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江总到了。”

  刘畅先一步走进客厅通知,不忘礼貌称呼一声坐着和父亲一起喝茶的王健林,“王叔。”

  王健林微笑点头。

  随刘勇好一起起身迎接江北城。

  江北城走进客厅笑着和刘勇好握手,“刚刚我和刘畅开玩笑,说刘董是不是觉得我太高调了,不想出来接我。

  原来是王董在这里做客。

  王董,幸会。”

  “久仰大名,江总。”王健林礼貌称呼了一声,和江北城握手。

  现在商界最风云的人物肯定是江北城。

  自己虽然风云不在,但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在商界还是有些影响力和地位的。

  人脉关系更不用说了。

  身边的朋友都在提江北城,没想到今天能在刘勇好的别墅里面见到江北城。

  江北城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投资京东外卖干美团和阿里,然后就是前不久怒砸几十个亿从硅谷巨头中抢人。

  这个青年人财富恐怖。

  不禁让自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思聪,年龄比江北城还要大十岁左右,但是两人的思维层次差距太明显了。

  但也不能说儿子毫无建树。

  在国内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商人中,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对标江北城的青年企业家。

  就算是近些年在机器人领域或者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亮眼成绩的几个青年人,也难以与江北城媲美。

  商界对江北城的评价是,下限也是马云那个级别的。

  上限不得而知。

  在这一点上,王健林非常认可。

  所以今天第一次见面,也给与了江北城这个晚辈该有的尊重。

  三人移步落座,继续喝茶聊天。

  刘勇好给江北城倒茶,玩笑道:“如果院子里这些花草树木不是父辈种下的,一定找人平了给你停机用。”

  “受不起,刘董,这是让我折寿啊,对不起刘叔他老人家。”江北城端起茶杯跟着玩笑道。

  刘家这套豪宅还是87年建造的。

  要不说他们这批人是国内最先富起来的人。

  当年马云在他面前,也是个小职员。

  刘勇好亲自提到过自己在大阪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遇到了当年去小日子找投资人的马云。

  马云求着他投资。

  但是他没有投,这也是他从商以来的一大遗憾。

  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仅是他,同桌的王健林也一样,在地产黄金发展时期的时候,心里都惦记着互联网这口饭,搞了好几次没搞起来。

  最轰动的一次是联合碧桂园、格力等企业,启动资金五十亿,说是最后一次互联网创业,当着马云的面讲,要让马云难受。

  结果马云回了一句“健林他们搞那个凑拢班子没有战斗力”。

  结果也是如此。

  互联网这口饭,王健林还是没吃上。

  到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AI……全是基于互联网产业基础发展起来的。

  江北城这个年轻人抓住了这个风口,让两个六七十岁的商界风云人物艳羡不已。

  刘勇好开玩笑道:“健林,你在江总身上有没有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王健林喝着茶,反应了一下。

  不提没发觉,一提倒是觉得江北城那份直爽果敢和魄力格局,挺像自己的。

  王健林还没接上话,江北城先笑着奉承了一句,“有王董当年三分风采,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了。”

  王健林摆手道:“你身处这个年代和我们那个年代不一样。

  现在的我都需要向你学习,就别提当年的我了。”

  健林还是收敛了许多了。

  估计是被万达商管上市失败的事情折磨了心智,身体消瘦不说,那股敢想敢干的心气也消磨了许多。

  “哈哈哈哈,健林,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你这样夸一个年轻人。”刘勇好笑着对江北城说:“健林这几年过的不如意啊。”

  江北城道:“王董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记得开口。”

  如果说当年王健林下的那盘棋下活了,今天也没江北城在他面前说这些话了。

  王健林是地产界反应最快的,一路卖卖卖,转向轻资产运营。

  万达商管就是转型后的伟大杰作。

  年收租达到了650亿,按照15倍的PE计算,如果23年万达商管能够成功赴港上市,市值可能会破万亿,王健林家族的身价会突破两千亿。

  还是风云人物。

  但是上市失败后,面临的是巨大的债务问题。

  王健林和太盟投资、腾讯、中信资本……等22家资方签订了对赌协议,万达商管上市失败,他不但要高价回购股份,还要支付每年百分之十二的利息。

  这才有王健林的还债之路。

  几百亿的债务,他手上肯定是拿不出那么多现金的。

  要么继续卖,要么引进新的资方。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平息万达的债务危机。

  但是万达商管赴港上市这条路好像走的还很艰难。

  所有的资方都观望着,如果成功,他们获利。

  如果失败,他们会再次瓜分万达。

  江北城和王健林是首次见面,就算敬重这位商界前辈,也不会豪爽到当圣人撒钱救急。

  他同样是看重了投资万达的时机。

  期待王健林东山再起,带着万达商管上市成功。

  他跟着投资获利。

  如果失败了,江北城盯上的是万达院线的股份。

  万达院线在多次并购和资产重组之后,王健林家族还持有20%的股份。

  按照现在万达电影的市值,折算下来,王健林个人资产还有五十多亿。

  江北城吞下他手上的股份,对一纸文化传媒来说,可以实现生态互补,一加一大于二的市场效应。

  王健林目光转向江北城,心里揣测江北城在打什么转盘,首次见面,就这么爽快,把“江小爷”的江湖仗义用到商场上来了?

  就连刘勇好也是这样想的。

  “江小爷”的称呼,两人都知道。

  为人仗义,深受敬仰。

  刘勇好也想在蓉城享受和江小爷一样的荣誉,给自己立人设。

  所以才会在余天齐出事之后,主动站出来担任蓉城社会力量组织的主事人。

  但是万达这个债,不是江湖上的小打小闹。

  动则数十亿上百亿。

  江小爷要是这样救急,那就不是仗义了,简直是救世主,或者是当今圣人转世。

  两位商界传奇人物,是不相信这种不求回报的义气的。

  “健林刚刚还在和我谈民生银行合作的事情,江总现在又来送大礼了。”刘勇好笑着道:“健林,你的运势来了。”

  他是民生银行的创始人之一,现在还有民生银行的股权,是民生银行的董事。

  民生银行市值两千多亿,总资产六千多亿。

  国内最有实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就王健林和刘勇好这层关系,王健林开口,刘勇好也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谓合作,其实就是借贷业务。

  就算万达商管永远上不了市,王健林家族的核心资产也有几百亿,银行是不怕他换不起钱的。

  只是万达现在的负责比较高,和国有性质的银行继续开展合作有些困难了。

  刘勇好只负责牵线,剩下的事情,银行内部会进行评估。

  肯定不会走盛京银行和恒大的老路子。

  江北城有钱,而且是现金充沛,这件事,不止王健林和刘勇好清楚,商界基本都知道。

  胡润去采访江北城之后,还传出了江北城现金比雷军还多的传言。

  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是商界大部分企业家觉得这件事是属实的。

  因为江北城经常不按套路出牌,猜不准他下一步走哪里,更猜不到他砸多少钱进去?

  但是新闻一爆出来,就是给人震惊的感觉。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江北城太**有钱了。

  “江总主动开口了,我就不和你客气了。”王健林同样是直爽的性格,“手上确实需要现金周转,江总这边要是方便的话,我们可以谈谈合作。”

  他相信几十亿上百亿都难不倒江北城。

  光是利安资本这家私募巨头,就管理着数百亿的资金。

  只要利安资本看重投资万达的回报。

  钱,就是江北城一句话的事情。

  江北城道:“王董,钱的事情,好说,具体事项,我们下来聊。”

  王健林会意,端起茶杯和江北城互敬了一下。

  刘勇好也没过问,毕竟涉及两家企业的商业机密。

  只是跟着陪了一杯茶水:“今天这顿下午茶喝的合你心意吧,健林?”

  王健林笑着放下茶杯,“我现在就等你留我下来吃晚饭了。

  喝茶不解兴。

  今天和江总首次见面,要喝几杯才像样。”

  江北城玩笑道:“王董,我知道刘董酒柜里有几瓶不错的好酒。

  刚刚过来的路上,刘畅给我讲的。”

  刘勇好笑着看向自己的女儿,手指点了点,嘱咐道,“江总都讲了,你还不去准备?”

  “马上就去,爸爸。”刘畅笑着去酒窖取酒了。

  下午茶喝完,移步餐厅用餐。

  餐桌上,刘勇好才和江北城提到蓉城社会力量组织的事情。

  王健林这段时间也在蓉城,对这件事有所耳闻。

  倒不是余天齐这种小人物提起了他的关注,而是他背后的一些官员反应激烈。

  其中也有王健林认识的。

  喝了两杯酒,王健林好奇问江北城,“蓉城这几天,余天齐跳楼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听说江总也牵扯其中了?”

  江北城笑着和王健林碰杯,没有承认也没否认。

  刘勇好站出来用玩笑的语气讲了一句,“健林,你老糊涂啊,江总怎么可能和这种小人物有瓜葛?

  无非就是些江湖恩怨罢了。”

  他在蓉城政商圈子里的信息来源非常可靠。

  知道这件事的内幕。

  因为牵涉面太广了,不适合那出来当闲暇话题聊。

  所以直接来了一句“江湖恩怨”。

  但也不怪王健林,王健林向来都是比较直爽的性格。

  王健林却瞬间会意,刘勇好的话反倒是证明了他听到的那些言论是属实的。

  笑着和江北城喝酒。

  江小爷的手段玩的那叫一个6666啊。

  “我很敬佩江总站出来创建码头商会,这个群体的复杂性不用多说。

  主事人的位置没有出众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很难服众的。

  码头商会现在已经成为**报道鼓励的重要模式了。

  只希望我这位蓉城的代表,在区域化协作上,不拖你江总的后腿。”

  刘勇好保持着谦虚的姿态,向江北城敬酒。

  这几句话是由心而发的。

  不可否认,企业家和这个圈子是有割裂感的。

  一边要在政商界高层立住脚,一边还得在社会中底层赢得好感。

  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设。

  而且两种人设来回切换还不冲突。

  不是几十年混商场和官场老狐狸,很难做的完美。

  但事实却是,一个三十不到的青年人开创了先河。

  让人不寒而栗。

  江北城道:“刘董,只要你把规矩立好了,顺势昌,逆势亡的道理,让他们自己去悟。”

  “受教了,江总。”刘勇好干了一杯,空杯展示道:“你随意。”

  同桌上的女儿刘畅跟着陪笑。

  显然,她这种级别还融不进三位的谈话。

  贸然插话,显的没礼数。

  但是不能否认自己内心对江北城这位青年企业家的欣赏。

  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还在挤破头皮去随大势,江北城已经在给游戏立规矩了。

  确实是活着的商界传奇。

  “江总,我敬你一杯,今天旁听你和父亲、王叔的聊天,学到了很多,深受启发,对我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刘畅举杯奉承道。

  江北城对刘勇好玩笑道:“刘董,我该怎么称呼?

  以你的辈分?

  还是我们年轻人自己的称呼?”

  刘畅反应很快,没等父亲回答,自己笑着称呼了一句,“江叔,侄女受教了。”

  一桌人跟着笑了。

  江北城笑着和她碰杯。

  年龄上看,刘畅比他大很多,但是就企业家圈子里面的地位和资历排辈,江北城是她父亲刘勇好这个级别的。

  她叫一声“江叔”,也不吃亏。

  “来趟蓉城,还认了一个大侄女,哈哈哈。”江北城笑道:“刘董不会介意吧?”

  “女儿多向你江叔学习。”刘勇好嘱咐道。

  王健林喝了不少,也跟着开玩笑,“要是这样算辈分的话,江总,思聪也得叫你一声江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