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子的觉醒

  马车夫不敢拖延,立刻扬鞭带着长孙无忌前往太子府。

  此刻的李世民还浑然不觉,一脸兴奋地来到了汤泉宫,对着陈贵妃炫耀道。

  “贵妃,咱们的儿子实在太优秀了,今天一番话说得我茅塞顿开,如同拨云见日。”

  不明所以的陈贵妃,一脸忽悠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陈贵妃都快被李世民闹糊涂了,一直说他的儿子优秀。

  可是陈贵妃也曾偷偷出宫,看过儿子,只觉得儿子不过是以酒馆掌柜,似乎没有出奇之处。

  虽然不明所以,但是陈贵妃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于是便温柔道:“是陛下的儿子,儿子类父,既然有陛下之风,所以才如此聪慧。”

  陈贵妃的这番话,真是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没错!就是这样。

  “贵妃要多谢你,给我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放心,以后我绝对不会亏待了凡儿,我会给他封一个大大的王,给他一个大大的封地。”

  这句话让陈贵妃不免有些失望,虽然封王已经很大了,但是对于陈贵妃来讲,这还远远不够。

  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当至高无上的皇帝。

  不过聪明的陈贵妃并未显露,她依旧温婉道:“臣妾多谢陛下大恩。”

  李世民得意一笑,随后揽住了陈贵妃:“贵妃,今日有喜事,今夜我就不走了。”

  陈贵妃娇羞一笑,随后卸下了华贵的头冠,散落头发道:“今日就由臣妾为陛下侍寝。”

  而此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长孙无忌依然来到了太子府宫后门外。

  此刻,天色已晚,日头也缓缓落下。

  突如其来的长孙无忌,也惊了守门的侍卫。

  谨慎的长孙无忌,看了看两边确认没人,这才小声道:“我是太子的舅舅,快通知太子去偏殿等我。”

  说完,便给自己蒙上了一身黑袍,从后门进了太子 宫。

  得知消息的太子天都塌了,生怕有什么大事,一路上他战战兢兢的,脸色也变得苍白了几分。

  “于大人,您说舅父找我是做什么?”

  于志宁一脸无奈道:“或许是朝中大事吧,不过殿下不用担心,长孙大人必然会爱护你,绝对不会给您使绊子。”

  这一点,于志宁看得很透,甚至认为长孙无忌比李世民还要看重李承乾。

  之所以会如此,全是因为长孙家的富贵延续,全在于李承乾。

  所以只要太子李承乾在太子的位置上,长孙无忌就会不遗余力地扶持李承乾。

  这句话稍稍安定了李承乾的心。

  李承乾来到偏殿后,于志宁在他的耳边小声道:“太子殿下,千万不要慌张,要有人君气象。”

  事到临头,李承乾突然定了心,他一脸坚定道:“放心吧!此事孤有安排。”

  “外甥拜见舅父!”

  李承乾一开口就把自己的姿态拉得很低,这全是李凡的功劳。

  也正因为这句话,二人的关系瞬间被拉近。

  长孙无忌快步上前,对着李承乾道:“殿下,这几日为什么不上朝?”

  说到这个,李承乾可就苦脸了。

  “舅舅,难道你忘了吗?大运河的事情一直是我在着手管理,这几日实在太繁忙了,所以没有上朝。”

  其实这完全就是借口,之所以不上朝,是因为太子李承乾不想上朝。

  经过这几件事情的打击,李承乾心中又起了涟漪,他对李世民又多出了几分恐惧之心。

  尤其是在世家联系他之后,这种恐惧之心就更严重。

  他害怕他的父皇,他害怕他的父皇认为他是乱臣贼子。

  长孙无忌也没料想到是这个回答,尴尬了一阵道:“太子重修大运河的事情已经上了正轨,接下来交给臣下就好了。你身为储君,岂能亲自费心操持此事?”

  “你要分得清轻重缓急,此事不用放在心上。有舅舅呢,舅舅会替你解决。”

  说完,便嘱咐道:“你一定要勤上朝,一定要多在你父亲面前表现,一定要无条件地拥护陛下的政令。”

  “记住你是太子,只要你不胡作非为,你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

  一句大唐皇帝,让李承乾内心激荡。

  “舅舅,我知道了。”

  长孙无忌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他又悄悄地探到了李承乾的耳边道。

  “明日早朝,陛下会提及对突厥的政策,记住了一定要无条件拥护,千万不可胡言乱语。”

  说完这句话,长孙无忌便匆匆离去,生怕被人发现端倪。

  随后,于志宁出现在了李承乾的身后道:“殿下,看来长孙大人是看中你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强压住内心的激动道:“快去请太子府的先生去给我准备几篇关于突厥的策论,文章一定要华丽。”

  于志宁虽感到不妥,但是却也没有阻止点头道:“好的,殿下,我这就去安排。”

  而回到长孙府的长孙无忌,也未闲着,连夜开始准备对突厥的政令。

  而这政令的基础,全部来自于李凡的计策。

  同时,长孙无忌还加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样便形成了一份完美的奏折。

  写好作者的长孙无忌不由得直了直腰,他看着这份奏折面露欣喜道:“只要明日太子全力拥护,那么这滔天的功劳便落到了太子的头上。”

  太子李承乾是国之储君,只要太子支持,此事便无人反对。

  而他已经事先知会过太子了,小太子什么都不做,那么明日就一定能成。

  只是太子真的能什么事都不做吗?

  显然,这是个未知数。

  第二天,大朝会上,长孙无忌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步前往太极殿。

  路过的大臣自然都看出他的不一般,可却无人敢上去问。

  这是因为备受宠幸的长孙无忌,已经隐隐成了朝中的说一不二的人。

  众臣齐齐来到大殿上。

  龙椅上的李世民明显龙心大悦。

  下面的大臣齐齐跪拜道:“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喊了一声平身,随后把目光放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太子李承乾竟然来了,这还真是出人意料!

  ……