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阴天。

  只可惜没能随了林舟几人的愿,天空迟迟没有下雨。

  造化弄人。

  学生把地浇了好几遍,结果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

  白忙活一场。

  雨突然就下大了,学生们全都朝教室跑去。

  不少人都被淋湿了,但他们大多都在保护着自己的挎包。

  这挎包里面装着的可是书本,他们全身最珍贵的东西。

  “小舟,你的衣服怎么没湿?”

  叶诗诗拨弄着自己湿掉的头发,朝林舟问道。

  “我来的时候感觉会下雨,就带伞了。”

  “啊,小舟你真厉害,竟然能提前知道要下雨。”

  林舟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从包里掏出了一块毛巾交给了她。

  “擦擦吧,都湿透了”

  “啊,你还带着毛巾啊。”

  “对啊,我怕被淋湿了,所以就带上了。”

  叶诗诗哦了一声,接过毛巾开始擦了起来。

  不一会,李老师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沓卷纸。

  众人心里清楚,这是要宣布上学期的考试成绩了。

  林舟依旧是年级第一。

  “表扬一下我们的班长,杨舟同学,这次考试依旧是第一名!”

  “还有叶诗诗同学,这次考试年纪第三,张伟同学年纪第八!”

  “请这三名同学上台,老师奖励他们一个大红花。”

  李老师声音落下,班级里顿时响起了掌声。

  林舟作为年级第一,学校给了专门的奖品。

  一个本子和一张奖状。

  所谓的红花叶不能交给林舟,只是贴到了学校的黑板上。

  这红花要是给了林舟个人,就犯了个人英雄主义。

  奖励发完,李老师就开始正常讲课了。

  同学们大多都被雨淋了,头发衣服都是湿的。

  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等着风干。

  好在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不一会众人身上就干的差不多。

  要么一直不下,要么一下下好几天。

  这场雨整整持续了一周。

  后面的雨没有第一天这么大,但也淅淅沥沥的下个没完。

  一周之后,雨过天晴。

  李老师通知众人开始收粮食。

  第二天一早,由老师带队,全校学生都到了地里开始收获。

  男的负责挖红薯,女的则负责收集红薯叶。

  这些东西都能吃,一样也不能浪费。

  最关键的是,这是他们辛苦了几个月的成果,肯定要好好珍惜。

  挖红薯的学生大多都是光脚,他们生怕铁锹把自己的鞋子给弄坏,那就得不偿失了。

  夏天大家穿的也都很随意,很多人都光着膀子。

  李大庄在一旁挖着红薯,随着他的一铁锹下去,一大串红薯漏了出来。

  他从小就帮着干农活,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情况,连忙叫林舟过来。

  “小舟,你快看!”

  “大丰收啊!”

  林舟连忙凑过来看了一眼。

  “是啊,这产量看着确实比平时要多很多。”

  李老师那同样挖出了一连串,脸上也是十分激动。

  “同学们,咱们得努力是有成效的!今年的产量要比去年多多了!”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也都传来了笑声。

  看样子,他们那边的红薯产量也不少。

  挖红薯可比挖地要轻松多。

  一上午时间,几人就把地里的红薯给弄完了。

  中午学校也大方了一次,允许学生们吃饱一次。

  学生们闻言激动的大跳起来。

  红薯收成不错,中午当然有很多红薯可以吃。

  虽然这玩意吃多了会难受,但吃都吃不饱,谁还会管这个。

  中午学生们到了食堂那都是往死里吃,有多少吃多少,吃到一口都吃不下才停了下来。

  老师负责在食堂监督,看看谁偷偷把红薯带回了家。

  中午吃饱了,学生们的心情都很是不错,开始在操场里玩耍起来。

  各种小游戏。

  三个字,丢沙包,踢毽子。

  疯玩了一中午,到了下午干活的时候可就惨了。

  “噗!”

  到处都能听到放屁声。

  那味道,一言难尽。

  到最后放屁的人实在太多,大家也都不再不好意思。

  噗声此起彼伏。

  林舟一脸的生不如死。

  这味道,简直比兔舍还难闻。

  一直到放学时间,所有红薯才被统计出来。

  林舟所在的初一一班收获的是红薯最多,一共五千五百斤。

  其他班最高的也就五千斤。

  但不管是五千五百斤还是五千斤都算得上是大丰收,学校的老师脸上全都洋溢着笑容。

  但他们心里多少也有些嫉妒。

  要不是林舟把厕所的粪都抢走了,他们班的产量不一定就比一班差。

  所有班的加在一起,一共差不多五万斤。

  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创了记录,自有这块地来,就没如此大丰收过。

  这样一来,学生的饮食条件能有很大的改善。

  看到产量后几人一拍即合。

  下次还种红薯。

  种红薯的效果这么好,他们没理由去种别的。

  林舟在听到这个数字后并没有惊讶。

  他天天朝地里加空间水,能不增产就怪了。

  之后的几天雨水一直不断。

  这让人们很是高兴。

  终于不用再旱着了。

  没了干旱,粮食增产,也许吃饱就在眼前。

  人们心中全都燃起了希望。

  不再干旱之后,人们的定量也发生了改变。

  之前的定量只有五成,其中大多还是代食品。

  但在十月一日这天,上面正式出具了公告。

  代食品只占定量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低。

  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定量,但对人们来说已经算是大好的消息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绝望夹杂着希望。

  六一年终于过去了。

  正月十六。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

  放完寒假之后,学生们高高兴兴的学了学校。

  之前初三的学生已经毕业,林舟也升到了初二年级。

  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农村户口被安排到了中专技校,城里户口的则去了厂里。

  剩下的不是当兵就是回农村了。

  上高中的学生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十,甚至有可能更低。

  这年头高中就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不夸张的说,和后世的一本差不多,毕竟升学率在那摆着。

  省城里高中也少的可怜,只有三所高中。

  好在高中的班级比较多,面向招生的名额要比县城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