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前,应该一直会以这样的比例发放。

  到了秋收后,可能会多出来一些。

  “村子里原本打算给你们弄两个新窑,可你们来的时间突然提前了,窑洞还没弄好你们就来了。”

  “所以在窑洞弄好之前,只能让你们先住到乡亲们的家里。”

  几人闻言点了点头,全都没什么意见。

  王三保随即朝王启明摆了摆手,示意可以开称。

  每人四十五斤,一共二十斤麦子,二十五斤玉米。

  秋收之前这就是他们一个月的口粮。

  下个月准时去公社那领。

  王三保的动作很是麻利,很快就把几个人的口粮分好了。

  围在外面的村民看着白花花的粮食两眼放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距离秋收还有两三个月,一年就属这段时间难熬。

  各家的粮食都吃的差不多了,每天只能吃一点点。

  见粮食分好,王三保便开始安排知青们的去处。

  “那两个女娃,出来一下。”

  他指了指王月茹和田琪说道。

  “我看你们两个走得近,就住一起吧,那个谁,李巧花!这俩娃就先住你家。”

  李巧华闻言有些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巧花不容易,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你们去了要多帮衬帮衬。”

  王三保嘱咐道。

  二人闻言一脸同情,坚定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安排的还是两个女孩。

  张二凤和李凤琴。

  这俩人被安排到了一户老人家。

  之后就没一起安排了,都是一个人一户人家。

  安排好后,王三保对着众人摆了摆手。

  “行了,散了吧!家里有知青的,负责把知青领回家!”

  众人闻言很快散去。

  林舟也被分到了一户老人家,家里只有奶奶和孙女俩人。

  这家人是村里出了名的五保户,穷的叮当响。

  林舟看了看眼前的小女孩,笑着俯下身去。

  “你叫饺子是吧?”

  “是。”

  那女孩怯生生的答道。

  饺子瘦的出奇,身上几乎没有一丁点肉。

  身上穿的也破破烂烂的,一条裤子破了好几个洞。

  林舟看着她的模样很是心疼。

  “饺子,带我去你家吧!”

  饺子默默点了点头,随后便自顾自的朝家走去。

  林舟提着粮食跟在身后。

  饺子一步三回头,生怕林舟走丢。

  走到一半,她直勾勾的盯着林舟手里的粮食。

  “大哥哥,需要我帮你拿吗?”

  林舟笑了笑。

  “不用了,我自己提就行,这个还挺重了。”

  饺子低着头解释了一句。

  “大哥哥你不用担心,我不是要你的粮食,我只是怕你累着。”

  林舟闻言微微一愣。

  心里泛起一阵心疼。

  这么懂事的孩子,却连一顿饱饭都没吃过,真是可怜。

  为了不让她多想,林舟答应道:

  “那咱们两个一起提,好不好?”

  饺子高兴的点了点头,随后接过了那个装玉米的袋子。

  二十五斤,她自然提不动。

  林舟一直在用意念帮她托着。

  跟着饺子一直走了十几分钟,这才在一个窑洞口停了下来。

  饺子指了指前面的窑洞。

  “大哥哥,这就是我家。”

  林舟点点头,随后朝里望去。

  只见一个老太太孤零零的坐在院里。

  身形瘦小,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

  这让林舟感到有些奇怪。

  听王三保说,这家老人只有五十多岁,怎么可能老成这个样子。

  这般模样,说八十岁林舟都不会怀疑。

  估计和家里遭遇的变故有关。

  哀莫大于心死。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了的。

  一夜白头,真不是说说而已。

  长期沉浸在悲痛之中,身体确实会老的很快。

  “奶奶,我回来了!”

  饺子冲着老太太喊了一声。

  老太太闻声立马换了一副面孔,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回来啦!又去哪玩了?”

  不等饺子回答,她便注意到了跟在饺子身后的林舟。

  见她一脸疑惑,林舟解释道:

  “奶奶,我是咱村的知青,因为新窑洞还没弄好,王队长就把我安排到你们家了。”

  “这些天可得麻烦你了。”

  老太太闻言笑了笑。

  “不麻烦,不麻烦,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两口旧窑就行。”

  随后对着饺子说道:

  “饺子,快去给你哥哥弄点水,洗把脸。”

  饺子点点头。

  “奶奶,我先把大哥哥的东西放到家里。”

  说完,她便带着林舟进了屋。

  推开门,屋里一片灰暗。

  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小的土炕。

  一旁还有一个灶台,上面放了一口铁锅。

  除了这两样东西,家里便什么都没有了。

  “大哥哥,我去给你打水!”

  饺子放好东西之后,笑着说道。

  林舟一直跟在饺子身后。

  进到另一个窑。

  这个窑洞勉强有点家的样子,但里面的东西也不多,唯一算的上是家具的,就只有一张木桌子。

  床头还放着两个箱子,里面装着的应该是衣服和被子。

  角落里摆了一口大水缸,里面装了满满一缸水。

  这水不太清澈,水缸底部还沉了不少泥沙。

  林舟有些惊讶。

  陕北是出了名的缺水,饺子家里这么困难,怎么会有这么大一缸水?

  “饺子,这水是你打的?”

  饺子点点头。

  “对啊,是我打的!我打了好几个月呢!”

  林舟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

  这水并不是一次性打的,而是饺子一点点攒的。

  好几个月,才凑了这么一缸水。

  看奶俩的嘴唇,干的都有些发紫。

  估计平时不怎么舍得用水。

  林舟上下打量着这间窑洞。

  意念一动。

  水缸后面藏了一小袋玉米粉。

  看样子,最多只有五斤。

  难以想象,就这么点粮食,奶俩要吃三个月。

  林舟久久回不过神来。

  “大哥哥,你想什么呢?”

  饺子见林舟愣在原地,疑惑的问道。

  林舟这才回过神来,揉了揉她的头说道:

  “饺子,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

  饺子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是。”

  “你上一次吃饱饭是什么时候?”

  林舟继续问道。

  饺子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

  “很久之前了……那时候爹还在……”

  林舟心中一阵酸楚。

  可怜的娃。

  哥今天必须让你吃顿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