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三章 邀约

  闻此宋知意犹豫了一下后只能答应了下来。

  于是第二天,宋知意不得不换上那套为去大学讲课准备的衣服,还难得地化了淡妆。

  霍骁看得直眨眼:“宋工程师今天格外精神啊。”

  “你就会和我开玩笑。”

  “我没有哥你开玩笑啊。”霍骁走过去笑道。

  闻此宋知意整了整衣领,“好了好了,谈完我还得回车间呢。”

  说完之后霍骁便答应了下来,于是跟着宋知意来到了工厂门口接待客人。

  纺织集团的副总姓林,是个精干的中年女性。

  一见宋知意就亲切地拉住她的手:“宋工,终于见到真人了!我们厂用了您的清梳联合机,效率提高了40%!”

  “您过奖了。”宋知意谦虚的说道。

  对方立马就笑了起来。

  宋知意继续说道:“林副总,咱们赶紧进厂区吧,我带你在厂子里面转转。”

  随后林副总就跟着她来到了厂里。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直到谈到专利使用费时,林副总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宋工,我们想邀请您去外省工作,担任我们集团的技术顾问。年薪可以谈,外加住房和专车。”

  宋知意没有想到她居然会这么说,不免惊讶起来。

  霍骁在桌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宋知意深吸一口气:“感谢林总厚爱,但我不能离开这里。”

  “为什么?”

  林副总十分不解,“上海的发展平台、生活条件,都不是这小地方能比的。”

  宋知意看向窗外忙碌的车间:“我的根在这里。我的每一个发明,都源于和这些机器、这些工人的朝夕相处。”

  她转回头,眼神坚定,“不过,我可以定期去贵地做技术指导。”

  林副总遗憾之余,也被她的真诚打动:“那就这么说定了。另外,我们集团想投资扩建你们的研发中心,条件是要有优先使用权。”

  宋知意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这件事就这么谈妥了。

  送走客人后,霍骁长舒一口气:“那么高的年薪都不要,宋工程师现在眼界高了。”

  宋知意笑着捶了他一下:“少来。你知道我舍不得什么。”

  “我猜应该是舍不得我吧?”霍骁微微勾唇,抱住了她的肩膀。

  宋知意急忙看向旁边露出了害羞的神情,“好了,再让别人听到怎么办?”

  霍骁耸了耸肩,“听就听到吧,好了,咱们赶紧去吃饭吧。”

  闻此宋知意点头答应了下来。

  扩建工程在一个月后启动。

  原来厂区部分破旧厂房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三层的研发大楼。

  奠基仪式上,县委书记亲自到场,宣布将棉花纺织机械厂列为县重点企业。

  剪彩时,宋知意握着金剪刀的手微微发抖。

  闪光灯下,她恍惚看到了那个在车间不停画图的自己。

  霍骁似乎察觉到她的情绪,悄悄在她耳边说:“看,我们做到了。”

  宋知意眨了眨眼,紧接着亮起了光泽,“是啊,我们做到了。”

  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宋知意更忙了。

  除了日常研发工作,她还要指导新来的大学生,接待各地考察团,时不时还得跑去别的地方做技术指导。

  但无论多忙,她每周都会抽时间下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干活、讨论。

  这天宋知意正在车间调试新机器,老李急匆匆跑来:“宋工,快去大门口看看!”

  厂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一个白发老人正在门卫处登记。

  宋知意眯眼一看,发现那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的张教授,国内纺织机械领域的泰斗。

  “张教授!您怎么来了?”她礼貌着迎上去。

  老人笑呵呵地说:“我来取经啊!你那篇关于分梳辊动态特性的采访文章,给我们系里老师上了生动一课。”

  原来张教授是带着研究生专程来实地考察的。

  宋知意受宠若惊,随后亲自带着他们参观讲解。

  当看到车间里工人们自制的各种简易但实用的工具时,张教授连连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宋知意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紧接着带人继续参观下一个项目。

  晚上,宋知意和霍骁在家里设宴招待张教授一行。

  酒过三巡,张教授突然说:“宋工,我们学校想聘你为客座教授,每年去讲一个月的课,怎么样?”

  霍骁笑着插话:“张老,上次纺织集团开十万年薪都没请动她。”

  “我们不开高薪。”

  张教授睿智地眨眨眼,“但我们有图书馆和实验室,还有一群崇拜你的学生。”

  这个提议击中了宋知意的软肋。

  这个身体的主人之前没有上过大学,如今竟有机会站在大学讲台上,对之后的路能有很大的帮助。

  “我考虑考虑。”她犹豫啊一下最终说。

  不过需要考虑的因素过多,所以她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方有些失望她没有直接答应,不过也没有勉强。

  送走客人后,霍骁认真地问:“你想去吗?”

  宋知意点点头又摇摇头:“想去,但厂里离不开。”

  “厂里有我呢。”霍骁握住她的手。

  “你应该有更广阔的舞台。”

  宋知意一怔,看向霍骁的时候眼眶微红,但是更多的还是兴奋。

  或许是因为太迫不及待了,所以宋知意晚上就给张主任打去了电话。

  最终,他们商定了客座教授的邀请,但坚持将授课时间压缩为两周,且分成四次进行。

  这样既不耽误厂里工作,又能满足教学需求。

  第一次以客座教授身份走进纺织工学院的讲堂时,宋知意紧张得手心冒汗。

  但当看到台下坐着的不仅有学生,还有不少教授时,她反而镇定下来。

  “同学们,今天我讲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这个。”

  她举起一个满是油污的工作笔记本,“这里面是在车间记录的每一个问题和解决方法,上次时间紧迫,没有给大家展示完全,但是这一次,我会倾囊相助。”

  下课后,一群学生围着她请教。

  一个女生红着脸说:“宋教授,我毕业后能去你们厂工作吗?我觉得那里才是真正搞技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