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笙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
目光好似能穿过时光的尘埃,让她不由想起了沈晏辞迎娶她的那个夜晚。
彼时他也有微醺,只牵着她的手,眼中盛满星芒与笃定,一字一句皆是郑重,
“知笙,你安心。无论日后咱们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又经历了多少岁月浮沉,你总要相信,我待你的心,总是不变的。”
可这世间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事。
人心会变,情意会淡,承诺也会在权势与时光洪流中被冲刷得面目全非。
实在惘然。
知笙对着沈晏辞低语喃喃,声音轻得像飘散的烟,更像是在问自己,
“皇上。您觉得臣妾今日,像一个皇后吗?”
可回应她的,只有沈晏辞沉沉的呼吸声。
她伸出手,抚过沈晏辞英挺的眉骨、高挺的鼻梁、紧抿的唇线。
不觉笑了,“可是阿辞。你我最初相爱时,我并非是因着你来日或许能成为皇帝,才会钟情于你......”
她的话语顿住,别过脸去,目光投向窗外浓稠的黑暗。
后头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我从来没有要求你像一个丈夫,
所以,我也从来都不用像一个皇后。
我该是我自己,
我只是我自己。
后来,她将象征着皇后的朝服、凤冠、东珠,一件件、一样样从身上褪下来,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沈晏辞的床头。
而后决然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外头天寒地冻,朔风如刃。
但她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回到凤鸾宫后,宸轩早已睡下。
知笙摒退众人,独自坐在儿子的小床边。
她细细地、一遍遍地**着宸轩柔软乌黑的额发,目光贪婪地描摹着孩子恬静的睡颜,口中轻轻哼起幼时哄他入睡的那支歌谣。
门外,云熙透过门缝看着这一幕,早已泣不成声。
她终是忍不住推门而入,哽咽道:
“娘娘,您真的舍得二皇子吗?”
知笙手上的动作未停,闻言也只是轻轻一笑,摇头道:“舍不得。这天底下哪有母亲能真舍得下自己的孩子?”
她顿了顿,声音越发空茫,“但是云熙,孩子总有要离开母亲的那一天。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该学会目送他远行,学会放手。”
“可是娘娘......”
“云熙。我与阿辞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我不该去怪他什么。当年的事,是父亲选择与杨家一起暗中襄助端王争夺皇位。那时如果阿辞不对父亲动手,来日若端王登基,太后垂帘,死的就会是阿辞。”
知笙喟然长叹,道尽了不得已与无可奈何:“我也曾问过自己,如果父亲提前告诉我这个决定,我会怎么办?
我知道父亲的性子,他刚愎固执,我定无力改变什么。可他终究是自幼疼我宠我的父亲,如果要我在阿辞和他之间选择一个,我大概......也会毅然决然地选择父亲。
大不了就当是我负了阿辞,他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只管跟着他一并去了便是......”
她眼中泛起一层薄薄的水光,又迅速隐去,
“所以,既然我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我又该怪阿辞什么?怪他为了活命,而杀了我的父亲?”
知笙缓缓摇头,“可南宫家不也是为了家族的‘兴盛’,而选择将他推入死局吗?境遇互换,立场不同,谁又能说得清对错?”
她的语气淡然平静,听不出一丝波澜,“所以,我不怪他。我也一早就已经原谅了他。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与他继续相守下去了。
知笙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
目光好似能穿过时光的尘埃,让她不由想起了沈晏辞迎娶她的那个夜晚。
彼时他也有微醺,只牵着她的手,眼中盛满星芒与笃定,一字一句皆是郑重,
“知笙,你安心。无论日后咱们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又经历了多少岁月浮沉,你总要相信,我待你的心,总是不变的。”
可这世间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事。
人心会变,情意会淡,承诺也会在权势与时光洪流中被冲刷得面目全非。
实在惘然。
知笙对着沈晏辞低语喃喃,声音轻得像飘散的烟,更像是在问自己,
“皇上。您觉得臣妾今日,像一个皇后吗?”
可回应她的,只有沈晏辞沉沉的呼吸声。
她伸出手,抚过沈晏辞英挺的眉骨、高挺的鼻梁、紧抿的唇线。
不觉笑了,“可是阿辞。你我最初相爱时,我并非是因着你来日或许能成为皇帝,才会钟情于你......”
她的话语顿住,别过脸去,目光投向窗外浓稠的黑暗。
后头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我从来没有要求你像一个丈夫,
所以,我也从来都不用像一个皇后。
我该是我自己,
我只是我自己。
后来,她将象征着皇后的朝服、凤冠、东珠,一件件、一样样从身上褪下来,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沈晏辞的床头。
而后决然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外头天寒地冻,朔风如刃。
但她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回到凤鸾宫后,宸轩早已睡下。
知笙摒退众人,独自坐在儿子的小床边。
她细细地、一遍遍地**着宸轩柔软乌黑的额发,目光贪婪地描摹着孩子恬静的睡颜,口中轻轻哼起幼时哄他入睡的那支歌谣。
门外,云熙透过门缝看着这一幕,早已泣不成声。
她终是忍不住推门而入,哽咽道:
“娘娘,您真的舍得二皇子吗?”
知笙手上的动作未停,闻言也只是轻轻一笑,摇头道:“舍不得。这天底下哪有母亲能真舍得下自己的孩子?”
她顿了顿,声音越发空茫,“但是云熙,孩子总有要离开母亲的那一天。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该学会目送他远行,学会放手。”
“可是娘娘......”
“云熙。我与阿辞走到如今这一步,其实我不该去怪他什么。当年的事,是父亲选择与杨家一起暗中襄助端王争夺皇位。那时如果阿辞不对父亲动手,来日若端王登基,太后垂帘,死的就会是阿辞。”
知笙喟然长叹,道尽了不得已与无可奈何:“我也曾问过自己,如果父亲提前告诉我这个决定,我会怎么办?
我知道父亲的性子,他刚愎固执,我定无力改变什么。可他终究是自幼疼我宠我的父亲,如果要我在阿辞和他之间选择一个,我大概......也会毅然决然地选择父亲。
大不了就当是我负了阿辞,他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只管跟着他一并去了便是......”
她眼中泛起一层薄薄的水光,又迅速隐去,
“所以,既然我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我又该怪阿辞什么?怪他为了活命,而杀了我的父亲?”
知笙缓缓摇头,“可南宫家不也是为了家族的‘兴盛’,而选择将他推入死局吗?境遇互换,立场不同,谁又能说得清对错?”
她的语气淡然平静,听不出一丝波澜,“所以,我不怪他。我也一早就已经原谅了他。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与他继续相守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