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小心地为她涂抹药膏,动作轻柔,生怕弄疼她。
"苏氏,你是个好人,"她忽然说道,"这些年在绣局,我见过太多人,有的人进来之后就垮了,整日哭哭啼啼,抱怨命运不公。"
"但你不一样,你虽然也苦,也累,但你从不抱怨,只是咬牙坚持。"
"这份坚强,很难得。"
苏漪苦笑:"我也想抱怨,也想哭,但有什么用呢?"
"我还有祖母要照顾,还有......还有人在等我。"
"我若是倒下了,他们该多担心啊。"
秋蝉听了这话,眼眶都红了。
"你真是个好孩子,"她轻声说道,"你一定会熬过去的,一定会的。"
接下来的几日,苏漪在床上休养。
秋蝉每日都会照顾她,给她送饭,帮她上药,说些外面的事情,让她不那么孤单。
其他住在一起的女子,也都对苏漪很友善,时不时地会给她送些吃的,或者帮她打些热水。
这些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苏漪来说,却是莫大的温暖。
这一日,苏漪的身体终于好了些,能够下床走动了。
她在院子里慢慢地走着,活动着僵硬的四肢。
"苏氏,身体好些了?"一个年长的女子走过来,关切地问道。
苏漪认得她,叫刘嬷嬷,是绣局里年纪最大的人,在这里已经待了十几年了。
"好多了,多谢刘嬷嬷关心。"苏漪恭敬地说道。
"你这孩子,有礼貌,"刘嬷嬷慈祥地笑着,"不像有些人,一进来就摆架子,以为自己了不起。"
"刘嬷嬷,您在这里这么多年,可曾想过出去?"苏漪好奇地问道。
"想过,"刘嬷嬷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但想又有什么用呢?我犯的罪太重,这辈子恐怕是出不去了。"
"您犯了什么罪?"苏漪小心地问道。
"我?"刘嬷嬷苦笑,"我当年是先帝的奶娘,后来因为卷入了宫斗,被发配到这里来了。"
"这一待,就是十五年。"
苏漪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十五年,人生有几个十五年?
"不过,我已经认命了,"刘嬷嬷看向远处的天空,"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刘嬷嬷......"苏漪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不一样,"刘嬷嬷转过头看着她,"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出去。"
"一个月后,你就能离开这里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外面的生活。"
"我会的。"苏漪郑重地点头。
就在这时,赵嬷嬷走了过来,看到苏漪能够下床走动了,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苏氏,身体好些了?"她难得温和地问道。
"好多了,多谢嬷嬷关心。"苏漪说道。
"那就好,"赵嬷嬷点头,"既然能下床走动了,明天就开始干活吧,不过我会给你分配些轻松的活计。"
"多谢嬷嬷。"苏漪感激地说道。
赵嬷嬷转身要走,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着苏漪。
"苏氏,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她忽然说道,"这些日子,我看在眼里。"
"虽然我奉命要刁难你,但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你的。"
说完,她便离开了,留下苏漪愣在原地。
"看吧,我说赵嬷嬷其实不坏的,"秋蝉走过来,笑着说道,"她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是啊,"苏漪喃喃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第二天,苏漪重新开始干活。
赵嬷嬷果然给她分配了较为轻松的活计,只需要绣一些简单的花纹,不像之前那么复杂。
苏漪认真地做着,每一针都格外仔细。
她知道,只要再坚持二十几天,她就能离开这里了。
到时候,她要去看祖母,要见顾锦瑜,要好好活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漪渐渐适应了绣局的生活。
虽然环境恶劣,待遇很差,但她咬牙坚持着,从不抱怨。
她和其他女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大家都把她当成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这一日,苏漪正在干活,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出什么事了?"她抬起头问道。
"不知道,好像是有贵人来了。"秋蝉说道。
很快,赵嬷嬷就匆匆走了过来,脸色有些慌张。
"都别干活了,收拾一下,有贵人要来视察!"她急忙吩咐道。
众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整理衣裳,收拾房间。
没过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苏漪抬头一看,只见成宁公主在几个宫女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参见公主。"众人齐齐跪下。
"都起来吧。"成宁公主温和地说道。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最后落在了苏漪身上。
"你就是苏氏?"她走过来,仔细打量着苏漪。
"是,草民苏漪,参见公主。"苏漪恭敬地行礼。
"你在这里过得如何?"成宁公主关切地问道。
"还......还好。"苏漪不敢多说。
"别怕,本公主是奉太后之命来看你的,"成宁公主压低声音说道,"太后很担心你。"
听到这话,苏漪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多谢太后关心,草民很好,请太后不要担心。"她哽咽道。
"你受苦了,"成宁公主轻声说道,"再过半个月,你就能出去了,到时候要好好照顾自己。"
"是。"苏漪点头。
成宁公主又和她说了几句话,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临走时,她特意对赵嬷嬷说道:"这些日子,要好好照顾苏氏,不得怠慢。"
"是,公主。"赵嬷嬷连忙应道。
等成宁公主走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苏氏,你可真是有福气,"刘嬷嬷羡慕地说道,"连公主都亲自来看你。"
"是啊,看来你很快就能出去了。"其他女子也都说道。
苏漪却没有说话,只是心中默默祈祷着:祖母,殿下,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等我出去,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夜晚,苏漪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
再过半个月,她就能离开这里了。
这半个月,她一定要好好坚持,不能出任何差错。
想着想着,她渐渐睡着了,梦中,她看到了祖母慈祥的笑容,看到了顾锦瑜温柔的眼神。
"再等等我,"她在梦中喃喃道,"再等等我,我很快就回来了......"
而在宫中的另一处,皇后得知成宁公主去了绣局,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她愤怒地说道,"难道是在警告本宫?"
"娘娘息怒,"身边的嬷嬷劝道,"成宁公主去绣局,可能只是例行视察而已。"
"例行视察?"皇后冷笑,"她这些年从来没去过绣局,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去?"
"分明就是去看苏氏的,分明就是在告诉本宫,苏氏有太后护着!"
"那娘娘打算怎么办?"嬷嬷问道。
皇后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既然明着来不行,那就暗着来,"她冷声道,"去,找几个可靠的人,等苏氏出了绣局,就在路上动手。"
"只要不留痕迹,就算太后怀疑,也查不到本宫头上。"
"可是娘娘,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嬷嬷担心地说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皇后冷笑,"苏氏不除,本宫寝食难安。"
"她是太后母家的人,若是让她活着,早晚会成为心腹大患。"
"是,娘娘。"嬷嬷只能应下。
月色如水,照在皇宫的红墙绿瓦上。
"苏氏,你是个好人,"她忽然说道,"这些年在绣局,我见过太多人,有的人进来之后就垮了,整日哭哭啼啼,抱怨命运不公。"
"但你不一样,你虽然也苦,也累,但你从不抱怨,只是咬牙坚持。"
"这份坚强,很难得。"
苏漪苦笑:"我也想抱怨,也想哭,但有什么用呢?"
"我还有祖母要照顾,还有......还有人在等我。"
"我若是倒下了,他们该多担心啊。"
秋蝉听了这话,眼眶都红了。
"你真是个好孩子,"她轻声说道,"你一定会熬过去的,一定会的。"
接下来的几日,苏漪在床上休养。
秋蝉每日都会照顾她,给她送饭,帮她上药,说些外面的事情,让她不那么孤单。
其他住在一起的女子,也都对苏漪很友善,时不时地会给她送些吃的,或者帮她打些热水。
这些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苏漪来说,却是莫大的温暖。
这一日,苏漪的身体终于好了些,能够下床走动了。
她在院子里慢慢地走着,活动着僵硬的四肢。
"苏氏,身体好些了?"一个年长的女子走过来,关切地问道。
苏漪认得她,叫刘嬷嬷,是绣局里年纪最大的人,在这里已经待了十几年了。
"好多了,多谢刘嬷嬷关心。"苏漪恭敬地说道。
"你这孩子,有礼貌,"刘嬷嬷慈祥地笑着,"不像有些人,一进来就摆架子,以为自己了不起。"
"刘嬷嬷,您在这里这么多年,可曾想过出去?"苏漪好奇地问道。
"想过,"刘嬷嬷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但想又有什么用呢?我犯的罪太重,这辈子恐怕是出不去了。"
"您犯了什么罪?"苏漪小心地问道。
"我?"刘嬷嬷苦笑,"我当年是先帝的奶娘,后来因为卷入了宫斗,被发配到这里来了。"
"这一待,就是十五年。"
苏漪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十五年,人生有几个十五年?
"不过,我已经认命了,"刘嬷嬷看向远处的天空,"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刘嬷嬷......"苏漪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不一样,"刘嬷嬷转过头看着她,"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出去。"
"一个月后,你就能离开这里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外面的生活。"
"我会的。"苏漪郑重地点头。
就在这时,赵嬷嬷走了过来,看到苏漪能够下床走动了,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苏氏,身体好些了?"她难得温和地问道。
"好多了,多谢嬷嬷关心。"苏漪说道。
"那就好,"赵嬷嬷点头,"既然能下床走动了,明天就开始干活吧,不过我会给你分配些轻松的活计。"
"多谢嬷嬷。"苏漪感激地说道。
赵嬷嬷转身要走,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着苏漪。
"苏氏,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她忽然说道,"这些日子,我看在眼里。"
"虽然我奉命要刁难你,但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你的。"
说完,她便离开了,留下苏漪愣在原地。
"看吧,我说赵嬷嬷其实不坏的,"秋蝉走过来,笑着说道,"她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是啊,"苏漪喃喃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第二天,苏漪重新开始干活。
赵嬷嬷果然给她分配了较为轻松的活计,只需要绣一些简单的花纹,不像之前那么复杂。
苏漪认真地做着,每一针都格外仔细。
她知道,只要再坚持二十几天,她就能离开这里了。
到时候,她要去看祖母,要见顾锦瑜,要好好活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漪渐渐适应了绣局的生活。
虽然环境恶劣,待遇很差,但她咬牙坚持着,从不抱怨。
她和其他女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大家都把她当成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这一日,苏漪正在干活,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出什么事了?"她抬起头问道。
"不知道,好像是有贵人来了。"秋蝉说道。
很快,赵嬷嬷就匆匆走了过来,脸色有些慌张。
"都别干活了,收拾一下,有贵人要来视察!"她急忙吩咐道。
众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整理衣裳,收拾房间。
没过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苏漪抬头一看,只见成宁公主在几个宫女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参见公主。"众人齐齐跪下。
"都起来吧。"成宁公主温和地说道。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最后落在了苏漪身上。
"你就是苏氏?"她走过来,仔细打量着苏漪。
"是,草民苏漪,参见公主。"苏漪恭敬地行礼。
"你在这里过得如何?"成宁公主关切地问道。
"还......还好。"苏漪不敢多说。
"别怕,本公主是奉太后之命来看你的,"成宁公主压低声音说道,"太后很担心你。"
听到这话,苏漪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多谢太后关心,草民很好,请太后不要担心。"她哽咽道。
"你受苦了,"成宁公主轻声说道,"再过半个月,你就能出去了,到时候要好好照顾自己。"
"是。"苏漪点头。
成宁公主又和她说了几句话,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临走时,她特意对赵嬷嬷说道:"这些日子,要好好照顾苏氏,不得怠慢。"
"是,公主。"赵嬷嬷连忙应道。
等成宁公主走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苏氏,你可真是有福气,"刘嬷嬷羡慕地说道,"连公主都亲自来看你。"
"是啊,看来你很快就能出去了。"其他女子也都说道。
苏漪却没有说话,只是心中默默祈祷着:祖母,殿下,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等我出去,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夜晚,苏漪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
再过半个月,她就能离开这里了。
这半个月,她一定要好好坚持,不能出任何差错。
想着想着,她渐渐睡着了,梦中,她看到了祖母慈祥的笑容,看到了顾锦瑜温柔的眼神。
"再等等我,"她在梦中喃喃道,"再等等我,我很快就回来了......"
而在宫中的另一处,皇后得知成宁公主去了绣局,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她愤怒地说道,"难道是在警告本宫?"
"娘娘息怒,"身边的嬷嬷劝道,"成宁公主去绣局,可能只是例行视察而已。"
"例行视察?"皇后冷笑,"她这些年从来没去过绣局,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去?"
"分明就是去看苏氏的,分明就是在告诉本宫,苏氏有太后护着!"
"那娘娘打算怎么办?"嬷嬷问道。
皇后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既然明着来不行,那就暗着来,"她冷声道,"去,找几个可靠的人,等苏氏出了绣局,就在路上动手。"
"只要不留痕迹,就算太后怀疑,也查不到本宫头上。"
"可是娘娘,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嬷嬷担心地说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皇后冷笑,"苏氏不除,本宫寝食难安。"
"她是太后母家的人,若是让她活着,早晚会成为心腹大患。"
"是,娘娘。"嬷嬷只能应下。
月色如水,照在皇宫的红墙绿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