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随军不珍惜,改嫁首长你哭啥 第168章 升学宴

小说:千里随军不珍惜,改嫁首长你哭啥 作者:浙A猛1 更新时间:2025-07-14 15:29:22 源网站:2k小说网
  ();

  宋红梅第二天就张罗着要办升学宴了,宋雪芝反而让她不用急。

  她刚回来,打算在苏城休息几天,享受一下家里的时光。

  宋红梅有点诧异,稀奇道:“你不急着回北边**了?”

  “我急着回去干啥。”宋雪芝有些好笑。

  她昨晚是在电话里说想厉承渊了,可不代表他们俩要整天腻在一起啊。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

  如果可以,她倒情愿整个暑假都待在苏城,与母亲哥哥相处。

  毕竟,她太久没有回家见到他们了,是真的很想家。

  宋红梅见状也就没再多说,这两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想给闺女补身体。

  她可怜的女儿,如今自己做生意、考大学,还嫁了首长,外人谁不称赞一声风光。之前的亲戚邻友还向她道贺,说恭喜她很快就能抱上外孙或外孙女,一家三代同堂。

  可只有宋雪芝知道这其中的心酸。

  她女儿被之前那个渣男周卫东给害了,可能这辈子都怀不上孩子了。

  算算时间过得很快,一晃,自己闺女和厉首长结婚也有小半年了。

  她日日随军,如果身体没有问题的话,想必早已怀孕。

  毕竟年轻军人都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她之前听一个远房亲戚说她们的侄女也跟一个当兵的结婚,尚且没有随军资格,那个当兵的每年就回来一两次,就能让那姑娘一胎接一胎地怀个不停,天天躲着计生办审查。

  宋红梅上回大老远去北边看闺女,也是见过厉承渊,觉得对方不像身体有问题的人。如果自己女儿身体正常地嫁给他,这会想必早就怀孕了。

  越想,她越心酸。懊悔当初宋雪芝执意要去千里随军时,她没拦住,不然也不会酿成今天的苦果。

  看母亲打鸡汤的时候有些心神不宁,差点打翻了碗,宋雪芝赶紧上前帮忙。

  “妈,我自己来吧。”

  宋红梅长叹一口气,勺子一捞砂锅底里的精华,把什么党参、红枣枸杞之类的都捞到她碗里,叮嘱:“你得多吃点,早日养好身体。”

  说着又祈祷:“赶明妈再带你去几个老中医那里瞧瞧,看能不能把你身体之前落下的毛病治好,要是能怀上孕,就再好不过了。”

  “妈!”宋雪芝接过汤碗,有些哭笑不得,解释道:“是我和承渊不想这么早要孩子。再说我马上要去上大学了,怀孕多麻烦……”

  宋雪芝越解释,宋红梅反而越觉得她是在强颜欢笑,十分心酸。

  “你不要这么想。”宋红梅语重心长道,“你还年轻,现在是不急,可是你男人呢?他今年都二十五了,马上又要大一岁,等你上完四年大学回来,他岂不是就三十岁了……你觉得他能等得起你吗?就算等得起,你们这么晚生孩子,也不好。”

  虽说现在计生办都倡导晚婚晚育,但三十岁结婚生育确实太晚了。

  宋红梅以前那个年代村里都是十几岁都生娃的,所以她也接受不了。

  宋雪芝想想也是,异地何尝不是摆在她和厉承渊面前的一个难题。

  但既然厉承渊说了他会解决,她选择相信他,一切先顺其自然吧。

  宋红梅看她佛系的样子,又是很恨铁不成钢。

  但除了怀孕这一点,女儿各方面都很优秀,宋红梅也没法说什么。

  而且,宋雪芝在**附近的县城开店做卤味生意,显然也是赚了不少钱。

  这次回来,她本想在院子里摆几桌招待亲友办升学宴,但宋雪芝不想让她累着,直接花钱订了苏城如今最大的饭店。

  到时候邀请亲朋好友去大饭店吃,面子里子都有了。

  关于儿女的这场升学宴,宋红梅可是很重视的,这关乎了她能否扬眉吐气。所以这回,她把之前宋家那边的亲戚都请过来了,还有之前亡夫祝葛山那边关系好的,也通知了。

  至于来不来,就看他们自己了。毕竟祝葛山当年被打成右派后,他们就对祝葛山和宋家如蛇蝎般避之不及。

  宋彬这边,他没邀请同学,只叫了两个之前在图书馆工作的同事,其中就包括林琴。

  宋雪芝在苏城也有几个好友。她本来想叫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自从她远嫁随军和她们就没了联系。眼下把她们特地叫过来,倒像是炫耀一样。

  升学宴定在苏城新开张不久的和平饭店,气派的大理石台阶,明亮的玻璃转门,穿着**的侍者穿梭其中,无不彰显着改革开放的气势和新奇。

  当然,这种大规模的豪华饭店肯定不是普通老板自己能建起来的。

  是七零年代苏城建给外国人的招待所,如今对外开放了。

  宋红梅穿着宋雪芝给她新买的绛紫色绸缎上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是掩不住的光彩。

  宋彬穿着笔挺的白衬衫,斯文俊秀。

  宋雪芝则是一身剪裁得体的浅蓝色连衣裙,既不过分张扬,又衬得她肤白貌美,气质出众。

  外人一眼看过去,只觉得这一家子人基因真优越。

  女美男靓。

  一家三口站在饭店门口迎客,陆续到来的亲戚邻居们无不被这场面震住。

  “哎哟,红梅啊,这可真是大手笔!和平饭店!我听说在这摆一桌可贵了!”宋雪芝的大姨拉着宋红梅的手,眼睛不住地打量着四周,语气里满是惊叹和羡慕。

  “雪芝出息了!考上大学还是京城的!彬彬也争气,在图书馆工作体面!”二舅妈也凑过来,嗓门洪亮,“红梅姐,你可真是熬出头了,一双儿女都这么有本事!”

  宋红梅笑得合不拢嘴,嘴里却还要谦虚:“都是孩子们自己争气,我这个当**也就跟着沾沾光。”

  她心里那口憋了多年的气,此刻终于畅快地吐了出来。看着那些曾经对她们孤儿寡母避之不及、甚至冷嘲热讽的宋家亲戚如今脸上堆满笑容,说着恭维的话,她只觉得扬眉吐气。

  宋雪芝微笑着和各位长辈打招呼。

  各位长辈听说她如今嫁了北方**的部队首长,无不殷勤。

  她留意到宋彬有些紧张地看向门口,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一个穿着素雅米白色连衣裙、戴着细框眼镜的年轻姑娘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用牛皮纸包好的礼物。姑娘气质娴静,带着浓浓的书卷气,正是林琴。

  “哥,你看谁来了。”宋雪芝揶揄地碰了碰宋彬的胳膊。

  宋彬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立马迎了上去:“林琴,你来了。”

  “恭喜你,宋彬。”林琴将礼物递给他,笑容温和,“也恭喜你妹妹金榜题名。”她转向宋雪芝,真诚地说:“你真厉害,能考上京城的大学。”

  宋雪芝对这位未来可能的嫂子印象很好,主动挽住林琴的胳膊:“林姐太客气了,快请进。我哥可念叨你好几次了,说你在图书馆帮了他不少忙呢。”她这话带着几分打趣,让宋彬和林琴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气氛却更加融洽。

  三人正说着话,门口又进来几个人。为首的是祝葛山的一个堂兄,祝大勇,后面跟着他老婆和两个儿子。

  祝家当年在祝葛山去世后,生怕被拖累,对宋红梅母子三人几乎不闻不问。此刻看到这排场,祝大勇脸上也挤出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热络些。

  “红梅弟妹,恭喜恭喜啊!雪芝和彬彬都出息了!”祝大勇打着哈哈。

  “是啊是啊,雪芝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就说她将来准能行!”祝大勇的老婆也赶紧附和,仿佛之前的疏远从未发生过。

  宋红梅虽然心里膈应,但今天是好日子,也不想撕破脸,客气地招呼他们入席。

  宴席开始,气氛热烈。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来,亲戚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话题自然围绕着宋雪芝考上大学和宋彬的稳定工作展开,宋红梅成了众人羡慕的中心。

  大家都说她以后可以躺着享福了。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时,祝大勇借着几分酒意,声音也大了起来。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宋雪芝和宋彬身上,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家族责任感”,清了清嗓子道:“红梅弟妹啊,雪芝和彬彬如今这么有出息,真是给老祝家争光了!不过……”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吸引了全桌人的注意,“有件事,我这做长辈的,觉得还是得提一提。”

  宋红梅心里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预感。宋雪芝也微微蹙眉,放下了筷子。

  祝大勇接着说:“雪芝和彬彬,都是咱们老祝家的血脉!这姓,当初跟着红梅你姓宋,也是葛山兄弟走得早,那个年代没办法。现在时代不同了,孩子们也出息了,我看啊,是不是该认祖归宗,把姓改回来?改成‘祝雪芝’、‘祝彬’,听着多响亮!这才符合咱们的传统嘛!不然,总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的,好像我们祝家没人了似的。”

  他老婆也在一旁帮腔:“对对,大勇说得在理。孩子出息了,总归是要认祖归宗的。改回父姓,天经地义!”

  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席面瞬间安静了不少。一些宋家亲戚脸上露出不忿,但碍于场合不好发作。也有几个老辈人,思想守旧,觉得似乎有点道理,没吭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雪芝和宋彬身上。

  宋红梅气得脸色发白,刚要开口,宋雪芝却轻轻按住了母亲的手,从容地站了起来。她的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却锐利如刀,直视着祝大勇。

  “大伯,”宋雪芝的声音清晰而平静,不大,却足以让整个大厅的人都听清,“您提到‘传统’和‘名正言顺’,那我想请问您几个问题。”

  “第一,”她语气不急不缓,“爸死后,我和哥哥从小跟着我妈长大,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当年她一个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改姓?您觉得,这对我妈公平吗?”

  祝大勇被她问得一噎。

  “第二,”宋雪芝没给他思考的时间,继续道,“您说‘认祖归宗’。我想问问大伯,在我爸刚去世,我妈带着我们兄妹俩最艰难、最需要亲人帮衬的时候,我们老祝家的‘祖宗’在哪里?‘宗亲’又在哪里?是您伸出了援手,还是其他哪位祝家长辈雪中送炭了?”

  她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个祝家亲戚,那几人纷纷低下头或移开视线。

  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祝大勇今天开这个口,私心并不是想替亡故的兄弟儿女认祖归宗,而是想让这对出息的兄妹归入祝家。

  这样以后宋家兄妹发达了,他们也好沾光是不?

  “我和哥哥能有今天,靠的是我妈,自己的努力,还有国家的好政策!跟您嘴里那个在我们最需要时不见踪影的‘祖宗’,关系有多大?”宋雪芝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现在看我们出息了,就来谈‘认祖归宗’、谈‘改姓’了?这算盘打得是不是太精明了点?”

  “现在是新社会了!国家法律都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宋’姓是我妈给我们的,我们引以为荣!不是什么需要‘改’、需要‘正名’的东西!”

  祝大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宋雪芝冷淡接着怼道:“大伯,您要是真为了我们‘祝家’好,不如多督促督促您自家的孩子好好上进,别总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姓什么、叫什么!”

  “说得好!”宋雪芝的大姨第一个拍手叫好。

  “就是!雪芝说得对!姓宋怎么了?宋红梅拉扯大两个孩子容易吗?!”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套封建大家长制!”

  “祝大勇,你们家当初躲得远远的,现在有脸来提改姓?臊不臊得慌?”

  席间顿时响起一片支持宋雪芝、指责祝大勇的声音。

  祝大勇和他老婆被怼得哑口无言,脸涨成了猪肝色,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待不下去,灰溜溜地起身,饭也没吃完就仓皇离开了饭店。

  宋红梅红了眼眶。

  可能是看出母亲有些难受,宋雪芝把她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安慰般拍了拍她后背道:“没事妈,都过去了。”

  父亲的事,宋雪芝早就放下了。

  幼年的记忆,她都忘得差不多,对父亲其实没什么感情。

  甚至在小时候,是有怨恨的。她觉得父亲懦弱,要不是他**,母亲何必要带着他们改嫁?

  反正如今对她和大哥宋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宋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