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陈贵妃的扶持,封侯!

  一句话让李世民陷入了疑惑。

  这魏征到底怎么回事?

  只见魏征郑重道:“陛下我有一言可解,天下百姓之危,还望陛下静听。”

  看着魏征决绝的模样,李世民意识到了不对,这老小子是想用自己的名声来替换自己。

  可他根本来不及做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征牺牲自己。

  “陛下,臣以为可在赈灾粮掺沙土,也可以把赈灾粮换作麸糠,这样便能多救百姓……。”

  不只是李世民吃惊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全都吃惊了。

  这魏征简直太勇了!

  公然在朝堂上说这些话,简直是不怕死。

  也不怕朝堂之上的悠悠之口,把他喷死。

  果然,礼部侍郎率先发话:“魏征,你简直狂妄,你个老匹夫,自古以来,哪有让老百姓吃麸糠的道理。”

  “我看你这老匹夫是糊涂了。”

  随后,各部官员纷纷下场。

  但是在大唐第一喷子魏征面前,这些人都不够看。

  看着大杀四方的魏征,李世民拍手道。

  “善,既然如此,那就先在长安城四周实行,若是此法得当,便推行天下。”

  深吸一口气的魏征,知道此事妥了,立刻跪在地上,高声朗道:“地下盛名,多谢陛下采纳臣之建议,臣定尽心协力处理此事。”

  ……

  散朝后,李世民单独把魏征叫到了太极宫中。

  君臣二人相顾无言。

  唯有呼呼的风声,从宫外吹拂。

  “你为何如此?盐铁专政之事,本就让你遭受了许多非议,你现在又卷入此事之中,难道你就不怕吗?”

  倔强的魏征,轻轻握紧拳头道:“陛下都不怕,臣又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名声么,我为的是天下百姓,并非是虚名尔。”

  “陛下,此事就交由臣了。”

  李世民仍担忧道:“你如今身兼数职,鸿胪寺的事情还未有定论。”

  魏征知道李世民说的,是吐蕃小王子的事情。

  “陛下,此事不用着急,长安城距离吐蕃甚远,更何况,我早已下令封锁消息,让囚车缓缓而行,务必让大唐百姓通通知晓。”

  “也就是说,至少两月之内,吐蕃不会发难!所以臣一定能完成此事。”

  看着有把握的位置,李世民也不好多言,只得殷殷期盼道。

  “魏卿,那此事就交给你了,我赐予你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魏征低下头,满眼感动。

  “陛下如此信臣,臣定不辱使命,不让陛下蒙羞。”

  永别了魏征后,李世民的心头依旧堵得难受。

  “摆驾汤泉宫!”

  汤泉宫中,陈贵妃正在梳妆。得知此消息,立刻出迎。

  “臣妾参见陛下。”

  ……

  “爱妃,你说朕该怎么办?”

  聪慧的陈贵妃立刻向后两步,随后郑重地拜倒在了李世民身前道。

  “陛下由此贤臣辅佐,为何还要再次纠结?难道这不是上天赐福的大好事吗?”

  李世民有些恍惚,恍惚着身影恍惚,曾经的记忆。

  “爱妃,快快起来,我自然知道这是好事,只是朕的心中依旧堵得慌。”

  “满朝重臣,朕竟无人信得过,满朝重臣也只有一个魏征,愿意为朕冲锋陷阵。”

  李世民的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朝中心心腹不少,可是无条件为他冲锋的人,却没有几个。

  首先便是魏征,再者便是长孙无忌,但是长孙无忌心中有所顾忌,只能算是备选。

  至于其他人,武将中倒是有几个,但文臣中寥寥无几。

  “陛下不如再提拔些人。”

  陈贵妃的这句话仿佛魔咒一般。

  其实陈贵妃的目的,便是要让李世民拉李凡一把,再不济,给个官位,给个爵位,这样在争夺皇位中也能有一丝底气。

  李世民果然下意识地想到李凡,他略带迟疑道:“我心中倒是有人选,只是那人淡泊名利,不愿意做官。”

  聪慧的陈贵妃猜测道:“陛下所说的不会是凡儿吧?”

  “没错,就是凡儿!”

  李世民其实早就想提拔李凡了,但是又怕暴露身份,所以这才一再搁置。

  闻听此言,陈贵妃心中激动。

  但却掩饰得极好道:“陛下,天下哪有人不爱权利?不如这样给他一个闲职,先打发了他。”

  “比如借着这次功劳给他封个爵位,如此既显得很好的未来,在认回凡儿的时候,也能不至于如此突兀。”

  李世民心中也有此想法。

  凭借李凡的功劳,别说封个侯,封个国公都绰绰有余。

  只是这样,真的合适吗?

  “若是他拒绝怎么办?朕是皇帝,难不成要去求他吗?“

  深谙人性的陈贵妃笑道:“陛下以功,他必然不会拒绝,更何况凡儿还成了家,若是一并封赏,此事便稳妥些。”

  李世民眼前一亮,忍不住夸赞道。

  “贵妃,朕乃吾之女诸葛,我明白了,一会儿我被命人起草诏书,以蝗虫的功劳册封凡儿为文安侯。”

  此话一出,纵然是心思深沉的陈贵妃,也没忍住喜极而泣道。

  “陛下!我替凡儿,谢谢陛下。”

  文安侯之名,深意自然是显而易见。

  文乃上等封号,安更是有安国之意,二者结合足以证明,李世民对李凡是寄予厚望的。

  确认此事的李世民立刻返回了太极殿,随后召集了一众近臣。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臣,李世民豪气道:“诸位爱卿,我打算册封此次的功臣李凡,为文安侯大家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被李凡救了一命的魏征,也没意见。

  “陛下,此人为我大唐建立了不世功勋,不仅要赏,要重赏。”

  有了二人的表态,其他人自然没有意见。

  眼见众人都没有意见,李世民随即招呼内侍道。

  “准备拟旨,李凡于国有功,献计于朕,拯救万民……,特封李凡为文安侯……。”

  封个侯爷,众人都没有意见。

  有意见的是这封号,文安二字,无论放在哪,都是极好的寓意。

  不经朝会商议,如此封赏,恐怕不合朝廷礼制。

  虽然不合礼制,但却无一人反对,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