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赵声砚办公室。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着指挥部简陋的铁皮屋顶,发出连绵不绝的声响,更添了几分阴冷和烦闷。
赵声砚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泥泞不堪的操场和远处被雨幕笼罩的模糊山影。
他刚处理完一批紧急军务,眉宇间的疲惫更深了。
陈默敲门进来,身上带着湿气:“少帅,关于何青青的处罚,已经全部执行到位。通告已经张贴在各营区,参与传谣的七名士兵也已按您的命令处理完毕。”
赵声砚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走到桌边,拿起茶杯想喝口水,却发现水早已凉透。
赵声砚皱了皱眉,刚想放下杯子,忽然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动作一顿。
他抬眼看向陈默:“对了,还有件事。那天晚上,我刚出指挥部,何青青就‘恰好’出现在我回住所的路上,时机未免太巧。我怀疑,有人一直在暗中向她传递我的行踪。你去查一下,最近都有谁特别留意我的动向,或者与何青青有过私下接触。”
陈默眼神一凛,立刻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有人监视少帅的行踪并泄露给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这不仅仅是私怨,更可能涉及到安全漏洞!
他沉声应道:“是!我马上去查!一定把这只藏在暗处的耗子揪出来!”
赵声砚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去办了。
陈默敬了个礼,转身大步离去。
办公室里恢复了寂静,只剩下单调的雨声。
赵声砚重新走到窗边,目光投向雨幕深处。
处理了何青青,揪出了传谣者,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轻松,这连绵的阴雨和前线胶着的战事,都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里贴身放着杨柳写来的信,信纸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她的温度。
他需要这份温暖,来对抗这南方的湿冷,战场的残酷,以及这隐藏在暗处的恶意。
窗外,雨势似乎更大了,天地间一片灰蒙。
军营里,士兵们穿着湿透的蓑衣在泥水中穿梭,远处马厩的方向,隐约可见一个身影,正吃力地挥舞着沉重的扫帚,清理着肮脏的泥浆和腐草。
何青青的动作机械而麻木,雨水顺着她的帽檐流下,偶尔有路过的士兵投来或同情、或鄙夷、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她都恍若未觉,只是埋头干活。
时间,在日益浓重的硝烟味里悄然滑过。
街上报童的吆喝日日敲打着所有人的神经。
“东北告急!”“奉天失守!”“鬼子打过来了!”这些字眼让所有人为之心惊。
所有人都知道,战争无可避免。
和老陈他们过了个没滋没味的年后,时间飞速流逝着,砚柳院里的柳树长了新芽,距离杨柳的毕业典礼也只差两个月。此时杨柳的生活在表面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她按照赵声砚的叮嘱,只参与些传递消息、掩护同志的低风险地下工作。
然而,这份“暂且平稳”如同薄冰,在民国二十一年的清明时节,被东北骤然爆发的全面战火彻底击碎。
清明,本该是慎终追远、踏青插柳的时节,可这一年的北平,只有铅灰色的低垂天幕和刺骨的寒风裹挟着漫天纸灰,像是上天也在为这片破碎的河山恸哭。
东北大规模战争爆发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北平城,恐慌像瘟疫般蔓延开来。
紧接着,是潮水般涌来的难民。
火车站、城门口、破庙里,到处都挤满了面黄肌瘦、眼神惊恐绝望的人群,他们拖家带口,衣衫褴褛,背着仅有的破旧家当,渴望寻找一处容身之所。
哭声、咳嗽声、孩子饥饿的啼哭声、伤者痛苦的呻吟充斥着北平的大街小巷。
社会瞬间陷入动荡,物价飞涨,流言四起,巡警的呵斥声比往日更加粗暴,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绝望的气息。
杨柳再也无法安坐砚柳院。
她脱下学生装,换上白大褂,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由教会和慈善团体临时组织的救治点。
救治点设在城南一座废弃的祠堂里,高大但破败的梁柱下,铺满了散发着霉味和汗臭的草席,上面挤满了瑟瑟发抖的难民,环境恶劣得令人窒息。
杨柳穿梭在呻吟的人群中,动作麻利地为伤者清洗伤口、包扎固定。她的手指因长时间浸泡在冷水和消毒液中变得红肿粗糙,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专注而坚定。
“大夫、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娃!”一个蓬头垢面的妇人抱着一个气息微弱、面色青紫的婴儿扑到杨柳脚边,声音嘶哑绝望。
杨柳立刻蹲下身,迅速检查婴儿的状况,是严重的肺炎并发窒息。她立刻进行急救,同时大声呼唤帮手:“快!热水!干净的布!这孩子需要保暖和通畅呼吸!”
就在她全神贯注于救治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几个人,抬着几大箱物资走了进来,是宋时玉。
她的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到了之后却没有休息,立刻指挥着随从将药品、纱布、棉衣和食物分发给最需要的人。
“时玉!”杨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婴儿青紫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发出了微弱的哭声,妇人瘫坐在地上,对着她们连连磕头。
就在这时,门口吹来了一阵寒风,杨柳和宋时玉同时望去,只见浅野百合穿着精致的衣服,外面罩着御寒的斗篷,在两名随从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浅野百合的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景象,秀丽的眉宇间掠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
“宋小姐,杨小姐。”浅野百合微微颔首,声音依旧柔和,但少了平日的从容,“听闻此地急需药品和食物,我带来了一些。”
她示意随从将几个精致的木箱放下,里面是包装良好的日本药品和罐头。
宋时玉的目光落在那些药品上,她站起身,示意浅野百合出去说。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着指挥部简陋的铁皮屋顶,发出连绵不绝的声响,更添了几分阴冷和烦闷。
赵声砚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泥泞不堪的操场和远处被雨幕笼罩的模糊山影。
他刚处理完一批紧急军务,眉宇间的疲惫更深了。
陈默敲门进来,身上带着湿气:“少帅,关于何青青的处罚,已经全部执行到位。通告已经张贴在各营区,参与传谣的七名士兵也已按您的命令处理完毕。”
赵声砚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走到桌边,拿起茶杯想喝口水,却发现水早已凉透。
赵声砚皱了皱眉,刚想放下杯子,忽然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动作一顿。
他抬眼看向陈默:“对了,还有件事。那天晚上,我刚出指挥部,何青青就‘恰好’出现在我回住所的路上,时机未免太巧。我怀疑,有人一直在暗中向她传递我的行踪。你去查一下,最近都有谁特别留意我的动向,或者与何青青有过私下接触。”
陈默眼神一凛,立刻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有人监视少帅的行踪并泄露给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这不仅仅是私怨,更可能涉及到安全漏洞!
他沉声应道:“是!我马上去查!一定把这只藏在暗处的耗子揪出来!”
赵声砚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去办了。
陈默敬了个礼,转身大步离去。
办公室里恢复了寂静,只剩下单调的雨声。
赵声砚重新走到窗边,目光投向雨幕深处。
处理了何青青,揪出了传谣者,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轻松,这连绵的阴雨和前线胶着的战事,都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那里贴身放着杨柳写来的信,信纸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她的温度。
他需要这份温暖,来对抗这南方的湿冷,战场的残酷,以及这隐藏在暗处的恶意。
窗外,雨势似乎更大了,天地间一片灰蒙。
军营里,士兵们穿着湿透的蓑衣在泥水中穿梭,远处马厩的方向,隐约可见一个身影,正吃力地挥舞着沉重的扫帚,清理着肮脏的泥浆和腐草。
何青青的动作机械而麻木,雨水顺着她的帽檐流下,偶尔有路过的士兵投来或同情、或鄙夷、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她都恍若未觉,只是埋头干活。
时间,在日益浓重的硝烟味里悄然滑过。
街上报童的吆喝日日敲打着所有人的神经。
“东北告急!”“奉天失守!”“鬼子打过来了!”这些字眼让所有人为之心惊。
所有人都知道,战争无可避免。
和老陈他们过了个没滋没味的年后,时间飞速流逝着,砚柳院里的柳树长了新芽,距离杨柳的毕业典礼也只差两个月。此时杨柳的生活在表面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她按照赵声砚的叮嘱,只参与些传递消息、掩护同志的低风险地下工作。
然而,这份“暂且平稳”如同薄冰,在民国二十一年的清明时节,被东北骤然爆发的全面战火彻底击碎。
清明,本该是慎终追远、踏青插柳的时节,可这一年的北平,只有铅灰色的低垂天幕和刺骨的寒风裹挟着漫天纸灰,像是上天也在为这片破碎的河山恸哭。
东北大规模战争爆发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震动了整个北平城,恐慌像瘟疫般蔓延开来。
紧接着,是潮水般涌来的难民。
火车站、城门口、破庙里,到处都挤满了面黄肌瘦、眼神惊恐绝望的人群,他们拖家带口,衣衫褴褛,背着仅有的破旧家当,渴望寻找一处容身之所。
哭声、咳嗽声、孩子饥饿的啼哭声、伤者痛苦的呻吟充斥着北平的大街小巷。
社会瞬间陷入动荡,物价飞涨,流言四起,巡警的呵斥声比往日更加粗暴,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绝望的气息。
杨柳再也无法安坐砚柳院。
她脱下学生装,换上白大褂,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由教会和慈善团体临时组织的救治点。
救治点设在城南一座废弃的祠堂里,高大但破败的梁柱下,铺满了散发着霉味和汗臭的草席,上面挤满了瑟瑟发抖的难民,环境恶劣得令人窒息。
杨柳穿梭在呻吟的人群中,动作麻利地为伤者清洗伤口、包扎固定。她的手指因长时间浸泡在冷水和消毒液中变得红肿粗糙,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专注而坚定。
“大夫、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娃!”一个蓬头垢面的妇人抱着一个气息微弱、面色青紫的婴儿扑到杨柳脚边,声音嘶哑绝望。
杨柳立刻蹲下身,迅速检查婴儿的状况,是严重的肺炎并发窒息。她立刻进行急救,同时大声呼唤帮手:“快!热水!干净的布!这孩子需要保暖和通畅呼吸!”
就在她全神贯注于救治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几个人,抬着几大箱物资走了进来,是宋时玉。
她的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到了之后却没有休息,立刻指挥着随从将药品、纱布、棉衣和食物分发给最需要的人。
“时玉!”杨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婴儿青紫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发出了微弱的哭声,妇人瘫坐在地上,对着她们连连磕头。
就在这时,门口吹来了一阵寒风,杨柳和宋时玉同时望去,只见浅野百合穿着精致的衣服,外面罩着御寒的斗篷,在两名随从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浅野百合的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景象,秀丽的眉宇间掠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
“宋小姐,杨小姐。”浅野百合微微颔首,声音依旧柔和,但少了平日的从容,“听闻此地急需药品和食物,我带来了一些。”
她示意随从将几个精致的木箱放下,里面是包装良好的日本药品和罐头。
宋时玉的目光落在那些药品上,她站起身,示意浅野百合出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