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温润的、刻着“林”字的羊脂玉佩,在贾环的掌心,渐渐变得滚烫。
他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当物。
这是林黛玉,在用一种最决绝,也最无奈的方式,向他传递一个信号!
一个求救的信号!
她出事了!
而且是出了一件,让她无法直接向自己开口,只能用这种“典当信物”的方式,来引起自己注意的大事!
是什么事?
贾环的脑中,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
是北静王那边,又有了什么新的动作?
还是宫中,有人在为难她?
可无论是什么事,都足以证明,黛玉此刻的处境,定然是极其艰难,甚至,是危险!
“倪二!”
贾环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而凝重。
“属下在!”
“立刻!动用我们所有能动用的人手!给我查!”
“查潇湘馆!查林姑娘最近,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查宫里!查最近,所有与林姑娘有关的动向!我要知道,她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
“是!”
倪二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知道,这位林姑娘,在东家心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他躬身领命,转身便如同一阵风般,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密室之内,只剩下贾环一人。
他看着手中那块玉佩,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涌起了一股名为“焦灼”的情绪。
他与黛玉,早已不是简单的盟友。
他们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黛玉若出事,他那安插在权力核心的“眼睛”,便瞎了!
他整个棋局的布局,都将被彻底打乱!
更重要的,是那份早已超越了利益的、并肩作战的情谊。
他,绝不能让她出事!
就在贾环心急如焚,在密室中来回踱步,等待着倪二的消息之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是钱槐。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古怪的、既兴奋又紧张的神情。
“三爷!三爷!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他人还未进门,那压抑不住的、变了调的嗓门,便已传了进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贾环心中正烦,不由得厉声呵斥道。
“三爷息怒!是……是宫里来信了!”
钱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将一封用上好宫纸书写,还带着淡淡龙涎香气息的家信,高高地,呈到了贾环面前。
“是……是贵妃娘娘,派专人送回来的家信!”
元春的家信?
贾环的心,猛地一跳!
他一把夺过那封信,迅速地展开。
信上的字迹,是元春那熟悉的、端庄而秀丽的笔迹。
信的内容,也如往常一般,充满了对家中长辈的问候,与对弟妹的关切。
“……祖母、母亲、父亲金安。近闻府中诸事顺遂,弟妹安康,不胜欣慰。儿在宫中,一切安好,勿念……”
信的前半段,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可当贾环的目光,扫到信的后半段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圣躬近日略有不豫,然天恩浩荡,龙体已渐安。昨夜,与圣上闲谈,偶忆昔年承欢膝下之乐,不胜感怀。圣上见儿思亲心切,龙心大悦,言及,或可于近期,恩准宫中嫔妃,归家省亲,以彰天家仁孝之德……”
省亲!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狠狠地劈在了贾环的脑海之中!
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红楼梦》中,那场导致贾家由盛转衰的、最关键的转折点――元妃省亲,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贾环紧紧地攥着那封信,只觉得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这封信,对贾府的其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天大的荣耀!
意味着,泼天的富贵!
意味着,贾家,将要攀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权力的顶峰!
可对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知晓一切结局的穿越者来说,这封信却是一封……催命符!
是一场,以整个家族的未来为代价,去燃放的一场,无比绚烂,却又无比短暂的……烟花!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然后,便是油尽灯枯,灰飞烟灭!
“三爷?三爷?”
钱槐见他脸色变幻不定,久久不语,不由得小声唤道,“这……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您……您怎么……”
贾环没有回答他。
他只是缓缓地,将那封信,重新折好,收入怀中。
他那颗因黛玉之事而焦灼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更庞大的、更冰冷的危机感,彻底覆盖。
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了。
他必须,在这场狂欢到来之前,在这座大厦倾覆之前,为自己,为这个家,找到一条真正的活路!
果不其然。
当这封来自宫中的家信,被送到荣庆堂时,整个荣国府,彻底沸腾了!
贾母捧着信,老泪纵横,激动得浑身发抖,不住地念着“阿弥陀佛,祖宗保佑”。
贾政更是欣喜若狂,他将那封信翻来覆去地读了十几遍,那张总是挂着迂腐与严厉的脸上,此刻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的红光。
“省亲!贵妃省亲!”
“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天恩啊!”
他背着手,在堂中来回踱步,那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贾家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那一天。
“我们要建!我们要为娘娘建一座,这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省亲别院!”
“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一样都不能少!”
“钱!钱不是问题!便是倾家荡产,也要让娘娘,风风光光地,回来这一次!”
他大手一挥,那股子属于新晋工部尚书的豪情,尽显无疑。
堂下,贾琏、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也无不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大喜讯,冲昏了头脑。
整个荣庆堂,陷入了一种狂热的、近乎于癫狂的喜悦之中。
没有人,去考虑钱从哪里来。
没有人,去考虑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他们看到的,只有眼前的荣耀,只有那即将到来的、家族最辉煌的时刻!
在这片狂欢的海洋之中。
只有一个人,是清醒的。
贾环,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冷眼旁观着眼前这荒诞而可悲的一幕。
他看着那些因喜悦而扭曲的脸,听着那些因激动而变调的、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
他只觉得,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从心底,疯狂地滋生蔓延。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座名为“大观园”的、用无数金银堆砌而成的华丽坟墓,正在拔地而起。
而他,和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将成为,这场盛大葬礼的……陪葬品。
他缓缓地,退出了这片狂欢的荣庆堂。
回到自己的书房,他铺开一张巨大的京城地图。
他拿起朱砂笔,在那代表着荣国府的位置上,重重地,画下了一个圈。
随即,他又在那圈的旁边,用一种近乎于冷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笔迹,缓缓地,写下了四个字。
那四个字,鲜红如血,触目惊心。
“烈火烹油”。
他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当物。
这是林黛玉,在用一种最决绝,也最无奈的方式,向他传递一个信号!
一个求救的信号!
她出事了!
而且是出了一件,让她无法直接向自己开口,只能用这种“典当信物”的方式,来引起自己注意的大事!
是什么事?
贾环的脑中,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
是北静王那边,又有了什么新的动作?
还是宫中,有人在为难她?
可无论是什么事,都足以证明,黛玉此刻的处境,定然是极其艰难,甚至,是危险!
“倪二!”
贾环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而凝重。
“属下在!”
“立刻!动用我们所有能动用的人手!给我查!”
“查潇湘馆!查林姑娘最近,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查宫里!查最近,所有与林姑娘有关的动向!我要知道,她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
“是!”
倪二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知道,这位林姑娘,在东家心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他躬身领命,转身便如同一阵风般,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密室之内,只剩下贾环一人。
他看着手中那块玉佩,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涌起了一股名为“焦灼”的情绪。
他与黛玉,早已不是简单的盟友。
他们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黛玉若出事,他那安插在权力核心的“眼睛”,便瞎了!
他整个棋局的布局,都将被彻底打乱!
更重要的,是那份早已超越了利益的、并肩作战的情谊。
他,绝不能让她出事!
就在贾环心急如焚,在密室中来回踱步,等待着倪二的消息之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是钱槐。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古怪的、既兴奋又紧张的神情。
“三爷!三爷!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他人还未进门,那压抑不住的、变了调的嗓门,便已传了进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贾环心中正烦,不由得厉声呵斥道。
“三爷息怒!是……是宫里来信了!”
钱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将一封用上好宫纸书写,还带着淡淡龙涎香气息的家信,高高地,呈到了贾环面前。
“是……是贵妃娘娘,派专人送回来的家信!”
元春的家信?
贾环的心,猛地一跳!
他一把夺过那封信,迅速地展开。
信上的字迹,是元春那熟悉的、端庄而秀丽的笔迹。
信的内容,也如往常一般,充满了对家中长辈的问候,与对弟妹的关切。
“……祖母、母亲、父亲金安。近闻府中诸事顺遂,弟妹安康,不胜欣慰。儿在宫中,一切安好,勿念……”
信的前半段,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可当贾环的目光,扫到信的后半段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圣躬近日略有不豫,然天恩浩荡,龙体已渐安。昨夜,与圣上闲谈,偶忆昔年承欢膝下之乐,不胜感怀。圣上见儿思亲心切,龙心大悦,言及,或可于近期,恩准宫中嫔妃,归家省亲,以彰天家仁孝之德……”
省亲!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狠狠地劈在了贾环的脑海之中!
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红楼梦》中,那场导致贾家由盛转衰的、最关键的转折点――元妃省亲,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贾环紧紧地攥着那封信,只觉得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这封信,对贾府的其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天大的荣耀!
意味着,泼天的富贵!
意味着,贾家,将要攀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权力的顶峰!
可对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知晓一切结局的穿越者来说,这封信却是一封……催命符!
是一场,以整个家族的未来为代价,去燃放的一场,无比绚烂,却又无比短暂的……烟花!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然后,便是油尽灯枯,灰飞烟灭!
“三爷?三爷?”
钱槐见他脸色变幻不定,久久不语,不由得小声唤道,“这……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您……您怎么……”
贾环没有回答他。
他只是缓缓地,将那封信,重新折好,收入怀中。
他那颗因黛玉之事而焦灼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更庞大的、更冰冷的危机感,彻底覆盖。
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了。
他必须,在这场狂欢到来之前,在这座大厦倾覆之前,为自己,为这个家,找到一条真正的活路!
果不其然。
当这封来自宫中的家信,被送到荣庆堂时,整个荣国府,彻底沸腾了!
贾母捧着信,老泪纵横,激动得浑身发抖,不住地念着“阿弥陀佛,祖宗保佑”。
贾政更是欣喜若狂,他将那封信翻来覆去地读了十几遍,那张总是挂着迂腐与严厉的脸上,此刻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的红光。
“省亲!贵妃省亲!”
“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天恩啊!”
他背着手,在堂中来回踱步,那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贾家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那一天。
“我们要建!我们要为娘娘建一座,这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省亲别院!”
“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一样都不能少!”
“钱!钱不是问题!便是倾家荡产,也要让娘娘,风风光光地,回来这一次!”
他大手一挥,那股子属于新晋工部尚书的豪情,尽显无疑。
堂下,贾琏、王熙凤、贾宝玉等人,也无不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大喜讯,冲昏了头脑。
整个荣庆堂,陷入了一种狂热的、近乎于癫狂的喜悦之中。
没有人,去考虑钱从哪里来。
没有人,去考虑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他们看到的,只有眼前的荣耀,只有那即将到来的、家族最辉煌的时刻!
在这片狂欢的海洋之中。
只有一个人,是清醒的。
贾环,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冷眼旁观着眼前这荒诞而可悲的一幕。
他看着那些因喜悦而扭曲的脸,听着那些因激动而变调的、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
他只觉得,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从心底,疯狂地滋生蔓延。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座名为“大观园”的、用无数金银堆砌而成的华丽坟墓,正在拔地而起。
而他,和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将成为,这场盛大葬礼的……陪葬品。
他缓缓地,退出了这片狂欢的荣庆堂。
回到自己的书房,他铺开一张巨大的京城地图。
他拿起朱砂笔,在那代表着荣国府的位置上,重重地,画下了一个圈。
随即,他又在那圈的旁边,用一种近乎于冷酷的、不带一丝感情的笔迹,缓缓地,写下了四个字。
那四个字,鲜红如血,触目惊心。
“烈火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