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半信半疑

  宋知意抿了抿唇,转身将门关紧。

  看清楚宋知意脸上的表情,霍骁不由得几分担忧:“你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吗?是不是为了原料的事情来的。”

  宋知意暗自叹了口气点头:“情况比想象的严重,我怀疑有人在故意囤货。”

  霍骁闻此暗自叹了口气,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递给她:“刚收到的消息,永昌纺织厂最近大量收购长绒棉,出价比市场价高20%。”

  “周永昌?”宋知意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紧。

  永昌纺织厂是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老板周永昌一直觊觎红星棉花厂的市场份额,“他想逼我们停产?“

  霍骁的嘴角抿成一条直线:“很可能。我们刚接了军需处那批订单,如果不能按时交付……”

  宋知意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不仅会面临巨额违约金,更会失去这个重要客户。

  她走到霍骁身边,两人肩并肩研究起文件上的数据。

  “我们有几个选择。”

  宋知意快速分析道,“一是高价抢购原料,但这正中周永昌下怀;二是改用短绒棉,但现有设备,不适合处理短纤维,会影响成纱质量。”

  霍骁听到了她的话,眉头紧锁。

  办公室里的挂钟滴答作响,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宋知意和霍骁肩并肩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那份关于永昌纺织厂囤货的报告摊开在两人之间,纸张边缘因为反复翻阅已经微微卷曲。

  宋知意能清晰地闻到霍骁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钢笔墨水的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松木香,那是他书柜散发出的味道。

  这些气味交织在一起,莫名地让她感到安心。

  她微微侧头,尽量的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宋知意突然抬头,眼睛亮得惊人,好像是想到了什么非常好的办法。

  霍骁闻言挑眉,眼神里面露出了好奇地眼神,于是他微微偏头,示意她继续。

  闻此宋知意迅速从抽屉里取出一沓泛黄的资料,纸张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我研究过国外的纺织技术资料。”

  她快速翻到做了标记的一页,“他们曾在五十年代用预处理工艺解决过类似的短绒棉加工问题。”

  她的指尖在图纸上划过,指了指那行字,“如果我们能在梳棉前增加一道碱处理工序。”

  随后她又抽出一张白纸,用铅笔快速画出示意图,线条干净利落,“短纤维的强度问题就能得到显著改善。”

  霍骁俯身凝视着图纸,他的呼吸轻轻拂过宋知意的耳际,让她不自觉地觉察到几分脸红。

  但是很快宋知意就恢复了正常。

  “那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改造设备?”霍骁直起身,声音低沉。

  如果时间不够的话,那么一切就来不及了。

  宋知意咬了咬下唇,“三天。”

  她停顿了一下,“但需要停掉一半生产线,这意味着……”

  说完之后她无奈的叹了口气。

  “意味着产量会暂时减半。”霍骁接过她的话,转身走向窗前。

  宋知意见状也走到了他身后。

  只见窗外,厂区一片繁忙景象。

  工人们正将最后一批棉花送。入车间,蒸汽机的白烟袅袅升起。

  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吆喝声,让人不由得停下来注视。

  “我们只能选一条路。”宋知意说道。

  而且他们必须要选择一条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这个时候霍骁转身,眼中已有了决断,经过深思熟虑后便说道:“就这么办。”

  随后他走回桌前,拿起电话,“我去联系**说明情况,争取宽限交货时间。“

  “那我这就去安排。”宋知意点头,将散落的图纸整理好。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霍骁突然叫住她:“知意。”

  “嗯?怎么了,还有什么事情吗?”她回头,几分不解的看着霍骁。

  “这些事情多亏了你,谢谢。”霍骁的声音很轻,却让宋知意心头一暖。

  宋知意微微勾起唇角,“我们是夫妻,有什么谢不谢的?你的事情不就是我的事情吗?好了,别多想了。眼下解决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霍骁心头一暖,点点头。

  走出办公室,宋知意站在走廊上深吸一口气。

  空气中飘散着棉花和机油的混合气味,让她莫名其妙的安心了不少。

  她下意识摸了摸无名指上的婚戒,黄金的质感冰凉光滑。

  不论如何,他们都会并肩作战的。

  想到这里后,宋知意转身回到了车间里面。

  车间里,工人们已经聚集起来,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原料短缺的问题。

  看见宋知意进来,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她卷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改造方案的示意图,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

  “张师傅。”她转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人。

  “麻烦把三号梳棉机的针布全部更换为这种型号。”她指着图纸上标注的规格,数字写得工整清晰。

  对方里面点头答应了下来。

  “王师傅。”

  她又看向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碱液池今天必须建好,尺寸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

  她递过去一张手绘的图纸,线条干净利落,每个数据都标注得一丝不苟。

  王师傅犹豫了一下之后接过来。

  工人们起初半信半疑,有人小声嘀咕:“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啊?谁要去做这些累死人的事情啊。”

  宋知意自然是听到了他们的话,但是宋知意并没有在意。

  正当工人们窃窃私语的时候,他们看到宋知意利落地爬上两米多高的梳棉机,亲自示范如何更换针布时。

  不少人的质疑的目光渐渐变成了敬佩,随后开始配合宋知意工作。

  到了深夜,车间里大部分工人都已经回去休息,只剩下几个骨干还在加班。

  宋知意蹲在三号梳棉机旁,专注地调试着齿轮间距,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上,手指被机油染得漆黑。

  机器的金属表面反射着昏黄的灯光,映照出她疲惫却坚定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