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谷中的血腥气尚未被风雪完全掩盖,幸存者们已开始默默地执行厉欣怡的命令。伤亡统计很快出来,五十名精锐,如今仅剩二十一人,且大半带伤,阵亡者中包括三名“暗蜂”好手和数名北疆老兵。悲伤与愤怒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但无人哭泣,无人抱怨,只有更加坚定的眼神和更加利落的动作。
他们仔细收集着阵亡战友的遗物,就地利用冰雪和碎石进行了简易的掩埋,立下标记。对于怪物的残骸,则按照厉欣怡的要求,尽可能收集了那些被“净化弹”影响过的组织样本,尤其是那头特殊头狼洒落的、带着暗红色晶体碎片的血液和组织,被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玉瓶封装起来。
厉欣怡腰侧的伤口已被随行的军医紧急处理过,敷上了陈芝儿特制的金疮药,虽然依旧疼痛,但已无大碍。她强撑着身体,指挥众人迅速清理战场,抹除大部分活动痕迹。
“此地不宜久留,罗刹人随时可能大举来袭。”厉欣怡的声音因失血和寒冷而略显沙哑,却依旧冷静,“我们必须立刻撤离,按备用路线,绕行返回与布里亚特部落约定的接应点。”
备用路线更加崎岖难行,需要穿越一片布满冰裂缝和暗河的危險区域,但能最大程度避开罗刹人的主要搜索范围。没有人质疑,残存的二十一人迅速整理好行装,携带着战友的遗物和珍贵的怪物样本、罗刹资料,如同受伤但依旧警惕的狼群,沉默地消失在了冰谷的另一端。
接下来的路途,是在与时间、严寒和伤痛赛跑。厉欣怡拒绝了担架,坚持自己行走。她深知,此刻她任何一丝软弱的迹象,都可能动摇这支刚刚经历重创的队伍的士气。风雪依旧,每一步都踏在生死边缘。他们依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格物院提供的装备,艰难地跋涉着。
途中,他们遭遇了几次小股罗刹巡逻队的搜索,但都被经验丰富的“暗蜂”提前发现并巧妙避开。厉欣怡判断,罗刹人的主要注意力似乎仍然集中在“冰封神殿”方向和他们的前进基地,对于这支潜入的小队,虽然重视,但尚未进行不惜代价的拉网式清剿。这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五日后,历尽千辛万苦的队伍,终于抵达了与布里亚特部落约定的接应点——一处位于背风山坡下的、隐蔽的猎户小屋。提前接到信号的部落向导已在此等候多时。看到厉欣怡等人浑身浴血、狼狈不堪的模样,尤其是感受到他们身上那尚未散尽的肃杀之气和隐隐携带的邪异样本气息,那名年长的布里亚特向导眼中闪过一丝敬畏。
没有过多寒暄,在向导的带领下,队伍马不停蹄,沿着更加隐秘的部落通道,开始向南撤退。有了熟悉地形的向导引路,行程顺利了许多。
而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城。
正在御书房内批阅奏章、同时分心感应着“无生令”与帝国气运微妙联系的朕,心头毫无征兆地猛地一悸!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被骤然绷紧、拉扯!
朕搁下朱笔,微微蹙眉。这种感觉……并非危机预警,更像是一种……强烈的牵绊与血气的波动?是欣怡?她那边出事了?
朕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与“无生令”更深层次的连接中。进化后的“无生令”与朕的联系愈发紧密,甚至能模糊感应到与朕气运相连之人的大致状态。此刻,朕能“看到”一道属于厉欣怡的、原本明亮锐利的气息,此刻却显得有些黯淡、紊乱,如同风中残烛,但其中蕴含的那股不屈的意志却愈发坚韧,并且……正在缓慢地向着京城方向移动。
她受伤了!但性命无碍,且在归途之中。
朕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北海之行,果然凶险异常。罗刹人……还有那所谓的神殿……
“来人。”
“奴才在。”
“传朕口谕给唐贵妃,让她以协理六宫之名,提前准备好最好的伤药和静养之所。再密令太医院院判,随时待命。”
“嗻。”
朕没有大张旗鼓,但必要的准备已然做好。厉欣怡此行,无论成败,都为大夏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她本人,更是功不可没。
十余日后,一支风尘仆仆、如同从地狱归来的小队,终于悄无声息地抵达了京郊。得到消息的朕,提前便服出宫,在一处隶属于厉欣怡商会的隐秘别苑中,见到了她。
此时的厉欣怡,清减了许多,脸色苍白,腰腹间还缠着厚厚的绷带,但那双凤目依旧锐利,甚至因经历了生死洗礼而更添几分深邃与沉淀。她见到朕,挣扎着想行礼,却被朕抬手阻止。
“辛苦了。”朕看着她,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赞许。
厉欣怡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臣妾有负陛下所托,未能深入神殿,还折损了……那么多好兄弟。”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不,你做得很好。”朕肯定道,“你带回来的,比直接进入神殿可能更重要。”
朕的目光落在她呈上的那些来自罗刹雪橇的图纸、笔记,以及那些封装好的怪物样本上。尤其是那头特殊头狼的血液和晶体碎片,刚一呈上,朕袖中的“无生令”便传来了清晰的、带着厌恶与吞噬欲望的波动。
厉欣怡将北海之行的经过,尤其是与怪狼群的战斗、那头特殊头狼以及罗刹前进基地的异常,详细地向朕汇报了一遍。
“陛下,”她最后总结道,语气凝重,“罗刹人在那里绝不仅仅是为了勘探。他们在建造某种大型装置,试图激活或利用神殿的力量,并且,他们在驯养甚至改造那种怪物方面,似乎取得了新的进展。那头头狼,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智慧和组织能力,非常可怕。”
朕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那枚暗红色的晶体碎片,感受着其中残留的、与之前邪物晶体同源却更加凝练的邪恶能量。
“朕知道了。”朕沉声道,“你先好好养伤,这些情报和样本,会交由芝儿和相关部门全力研究。你立此大功,朕必有重赏。”
“陛下,”厉欣怡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臣妾不要赏赐。只求伤愈之后,能再为陛下,为大夏,前往北海!那座神殿,那个罗刹基地,必须弄清楚!此患不除,臣妾心难安!”
看着她眼中那混合着仇恨、责任与探索欲望的火焰,朕知道,这次北海之行,已然在她心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且先养好身体。”朕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待你康复,再从长计议。”
离开别苑时,朕抬头望向北方阴沉的天际。
厉欣怡带回来的情报,如同拼图上关键的一块。
罗刹人的装置、被改造的头狼、冰封的神殿……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加庞大、也更加危险的谜团。
而朕手中的“无生令”,似乎正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钥匙之一。
风暴,并未结束,只是暂时改变了方向。
下一次,或许就该朕,亲自去会一会那极北之地的神秘与凶险了。
他们仔细收集着阵亡战友的遗物,就地利用冰雪和碎石进行了简易的掩埋,立下标记。对于怪物的残骸,则按照厉欣怡的要求,尽可能收集了那些被“净化弹”影响过的组织样本,尤其是那头特殊头狼洒落的、带着暗红色晶体碎片的血液和组织,被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玉瓶封装起来。
厉欣怡腰侧的伤口已被随行的军医紧急处理过,敷上了陈芝儿特制的金疮药,虽然依旧疼痛,但已无大碍。她强撑着身体,指挥众人迅速清理战场,抹除大部分活动痕迹。
“此地不宜久留,罗刹人随时可能大举来袭。”厉欣怡的声音因失血和寒冷而略显沙哑,却依旧冷静,“我们必须立刻撤离,按备用路线,绕行返回与布里亚特部落约定的接应点。”
备用路线更加崎岖难行,需要穿越一片布满冰裂缝和暗河的危險区域,但能最大程度避开罗刹人的主要搜索范围。没有人质疑,残存的二十一人迅速整理好行装,携带着战友的遗物和珍贵的怪物样本、罗刹资料,如同受伤但依旧警惕的狼群,沉默地消失在了冰谷的另一端。
接下来的路途,是在与时间、严寒和伤痛赛跑。厉欣怡拒绝了担架,坚持自己行走。她深知,此刻她任何一丝软弱的迹象,都可能动摇这支刚刚经历重创的队伍的士气。风雪依旧,每一步都踏在生死边缘。他们依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格物院提供的装备,艰难地跋涉着。
途中,他们遭遇了几次小股罗刹巡逻队的搜索,但都被经验丰富的“暗蜂”提前发现并巧妙避开。厉欣怡判断,罗刹人的主要注意力似乎仍然集中在“冰封神殿”方向和他们的前进基地,对于这支潜入的小队,虽然重视,但尚未进行不惜代价的拉网式清剿。这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五日后,历尽千辛万苦的队伍,终于抵达了与布里亚特部落约定的接应点——一处位于背风山坡下的、隐蔽的猎户小屋。提前接到信号的部落向导已在此等候多时。看到厉欣怡等人浑身浴血、狼狈不堪的模样,尤其是感受到他们身上那尚未散尽的肃杀之气和隐隐携带的邪异样本气息,那名年长的布里亚特向导眼中闪过一丝敬畏。
没有过多寒暄,在向导的带领下,队伍马不停蹄,沿着更加隐秘的部落通道,开始向南撤退。有了熟悉地形的向导引路,行程顺利了许多。
而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城。
正在御书房内批阅奏章、同时分心感应着“无生令”与帝国气运微妙联系的朕,心头毫无征兆地猛地一悸!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被骤然绷紧、拉扯!
朕搁下朱笔,微微蹙眉。这种感觉……并非危机预警,更像是一种……强烈的牵绊与血气的波动?是欣怡?她那边出事了?
朕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与“无生令”更深层次的连接中。进化后的“无生令”与朕的联系愈发紧密,甚至能模糊感应到与朕气运相连之人的大致状态。此刻,朕能“看到”一道属于厉欣怡的、原本明亮锐利的气息,此刻却显得有些黯淡、紊乱,如同风中残烛,但其中蕴含的那股不屈的意志却愈发坚韧,并且……正在缓慢地向着京城方向移动。
她受伤了!但性命无碍,且在归途之中。
朕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北海之行,果然凶险异常。罗刹人……还有那所谓的神殿……
“来人。”
“奴才在。”
“传朕口谕给唐贵妃,让她以协理六宫之名,提前准备好最好的伤药和静养之所。再密令太医院院判,随时待命。”
“嗻。”
朕没有大张旗鼓,但必要的准备已然做好。厉欣怡此行,无论成败,都为大夏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她本人,更是功不可没。
十余日后,一支风尘仆仆、如同从地狱归来的小队,终于悄无声息地抵达了京郊。得到消息的朕,提前便服出宫,在一处隶属于厉欣怡商会的隐秘别苑中,见到了她。
此时的厉欣怡,清减了许多,脸色苍白,腰腹间还缠着厚厚的绷带,但那双凤目依旧锐利,甚至因经历了生死洗礼而更添几分深邃与沉淀。她见到朕,挣扎着想行礼,却被朕抬手阻止。
“辛苦了。”朕看着她,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赞许。
厉欣怡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臣妾有负陛下所托,未能深入神殿,还折损了……那么多好兄弟。”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不,你做得很好。”朕肯定道,“你带回来的,比直接进入神殿可能更重要。”
朕的目光落在她呈上的那些来自罗刹雪橇的图纸、笔记,以及那些封装好的怪物样本上。尤其是那头特殊头狼的血液和晶体碎片,刚一呈上,朕袖中的“无生令”便传来了清晰的、带着厌恶与吞噬欲望的波动。
厉欣怡将北海之行的经过,尤其是与怪狼群的战斗、那头特殊头狼以及罗刹前进基地的异常,详细地向朕汇报了一遍。
“陛下,”她最后总结道,语气凝重,“罗刹人在那里绝不仅仅是为了勘探。他们在建造某种大型装置,试图激活或利用神殿的力量,并且,他们在驯养甚至改造那种怪物方面,似乎取得了新的进展。那头头狼,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智慧和组织能力,非常可怕。”
朕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那枚暗红色的晶体碎片,感受着其中残留的、与之前邪物晶体同源却更加凝练的邪恶能量。
“朕知道了。”朕沉声道,“你先好好养伤,这些情报和样本,会交由芝儿和相关部门全力研究。你立此大功,朕必有重赏。”
“陛下,”厉欣怡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臣妾不要赏赐。只求伤愈之后,能再为陛下,为大夏,前往北海!那座神殿,那个罗刹基地,必须弄清楚!此患不除,臣妾心难安!”
看着她眼中那混合着仇恨、责任与探索欲望的火焰,朕知道,这次北海之行,已然在她心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且先养好身体。”朕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待你康复,再从长计议。”
离开别苑时,朕抬头望向北方阴沉的天际。
厉欣怡带回来的情报,如同拼图上关键的一块。
罗刹人的装置、被改造的头狼、冰封的神殿……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更加庞大、也更加危险的谜团。
而朕手中的“无生令”,似乎正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钥匙之一。
风暴,并未结束,只是暂时改变了方向。
下一次,或许就该朕,亲自去会一会那极北之地的神秘与凶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