一块出来坐坐,但是该说正事的时候,两人又都拿出了公事公办的态度。
狄主编家里是有保姆帮着做饭的,也不用她们忙活,等着吃就行了。
所以狄主编就趁着饭前这段时间,跟沈穗聊一聊,她先是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沈穗:“沈穗同志,这是你上一篇稿子的补贴。”
沈穗也没迟疑,大大方方的接了过来,这是她应得的。
“谢谢狄主编。”
“是我该谢你。”狄主编这样说:“你的故事很打动人心。”因此帮她们报纸提供了销量。
这年头,报社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是这样的,沈穗同志,我请你来呢,主要是想跟你聊一聊你这两篇稿子的版权问题,农民日报的主编找到我们,想转载你的两个故事。”
人民报,工人报,农民报,是当下这个年代里最具权威的三家报纸。
当初她写的故事能登上工人报,沈穗就已经够吃惊了,没想到农民报也想着转载?
该说不说,还怪高兴的呢。
“我没问题啊。”沈穗答应的痛快。
反正这个年代又没有稿费那一说,只会给补贴,多拿一份正好能覆盖她的信封邮票钱,不至于让她亏本就是了。
记忆中,恢复稿费制度,好像是后年的事了。
也不着急,反正她又不靠这个吃饭,只是想借用这种方法,为自己的工作添砖加瓦而已。
她对报社的规则一知半解的,钱主任可不是,她来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小沈撑腰的吗:“仁梦,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农民报可是不下于工人报的存在,农民报都要转载的故事,小沈的文采总能证明了吧,你们的补贴力度不得大一点?”
相比于沈穗,钱主任倒是明白农民报为什么想要转载,还是因为俩字,八卦。
时下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少,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爱看热闹的原因。
小沈的这两篇故事...嗯~怎么说呢,写的都是狗血的家庭伦理,还很勾人,当初钱主任第一次看的时候就看出来了,才不意外为什么会被工人报选上。
而且:“要是只有农民报转载这件事,你没必要特意见一面吧。”
还把人请到家里来。
怎么看怎么都是别有所图。
狄仁梦瞪了她一眼,她这不是想循序渐进嘛,但被钱清月这么一说,她只能提前道出自己的目的:“第二呢,我们报社想跟沈穗同志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沈穗同志以后的稿子,必须优先供给我们报社。”
不等钱清月说话,她紧接着说:“当然,待遇方面都是可以商量的。”
“虽然不能给沈穗同志发稿费,但是补贴我们可以提到千字三元的标准。”
这个价格,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钱清月闭了嘴。
压力给到了沈穗。
沈穗的话,她属实是没想到还会有意外惊喜,千字三元,她写一篇就二十块钱,赶上她一个月的工资了,至于只供给工人报这件事,沈穗问了狄仁梦一个问题:“狄主编,我想问,你们报社是想签我这个人,还是想签我这个笔名?”
如果只是签笔名的话,沈穗答应起来毫无负担,大不了她换个马甲就是。
签人的话,她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当然是签人了。”狄仁梦脱口而出。
她们报社给出这么优厚的待遇,只签一个笔名,回去她没法交代。
这样啊。
沈穗摇了摇头:“恕我不能答应,我写故事只是爱好,当然也有传达我们妇联精神的想法在,但我生活中的大部分精力,还是要放在工作中的。”
“而且您看,我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了,往后不一定能挤出时间来写。”
签人到时候可就身不由己了,沈穗不太想把自己绑到哪一方去,合作关系就挺好的。
狄仁梦没想到沈穗会不答应,毕竟这待遇真的很不错了:“沈穗同志是担心我们强行要求你写稿子吗,这点你可以放心,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要求你稿件的优先投递权。”
沈穗还是摇头:“我的故事都来源于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家庭,这点我们钱主任也是清楚的。”
“狄主编,恕我直言,在协议签订前,你们自然是对我没什么要求,但协议签订以后呢?我成了你们报社的写手,到时候可就身不由己了。”
她还是更喜欢现在这样,自己掌握主动权,是完全自由人,想写就写,想投给哪家就投给哪家,这家不行换那家,这样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要是成了报社的签约写手,写出来的故事工人报看不上,她连投递别家报纸都不成,这太被动。
狄仁梦:“沈穗同志,你或许是理解错了,我们只是要求你之后的每一篇稿子一定要优先投递给我们报社,如果不合适我们报社,你依然可以投递给其他报社。”
但沈穗依旧拒绝了:“我可以签一个优先投递的协议,但签人是不可能的。”
她和狄仁梦谈话期间,钱主任一直没有插话,静静地在旁边喝茶,她有分寸,该撑腰的时候撑腰,但这件事需要小沈自己拿主意。
眼看着两个人最后谁也不肯让一步,气氛就要僵硬起来的时候,打着圆场:“好了好了,你说那么多,总得给小沈一个考虑的时间,人孙姐在喊了两回了,我肚子都饿瘪了,是不是能吃饭了?”
钱主任,钱清月做举手投降状:“好好好,我不是看你装的那么辛苦,和缓和缓气氛嘛。”
狄仁梦原本还想给沈穗同志留下一个好印象呢,被钱清月这么一搅和,全都破功了,干脆她也就不端着了,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早知道不请你来了,我只请沈穗同志了。”
“那可不行,小沈可是我的人,你请我的人不跟我说一声,我能干?”
两个人是老朋友了,大学住一个宿舍,毕业后都分配来了四九城,就一直保有联系,时不时的会一块出来坐坐,但是该说正事的时候,两人又都拿出了公事公办的态度。
狄主编家里是有保姆帮着做饭的,也不用她们忙活,等着吃就行了。
所以狄主编就趁着饭前这段时间,跟沈穗聊一聊,她先是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沈穗:“沈穗同志,这是你上一篇稿子的补贴。”
沈穗也没迟疑,大大方方的接了过来,这是她应得的。
“谢谢狄主编。”
“是我该谢你。”狄主编这样说:“你的故事很打动人心。”因此帮她们报纸提供了销量。
这年头,报社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是这样的,沈穗同志,我请你来呢,主要是想跟你聊一聊你这两篇稿子的版权问题,农民日报的主编找到我们,想转载你的两个故事。”
人民报,工人报,农民报,是当下这个年代里最具权威的三家报纸。
当初她写的故事能登上工人报,沈穗就已经够吃惊了,没想到农民报也想着转载?
该说不说,还怪高兴的呢。
“我没问题啊。”沈穗答应的痛快。
反正这个年代又没有稿费那一说,只会给补贴,多拿一份正好能覆盖她的信封邮票钱,不至于让她亏本就是了。
记忆中,恢复稿费制度,好像是后年的事了。
也不着急,反正她又不靠这个吃饭,只是想借用这种方法,为自己的工作添砖加瓦而已。
她对报社的规则一知半解的,钱主任可不是,她来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小沈撑腰的吗:“仁梦,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农民报可是不下于工人报的存在,农民报都要转载的故事,小沈的文采总能证明了吧,你们的补贴力度不得大一点?”
相比于沈穗,钱主任倒是明白农民报为什么想要转载,还是因为俩字,八卦。
时下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少,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爱看热闹的原因。
小沈的这两篇故事...嗯~怎么说呢,写的都是狗血的家庭伦理,还很勾人,当初钱主任第一次看的时候就看出来了,才不意外为什么会被工人报选上。
而且:“要是只有农民报转载这件事,你没必要特意见一面吧。”
还把人请到家里来。
怎么看怎么都是别有所图。
狄仁梦瞪了她一眼,她这不是想循序渐进嘛,但被钱清月这么一说,她只能提前道出自己的目的:“第二呢,我们报社想跟沈穗同志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沈穗同志以后的稿子,必须优先供给我们报社。”
不等钱清月说话,她紧接着说:“当然,待遇方面都是可以商量的。”
“虽然不能给沈穗同志发稿费,但是补贴我们可以提到千字三元的标准。”
这个价格,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钱清月闭了嘴。
压力给到了沈穗。
沈穗的话,她属实是没想到还会有意外惊喜,千字三元,她写一篇就二十块钱,赶上她一个月的工资了,至于只供给工人报这件事,沈穗问了狄仁梦一个问题:“狄主编,我想问,你们报社是想签我这个人,还是想签我这个笔名?”
如果只是签笔名的话,沈穗答应起来毫无负担,大不了她换个马甲就是。
签人的话,她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当然是签人了。”狄仁梦脱口而出。
她们报社给出这么优厚的待遇,只签一个笔名,回去她没法交代。
这样啊。
沈穗摇了摇头:“恕我不能答应,我写故事只是爱好,当然也有传达我们妇联精神的想法在,但我生活中的大部分精力,还是要放在工作中的。”
“而且您看,我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了,往后不一定能挤出时间来写。”
签人到时候可就身不由己了,沈穗不太想把自己绑到哪一方去,合作关系就挺好的。
狄仁梦没想到沈穗会不答应,毕竟这待遇真的很不错了:“沈穗同志是担心我们强行要求你写稿子吗,这点你可以放心,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要求你稿件的优先投递权。”
沈穗还是摇头:“我的故事都来源于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家庭,这点我们钱主任也是清楚的。”
“狄主编,恕我直言,在协议签订前,你们自然是对我没什么要求,但协议签订以后呢?我成了你们报社的写手,到时候可就身不由己了。”
她还是更喜欢现在这样,自己掌握主动权,是完全自由人,想写就写,想投给哪家就投给哪家,这家不行换那家,这样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要是成了报社的签约写手,写出来的故事工人报看不上,她连投递别家报纸都不成,这太被动。
狄仁梦:“沈穗同志,你或许是理解错了,我们只是要求你之后的每一篇稿子一定要优先投递给我们报社,如果不合适我们报社,你依然可以投递给其他报社。”
但沈穗依旧拒绝了:“我可以签一个优先投递的协议,但签人是不可能的。”
她和狄仁梦谈话期间,钱主任一直没有插话,静静地在旁边喝茶,她有分寸,该撑腰的时候撑腰,但这件事需要小沈自己拿主意。
眼看着两个人最后谁也不肯让一步,气氛就要僵硬起来的时候,打着圆场:“好了好了,你说那么多,总得给小沈一个考虑的时间,人孙姐在喊了两回了,我肚子都饿瘪了,是不是能吃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