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鸦町通往町**的路上,此时汇聚了庞大的人流。
红色的天空将路面也照得宛如鲜血的河流,而居民们也都在议论纷纷。
“这天气……到底怎么回事?”
“我记得和三十多年前很像……”
“不会和那时候一样出事吧?”
裕子紧跟在母亲身后,因为天气太寒冷,双手不由自主插在外套口袋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张住民票。
“走快点。”由纪子头也不回地催促,她的步伐比平时急促许多。
这时候,她发现町**的办公人员,正陆续在周围的墙壁上张贴纸张,她凑过去看了看,正是之前公布的10条准则。
转过商店街的拐角,町**办公楼突兀地矗立在眼前。
这栋本该朴素的灰色建筑前,竟然站着七八十个全副武装,穿着自卫队服装的人员!
裕子不禁瞪大了眼睛。
自卫队?自卫队怎么可能跑到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来?
虽然按照日本的和平宪法,自卫队其实也算不上是军队,按理说也就和中国的武警部队差不多,但不少人都认为,自卫队本质其实就是军人。
“那是……M16?”裕子靠近他们的时候,注意到了他们持有的**。
去年修学旅行参观军事博物馆时,她见过这种美制**的模型。虽然裕子是女孩子,但她对军事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时的印象特别深。
由纪子猛地捏了下女儿的手腕作为警告,低声说:“不要乱看,乱说话,跟着我走,保持安静。”
走近时,裕子看清了那些自卫队士兵的装备细节——与日本警察截然不同的战术背心、夜视镜,甚至有人腰间挂着明显是美军制式的破片手雷。
长长的住民队伍,都要经过这些自卫队成员的盘问登记。
此时,队伍已经蔓延得一眼看不到头,即使一个家庭只出来一个人,这队伍也有大约两千人以上了。
“姓名,住址。”
因为出来得比较早,很快就轮到了织田家母女。
挡在最前面的自卫队武装人员机械地问道,他的日语一听就知道不是日本东北地区的口音,似乎是关东地区来的。
由纪子平静地递过住民票:“织田由纪子,西三区2-15号。这是我的女儿织田裕子。”
士兵用戴着战术手套的手接过纸张,扫描仪的红光在证件上停留了三秒。
“B区领取点。”他递回住民票,同时给了两张印有条形码的贴纸,“贴在左手腕内侧。”
裕子注意到母亲接过贴纸时,手指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穿过安检门时,某种高频声波让她瞬间耳膜刺痛。
进入灾害防治办公楼内部,里面被临时改造成迷宫般的通道,指示牌将人群分流到不同区域。
墙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注意事项,就是收音机播放的那几条规则。
“这边。”由纪子带着裕子转向右侧通道牌。
B区领取点前已经排了二十多人,大多是中老年人。
裕子注意到队伍中有两个格外显眼的身影——高个子男人穿着不合时宜的黑色风衣,身边的女人则手上戴着一个系红绳的铃铛。
他们手持的不是住民票,而是中国护照。
“中国人?”裕子有些惊讶,这个小地方应该不会有外国人来旅游啊。
就在这时,风衣男子突然转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人群。
裕子下意识低头,却瞥见他风衣内侧闪过一道金属光泽。
领取流程异常高效。工作人员扫描条形码后,由纪子领到两个密封铝盒和两条折叠整齐的银色毯子。
“盒子里有药物服用说明,”工作人员的声音非常机械化,“毯子必须随身携带,睡觉时覆盖在胸口。针对准则不许提任何问题,**不会负责解答。”
裕子打开铝盒,里面整齐排列着两个药瓶。打开后一看,里面摆着一堆蓝色药片。
她凑近闻了闻,闻到了一股甜腥味。
银色毯子摸起来不像任何已知材料,既非金属也非布料,触碰到皮肤时会发出微弱的静电噼啪声。
“妈妈,你绝对知道些什么吧?”裕子绝不相信母亲一无所知。
“回去再说。”由纪子迅速将物资塞进她带来的手提袋,动作很是熟练。
队伍前方传来轻微的骚动,似乎是居民对**不愿为他们答疑而表示强烈不满。
而这时候,附近驻守的全副美械武装的自卫队成员就会上前。
“走吧。”由纪子拉过女儿的手腕。
经过那对外国男女身边时,裕子不小心与带着铃铛的女人四目相对。
风衣男子侧过身,和女同伴说起了中文。
裕子虽然很喜欢中国文化,但中国话听不懂几句。不过,她注意到男子风衣下闪过的东西——那是一串用红绳穿起的古铜钱。
走出办公楼时,武装人员正在换岗。
裕子看到了一辆大卡车,里面有大量物资运送下来。
开箱后,所有士兵开始集体换装。
首先,是他们的护目镜都换成了完全不透光的黑色镜片,就像在防备某种不可直视的东西。
然后,他们开始穿戴一种金属颈部防护托具,将脖子给遮蔽得严严实实。
而接下来,他们佩戴上了一把把极为锋利的刀具,她记得在军事博物馆也看到过,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卡巴1250刀具。这种刀具采用1095高碳钢,具有极为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这种刀具在1997年应该就停止生产了,驻日美军是将残余的存货提供给了自卫队使用?
“不要看他们。”由纪子拽着女儿快步离开,“直接回家。”
与此同时,办公楼内。
“我就是想问一下,这一次的情况是不是会和当年一样!当年可没发布过这些规则!”其中一个日本老大爷高喊道:“你们收了纳税人的钱,一句不能提问就算了吗?”
“这是町**的决议,你如果有异议,可以投诉,现在你已经领取物资,还请离开。”
身后的人也高喊:“老爷爷,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我们还要领物资呢!”
“就是啊!不要扰乱秩序!”
日本这种社会的高度服从性和秩序性也是这个国家的独特国情,“不能给人添麻烦”是烙印在每个人骨子里的,个体是绝对不敢在群体面前唱反调的。最终,老大爷也只能悻悻然离开。
轮到喻天伦和许吟秋的时候,他们将四人的护照全拿了出去,然后倒是也顺利拿到了东西。
那办公人员精通英语,多问了一句:“你们是来旅游的话,建议你们今天就离开黑鸦町。再晚,可能就走不了了。”
“走不了了?”喻天伦询问:“为什么?”
“你们很快会知道的。好了,走吧。”
很显然,他们不打算多说什么。
喻天伦和许吟秋看得出,这里的人嘴都很严,绝不是会多嘴八卦的人。
而一路上,也多次听人提及,当年也发生过红夜现象。而那时候,似乎也发生过异常事件。
“气球当年也出现过……”喻天伦也注意到换装后的日本自卫队,“恐怕美军也有介入。听对方的意思,或许军队会把这里封锁。”
“美国在日本青森县也有驻军吗?”许吟秋对这方面不太了解。
“有,”喻天伦回答:“美国在青森县三泽市有军事基地,那边有美军的军用机场和战斗机。我推测,黑鸦町外围现在应该也驻扎有美军。从规则的内容来看,他们对气球是充分了解的。所以我最难以理解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及时疏散民众,或者安排他们进入地下防空洞?”
当年美军空袭日本后,青森县还残留了相当多的防空洞。虽然多数功能受限,但有部分应该还是可以应急使用的。
原著漫画的“人头气球”,是一种恐怖到让人绝望的模因现象。
但是,如果国家全体动员,救援民众,短期内还是可以救下大部分国民性命的。而从原著漫画剧情来看,日本的救援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国民只能待在自己家里等死,从头到尾半个自卫队都没看到。
“不过,原著剧情只能做个参考,实际情况恐怕会有很大差异。譬如说,什么没有戴袖章的人,镜子里渗出的琥珀色液体,原著里都完全没有提及过。”喻天伦分析道:“而且规则的前几条,也和原著剧情有相当多的自相矛盾之处。”
“那么……”
“你还记得当年有过一篇新闻报道吧?某国的所谓仁义之师,将模因污染的平民投入到战场,受到了联合国的谴责。报道此事的记者夫妇,后来也去世了。”
“嗯,记得。”
“人类的恶意比模因更可怕。这种收容难度较小的模因诅咒,恐怕……会被利用。”
“等一下……”许吟秋担心起来:“我们不会要和自卫队打起来吧?”
“希望……不会吧。”
喻天伦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他们用语焉不详的规则来隐瞒气球的真相,显然是不会在意普通老百姓死活的。不过,从自卫队武装人员的规模来看,不可能镇压住一整个町的居民的暴动。恐怕,实际情况的发展会和原著副本有巨大差异。
而此时,在姜烬,柳颜和富江那边。
三人进了一家拉面馆,准备先吃午饭。
在吃饭的地方,最适合搜集情报。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
拉面馆老板的欢迎声在三人进门,看到富江的瞬间卡了壳。
这个满脸油光的中年男人瞪大眼睛,手里的点单板差点掉在地上。
店里七八个食客齐刷刷抬头,筷子悬在半空,有人甚至忘了合上嘴巴。
虽然柳颜也是丝毫不逊色于富江的美女,但在富江这个超级魅魔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无视了她。
富江掩嘴轻笑,说:“老板……还有位置吗?”
她的声音像蜜糖一般,老板看着她那张绝美的面孔,都快忘了自己是谁了,好半天才记起来要招呼客人坐下。
姜烬和柳颜丝毫不意外,喻天伦安排富江跟在他们身边,就是因为有她在,打探情报可以说是如探囊取物。
“三位这边请!”老板用围裙使劲擦了擦根本不脏的座位,“今日特供豚骨拉面……”
姜烬和两位女性坐在了店里面最显眼处,他注意到店里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只有最里桌坐着个穿中学校服的少年。这个黑鸦町,老龄化比例相当地高。
“好,我要豚骨拉面……”富江托着腮帮子,黑色长发从肩头滑落。
老板的喉结上下滚动:“好,好,另外两位也是一样吗?”
姜烬点头,说:“对,一样。”
富江接着又问:“对了,老板知道哪里能买到本地特产吗?我们是东京来的。”
“东京?”旁边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突然插话,“这位小姐是东京来的?难怪看着那么有气质。”
他袖口别着町内会的徽章,显然是本地有点地位的人物。
富江轻轻晃动着茶杯,说:“我们的同伴刚才去町**领了蓝色药片和毛毯。”
她故意露出困惑的表情:“请问这里经常发生这种'红夜'现象吗?
店内气氛骤然一变。
几个年长食客交换着眼色,一个约莫七十多岁的秃顶老人突然放下啤酒杯。
“嗯……这位小姐,昭和四十一年的时候,也发生过一次。”老人声音沙哑,“那会儿我在木材厂上班。”
富江立即转向老人,用那甜腻的声音问:“老爷爷经历过上次红夜?能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况吗?”
她微微前倾身体,露出衣领间若隐若现的锁骨线条,让老人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
柳颜真是佩服富江,连年纪那么大的老人也抵抗不了她的魅力。她真怕再这么下去,姜烬也会扛不住。
“那天也是十一月……”老人灌了口啤酒,“狮子座流星雨最盛的时候。半夜突然整个天变红了,跟现在一样。”
穿校服的少年突然插话:“我奶奶说过!那时候町里好多人上吊**!”
“健太!”老板厉声喝止,随即紧张地看了眼富江,似乎怕吓到这位大美女,“小孩子乱说的……”
“是真的。”那老人说道,“我有个邻居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我说……天空中漂浮的东西。”
柳颜与姜烬对视了一眼。这正是他们需要的关键信息。
富江走过去,用手指轻轻划过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背:“天空中的什么东西呀?”
老人打了个哆嗦,不知是因为回忆还是触碰:“听人说,是看到天空漂浮着巨大的人脸……像浮世绘里的鬼女,脖子部位还垂着一根绳索,就和这次町**发布的规则通告里说的一样,**说是当年美军空袭后造成的战争创伤……放屁!我那个邻居是战后才出生的!”
店内陷入诡异的沉默。
町内会干部烦躁地扯开领带:“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是发了应对指南吗?按规矩做就……”
这时候,柳颜假装不小心碰倒酱油瓶,然后高喊:“抱歉!老板,有抹布吗?”
趁着混乱,柳颜低声对富江耳语:“问清楚详细情况。”
“老爷爷……”富江的手紧紧抓住老人的手臂,“你那个邻居的事情,可以详细和我说说吗?除了他,还有其他什么人也有过类似经历吗?”
二十分钟后,三人走出拉面馆,手里多了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上面写着三个当年发生过**事件的住址。
柳颜的记事本上却记满了关键信息:
昭和四十一年红夜持续约24小时
**者尸体脖颈都有远比超普通上吊绳索严重的环形淤青
当年町**曾派“特殊清扫班”处理现场
幸存者后来大多搬离黑鸦町
姜烬检查着纸条,说:“先去哪个?“
柳颜望向西边的山坡:“最近的距此600米,西二区4-20号,原属佐藤家。”
富江突然咯咯笑起来:“刚才那个老色鬼,我碰他手的时候,他心跳快得像是要猝死。”
她玩弄着发梢:“人类真有趣,明明半只脚都踏进棺材了,还会对少女起邪念。“
姜烬皱眉。
富江的能力固然好用,但每次使用都像是在玩火。原著中那些为她痴狂最终分尸她的男人们,就是最好的警示。
希望那老人别到时候……拿着把刀找过来吧。
“别太招摇,我让你出来不是给我们增加麻烦的,”柳颜冷声道,袖中爬出几只蜈蚣状的蛊虫,“这个副本的'规则'我们还没完全摸清,和原型漫画具体差异有哪些。”
三人沿着商店街向西走去。
红色天空下的黑鸦町安静得可怕,偶尔有居民匆匆走过,都紧握着银色保温毯。
路过一家电器行时,橱窗里的电视机正在循环播放町长讲话,画面不时被雪花干扰。
“请居民们保持镇定,自卫队是来维持町内秩序的。请大家遵守规则,**与大家同在……”
富江突然指向远处:“看那栋房子。”
不远处的山坡上,孤零零立着一座老式和屋。
那里就是……佐藤家。
(本章完)
黑鸦町通往町**的路上,此时汇聚了庞大的人流。
红色的天空将路面也照得宛如鲜血的河流,而居民们也都在议论纷纷。
“这天气……到底怎么回事?”
“我记得和三十多年前很像……”
“不会和那时候一样出事吧?”
裕子紧跟在母亲身后,因为天气太寒冷,双手不由自主插在外套口袋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张住民票。
“走快点。”由纪子头也不回地催促,她的步伐比平时急促许多。
这时候,她发现町**的办公人员,正陆续在周围的墙壁上张贴纸张,她凑过去看了看,正是之前公布的10条准则。
转过商店街的拐角,町**办公楼突兀地矗立在眼前。
这栋本该朴素的灰色建筑前,竟然站着七八十个全副武装,穿着自卫队服装的人员!
裕子不禁瞪大了眼睛。
自卫队?自卫队怎么可能跑到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来?
虽然按照日本的和平宪法,自卫队其实也算不上是军队,按理说也就和中国的武警部队差不多,但不少人都认为,自卫队本质其实就是军人。
“那是……M16?”裕子靠近他们的时候,注意到了他们持有的**。
去年修学旅行参观军事博物馆时,她见过这种美制**的模型。虽然裕子是女孩子,但她对军事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时的印象特别深。
由纪子猛地捏了下女儿的手腕作为警告,低声说:“不要乱看,乱说话,跟着我走,保持安静。”
走近时,裕子看清了那些自卫队士兵的装备细节——与日本警察截然不同的战术背心、夜视镜,甚至有人腰间挂着明显是美军制式的破片手雷。
长长的住民队伍,都要经过这些自卫队成员的盘问登记。
此时,队伍已经蔓延得一眼看不到头,即使一个家庭只出来一个人,这队伍也有大约两千人以上了。
“姓名,住址。”
因为出来得比较早,很快就轮到了织田家母女。
挡在最前面的自卫队武装人员机械地问道,他的日语一听就知道不是日本东北地区的口音,似乎是关东地区来的。
由纪子平静地递过住民票:“织田由纪子,西三区2-15号。这是我的女儿织田裕子。”
士兵用戴着战术手套的手接过纸张,扫描仪的红光在证件上停留了三秒。
“B区领取点。”他递回住民票,同时给了两张印有条形码的贴纸,“贴在左手腕内侧。”
裕子注意到母亲接过贴纸时,手指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穿过安检门时,某种高频声波让她瞬间耳膜刺痛。
进入灾害防治办公楼内部,里面被临时改造成迷宫般的通道,指示牌将人群分流到不同区域。
墙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注意事项,就是收音机播放的那几条规则。
“这边。”由纪子带着裕子转向右侧通道牌。
B区领取点前已经排了二十多人,大多是中老年人。
裕子注意到队伍中有两个格外显眼的身影——高个子男人穿着不合时宜的黑色风衣,身边的女人则手上戴着一个系红绳的铃铛。
他们手持的不是住民票,而是中国护照。
“中国人?”裕子有些惊讶,这个小地方应该不会有外国人来旅游啊。
就在这时,风衣男子突然转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人群。
裕子下意识低头,却瞥见他风衣内侧闪过一道金属光泽。
领取流程异常高效。工作人员扫描条形码后,由纪子领到两个密封铝盒和两条折叠整齐的银色毯子。
“盒子里有药物服用说明,”工作人员的声音非常机械化,“毯子必须随身携带,睡觉时覆盖在胸口。针对准则不许提任何问题,**不会负责解答。”
裕子打开铝盒,里面整齐排列着两个药瓶。打开后一看,里面摆着一堆蓝色药片。
她凑近闻了闻,闻到了一股甜腥味。
银色毯子摸起来不像任何已知材料,既非金属也非布料,触碰到皮肤时会发出微弱的静电噼啪声。
“妈妈,你绝对知道些什么吧?”裕子绝不相信母亲一无所知。
“回去再说。”由纪子迅速将物资塞进她带来的手提袋,动作很是熟练。
队伍前方传来轻微的骚动,似乎是居民对**不愿为他们答疑而表示强烈不满。
而这时候,附近驻守的全副美械武装的自卫队成员就会上前。
“走吧。”由纪子拉过女儿的手腕。
经过那对外国男女身边时,裕子不小心与带着铃铛的女人四目相对。
风衣男子侧过身,和女同伴说起了中文。
裕子虽然很喜欢中国文化,但中国话听不懂几句。不过,她注意到男子风衣下闪过的东西——那是一串用红绳穿起的古铜钱。
走出办公楼时,武装人员正在换岗。
裕子看到了一辆大卡车,里面有大量物资运送下来。
开箱后,所有士兵开始集体换装。
首先,是他们的护目镜都换成了完全不透光的黑色镜片,就像在防备某种不可直视的东西。
然后,他们开始穿戴一种金属颈部防护托具,将脖子给遮蔽得严严实实。
而接下来,他们佩戴上了一把把极为锋利的刀具,她记得在军事博物馆也看到过,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卡巴1250刀具。这种刀具采用1095高碳钢,具有极为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这种刀具在1997年应该就停止生产了,驻日美军是将残余的存货提供给了自卫队使用?
“不要看他们。”由纪子拽着女儿快步离开,“直接回家。”
与此同时,办公楼内。
“我就是想问一下,这一次的情况是不是会和当年一样!当年可没发布过这些规则!”其中一个日本老大爷高喊道:“你们收了纳税人的钱,一句不能提问就算了吗?”
“这是町**的决议,你如果有异议,可以投诉,现在你已经领取物资,还请离开。”
身后的人也高喊:“老爷爷,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我们还要领物资呢!”
“就是啊!不要扰乱秩序!”
日本这种社会的高度服从性和秩序性也是这个国家的独特国情,“不能给人添麻烦”是烙印在每个人骨子里的,个体是绝对不敢在群体面前唱反调的。最终,老大爷也只能悻悻然离开。
轮到喻天伦和许吟秋的时候,他们将四人的护照全拿了出去,然后倒是也顺利拿到了东西。
那办公人员精通英语,多问了一句:“你们是来旅游的话,建议你们今天就离开黑鸦町。再晚,可能就走不了了。”
“走不了了?”喻天伦询问:“为什么?”
“你们很快会知道的。好了,走吧。”
很显然,他们不打算多说什么。
喻天伦和许吟秋看得出,这里的人嘴都很严,绝不是会多嘴八卦的人。
而一路上,也多次听人提及,当年也发生过红夜现象。而那时候,似乎也发生过异常事件。
“气球当年也出现过……”喻天伦也注意到换装后的日本自卫队,“恐怕美军也有介入。听对方的意思,或许军队会把这里封锁。”
“美国在日本青森县也有驻军吗?”许吟秋对这方面不太了解。
“有,”喻天伦回答:“美国在青森县三泽市有军事基地,那边有美军的军用机场和战斗机。我推测,黑鸦町外围现在应该也驻扎有美军。从规则的内容来看,他们对气球是充分了解的。所以我最难以理解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及时疏散民众,或者安排他们进入地下防空洞?”
当年美军空袭日本后,青森县还残留了相当多的防空洞。虽然多数功能受限,但有部分应该还是可以应急使用的。
原著漫画的“人头气球”,是一种恐怖到让人绝望的模因现象。
但是,如果国家全体动员,救援民众,短期内还是可以救下大部分国民性命的。而从原著漫画剧情来看,日本的救援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国民只能待在自己家里等死,从头到尾半个自卫队都没看到。
“不过,原著剧情只能做个参考,实际情况恐怕会有很大差异。譬如说,什么没有戴袖章的人,镜子里渗出的琥珀色液体,原著里都完全没有提及过。”喻天伦分析道:“而且规则的前几条,也和原著剧情有相当多的自相矛盾之处。”
“那么……”
“你还记得当年有过一篇新闻报道吧?某国的所谓仁义之师,将模因污染的平民投入到战场,受到了联合国的谴责。报道此事的记者夫妇,后来也去世了。”
“嗯,记得。”
“人类的恶意比模因更可怕。这种收容难度较小的模因诅咒,恐怕……会被利用。”
“等一下……”许吟秋担心起来:“我们不会要和自卫队打起来吧?”
“希望……不会吧。”
喻天伦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他们用语焉不详的规则来隐瞒气球的真相,显然是不会在意普通老百姓死活的。不过,从自卫队武装人员的规模来看,不可能镇压住一整个町的居民的暴动。恐怕,实际情况的发展会和原著副本有巨大差异。
而此时,在姜烬,柳颜和富江那边。
三人进了一家拉面馆,准备先吃午饭。
在吃饭的地方,最适合搜集情报。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
拉面馆老板的欢迎声在三人进门,看到富江的瞬间卡了壳。
这个满脸油光的中年男人瞪大眼睛,手里的点单板差点掉在地上。
店里七八个食客齐刷刷抬头,筷子悬在半空,有人甚至忘了合上嘴巴。
虽然柳颜也是丝毫不逊色于富江的美女,但在富江这个超级魅魔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无视了她。
富江掩嘴轻笑,说:“老板……还有位置吗?”
她的声音像蜜糖一般,老板看着她那张绝美的面孔,都快忘了自己是谁了,好半天才记起来要招呼客人坐下。
姜烬和柳颜丝毫不意外,喻天伦安排富江跟在他们身边,就是因为有她在,打探情报可以说是如探囊取物。
“三位这边请!”老板用围裙使劲擦了擦根本不脏的座位,“今日特供豚骨拉面……”
姜烬和两位女性坐在了店里面最显眼处,他注意到店里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只有最里桌坐着个穿中学校服的少年。这个黑鸦町,老龄化比例相当地高。
“好,我要豚骨拉面……”富江托着腮帮子,黑色长发从肩头滑落。
老板的喉结上下滚动:“好,好,另外两位也是一样吗?”
姜烬点头,说:“对,一样。”
富江接着又问:“对了,老板知道哪里能买到本地特产吗?我们是东京来的。”
“东京?”旁边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突然插话,“这位小姐是东京来的?难怪看着那么有气质。”
他袖口别着町内会的徽章,显然是本地有点地位的人物。
富江轻轻晃动着茶杯,说:“我们的同伴刚才去町**领了蓝色药片和毛毯。”
她故意露出困惑的表情:“请问这里经常发生这种'红夜'现象吗?
店内气氛骤然一变。
几个年长食客交换着眼色,一个约莫七十多岁的秃顶老人突然放下啤酒杯。
“嗯……这位小姐,昭和四十一年的时候,也发生过一次。”老人声音沙哑,“那会儿我在木材厂上班。”
富江立即转向老人,用那甜腻的声音问:“老爷爷经历过上次红夜?能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况吗?”
她微微前倾身体,露出衣领间若隐若现的锁骨线条,让老人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
柳颜真是佩服富江,连年纪那么大的老人也抵抗不了她的魅力。她真怕再这么下去,姜烬也会扛不住。
“那天也是十一月……”老人灌了口啤酒,“狮子座流星雨最盛的时候。半夜突然整个天变红了,跟现在一样。”
穿校服的少年突然插话:“我奶奶说过!那时候町里好多人上吊**!”
“健太!”老板厉声喝止,随即紧张地看了眼富江,似乎怕吓到这位大美女,“小孩子乱说的……”
“是真的。”那老人说道,“我有个邻居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我说……天空中漂浮的东西。”
柳颜与姜烬对视了一眼。这正是他们需要的关键信息。
富江走过去,用手指轻轻划过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背:“天空中的什么东西呀?”
老人打了个哆嗦,不知是因为回忆还是触碰:“听人说,是看到天空漂浮着巨大的人脸……像浮世绘里的鬼女,脖子部位还垂着一根绳索,就和这次町**发布的规则通告里说的一样,**说是当年美军空袭后造成的战争创伤……放屁!我那个邻居是战后才出生的!”
店内陷入诡异的沉默。
町内会干部烦躁地扯开领带:“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是发了应对指南吗?按规矩做就……”
这时候,柳颜假装不小心碰倒酱油瓶,然后高喊:“抱歉!老板,有抹布吗?”
趁着混乱,柳颜低声对富江耳语:“问清楚详细情况。”
“老爷爷……”富江的手紧紧抓住老人的手臂,“你那个邻居的事情,可以详细和我说说吗?除了他,还有其他什么人也有过类似经历吗?”
二十分钟后,三人走出拉面馆,手里多了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上面写着三个当年发生过**事件的住址。
柳颜的记事本上却记满了关键信息:
昭和四十一年红夜持续约24小时
**者尸体脖颈都有远比超普通上吊绳索严重的环形淤青
当年町**曾派“特殊清扫班”处理现场
幸存者后来大多搬离黑鸦町
姜烬检查着纸条,说:“先去哪个?“
柳颜望向西边的山坡:“最近的距此600米,西二区4-20号,原属佐藤家。”
富江突然咯咯笑起来:“刚才那个老色鬼,我碰他手的时候,他心跳快得像是要猝死。”
她玩弄着发梢:“人类真有趣,明明半只脚都踏进棺材了,还会对少女起邪念。“
姜烬皱眉。
富江的能力固然好用,但每次使用都像是在玩火。原著中那些为她痴狂最终分尸她的男人们,就是最好的警示。
希望那老人别到时候……拿着把刀找过来吧。
“别太招摇,我让你出来不是给我们增加麻烦的,”柳颜冷声道,袖中爬出几只蜈蚣状的蛊虫,“这个副本的'规则'我们还没完全摸清,和原型漫画具体差异有哪些。”
三人沿着商店街向西走去。
红色天空下的黑鸦町安静得可怕,偶尔有居民匆匆走过,都紧握着银色保温毯。
路过一家电器行时,橱窗里的电视机正在循环播放町长讲话,画面不时被雪花干扰。
“请居民们保持镇定,自卫队是来维持町内秩序的。请大家遵守规则,**与大家同在……”
富江突然指向远处:“看那栋房子。”
不远处的山坡上,孤零零立着一座老式和屋。
那里就是……佐藤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